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前大多数油田由于多年开发和井网调整,造成井距近、井网密集、油水井井数多,井况复杂多变。在大修治理过程中,错断通径大的套损井通过治套、取套、贴补等大修技术进行治理,但套管错断严重,套内吐泥岩不止、套外地层坍塌的套损井通过常规大修取套、治套等技术不能有效治理。套管错断严重井治理难度大,修复成功率低,油水井套管错断问题日益突出,成为制约油田稳产和高效开发的不利因素。对套管错断机理进行认真分析,在不断探索和总结的过程中,形成了套管错断井治理技术和套管错断的预防措施,对今后套管错断井的治理提供了一定的经验和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江苏油田套管损坏井的分类,归纳分析了造成本油田套管损坏的主要原因,并结合江苏石油勘探局井下作业处成立以来成功修复套管损坏井的事例,深入探讨了适应江苏油田套管损坏特点的修复工艺技术,这些修复工艺技术经过现场多口井的应用,成功地解决了现场生产难题,同时缩短了修井时间,降低了生产成本.  相似文献   

3.
在油田长期开发过程中,越来越多的套管损坏井给井下作业带来很大困难,甚至影响到油田的稳定生产,因此,修复套管损坏井已成为油田开发中一项重要任务。小套管一次固井已经成为治理套损井的一种有效手段,并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本论文主要围绕小套管二次固井工艺、小套管井相关管、杆、泵配套技术以及其在油田生产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4.
梁肜林 《内江科技》2014,(3):56+64-56,64
油田进入开发中后期,套管损坏情况越来越严重,其中很多井下复杂状况井用常规的修井技术无法修复,导致老区内部储量损失,通过对套损井进行开窗侧钻施工,重新侧钻到设计目的层,使老井获得新的产能,同时节省征地、道路建设等费用,有效降低投资,提高开发效益,是老油田内部挖潜剩余油、提高采收率的重要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5.
针对应用化学堵剂封层效果差,老油田逐年增多的油水井套管损坏修复技术单一问题,大港油田自2007年引入膨胀管补贴技术。该技术作为大港油田修井新技术,为大港油田封层堵漏及套管修复剂加固提供了一种新的技术手段。通过近几年连续推广应用已成为大港油田封层堵漏的一项基本技术并取得显著效果。通过分析膨胀管补贴应用效果得出该技术对大港油田封层堵漏剂套损井修复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并可以推广到钻完井领域的新型技术。  相似文献   

6.
大修井的防砂工艺设计与新井相比有着更多的资料可以参考,通过对旅大5-2油田的出砂原因分析,以及油田的防砂效果评价,得出了大修井的重新完井防砂设计方法。本防砂工艺设计方法在旅大5-2油田的三口大修井中得到了应用,三口井的生产情况表明大修井完井防砂设计方法是合理的,能够满足旅大5-2油田的生产要求。  相似文献   

7.
魏增红  华伟  薛小华 《内江科技》2009,30(2):125-125
对盐卤井生产管柱被卡原因分析认为,主要是中心管弯曲变形、套管弯曲变形或错断、中心管或油套环空卤水结晶等原因造成的。结合油水井解卡修复工艺,探讨了盐卤井解卡恢复生产的工艺技术。根据盐卤井损坏的实际情况,将油田常规修井工艺如:大力上提、活动解卡、倒扣打捞、爆炸切割、套铣打捞、内冲管循环解卡等用于实际解卡操作,提高了盐卤井修井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8.
针对胜利埕岛油田因注水井井斜大、井内脏等原因造成配套防砂管柱应用可靠性问题以及井控存在安全隐患问题,本文设计了免投球新型丢手悬挂封隔器、水力卡瓦和环空安全封隔器,研究开发了适合海上大斜度井和多层注水开发的新型分防分注技术。该套技术对于提高大斜度井一次丢手成功率,改善整套管柱的工作状况彰显很大作用,从而使液控式分层注水工艺逐步走向完善和成熟。截至2014年10月底,该工艺在埕岛油田共现场应用20余井次,最大井斜52.8度,最大分注层数为5层,施工成功率100%,取得了良好的实际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9.
在油田开发过程中,由于地层出砂、套管变形、井下落物、下大直径工具等原因,造成抽油管柱遇卡,无法进行常规修井作业,从而造成油井停产。对于这些井需进行大修解卡打捞施工。本文就一次具有代表性的大修打捞、套管补贴以及漏层封堵作业施工过程进行了分析,其独特的修井技术思路和现场的成功应用对油水井大修作业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对处理类似事故起到了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0.
张永军 《内江科技》2011,32(1):143+155-143,155
随着孤东油田进入高含水开发的后期,套管损坏问题日趋严重,特别是近年来套管损坏速度明显加快,套损井治理挖潜成了油田增产增注的重要手段。本文分析了孤东油田套管损坏井治理技术和挖潜技术的原理和方法,通过现场应用,有效地实现了套损井的治理和挖潜,取得了良好的增产增注效果,同时对应用中发现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整改建议。  相似文献   

