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不忘列宁     
2000年11月6日,许多俄罗斯群众在纪念十月革命胜利日前夕来到莫斯科红场的列宁墓前,表达对列宁的怀念.图为一位老人在列宁墓前以自己的方式缅怀列宁.  相似文献   

2.
祖父与花     
又是一年清明至。 在淆潇的春雨中,我肃立于祖父的墓前,点燃一支烟,敬放在墓前的石台上,氤氲的烟雾中,祖父那瘦削、慈祥的面庞恍惚又出现在眼前——  相似文献   

3.
韩愈墓前有两株柏树,这柏树历千载而不枯,忠实地守望在韩愈墓前。韩愈故里的人都说:这两棵柏树是韩愈永远鲜亮的双眼,是韩愈济世华章的续集。  相似文献   

4.
一堂课应该有一个教学指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课堂回放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教学实录 师: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马克思的革命战友--恩格斯,在马克思的葬礼上为马克思写的悼词--<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请大家把课本翻到33页.(板书:课题和作者)  相似文献   

5.
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中概括了马克思光辉的一生和伟大的贡献,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征。马克思主义博大精深,为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供了强大思想武器。本文通过对《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研究、分析,从写作背景、现实意义等方面入手,论述其在当代具有的现实价值。  相似文献   

6.
《在萧红墓前的五分钟讲演》是郭沫若先生于1948年在女作家萧红女墓前的即兴讲演辞。郭沫若不仅是一位才华横溢的诗人、学者、而且还是位杰出的演讲家。他的演讲充满激情,富有哲理,不落俗套,与众不同。我们从这篇演讲辞中,便可略见一斑。 1.引题自然,妙趣横生 即兴讲演要在极短时间里构思讲演的内容,开场白尤其显得重要,更何况是只有五分钟的讲演?这篇讲演开题的巧妙,全凭郭老的机智和才华,象他这样开题的墓前讲演是绝无仅有的。  相似文献   

7.
汉代墓葬形制与墓前神道石兽的形成,不仅受制于汉代丧葬礼俗的直接因素,同时受到外来文化的影响。由于其地域、传承、及其相关背景的不同,各地石刻造型均显示出不同的风格特征。汉代丧葬礼俗的日益完备,墓葬形制、墓前石刻的确立,为我国陵墓形制及石刻的形成奠定了一个最基本的轮廓。  相似文献   

8.
明末清初诗人吴伟业病逝后,“墓前立一圆石,题曰诗人吴梅村之墓。”对于吴梅村“圆石”立墓之举,前辈学者颇多议论评说,但对吴梅村墓前所立之“圆石”究竟为何物,或未加详查,或略有误解。文章主要对诗人吴梅村死后以“圆石”立墓这一事迹进行初步地辨析和说明。  相似文献   

9.
秦桧害死岳飞为天下所恨,在杭州西湖岳墓铸有秦桧夫妇等人跪地请罪铁像。另外还有两处地方有秦桧夫妇跪像。在岳飞故乡河南省汤阴县岳王庙前,就有秦桧夫妇等跪地请罪铁像。再有在江西省九江市的岳飞母亲墓前,也有过秦桧夫妇等罪人跪像。不同的是岳母墓前的跪像是用石头刻的,因  相似文献   

10.
“碑”     
在墓前竖碑之俗,由来已久。但最早的碑,并不立在墓前,也不在其上书刻文字图案。据《仪礼》所记,碑乃竖立在宫、庙门前的石头,用以识日影、知时辰。而《礼记·祭义肿则把古代竖立在宗庙大门内系牲口的石头称作碑,即“拴马桩”。除了上述两种用途的石头冠以“碑”名外,还有一种水柱,也叫“碑”,那是5!棺木人墓穴用的。古代天子、诸侯死后下葬时,在墓穴四角各立一柱,往上有圆孔,用以穿绳下棺,事毕即一起埋掉,并不立于墓前。后逐渐又有立于隧口之碑,且改木为石,称为神道碑,言神灵之道。西汉时墓前立碑还很少见,到东汉时渐多…  相似文献   

11.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中的人称妙用渭源县一中朱剑青恩格斯在《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第一自然段中追述了马克思逝世的时间、地点和情景,在第二自然段中用简要的语言揭示了马克思生前的伟大贡献和他逝世之后造成的无法弥补的损失。在这沉痛追述和精辟议论中,对“马克思...  相似文献   

12.
一个闪回,去年某个秋高气爽的日子,王小波墓前。 在我一篇业已夭折的小说的开头,这样写道(清清嗓子,开始了——):  相似文献   

13.
近日调研,随堂听了一节高一新授课——《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教师的教学思路、教学方  相似文献   

14.
忧伤的琴声     
弃土 《老年教育》2010,(1):35-35
父亲忌日这天,我们兄妹四人相约来到他的墓前。我拿出随身带来的二胡,为父亲演奏了他生前最喜欢的二胡曲《良宵》。  相似文献   

15.
统编高中语文教材中,红色经典篇目具体包括《反对党八股》《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百合花》和《沁园春·长沙》这四篇作品.采取有效措施,落实好这几篇作品的教学,不仅有利于红色基因的传承,更有利于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如《反对党八股》可在演讲知识和演讲能力方面提升学生的语言素养;对《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一文关键问题的分析...  相似文献   

16.
句式的魅力《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的句式运用,堪称经典。文中的情感张力,紧紧依托于课文的句式表达。  相似文献   

17.
请不要站在我的墓前落泪,我不在那里,我没有沉睡。我是那千条的风丝在吹拂,我是那晶莹的雪花在起舞。  相似文献   

18.
一、写出下列各篇文章的中心论点(尽量用课文原词句,力求简明)。 1、《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  相似文献   

19.
戴建华 《阅读与鉴赏》2002,19(11):11-13
1883年3月17日,马克思的葬礼在伦敦郊区的海格特公墓举行,恩格斯用英发表了演说,这就是选人高一课本的《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此前,恩格斯起草了演说稿。这篇英稿以《马克思墓前悼词草稿》为题载入《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译本在第19卷。草稿和最后的演说稿差别很大,对比阅读,对我们应该颇有启发。这篇草稿原如下:  相似文献   

20.
请大家先看《伯牙绝弦》教学的一个片段:师:伯牙约定子期来年去他家拜访。第二年,伯牙如约前来,但子期已经不幸去世。伯牙悲痛欲绝,在子期墓前为他弹奏了一首曲子后,将琴砸碎于子期的墓前,从此与琴绝缘。课文怎么说?生读: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师:多重情谊的俞伯牙啊!可是,同学们,你们觉得俞伯牙的做法可取吗?是不是太极端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