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燕杰是当代杰出的教育艺术家,他在长期的实践中构筑了宏大的教育艺术思想体系,是中国当代教育艺术研究的重要成果。他对教育艺术的地位、本质做了深入的探究,将教育艺术提升到教育战略的高度,体现了顶层设计的理念;他关于教育艺术的创造性、审美性、实践性、启智性的本质论的观点,是我们区分教育艺术实践与一般教育行为的标尺;而教育艺术修养论和教育艺术魅力论的主张,则为我们建立教育艺术评价标准、引领教师成长为教育艺术家指明了路径;他的教育艺术实践论和教育艺术发展论所体现的开放性、发展性、创造性的理念,是我们进一步拓展研究领域、增强教育艺术魅力的行动指南。  相似文献   

2.
艺术教育对于培养高素质的人才具有其他学科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艺术教育有两种不尽相同的含义:首先从狭义上来说是以传播专业技能为主,以培养艺术家和专门艺术人为目的的各种理论和实践教育;其次从广义上来说是传播艺术审美经验和提高学生素质为目的的普及教育,即通过艺术知识的讲授,运用各种艺术手段着重进行情操教育,提高学生的审美修养和艺术鉴赏力、陶冶情操,促进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3.
艺术家的艺术行为以物质力量损害了他人、自己和社会,是物质性恶艺术,以精神力量对社会发展人类进步造成伤害,是精神性恶艺术.恶艺术被大量炮制,一是因为它的震撼与吸引能为艺术家带来名利双收,二是艺术家迷信道成肉身的救赎功能.  相似文献   

4.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教师应该是艺术家和诗人。有了教育的艺术,就会化干戈为玉帛,化麻烦为简便,化困难为轻松,化冰山为河流。"尤其是班主任的教育艺术最为重要,当面对每一个有着各方面差异的学生时,如何进行不同的点拨、指导,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其掌握和运用教育艺术的过程是无法来量化的。  相似文献   

5.
作为一名有60多年教龄的高校教师,我一直以大文化观、大艺术观、大哲学观来看待教育,因此也就形成了我们一直倡导的大教育观,即鋳魂育才系统工程,它是和教育艺术密切相关的。我之所以强调教育艺术,是因为我一直视教育为艺术。从人类历史上看,凡是认真从事教育工作而又有影响的人,都可以称为教育艺术家,艺术的本质是追求美,展现美,创造美,按照美的规律改造世界。教育艺术也不例外。  相似文献   

6.
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的众多艺术作坊具有多重功能和角色,既是艺术家组织艺术品生产和销售的商业店铺,也是艺术家从事艺术创作的工作室和培养未来艺术家的教育机构。随着新艺术观念的产生、传播和艺术家自我意识的觉醒,艺术作坊的功用也发生了变化,不仅艺术品的生产和创作日益与理论知识相结合,艺术教育也开始突破传统的学徒制模式.呈现出许多近代学院教育的特点.而这些变化又与当时艺术家阶层社会地位的变化和新形象的塑造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7.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中华教育艺术研究会(又称中华教育艺术家协会)是中国职工思想教育研究会下属的一个团体会员。属民间学术团体。 第二条:中华教育艺术研究会在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指引下,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方针,团结各方面关心教育的专家、学者、艺术家。结合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研究“教育艺术及艺术的教育,”为主,为提高中华民族思想道德素  相似文献   

8.
编后寄语     
中华教育艺术研究会是以国内一些著名的教育艺术家为主干的学术组织,“教育艺术专刊”,就是中华教育艺术研究会在《运城师专学报》的合作支持下献绐一九八九年的第一份献礼。 加强与改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时代的呼唤。 把思想政治教育溶汇到艺术审美中,赋予魅力磁性,弘扬思想  相似文献   

9.
<正>艺术是历史的见证,不存在脱离历史的艺术。各个时代的艺术从不同侧面反映那个时代的政治、文化、教育和精神面貌。因为艺术家的兴趣、志向、观念反映了当时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革命根据地的美术、音乐等艺术也不例外,它们以各自的独特方式叙述着革命根据地的人和事,强烈地体现了革命根据地的精神风貌。陕甘宁革命根据地是版画艺术蓬勃发展的摇篮,版画艺术也是宣传和发扬革命精神的武器。陕甘宁革命根据地数学教育事业的发展也激起了艺术家们的创作灵感,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对中外著名艺术著作及相关文献进行研究,从"什么是艺术"、"艺术的起源"、"艺术与文化"、"艺术与科学"、"艺术家"五个方面,对关于"什么是艺术"这一简单却深奥的问题加以分析和阐述。从人类出现的那一天起,艺术就随之产生,艺术以人类文化为生存环境。艺术家是艺术活动的执行者,艺术活动反映艺术家的情感、想象、感受,最终通过各种艺术活动体现出来,包括美术、舞蹈、文学等。  相似文献   

