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中国,无数具有创意的灵感表达正在涌现。当中国为世界领先的建筑师、表演者和设计师提供舞台时,她的人民也在以令人惊讶的迥异方式表达自我。”印度人辛默在刚刚出版的《谁说中国没创意》一书的开篇中,对中国作出了这样的评价。创意自古有之,而当前中国在从“中国制造”走向“中国创造”的过程中,中国人民正在用行动诠释着对创意的无限热情,一场全民创意的热潮正在掀起。  相似文献   

2.
《世界发明》2009,(11):58-58
作为创造人类“符号化生存”主要力量的设计,在创意经济时代,其所具有的意义被重新评估.  相似文献   

3.
视觉艺术图形与形态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图形设计解决问题的核心是由意义去创造图形。也就是先立意,或者先创意,再根据意义的特点和表达意义的要求去寻找,选择,组织,探索或创造适合的形式和形象,以准确体现意义的象征。  相似文献   

4.
科学对传统文化的影响从根本上说就在于“根除”、“断奶“或吉登斯所说的“脱域”,传统文化从其时间和空间的根源——自然.也就是特定地域,历史和特定境遇中抽离出来。这就是科学对传统文化的破坏效应。由于这种破坏.传统文化中的人与物,所有的一切,都从原有的意义框架上被剥落下来.从原有的生命之源连根拔除.  相似文献   

5.
《世界发明》2009,(9):52-52
“创意经济”的经济二字,首先要从“节约”这一本质含义来认识。创意经济核心意思应该被这样理解:就是通过创意,以更节约的方式来搞经济  相似文献   

6.
世界各地的一些科学家正在创造人造(人工)生命的消息既让人惊奇,又让人担心。在未来3到10年之内第一个人造生命有望诞生的预言使人们的眼光开始聚焦“人造生命”这个词。那么,人造生命是什么,对人类和社会将有什么样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科学中国人》2004,(12):i025-i027
“以人为本”作为一种价值取向,其根本所在就是以人为尊,以人为重,以人为先。当我们将“以人为本”作为教育的价值选择时,教育便具有了创造人的价值的意义。它以充分开发个体潜能为己任,以丰富的知识、完整健全人格的培养为目的。  相似文献   

8.
郝莹  张涛 《科学中国人》2009,(11):50-53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面对生命的追问,文坛才女李清照曾道出这样的豪言壮语。“人只有献身于社会,才能找出那实际上是短暂而有风险的生命的意义。”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曾这样阐述生命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张光成 《科教文汇》2011,(32):44-45
生命创造事业,生命创造历史。江山、事业、历史是对生命的记载和礼赞。宇宙竞秀,生命如花。生命以瞬间的光辉即入宇宙大流之中,化瞬间于永恒,生死之事大矣。人生如希腊悲剧:人在前台载歌载舞,而幕后的死则如伴唱:它衬托出前台人生的价值与意义。生命如花,瞬间即永恒。  相似文献   

10.
兰政文 《技术创新》2004,(11):38-39
血型是人类生命的重要特征之一,传统上用于输血时对供血者的选择。然而,近年来的人量研究显示,血型的意义远不止于此,尚可在保健防病方面大显其能。这就是科学家新近倡导的“血型保健法”。  相似文献   

11.
在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任何企业的产品要想扩大销售量,没有广告宣传.几乎是不可能的。而在广告活动中.精彩的创意,往往能起到出奇制胜、事半功倍的效果;缺乏创意的广告,即使有巨额广告费的支持,也收效甚微。所以说,创意是广告的生命和灵魂。对广告创意的研究,一直是许多广告人和广告理论研究者的重要课题。 笔者认为,广告学与创造学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创造学中的创造性思维方法在广告创意实践中得到了广泛的运用;广告创意的实质就是创造一种全新的销售主张或创造一种新颖的诉求方式,或独到的享用产品的生活氛围等等。这种…  相似文献   

