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0世纪上半叶,西南边陲小镇石门坎创造了震惊中外的"教育神话",伯格理等人采用独特的办学方针、教育模式以及管理体制,推动了石门坎乃至整个西南地区教育的蓬勃发展。其所展现的许多行之有效的经验对当代西部民族地区的农村教育仍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2.
伯格理来华前在英国接受的公学教育对其后来在贵州威宁石门坎民族地区从事教育活动影响颇大,无论从创办学校、招生对象、人才培养、教学内容,还是在学生品格塑造方面均能看到受其影响的结果.通过从分析英国公学教育基本思想入手,观察伯格理在石门坎教育中的具体实施,希望对研究贵州民族地区教育发展能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3.
张霜 《教育文化论坛》2011,3(3):101-108
贵州省威宁县石门坎是个偏僻、边远的苗族小山村,由于基督教的传入,百年间石门坎苗族教育经历了从无学校、无识字人的穷乡僻壤一跃成为贵州乃至世界闻名的"苗族教育圣地",培养了近百名大学生、博士等苗族人才,再到如今成为全县教育最落后地区。本文通过对基督教与本地苗族学校教育与社区教育影响的调查与分析,探讨在社会变迁中少数民族学生在学校和社区的文化适应状况及文化适应对少数民族学生学业成就的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4.
本世纪初,基督教循道公会英籍传教士柏格理来到贵州威宁石门坎,他在进行传教布道的同时,还帮助苗族建立学校、创制苗文、推行平民教育,使这个小地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成为了外国人眼中的"海外天国"。当时的中、英文报刊上,也将石门坎称为"苗族文化复兴圣地"、"西南苗族最高文化区"。  相似文献   

5.
石门坎,位于贵州接近川滇最边缘的西北角,距威宁县城140公里,平均海拔2200米。在文化版图上,这里曾是茅塞未开的地方,居住着“晦盲否塞”、结绳刻木的大花苗,他们迁徙到这片属于彝族土目的地盘上,刀耕火种,受土目和官府的盘剥,过着农奴式的贫困生活。而在二十世纪初,随着英国传教士柏格理的到来,这里名声鹊起,迅速成为“西南苗族文化的最高区”,在西方人眼中拥有“文化圣地”、“海外天国”、“云的那一边”等美誉。  相似文献   

6.
地处云贵川三省交界处的石门坎,处于乌蒙山深处,是与世隔绝的一片穷土,经济落后,文化缺失,现代教育更处于真空状态。1904年基督教循道公会的传教士柏格理走进大山,踏入蛮荒,在这茅塞未开之所传播宗教,并积极推行现代化教育。柏格理为首的传教士们以其崇高的人品、渊博的学识和无私的奉献精神为石门坎苗族创办学校、建立文字等,使这块"荒蛮"之地展露现代文明之光,普遍提高了当地苗族群众的文化知识水平。  相似文献   

7.
沈红 《教育文化论坛》2012,4(3):109-115
本文通过对石门坎文化圈深入的调研与探访并运用社会学理论与方法深度剖析石门坎文化圈的崛起与没落之事像,同时对石门坎精神:核心竞争力进行了细致的分析和梳理,在此基础上就石门坎文化对民族地区发展、民族教育、民族文化保护、民族宗教的政策启示进行了积极的思考。  相似文献   

8.
石门坎是贵州省威宁县西北与云南接壤、位处乌蒙大山深处的一个苗族村寨。二十世纪初在基督教英国循道公会传教士柏格里与当地民族同胞、尤其是少数民族精英的共同作用下,石门坎这个极为普通的村寨创造了震惊中外的"教育神话",  相似文献   

9.
发现石门坎     
威宁石门坎是贵州西北部的一个小村寨,是我国大花苗聚居区的居中地点。清末英国传教士柏格理发现了石门坎,在此建教堂、办学校、办医院,创制苗文,引发苗族大规模皈依基督教。20世纪30年代开始,国民政府发现了石门坎异文化区,采取许多政策对石门坎进行文化改造。新中国建立后,为贯彻党的民族政策,党和政府针对石门坎的特殊性,在消除民族隔阂,实现民族平等、民族团结方面做了大量工作。80年代中期后,石门坎的价值重新被发现,得到各级领导的重视,再次成为为们研究的热点。  相似文献   

