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张兵  张毓洲 《家教指南》2008,(1):102-105
钟馗是中华大地上一个家喻户晓的传说人物,他来源于远古人们用来驱鬼的法器终葵(终椎).钟馗故事产生以后流传广泛.敦煌写本<除夕钟馗驱傩文>是钟馗故事流传过程中的一个重大转折,从它开始,钟馗形象的神圣性开始减弱,民俗性逐渐增强.  相似文献   

2.
传说中的钟馗在自身体征、相貌以及功能方面均具有鲜明的特征。灵璧钟馗画的历史同样很悠久,它的兴起与当时的社会经济发展、社会环境状况有一定的联系,反映了人们对现实的批判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相似文献   

3.
民间对钟馗的信仰其来已久,晋末就有关于钟馗的记载,唐代已出现钟馗的画像。宋元时期,钟馗形象在文人的笔下日益丰满,文人的钟馗画作日益增多,相关传说也逐渐成形。钟馗从一个单纯捉鬼的虚构神灵,变成了出身终南山的进士,由于应举不捷,触阶而死,后为唐玄宗捉鬼以报赐袍之恩。而钟馗信仰则延续着前代特点,钟馗因发挥驱鬼辟邪的作用而继续受到人们的敬仰,但民众对钟馗的态度开始由敬畏向怀疑转化,这一变化在明清时期得到延续。  相似文献   

4.
从日本佛经注疏中发现两条关于掷石和钟馗(葵)关系的珍贵史料,为中唐僧人明旷和法进所记。这两条新史料说明掷石在早期是一种礼节性活动,随着历史发展,逐渐演化为具有民俗特征的“斗石”活动。钟馗(葵)信仰随着傩仪的礼节性减弱,也逐渐呈现出民俗特征。在钟馗信仰的发展过程中,攀附孔子是世俗领域和宗教领域的共同选择,使得钟馗信仰得以广泛流行。  相似文献   

5.
钟馗大家一定熟悉,他是传说中小鬼们的克星,专司抓鬼,是一个“人见人爱,鬼见鬼怕”的人物。今天何老师也邀请进入我们作文游乐场的小伙伴们当一次“钟馗”,来捉鬼。大家可不要害怕,这里的“鬼”们都很可爱,他们都是大家熟悉的小伙伴。  相似文献   

6.
吴忌 《学语文》2007,(4):25-26
2007年高考安徽卷的作文题是《提篮春光看妈妈》。我在考试当日的中午就写了一篇题为《矫情!或者诗意?可能残忍》的随笔,对这个题目不以为然。文章发在网上,论坛里支持我的人很多。当然也有不同意我的诘难而为命题者辩护说好的人。  相似文献   

7.
源于傩祭和傩舞中方相的钟馗形象外貌丑陋,体现了异人自有异相,圣人与众不同,相貌出奇的人往往具有神奇的禀性和不凡的本领及以怪治怪等思想。钟馗形象本身粗悍的张力很有表现力量,可以把人引向更深的思考和感悟,体现独立不群纵横不羁的精神。民间的塑造使钟馗获得了与众不同的世俗品格,浸透到民间的日常生活细节中,凭添了几分喜剧色彩。古往今来,钟馗在众多的艺术家手中,变幻出多姿多彩的形象,寄寓了丰富复杂的情感,是人们编造的经久不衰的神话。“钟馗”文化,浓缩了上至帝王将相下到黎民百姓的丰富想像和情趣,也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审丑意识。  相似文献   

8.
在民间,钟馗作为一个驱邪形象由来已久,然而《钟馗图》创作于何时一直是个谜。文章经过详细论证,确认它最早创作于开元十三年左右。  相似文献   

9.
钟馗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地域文化动漫宣传片创作中深度挖掘灵璧钟馗文化内涵,研究灵璧钟馗画经典,丰富灵璧钟馗画创作内容,感知灵璧钟馗画的乡土人情,体认民间艺术“土而不陋”、“俗不伤雅”的艺术审美情趣,有助于灵璧钟馗文化的传播,有助于真正传统意义上的灵璧钟馗画的传承与创新.  相似文献   

10.
参加省少先队火炬金奖训练营前,我自认为自己是天不怕地不怕的人。可没想到,到那里的第一天晚上就被“鬼”吓得够呛。还好最终“鬼”现了原形,这段经历说起来真让人回味。  相似文献   

