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字师"的典故,源于宋人计有功的《唐诗纪事》,亦见于宋人陶兵的《五代史补》及宋人魏庆之的《诗人玉屑》。他们记载的都是同一个故事:唐代诗人郑谷的诗文写得非常好,尤其《鹧鸪诗》写得更是超群出众。因此,人们称他为"郑鹧鸪"。他的朋友齐已是个和尚,也很  相似文献   

2.
祝尚书《宋人总集叙录》一书对百余部或存或佚的宋人总集作了考述,卞东波补充考证了17部。现存宋人文集、笔记等文献中仍有许多材料值得梳理,通过考证,17部新发现的散佚的宋人总集的编撰情况、内容大概有了较为清晰的眉目。  相似文献   

3.
宋人创作笔记的动因主要是娱乐、补史、戒世、书愤、志博学、广见闻以及备忘等,这与宋人的时代精神、文化背景密切相关.“广记资讲话”是宋初承唐而来的笔记创作动因之一,但宋人笔记的娱乐性从唐代笔记更多用以娱人而转向自娱.在宋人眼中,补史功能高于助闲谈的娱乐功能,这源于他们注重理性、经世致用的思维方式.宋人希望笔记创作能够有用于世,起到劝诫作用,同时读者也将是否能够有益教化作为品评标准之一.宋人借笔记以书愤,内容可分为一己之愤与家国之恨.宋人以博学相尚的价值观念促使其创作笔记以志博学、广见闻.宋人笔记皆非一时一地所作,随手记录时自然有备忘之用,且最后编辑成书也有备忘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宋人关于唐代藩镇地理的研究成果集中体现在宋祈、欧阳修的《新唐书》、王溥的《唐会要》等文献中。与清人的研究相比,宋人更注重从宏观角度论述唐代藩镇地理的演变发展趋势,但也存在着详于开元天宝而略于唐后期藩镇地理以及重视地理不重视人物、对藩镇辖区缺乏系统考证等方面的不足。尽管如此,宋人关于唐代藩镇地理的研究仍然为我们留下了珍贵的历史资料。  相似文献   

5.
唐代诗学主要侧重对声病、对偶、句势等作诗之"法"的层面上的讲求,而宋代诗学的新变则在于形成有定法而无定法的"活法"论。宋代"活法"论的直接内涵在于"意"对"法"的超越,正和宋代诗文书画的"尚意"之风相表里。但矛盾之处在于,宋人尚"意"的同时又反复强调"无意",这就超越了"意"的诗艺层面而进入更根本的修养层面。"意"的根本即在于"气"。"活法"论的本质就在于宋人超越诗艺层面,而进入对于诗人修养功夫的"气"的层面的思考和重视。  相似文献   

6.
据统计,宋人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卷六十六共有63首<少年行>一类的诗篇.其中唐代诗人就占有55首;卷六十七有31首<游侠篇>一类,唐代诗人也达18首.这亦见载于<全唐诗>卷二十四(也是55首)、卷二十五(也是18首).如果我们再仔细翻检<全唐涛>,还会发现,在<全唐诗>的其他卷里,也散存着这类以"少年"、"游伙"为题的诗篇.  相似文献   

7.
漫话书信诗     
有人说南朝宋人鲍照和鲍令晖这对兄妹,是中国历史上第一对写"书信诗"的人,到唐代白居易更是写下长篇巨制《代书诗一百韵寄微之》。我国古代这种以诗代信的"书信诗"多平淡无奇,相反那些抓住写信或  相似文献   

8.
顾云鹏 《语文天地》2011,(21):59-60
唐诗过后是宋词,好诗在唐代就已经写尽了,所以宋人在词这种文学样式上,使之趋于完善,臻于完美,达到了空前繁荣,成为我们诗歌史上一颗璀璨的明珠。一、"花间"到宋词的过渡晏殊、张先、晏几道、欧阳修等承袭"花间"余绪,为唐入宋的过渡。在这一阶段,晏殊,欧  相似文献   