11.
随着胜利海上油田生产的不断进行,套损井数量逐渐增多。原有的二次完井防砂分注技术已不适用于套损修复井,严重影响了胜利海上油田注水开发效果。本文立足胜利海上油田开发生产实际,针对套损修复井开展小直径防砂分注技术可行性研究,为该技术在胜利海上油田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王应新  向明光 《内江科技》2012,(12):121-122
处理水泥固结油管,在大修作业施工中是经常遇到的问题,但如何提高该类井处理的成功率,是我们需要探讨研究的问题。本文对水泥固结油管的处理工艺及技术进行全过程细致阐述,同时对处理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说明,能够有效地提高该类井的处理成功率和施工速度。  相似文献   

13.
本文针对6MW汽轮机组在大修过程中,发现转子主轴与危急遮断体短轴连接螺纹损坏,通过专业技术人员的论证、查阅资料和咨询厂家,探讨了汽轮机转子主轴螺纹损坏修复技术,主要可采取堆焊车削和配制螺纹件处理技术进行修复。  相似文献   

14.
事故井的增加,严重影响油田的有效开发。本文通过对中原马寨油田事故井的分类研究与分析,找出影响马寨油田事故井急剧增加的主要原因,阐述了卡封、大修、开窗侧钻、拔套侧钻、挤堵工艺的优劣,针对新井、老井、不同套破层位事故井提出不同治理对策,并得出切合油田开发实际的认识和建议。  相似文献   

15.
<正>二次固井工艺技术是对固井质量不合格或水泥返高不够的井,通过对油层套管实施射孔技术,打孔眼,将水泥注入套管与井眼的环形空间,重新形成合格的或新的水泥环的施工。通过本文应用实践论证,针对以往认识不清的上部油层,进行开发利用,实施二次固井技术是科学的技术举措。同时,为进一步针对其它油田开发后期,套管损坏及水窜的治理,而采取挤水泥防窜二次固井修复工艺,套损挤水泥堵漏固井工艺技术的开发起到了指导作用,更是为松辽盆地低渗透的大庆油田、吉林油田,科学地开发葡萄花浅油层提供了坚实的井下作业技术保障。  相似文献   

16.
张海燕 《内江科技》2012,(5):148+169
本文通过大量的调查研究发现影响胜坨油田套管损坏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地质因素,开发因素,腐蚀因素,管材、作业施工因素等。针对套管损伤问题,提出了补套、换套,侧钻下小套管等新工艺新技术,实现了大修从以前单一打捞为主向修套换套以及侧钻修复的突破。  相似文献   

17.
辽河油田开采中后期,套管损坏日益严重,导致较多油井不能正常生产,为使这些井投入生产,减少生产成本,对此类井进行套管修复,修复后下小套管进行固井完井,对于稀油区块井来说原井基本上采用的都是5寸及5-1/2套管,所以绝大部分只能采用4寸小套管完井,而完井后,一些机械防砂及分层采油等工艺措施,由于小套管内径限制而无法进行,因为目前国内没有这种小直径封隔器产品。因此根据实际需要,设计了这种小直径封隔器,这种小直径封隔器的研发,对于中后期油田的开发稳产,停产井的复产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自2005年以来,文明寨油田挖潜方向开始转移到二、三类层,一类层由于水淹程度较高,大部分已经通过打塞、挤堵抽稀不生产,加上井况损坏,目前一类层井网处于瘫痪状态。受储层非均质影响及油水重新分布后,平面、层间及层内剩余油仍有较大潜力,为进一步提高采收率,我们开展了构造、沉积微相、一类层非均质、一类层剩余油分布研究,同时精细井网调整,实现储量最大化动用。  相似文献   

19.
本文应用表面修复技术对各类油田用注水泵和输油泵损坏的零部件进行修复以达到以旧代新、节约成本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梁颖 《内江科技》2008,29(4):108-109
广利油田莱38断块构造简单,由于油水井腐蚀严重,注采井网不完善,导致储量损失严重且控制程度变差。针对以上问题,运用数值模拟等技术研究剩余油分布规律,通过在剩余油富集区采取新钻井以及大修等措施实施注采井网二次完善调整方案,恢复了水驱储量,提高了油藏采收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