11.
艺术教育的美育功能,从根本上说,就是用艺术美来塑造孩子的心灵,陶冶他们的情操,丰富他们的精神生活,为他们早日成才奠定最初的基础。家庭中的艺术教育,不同于培养艺术家的教育。它是指运用文学、音乐、美术、舞蹈等各种艺术手段,对孩子进行审美教育,帮助他们提高审美能力,培养高尚的审美情趣,发展艺术才能,逐步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和道德观念的教育。艺术美是通过艺术家们创造的艺术典型形象反映出来的,因此,它比实际生活中的美更集中、更强烈、更理想化,它所塑造的形象也就更能  相似文献   

12.
艺术与社会生活的紧密联系,是艺术和艺术世界的本质特征。以"艺术与艺术的文脉:跨学科的对话"为主题的第八届欧洲艺术社会学研究委员会中期会议,关注艺术、艺术家的行为、艺术家的社会责任、日常生活中的艺术等多重要素对日常生活的融入。了解艺术社会学研究的前沿思想,益于推进我国的文艺建设。  相似文献   

13.
我一直关注北京人艺,向往北京人艺,真想到现场去看看。我以为,北京人艺既是艺术家成长的舞台,也是不叫学校但最像学校的学校,有着最好的教育。北京人艺几代的著名导演,首先是教育家,然后才是艺术家,抑或说,是艺术的教育家;他们的人生,与其说是艺术的,不如说是教育的。教育与艺术的本质是相通的。我们可以从北京人艺那儿汲取教育的养分,获得教育智慧的启迪。  相似文献   

14.
艺术教育的社会价值和功能是现当代素质教育中普遍关注的问题。艺术家的艺术教育思想和成就是艺术教育的基石。19世纪英国艺术批评家、美学家约翰·拉斯金的艺术教育思想影响了工业革命以后的英国乃至世界,他的艺术教育理论具有独特的历史地位和价值,在强调审美教育和素质教育的今天,对于我们更好地完善和普及艺术教育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著名艺术史家瓦萨里的《名人传》是我们了解意大利著名艺术家的重要史料,而且书中提到的了当时几位女性艺术家.书中女性艺术家的出现不仅助于我们了解他们对于艺术的贡献,而且为漫长的女性艺术史增添了华丽的篇章.漫长的艺术长河中,女性艺术家总是被淹没、遗忘,瓦萨里以独特的眼光发现并记录下了她们对于艺术的贡献.我们应该客观对待历史和现实中的女性艺术家,这样人类的艺术史才是完整的全面的.  相似文献   

16.
卢雨 《当代教育论坛》2006,(24):109-110
法国是艺术之乡,几百年来出现了许多伟大的艺术家。法国的高等美术学院在世界上享有很高的声誉。这些院校曾为世界各国培养了大量优秀的艺术人才,其中就有许多我国著名的艺术家,如林风眠、徐悲鸿、吴作人、吴冠中、常书鸿等老前辈。他们后来都成为了中国现代形态的美术教育的开拓者和播种人。应该说,法国的高等艺术学院与中国的学院美术是紧密相连的。本文主要对当代法国高等美术学院的艺术教育之特点进行分析,以期为中国艺术教育提供参考。一、当代法国高等美术学院艺术教育20世纪的西方艺术在时代变迁的大背景下,均发生了“反传统”的剧烈…  相似文献   

17.
艺术创作与社会紧密联系,艺术家担负着时代赋予的责任,弘扬真善美、揭露假恶丑,是艺术家的责任.让更多的人通过艺术了解社会,教育他们认识社会,改造社会,使我们的社会更美好,是艺术的主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正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教师的职业发展怎样才能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同步,甚至提前,从而担负起艰巨的历史使命?我认为,教育要创新,必须加快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步伐,需要有一大批教育艺术家引领。教育艺术家的成长是一个探科学之真、寻艺术之美的过程。  相似文献   

19.
卢雨 《当代教育论坛》2006,(12):109-110
法国是艺术之乡,几百年来出现了许多伟大的艺术家。法国的高等美术学院在世界上享有很高的声誉。这些院校曾为世界各国培养了大量优秀的艺术人才,其中就有许多我国著名的艺术家,如林风眠、徐悲鸿、吴作人、吴冠中、常书鸿等老前辈。他们后来都成为了中国现代形态的美术教育的开拓者和播种人。应该说,法国的高等艺术学院与中国的学院美术是紧密相连的。本文主要对当代法国高等美术学院的艺术教育之特点进行分析,以期为中国艺术教育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丰子恺所谓的艺术教育,在意义上约同于广义的美育。他直接参与了多种形式的艺术教育实践,其丰富性和长期性在中国现代美学史上可谓无可出其右者。他以艺术家和一线教育者的双重身份,开创了学校、期刊、书籍“三维一体”的艺术教育实践模式,在中国现代艺术教育领域独树一帜。他的大众艺术启蒙教育既带有基础知识的传授之意,也带有新思想的传播之意,其直接目的是立人,最终旨归是国家现代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