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文章认为,“价值真理”概念是客观存在的,但它不是与“事实真理”而是与“科学真理”对举的概念。在“事实”层面上,只存在“真实”概念,“价值真理”是建立在“价值实事”基础上的。价值真理就是认识对客观事物现象固有价值本质的揭示。由于价值是系统性存在,所以,它具有区别于科学真理的特指性特征。同一客体,对不同价值主体而言,可以得出“好得很”与“糟得很”这样对立的价值真理认识。但这种价值真理认识,必须建立在科学真理认识基础上,把握客体对主体真实的、本质的利益关系,否则,就没有价值真理可言。  相似文献   

2.
人的本质问题,是多少年来无数哲人和思想家苦苦思索的一个问题.至今还是理论界普遍关注的重要问题.我国前几年曾经讨论过,但没有得出比较科学的结论,后来又出现了深入一层对“人”的看法的自然主义倾向的思潮,例如片面强调“人的主体性”,鼓吹什么“人的需要是人的本质”等等.现在我们又重新提出关于人生观的宣传教育和研究,我觉得正确把握人的本质,可以解决人是怎样产生和个人与社会的正确关系问题.对于人的产生及其本质特性有了正确的理解,人生观就可能建立在唯物史观的理论基础之上,正确的认识和处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在人类认识史上,第一次科学地回答什么是人的本质问题的是马克思,因为只有他才科学地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要正确解决什么是人的本质问题,必须首先认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舍此别无他途.各种唯心主义者把主观感觉或客观观念看作世界(自然或社会)的本源,他们当然不可能唯物地说明社会的发展和人的本质.马克思以唯物史观为依据,明确的对人的本质作了概述.人是社会动物,这是马克思多次重复的论断.我认为这是马克思主义对人的本质的基本看法.这个基本看法至少表明:  相似文献   

3.
吴利文 《文教资料》2006,(19):101-102
“科学探究是开放性的,科学知识的本质是不完善性,这构成了科学探究的逻辑起点,如果科学知识是真理,探究就失去了合理性。科学过程的本质是探究,而不是可以一步一步遵循科学方法,如果存在这种科学方法,科学就失去了创造性,探究就失去了意义。”我们对科学的认识已经从人与物质世界硬的规定性目标转向生态的、全面地和谐式的悟求。现在对探究性学习的认识却依旧在自主性和合作性上,我以为还没有认识到探究的本质。一、探究及探究性学习的涵义就文化与自然相对立的两者关系来说,人类已经历了三个主要阶段。第一阶段的特征是自然支配文化,人受…  相似文献   

4.
毛主席说:“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的理论,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理论。”并且教导我们要以马克思主义来“改造客观世界,也改造主观世界——改造自己的认识能力,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的关系。”辩证唯物论与历史唯物论是马克思主义学说的理论基础,是共产党的世界观。这门课程的教学,是为了把社会实践问题提到世界观的高度来认识,深刻地理解马克思主义科学真理,正确地掌握马克思主义思唯方法,使教学对象在实践中摆脱一切反科学的、反动的思想影响,从理论上、思想上巩固共产主义的信念。为此,在教学中就必须注意下列三个主要方面: 一、科学论证客观的辩证法统治着世界,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科学地反映出客观世界所具有的普遍规律,便为我们指明了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道路。斯大林同志指出:“科学的历史表明着辩证方法是真正科学的方法,从天文学起到社会学止——到处都发现下列思想之确证:世界上没有永久的东西,一切变化着,一切  相似文献   

5.
人文的阳光     
据说,古希腊数学家欧几里德的一个学生曾经一本正经地问他:“我学这些东西能得到些什么呢?”欧几里德沉默片刻,叫来仆人,吩咐说:“给他6个铜板,让他走吧,这是他想得到的东西。”我不清楚这个学生当时的反应,也许他会面红耳赤,幡然悔悟;也许会理直气壮地接过铜板,扬长而去。在那个时代,像欧几里德那样的人占多数,他们研究算术是为了观察思考数的性质,唤起思考的能力,引导心灵超然于变幻的世界之上而把握本质和真理;学习几何是为了引导灵魂接近真理和激发哲学情绪,以便了解关于永恒存在的知识,进而把握“善”的本质和形式…  相似文献   