9.
在唐代,柳公权的书法大概是最值钱的,时有"一字百金,非虚语也"的说法,在民间传得就更神一些,说"柳字一字值千金"。这些虽有言过其实的成分,但他的润笔费很贵却是毋庸置疑的。当时  相似文献   

10.
一竹枝词,简称"竹枝",又名巴渝辞。这种流传于三峡一带的民歌,古已有之,盛行在土家族的先民——巴人的部落里。大概是一人领唱,众口相和,和声中有衬字"竹枝",于是得名。到了唐代,竹枝词逐渐成为一种崭新的诗  相似文献   

11.
驿铺题诗即题写在驿路上的递铺和驿站壁上的诗.宋人驿铺题诗是从唐人馆驿题壁诗发展而来的,其性质属于古代题壁诗的一种.较之唐代,宋人馆驿题诗的数量更大,分布面更广,形态更复杂,思想性和艺术性也更高.  相似文献   

12.
咏物诗发展到唐代,已臻完美。宋人只能抛却陈规、另辟蹊径。陈与义的咏物诗的遗貌取神、侧面着墨的手法正是宋人所开辟的蹊径,并且非常恰当地体现了宋诗“皮毛落尽,精神独存”的特征。  相似文献   

13.
莲花·藕     
曾在夏季的河塘边见过大片大片的莲,大概由于我不是那么“多愁善感”。从未想过其有什么。然而在这样一个冬季。忽然读了宋人用敦颐的《爱莲说》,领略了一番莲的“清高”、“正直”的君子风范,不禁感慨万千。  相似文献   

14.
欧阳修的亭台记具有鲜明的山水游记特色,为题记型游记。与柳宗元相比,无论题材内容还是艺术表现,既有继承发展又有开拓创新,所创造的美学境界已与唐代大不相同,典型反映了宋人的生活态度和审美情趣。  相似文献   

15.
一字师     
娄颖波 《现代语文》2004,(11):40-40
“一字师”的典故,源于宋人计有功的《唐诗纪事》,亦见于宋人陶兵的《五代史补》及宋人魏庆之的《诗人玉屑》。他们记载的都是同一个故事:唐代诗人郑谷的诗文写得非常好,尤其《鹧鸪诗》写得更是超群出众。因此,人们称他为“郑鹧鸪”。他的朋友齐已是个和尚,也很喜欢写诗著文。有一次,齐已带了自己写好的一首《早梅》诗前去请教郑谷,当  相似文献   

16.
宋人好语前世,唐人喜言来生.佛教因果观在唐宋间的这种变化形成的原因及其进步意义何在?宋人之语前世,常常安排一个得道高僧.以苏轼为例,重点分析从唐到宋文人士大夫这种心态的变化.认为唐代的来生说是对现实生活的丧失信心,而宋代前世说则较前代更具有积极的人生态度.  相似文献   

17.
宋人洪迈注意到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一个不同常人的特点:喜欢在诗歌中写出自己不同时期的薪水数额。白居易进入官场之后,从壮年到老年,俸禄的数额变化,基本上都写进了诗歌。  相似文献   

18.
暮鼓晨钟古代寺庙里用钟鼓报时,早上敲钟,傍晚击鼓。唐代诗人李咸用《山中》诗曰:“朝钟暮鼓不到耳,明月孤云长挂情。”宋人陆游诗曰:“百年鼎鼎世共悲,晨钟暮鼓无休时。”(《短歌行》)后人用“暮鼓晨钟”喻对人及时的警戒。  相似文献   

19.
顾云鹏 《语文天地》2011,(11):59-60
唐诗过后是宋词,好诗在唐代就已经写尽了,所以宋人在词这种文学样式上,使之趋于完善,臻于完美,达到了空前繁荣,成为我们诗歌史上一颗璀璨的明珠。  相似文献   

20.
正《李太白全集》是唐代诗文别集名,李白撰,最早由唐代李阳冰编成《草堂集》10卷。现在通行的本子有:北宋宋敏求增补刻本《李太白文集》30卷,巴蜀书社1986年据此影印;注本有宋人杨齐贤集注的《李翰林集》,清代王琦的《李太白诗集注》,近人瞿蜕圆、朱金城的《李白集校注》,1980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