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敦煌莫高窟北区曾发现一件叙利亚文景教 回鹘文佛教双语写本残片 ,曾由段晴和张铁山研究刊布。本文是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该写本进一步研究 ,指出了前人不足 ,并重新转写翻译了该文献。  相似文献   

2.
本文首次刊布敦煌莫高窟北区出土的两件回鹘文佛教文献残片,即B157:13和B97:7,并考释其内容,对回鹘文原文进行了拉丁文转写、汉文翻译和简要注释.  相似文献   

3.
杨富学 《家教指南》2001,(3):161-171
西域、敦煌出土的为数相当丰富的古代回鹘语佛教文献,是古代回鹘佛教研究的 第一手也是最为重要的资料,引起了国际学术界的广泛重视,涌现出大量的研究成果,填 补了西域佛教史研究的许多空白,可以说,回鹘佛教文献的研究,是20世纪西域佛教史研 究中成果最为辉煌的领域。  相似文献   

4.
敦煌莫高窟北区出土回鹘文文献过眼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记述了莫高窟北区出土的回鹘文文献、题记、本活字等 ,探讨了个别文献的内容、性质和价值。  相似文献   

5.
杨富学 《家教指南》2001,(2):167-173
宋元时代,景教在回鹘人中相当流行,吐鲁番、敦煌等地发现有为数不少的回鹘文景教文献,此外,吐鲁番、喀什、霍城及福建泉州、江苏扬州、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和达茂联合旗乃至中亚七河流域等地也有回鹘景教遗物发现,都可为回鹘景教的研究提供证据。百年来,回鹘景教一直是国际学术界研究的热门话题,涌现出相当丰富的学术成果,在新旧世纪交替之际对其进行认真的总结、回顾,具有继往开来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河西学院学报》2016,(3):21-27
自763年始,摩尼教成为漠北回鹘汗国的国教。840年,回鹘汗国崩溃以后,部众西迁,其中一部分迁至今河西走廊地区,以甘州、沙州为中心建立政权,史称甘州回鹘与沙州回鹘。由于受河西地区长期流行的佛教的影响,回鹘民众大多皈依佛教,但回鹘王室仍以摩尼教为奉,如同漠北回鹘一样,河西回鹘的统治者非常敬重摩尼教,任用摩尼教高僧作为使臣出使中原王朝。对摩尼教在河西的流行情况,汉文史书记载鲜少,但敦煌发现的回鹘文文献、汉文对此却有不少反映,波斯文史料也有一定记载,可填补汉文史籍的空白。从中可以看出,自9世纪中叶至11世纪中期,摩尼教在河西回鹘中是相当流行的。  相似文献   

7.
《华严经》是华严宗据以立宗的重要经典,曾被译入回鹘文广为流传.在现知的回鹘文写、刻本中,既有《四十华严》,也有《八十华严》.本文释读了近期于私人收藏品中新发现的回鹘文《华严经》折子式写本一件,内容属于《八十华严》第二十一卷《十无尽藏品》中的开首部分,讲述了菩萨十无尽藏的一一行相.本文对该文献进行了拉丁文转写、汉语翻译和简单注释.  相似文献   

8.
本世纪初,德国先后向新疆派遣了四次探险队,于吐鲁番等地发现了大批出自敦煌、吐鲁番等地的古代遗物,其中有不少回鹘文文献。此外,俄、英、法、日本及中国也有大批回鹘文文献入藏,引起了各国学者的关注,涌现出大批研究成果,本文针对与宗教(包括佛教、摩尼教、景教)有关的研究成果进行了系统的总结、回顾。  相似文献   

9.
敦煌吐鲁番出土回鹘文佛教愿文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敦煌、吐鲁番等地发现的回鹘文文献中,有11件属于独立的佛教愿文,此外,还有数量更多的以题跋形式出现的愿文,系回鹘佛教徒用于表达发愿超度、祈福禳灾,及兼表颂赞的应用性文字.其中既有印本,也有写本,更有碑铭题刻.从这些文献看,功德主在布施时,一般都要留下自己的姓名、官职及发愿文或功德记等,以表明自己的愿望,体现出济世度人的大乘佛教思想,是回鹘佛教研究的重要参考资料.从其内容与形式看,回鹘文佛教愿文较多地受到了汉传佛教文化的影响,其中不少作品以其形式灵活,韵律和谐,感情笃实,字里行间流露出真情而生动感人,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  相似文献   