6.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邓小平同志科学世界观最鲜明的特征。邓小平同志对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事业有着坚定的信念,始终不渝地遵循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真理。他说:“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是中国革命胜利的一种精神动力。”“我坚信,世界上赞成马克思主义的人会多起来的,因为马克思主义是科学。它运用历史唯物主义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同时,他谆谆告诫我们:“世界形势日新月异,特别是现代科学技术发展很快。现在的一年抵得上过去古老社会几十年、上百年甚至更长的时间。不以新的思想、观点去继承、发展马克思主义,不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  相似文献   

7.
现代科学的发展证实物质结构都是层次性的。层次性是宇宙间带有普遍性的现象。作为人们认识对象的外部世界,既有真象和假象、现象和本质的不同,又有一级本质和二级本质的区分,同时也还有某一本质属性和许多规定综合的差异。因此,在马克思主义看来,真理不是一次完成的,而是一个辩证的发展过程。恩格斯说:“真理是包含在认识过程本身中”。列宁不止一次地指出:“思想和客体的一致是一个过程。”人们“不应当认为真理是僵死的静止,是象精灵、数目或抽象的思想那样没有趋向的、没有运动的、惨淡的(灰暗的)简单的图画(形象)”,而应当了解“真理是过程。”毛泽东同志  相似文献   

8.
后现代主义对真理的“质疑” ,把人们的注意力完全转移到了语言的世界、文本的世界、符号的世界 ,而不再是那个完全独立于语言世界之外、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世界 ,这是不可取的。但这一“质疑”引起了对我国现行的哲学教材和认识论专著所普遍界定的真理定义即“真理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的思考。如何在“质疑”中完善真理的定义是本文所作的一个尝试 ,即将真理定义为“真理属于认识范畴 ,是主体在实践过程中对客体的本质的正确反映”。  相似文献   

9.
笔者以为“真理是有用的”这一命题是科学的,而“真理并非都是有用的”结论却难以成立。真理之所以是有用的,是因为它是客观事物及其规律在人的意识里的正确反映。这种“正确反映”决定了真理能够使人识破谬误,摆脱错误的束缚,排除不正确认识的干扰,指导人们按客观规律办事,避免盲目蛮干,少走或者不走弯路,少碰或者不碰钉子。人们的活动,从总体上来说无非就是两件事:一是认识世界,二是改造世界。这两件事的顺利进行无一能够离开真理性的认识。我们说“真理是有用的”,说到底就是指真理具有帮助人们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飞跃的的功能,舍此,人们就无法完成这一“飞跃”。  相似文献   

10.
后现代主义对真理的“质疑”,把人们的注意力完全转移到了语言的世界、文本的世界、符号的世界,而不再是那个完全独立于语言世界之外、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世界,这是不可取的。但这一“质疑”引起了对我国现行的哲学教材和认识论专著所普遍界定的真理定义即“真理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的思考。如何在“质疑”中完善真理的定义是本文所作的一个尝试,即将真理定义为“真理属于认识范畴,是主体在实践过程中对客体的本质的正确反映”。  相似文献   

11.
科学研究是人们认识世界的主要活动之一,是人们探索和掌握真理的基本途径。法国学者菜辛说:“对真理的追求比对真理的占有更为可贵”。我们有幸从事马列主义真理的宣传教育工作,决不可满足干对马列主义真理的“占有”,要运用这个真理,在亲身参加教学实践,帮助学生正确认识世界的过程中,不断地去追求真理,为发展马列主义作出贡献。这就要求我们在搞好教学工作的同时,注意开展经常性的富有成果的科研活动。  相似文献   

12.
正确的感性认识是不是真理?这是一个涉及如何把握真理这个哲学范畴的科学含义的重要问题.弄清这个问题对于探索真理,认识真理,坚持真理,并用真理来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具有重要的意义.什么是真理呢?真理是经过实践检验的正确反映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认识.真理的这一规定,是符合马列主义真理观的.真理是认识论的范畴,真理的形式是主观的,而内容是客观的.任何真理都包含着“不依赖于主体、不依赖于人、不依赖于人类的内容”《列宁选集》第二卷第121页).真理的本质属性是主观和客观的一致,是主观对客观对象的正确反  相似文献   