12.
廉锋 《世界发明》2009,(6):73-75
胡传建,江湖人称“痞子”,在国内创意产业圈里是个“名人”,尤其在年轻的设计师当中,“痞子”这个名字很有号召力。近年来,“创意市集”(iMART)由一个陌生的名词,变成一种颇为流行的创意生活型态,胡传建便是活动的发起人之一。此外,他还是“创意中国网”的创始人。如今,他又开始酝酿和策划iMART“iN商”活动——这是他对创意产业的发展另辟蹊径的尝试。从一个昔日的广告创意人到全身心地投入国内的创意产业事业,胡传建的努力和突破,  相似文献   

13.
工业设计是我国文化创意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可以帮助国家实现从“制造大国”向“创造大国”的转变  相似文献   

14.
我们聚焦于创意艺术活动的“材料”的研究,以“材料”作为幼儿展开艺术创意的核心支撑点,通过进一步拓展创意活动材料类型范畴、使用方式等,在幼儿感知、操作和运用材料的创意美术活动过程中去探索支持幼儿主动学习、自主创造与表现的方式方法,以此更好地激发了幼儿感受美、创造美、表现美的兴趣,提升了幼儿艺术创造力和表现力,有效地促进幼儿健康、和谐、富有个性地发展。  相似文献   

15.
现代教育生命化课堂理论认为,课堂作为教与学展开的时空状态,也是师生生命的展开过程,是课堂中的“人”与“人”平等沟通、对话,进行知识建构和美的创造活动的过程。“和谐”课堂应该是师生平等对话、沟通、协调一致的课堂,应该是自主的课堂、民主的课堂、灵动开放的课堂,它的内在的逻辑程序是,“资源生成——设元探究——互动建构——自主迁移”。  相似文献   

16.
他是乐器的“创意玩家”,诸多金奖杂技的道具大师,更是舞美设计师,演奏“杂家”。但他却总自称是“老糊涂”,有“老年痴呆”,这是为什么?原来,在日常生活和交际中,他都相当“大智若愚”,见过的人总是认不得,只好一再嘱咐人:“以后见面一定要主动跟我打招呼。”正是因为如此,老人家才自嘲:发明就是为了挑战我的老年痴呆症。  相似文献   

17.
杨松慧  刘云 《中国科技纵横》2010,(24):181-181,166
实施“三生教育”的目的就是使人体验、认知、感悟生命价值、生存价值和生活价值,帮助受教育者树立正确的生命观、生存观、生活观,最终确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三生教育”是系统工程,涉及到教育工作的各个方面、各个层次、各个环节。创建和谐校院的终极目标就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因此,开展“三生教育”活动对和谐校院建设乃至和谐社会的构建都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8.
《世界发明》2009,(9):1-1
可以说,创意产业的发展让这个世界充满活力与魅力,同时也让这个世界更加和谐。创意产业发展的根本问题是解放创意人的思想。创意是大家的事,如何认识创意,就要从“创意”、“创新、“创造力”三方面入手。无论你是艺术家、设计师、管理者,还是技术人,如果彼此在创意理念层面达成共识,就属于创意阶层人士,只不过大家面对“创意”各自参与的角度不同而已。其“创意”的功能性与审美应适用于各行各业。  相似文献   

19.
歌德曾说过:“你若要喜欢自己的价值.你就得给世界创造价值。”选择人生,就应选择创造。只有创造的人.才能实现自我的价值。生命,如果与时代的崇高责任联系在一起.便会永恒。  相似文献   

20.
“互联网+”趋势下,创意不再单单是专业人士的“特权”,近年来在中国爆发的“IP热”其创意源更多地表现为用户创造内容(UGC)。UGC主导的创意产品模式下,信息交互的双向性一定程度降低了风险系数,但创意产品依旧需要经由市场的检验,创意产品扩散影响因素将决定着产品价值的实现。本文从生产者和消费者两类扩散主体的视角分别进行研究,借助经典的Bass扩散模型,考虑生产领域模仿者的采纳滞后性和市场竞争度,建立改进模型,消费者层面以微观视角为切入点,对随机阈值模型进行改进,运用MATLAB的模拟仿真实验,探索UGC创意产品的市场扩散影响因素,为政府监督创意产业健康发展和创意企业的市场预测和决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