11.
<正> 2006年第10期《中学生物教学》刊登了赵德强老师《关于互动的互动》的文章,笔者看后认为赵老师对2002年高考生物广东、河南卷第26题答案的见解仍有不妥之处。题目:在一个玻璃容器内,装入一定量的符合小球藻生活的营养液,接种少量的小球藻,每隔一段时间测定小球藻的个体数量,绘制成曲线,如图1所示。下列4  相似文献   

12.
《辅导员》2010,(20):53-53
“依然在金秋,依然在国贸”,2010年9月16日至19日“北京秋季房地产展示交易会”,在有着“中国第一楼市”美誉的中国国际贸易中心如期盛装开展。  相似文献   

13.
罗卷戏,历史悠久,是传统戏曲的鼻祖和活化石。然而近些年来,它却走向了式微。随着国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视,消于沉寂的罗卷戏重新得到人们的关注。然而仔细看来,一些研究成果都只是局部地区介绍,且存在不足和偏差,易混淆视听,这不利于更多的人来关注和保护这一地方稀有剧种。为此,文章就罗卷戏的名称由来、区域分布和历史演变进行介绍和考证。  相似文献   

14.
桂俊 《历史学习》2006,(4):10-11
2006年高考大纲与2005年相比,本章第四节中的“‘四一二’‘七一五’反革命政变”一目,删减了“反革命”三个字,其他内容没有变化。据此归纳2004年和2005年全国卷与地方卷涉及本章考点如下:  相似文献   

15.
梁蒙 《许昌学院学报》2012,31(4):109-110
采用历史分析和比较分析方法,对马克思的《资本论》第四卷,即剩余价值理论进行研究,可以发现两条基本的重要的线索:一条是五种关于利润的观点是怎样发展起来的;另一条是为什么旧经济学家会混淆利润和剩余价值,看不到利润与剩余价值的区别。  相似文献   

16.
2014年高考江西卷第20题第(2)问是考查圆锥曲线的一个美妙性质,下面就一起来探讨一下此题,揭开这美妙性质的神秘面纱. 1试题回放及解析 (2014年高考江西卷第20题)如图1,已知双曲线C:x^2/a^2-y^2=1(a〉0)的右焦点F,点A、B分别在C的两条渐近线上,AF⊥x轴,AB⊥OB,BF//OA(O为坐标原点).  相似文献   

17.
易安 《湖南教育》2004,(6):22-22
说明文是以说明事物的形态和性质为主要目的的一种文体,属于知识性文章的范畴。初中第四册一、二、三单元全是说明文,许多教师依照传统的知识体系展开教学,认为教学生掌握说明的要素就足够了。这种封闭的教学观念,僵化的知识体系,导致了说明文教学死气沉沉、枯燥乏味。怎样才能  相似文献   

18.
审题要点分析生活中,谁表现的感动、伤心、兴奋或者其他情绪的样子让你印象深刻呢?好好回忆一下,如果想到了,脑海中也有了当时那一刻的画面,那么请赶紧把握住灵感,将题目补充完整。至此,同学们可以明确这就是一篇写事的文章。那么当时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才让那个人有了这样的反应呢?把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做一个梳理,然后把它写下来。  相似文献   

19.
今年全国文综卷(Ⅰ)的第37题涉及到当今国际社会的一个热门话题——民族主义,这是一道很有现实意义、大受赞扬的好题,许多历史老师都写了文章,对该题进行评价。读完后,意犹未尽,故也来谈几句。关于民族主义,我认为在教学中应注意搞清楚以下几个问题: 1.民族主义的含义。民族主义是人类社会走向近代化过程中出现的一种理论思潮,它伴随着近代民族国家的建立而产生,是意识形态的一种表现形式。“民族主义是人们感受本民族的存在和利益的一种认识体系”。主要表现在对民族文化、民族国  相似文献   

20.
一天中午,标点符号们展开了一场PK赛。只听见逗号尖声说:“作文写得好,多亏我帮忙,可别小看我逗号。”“你算什么?文章里没有我,说什么都没完没了。”句号轻蔑地看了一眼逗号,又说道,“每次都是我在句子后面作总结报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