13.
什么是“为我之物”?我国流行的许多辞书和论著都认为,为我之物就是被认识了的自在之物”,“‘为我之物’和‘自在之物’相对而言,指被认识了的事物”,为我之物“即被我们所认识了的东西”。其实,这些对“为我之物”概念的界说都是片面的,违背了恩格斯对“为我之物”的科学规定。恩格斯是怎样规定“为我之物”的?他是在什么意义上引出并运用这个概念的?为了说明问题,我们不得不在这篇短文中把恩格斯那段有关的论述不厌其烦地引出来。针对不可知论“否认认识世界的可能性,或者至少是否认彻底认识世界的可能性”的谬论,恩格斯指出:  相似文献   

14.
当前,“主体主导说”(即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在中小学已经得到了广泛的认可,成为指导教师课堂教学的基本原则。本文试图阐释“主体主导说”并非科学论述。“主体主导说”的理论根据是:教学是一种认识活动,教学过程就是学生认识真理、获得真理的过程;学生是认识的主体,教师对学生这个认识主体起主导作用,所以教学过程必须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这些“理论根据”站得  相似文献   

15.
关于真理的标准问题,在哲学史上是一个长期月争论不休的问题。这个争论,体现着唯物论的反映论同唯心论的先验论的激烈斗争。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了辩证唯物论和历史唯物论,这是人类认识史中的一次伟大革命。马克思主义第一次科学地提出并解决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问题。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斗争的结束。资产阶级御用学者和修正主义者,仍然顽固地用各种反科学的真理标准来反对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的真理标准。林彪的“天才论”和“四人帮”的  相似文献   

16.
“实践是主观与客观相统一的活动”这一观点并不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实践一般本质的正确理解。所以,现行哲学教科书以这一观点为前提对真理标准所作的论证存有严重的理论问题:其一,从逻辑上必然否定真理标准的客观性观点;其二,难以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唯物主义的立场上说明包括实践是检验真理唯一标准在内的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一系列观点。要解决上述理论问题,必须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立场对认识的对象和实践的一般本质重新理解,把认识的对象理解为实践,把实践的本质理解为客观物质活动,这样,才能正确地论证说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一马克思主义的命题  相似文献   

17.
李龙英 《科学教育》2004,10(3):32-33
1科学精神的内涵 什么是科学?《辞海》近版定义为:“科学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的知识体系,是社会经验的总结,并在社会实践中得到检验和发展。”科学就是以理性的手段对确定的对象进行客观、准确的认识。科学是一种方法,也是一种重要的精神来源。科学的本质不在于已经认识的真理,而在于寻求真理、探索真理、确立真理。这就需要有一种精神,即科学精神。  相似文献   

18.
一个人来到这个世界上,他就要向世界证明:我实实在在真正地活着.只有证明这一点,当他重新回归大自然时,才能够自豪地说:“这辈子没白活!“人活着,就要有坚定的信念和自信心,要有在成功的道路上马不停蹄前行的动力,不要说放弃.……  相似文献   

19.
数学中的现代柏拉图主义与有关问题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数学中的“柏拉图主义”历史悠久,影响深远.现代柏拉图主义的重要观点主要表现在本体论与认识论两个方面.从科学反映论的观点来看,应对新柏拉图主义作两点较重要的修正和补充.一是,随着数学对象的不断被创造,与之相关的“数学真理”也是可以不断地诞生出来的.这个修正的要义是,有些数学真理是被创造出来的,而新、老柏拉图主义的数学发现观,必须融入数学发明观.二是,现代柏拉图主义者只是宏观地认识到了数学真理认识的不完全性.而事实上,人脑所能进行的概念思维,都只能是“单相性”的抽象思维.每一个数学概念都必然是“单相性抽象”的产物.故从本体论着眼,数学理念世界是不可能完全的.现代柏拉图主义很接近科学反映论,故对数学教育工作者也有重要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20.
人们认识世界的目的,是把握反映对象多样性的统一及其发展变化的具体真理。怎样把握具体真理呢?以辩证思维为主要研究内容的辩证逻辑认为:必须循着人类认识的辩证法,通过具体——抽象——具体的途径,在由抽象上升到具体的过程中求得实现。所谓具体真理,即全面地、实际地、历史地把握对象本质及其规律性的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