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经过自1981年起私淑人民教育家陶行知,立志研究教育,孜孜以求,储朝晖在考取我的博士研究生后,他深感中国大学发展处于迷途,于是立意为中国大学“立心”,确定了他的博士论文选题“中国大学精神的历史研究”。对于这样一个高难度的论题,他在自己多年田野调查的体验和经由“物理”转入“人理”的知识积累基础上,写出了新意。  相似文献   

2.
教育管理学博士黄全愈先生的《素质教育在美国》一书,说到这样一件事:中国的孩子学画,画完后常问:“像不像”,而美国的孩子则问:“好不好”。他进行了剖析,中国的教育模式是黑板——学生的眼睛——经由学生的手把黑板上的“样板”画下来。美国孩子学画.老师往往不设样板、不立模式,让孩子从现实生活的内心想象的过程中自由“构图”。仔细分析.“像不像”是一个简单的南眼睛到手的过程。  相似文献   

3.
陈鹤琴先生“活教育”的教学原则中提出:儿童的世界,是儿童自己去探讨,去发现的。他自己所求来的知识,才是真知识,他自己所发现的世界,才是他的“真世界”。他在早年进行的课程实验经历了三个阶段:儿童自发活动、教师预定活动和有必要预备的儿童自发活动。这一实验恰是经由了幼儿生成活动——教师预设活动——教师预设与幼儿生成相结合的一个实验过程。他主张“要有目标,又要合于生活”,幼儿园的课程“可以预先设定,也可以临时变更”。基于这样的认识,本文将结合单元教育课程的实践,谈一谈在陈鹤琴“活教育”思想指导下,开展幼儿园生成活动的几点体会与实践反思。  相似文献   

4.
梁增红     
《天津教育》2008,(3):51-51
推荐原因: 梁增红是一名中学语文教师,“教书、读书、写作”是他的标准生活方式,“追求教育的理想和理想的教育”是他矢志不渝的信念在教育之路上,他探索着、实践着,同时写下大量的文字,记录他对教育的理解、思考和对人生的感悟。  相似文献   

5.
论张季鸾新闻思想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细理张季鸾的思想脉络,其新闻思想经历了由“以自由为本位的英美式报刊理念”向“以服从为主旨的传统文化思想”的变化:在对报纸性质的认识上,经由了“独立的舆论机关”到“国家的宣传机构”的变化;在对政论时评的认识上,经由了“言论自由”到“言论统制”的变化;在道德观上,经由了“忠于‘主义’”到“服从统制”的变化。  相似文献   

6.
人若想改变命运,就必须先改变自己,这是历史与现实、理想与生活共同诉说着的一个真理。改变自己,正是“超越“的生命逻辑。审视王崧舟老师的语文教学谱系,“超越”成为他语文教学生涯的本质属性,改变自己,就是改变经由他创造的课堂教学风格。从某种意义上讲,王老师的职业生命,正是由一个又一个充满着超越意识的课例层叠而成的,他们不但成就了王老师的语文教育事业,  相似文献   

7.
顾志贤 《广西教育》2013,(37):29-29
多年来,李吉林老师提倡的“情境教育”经由许多教师的尝试和探索、调研和实验,已经相当成熟,并被大量运用于教学实践中。今天,我们再次品味“情境教学”的内涵与真谛,将“人为创设”和“优化”这样鲜明的特点移植到数学教学中,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运用情境将数学教学开展得有声有色。一、人为创设  相似文献   

8.
绍国年轻,但,对于他在语文教学上的才情和识见,我是素来不持怀疑态度的。他的《三顾茅庐》《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木笛》《姥姥的剪纸》等课,在实践诗意语文巾多有自己独到的理解和创意。譬如《木笛》一课,学生经由“读薄笛声”时的情境感知,进入“读厚笛声”时的意境领悟,进而迁升至“读出心声”时的心境体认,缘情人境,立象尽意,无疑的,这是对诗意语文新境界的又一次洞见和提升。  相似文献   

9.
李建文 《山东教育》2002,(8):12-13,14
陶行知是伟大的人民教育家,他毕生献给了教育事业和教育改革的实践,为了中国人民的教育事业,他真正做到了“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不愧为“万世师表”(宋庆龄语)。我们今天强调“以陶为师”,学习他对教师的见解,对人民教师增强责任感,提高职业道德修养水平,以更好地完成教书育人的神圣使命,无疑是大有裨益的。一、热爱教育,献身教育陶行知要求教师要立志为国家教育事业而生活。教师的“心里应当有一个‘理想的社会’”,应当明白“教育是实现理想和社会的历程,通过教育来改造社会。”他说:“要晓得国家有一块未开化的…  相似文献   