10.
石门坎平教运动的卓有成效实与其声名远播名实相副,研究细察族群精英的起念与地域生境的现实,同时查考边区平民千字课的来情去意;并认定族群精英在教育共同体的育成中实有殊功异绩,平民千字课的风神意蕴不仅是平民教育体系的基础,而且领有对平民发蒙解惑的重任  相似文献   

11.
家庭与社区所奉行的价值观、语言、信仰、认知、教育观、生活观念等意识形态对民族学校教育和学生学业成就会产生重要影响.家庭、社区与学校文化意识的差距是导致石门坎苗族学生在学校出现文化适应困难、难以取得较高学业成就的主要原因.这提醒我们,每个民族的文化都有自己的价值,学校文化也要关注少数群体.  相似文献   

12.
13.
20世纪30年代,威宁石门坎苗族教育"实系首屈一指",成为"西南苗族最高文化区",石门坎因此而被国外基督教报纸誉为"海外天国"。很明显,当时教会在此创办学校、兴办教育,主观上带有明显的文化侵略、同化动机,但在客观事实上却发展了这一地区的苗族教育,并使之成为苗族教育史上的一大奇迹,开创了中国近现代民族教育之先河。反思总结这个时期石门坎苗族教育,对我们今天发展苗族教育及其他少数民族教育,具有其正反方面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石门坎"是贵州省威宁自治县一个边远苗族村寨的地名。上世纪初叶,来自英国循道公会的基督教牧师柏格里进入该地传教,在短短的20年间就奇迹般创造出所谓的"海外天国"和"锡安圣地",世称"石门坎现象"。论文从探讨"石门坎现象"的含义入手,对"石门坎现象"的内容、"石门坎现象"的成因以及"石门坎现象"的衰落等进行探析,指出所谓的"石门坎现象"是一种"时代的产物",是产生并根植于我国黔北山区的一种"区域性的现象",是近代贵州苗族文化发展中的一个特例。  相似文献   

15.
16.
表面上看,柏格理三语教育实践是由苗语、汉语、英语的符号元素组合而成,实际上这些符号元素蕴含着特有的观念、意识、信仰、组织等因素,在某种具体的教育教学实践模式开发上,展现其生命力的恰恰是多元文化的对话融合,在这里,柏格理三语教育实践正是多元文化荷载的结果,它的生活性、情境性特征凝练出了一个又一个奇迹。  相似文献   

17.
教育遗产是文明传承的承载物,是文化遗产体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武汉地区自古以来,有着重教兴文的传统,现存有文庙与官学、近代学校以及近代文化教育机构等一大批教育遗产,类型完整丰富,时代特征明显且地域特色鲜明.重视和加强教育遗产保护,提升教育遗产公共文化服务能力,实现由传统的静态保护到动态参与的管理升级,是提升武汉教育文化...  相似文献   

18.
柏格理是一位深入到西南苗族地区的传教士、教育家。他以文字布道,创办石门坎小学,首推民族地区双语教学,实行男女同校,设置科学课程,注重高层次人才培养与推广平民扫盲教育相结合,培养学生高度的主体意识和民族自觉。他在苗族地区的教育实践对于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依然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9.
走进石门坎     
《生活教育》2010,(9):6-7
中国西南的乌蒙山区,有一个叫做石门坎的地方,在中国现代教育史上,它曾闪耀过明星一样的光彩。一百多年前,英国传教士柏格理在那里创办了中国第一所少数民族的山区小学,培养出第一代苗族的文化人。他的学生朱焕章薪火再传,把苗族教育搞得红红火火,培养出了一大批苗族的现代知识分子。今天的石门坎,又是如何……  相似文献   

20.
石门坎文化的勃兴与衰落同基督教文化紧密相关,所以弄清石门坎文化与基督教文化融合和分离的原因是思考石门坎文化兴衰的重要前提。本文运用比较文学接受研究和形象学的视野进行考察,通过对它们接触前结构和形象建构的分析,指出各自出发点和内在文化特点为它们融合提供了便利,但也因其根本出发点的差异和文化差异,导致它们难以内在融合,最终在现实历史政治冲荡中分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