10.
通过摘自9到14世纪高昌地区回鹘文文献中的实例论述了当时回鹘文文献语言形容词的类别及其语法特点与语法功能。  相似文献   

11.
中国佛教是一种外来的宗教,受本土文化的支配以及外来文化的影响,在佛教流传的各个地区,佛教造像也有着很大的差别.本文主要以犍陀罗、马吐拉、云冈、龙门以及我国的单独佛教造像为素材,对莫高窟第275窟为中心的北朝期石窟造像进行了比较研究.文中再次论证了莫高窟第275窟主尊交脚菩萨为弥勒造像,并对早期石窟造像中经常出现的阙形龛、倚坐像、半跏坐思惟菩萨、仰月冠、狮子座等问题做了多层面的比较研究,为研究莫高窟早期石窟中的塑像的发生发展提供了新的见解.  相似文献   

12.
本文主要考述<敦煌莫高窟北区石窟>第2卷中所介绍的15件汉文佛经残页的出处,并对这些佛经与<大正藏>作比较,指出不同.  相似文献   

13.
中国佛教是一种外来的宗教,受本土文化的支配以及外来文化的影响,在佛教流传的各个地区,佛教造像也有着很大的差别.本文主要以犍陀罗、马吐拉、云冈、龙门以及我国的单独佛教造像为素材,对莫高窟第275窟为中心的北朝期石窟造像进行了比较研究.文中再次论证了莫高窟第275窟主尊交脚菩萨为弥勒造像,并对早期石窟造像中经常出现的阙形龛、倚坐像、半跏坐思惟菩萨、仰月冠、狮子座等问题做了多层面的比较研究,为研究莫高窟早期石窟中的塑像的发生发展提供了新的见解.  相似文献   

14.
本文主要考述<敦煌莫高窟北区石窟>(第3卷)中所介绍的27件汉文佛经残页的出处,并对这些佛经与<大正藏>作比较,指出其不同.  相似文献   

15.
陈国灿 《家教指南》2001,(4):99-104
莫高窟北区第47窟新出B47:8-1(b)、B47、42(b)B47:17(b)、B47:8-2(b)四件残卷,经作者研究比对,四片文书可连为一体,实为一“贷钱折粮还纳帐”,其书写年代,极可能在开元六年(718)至开元十六年(728)之间。  相似文献   

16.
本文对莫高窟北区出土的B140:5<文殊师利所说不思议佛境界经>、B172:3<佛说大乘圣无量寿决定光明王如来陀罗尼经>和464:121<梁朝傅大士颂金刚经>三件珍贵的回鹘文佛经残片进行拉丁字母转写、汉文翻译和注释,并对残片的翻译年代、版本和翻译方式等相关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7.
本文对《敦煌莫高窟北区石窟》(第 1卷 )中所收 10件汉文佛经残叶 ,在考证残叶出处的基础上重新录文和介绍 ,纠正了该书录文和介绍中的一些错误。此外 ,根据出土的其他遗物 ,考证了残叶的年代。  相似文献   

18.
张铁山 《家教指南》2001,(2):101-106
本文在对莫高窟北区B53窟出土回鹘文《杂阿含经》残叶进行拉丁字母转写、汉译和注释的基础上,通过与国内外收藏的同书残卷比较,提出:(1)该回鹘文残叶的翻译年代为元代;(2)回鹘文译本《杂阿含经》至少有卷子式和贝叶式两种版本;(3)B53窟出土回鹘文《杂阿合经》为手稿本;(4)该回鹘文译本译自汉文,且采取摘取汉文原文中的部分词句直译而成。  相似文献   

19.
《河西学院学报》2016,(4):44-50
莫高窟北区B59窟出土的B59:1文书是一件卖地立帐文书,根据其使用小麦作为交易结算方式,在行文中描述灌溉和给水情况以及其出土地址为废弃于13世纪末的莫高窟北区第二层洞窟等信息,可以推测这件文书的断代大概为西夏时期,准确定名当作《西夏嵬名法宝达卖地帐》。该帐的发现说明敦煌地区土地买卖之前书写问帐的习惯极有可能肇始于西夏统治时期。而西夏治下土地买卖活动的问帐对象,既包括与中原地区习惯相近的房亲、近邻,也包括西夏所独有的姻亲和同抄子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