10.
陶行知教育思想、教育理论和实践探索是自成体系的,他是一位从我国国情出发,并借鉴国外先进教育思想进行教育改革探索的先驱者。他所倡导的普及教育,全面教育,终身教育思想在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依然有旺盛的生命力,特别是他的生活教育理论:一是“生活”即“教育”;二是“社会”即“学校”;三是“教学做合一”。这三大主张包容着教育目标、途径、方法的革新理念,也提出了教育最终让受教育者去创造生活,改造自然,改造社会,服务于人类的本质特征,这对当前教育改革有着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存在主义哲学传入我国已经有较长的时段了,其对我国教育理论更新的影响还未被深入地考察。本文从柏拉图《理想国》一书中苏格拉底与司拉雪麦格(Thrasymachus)的一段对话入手,分析作为一种教育实践方式的“对话”,如何经由雅斯贝尔斯的存在主义哲学式的解读.跃升为“苏格拉底式的教育”。进而,以杜威的教育哲学为参照,对“苏格拉底式的教育”作更进一步的理解,力图展现存在主义哲学对教育理论发展提供的线索。  相似文献   

12.
怀特海,“过程哲学”的创始人,在多学科中颇有建树的大师级人物。他的教育哲学充满了深奥的“过程”、“机体”思想,他对教育问题的认识是他的过程哲学的具体化。他提出整合教育,塑造“智慧人”;提出教育节奏,重视教育过程;关注教育关联性,提出首创精神。怀特海的教育哲学思想对我国教育改革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3.
论高职教育实践教学模式的选择与建构   总被引:29,自引:2,他引:29  
张健 《教育与职业》2005,(18):12-14
高职教育是培养“高技能应用型专门人才”的教育,应着重传授“操作性学问”,培养学生“制作的智慧”,要求学生掌握“各种工具和规则的体系”。因此,我们要高度重视实践教学,并积极探索和建构实践教学模式。所谓实践教学模式,是根据实践教学的需要,探索并建立起来的一种优化教学的方法论对策系统,它是在一定的教育思想的指导下,在丰富的教学经验的基础上,为完成特定的实践教学任务,经由逻辑归纳概括而成的比较稳定、简明、具有可操作性、可以控制的结构性流程。  相似文献   

14.
“成人教育科学体系的构建与发展研究”,是全国哲学社会科学“九五”重点研究课题。毫无疑问,在思考成人教育科学体系以及它的发展之前,首先有必要回答“什么是成人教育科学”这个问题。然而,迄今为止,几乎在任何文献、著述和资料中,都没能看到有关“成人教育科学”概念的专门讨论及其定义表述。这样就使“成人教育科学”概念分析首先具有了它的创新意义。我们认为,“成人教育科学”隶属于整体的“教育科学”,而“教育科学”概念又是包括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在内的“科学”概念的派生。因此,我们试图从“科学”概念着手,经由对“教育科学”概念的阐述,进而来尝试着推导和阐明术语“成人教育科学”这一概念。  相似文献   

15.
魏书生热爱教育、钻研教育,走出了一条成功之路。他先后被授予“全国优秀班主任”、“全国十大杰出青年”、“全国劳动模范”、“全国有突出贡献的专家”、“特级教师”等许多荣誉称号,他被誉为“穿西装的孔子”、“中国当代教育家”。他出版了几十本教育专著,本本畅销;他到海内外演讲几百场次,处处轰动;他教过的学生,个个品学兼优。  相似文献   

16.
欧金昌 《广西教育》2013,(36):54-55,58
薛法根对某些“时尚”的教育口号保持着一种本能的警惕,比如对“不做教书匠,要当教育家”这句话,他就有自己的看法。他认为“匠”者有“绝活”,有“匠心”。他说:“没有一点‘匠’的技艺、‘匠’的心思,却是难以做一个好教师的。”  相似文献   

17.
课堂教学是自16世纪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创立班级授课制起,经历赫尔巴特以“教师、书本、课堂”为中心及杜威以“学生、经验、活动”为中心的争论,经由凯洛夫逐步发展和完善起来的。我国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引进这种教学形式,它对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和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都作出了巨大贡献。  相似文献   

18.
蔡元培是我国一位伟大的教育家。其民众教育思想的形成,既离不开他对封建教育中不平等现象的认识。又和他固有的民本思想和“教育救国”的决心密切相关;他倡导的民众教育,是一种全面的、全民的教育,也是一种社会教育。  相似文献   

19.
早在1916年2月,年轻的陶行知就立志以教育为终身事业,他写信给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师范学院院长说: 余今生之唯一目的在于经由教育而非经由军事革命创造一民主国家。鉴于我中华民国突然诞生所带来之种种严重缺陷,余乃深信,如无真正之公众教育,真正之民国即不能存在。……  相似文献   

20.
“通派教育”经由模式,是在不古、朴质、品位、灵动、多层面、多类别的创新践行中建构起来的,它以样本引领、凸显传承为流派,经类比、演绎、定型、用模为核心,具有通派本土精神。“通派教育”视质量、效益为教育之魂,把关注学生学习作为教育之根本追求,呈现出一种独有的“南通教育现象”。事实上,建构通派教育模式关键在于运用,其特质就是不断深化课改理念。模式作为简约化运行方式,它不仅是一种标准样式,更重要的是在教育体制和机制上有所创新,所以我们在建模实践方略上特别注意这样三个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