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正>现代人说"四海为家",言下之意是指四处漂泊流浪,颇有一种处处无家处处家的广阔胸怀。但是"四海为家"的意义就只是这么简单吗?实际上这个成语最初反映的是儒家大一统的政治文化理想,是指帝  相似文献   

2.
家的感觉     
方竹 《语文新圃》2007,(4):18-19
家其实并不只是一个处所,一间屋子;它更重要的是一种心情与归宿感.对以四海为家的人来说,天下处处是家,每一间陌生的屋子,他都能产生宾至如归的感觉;也有热恋中的情侣,则只要彼此厮磨一起,所在之处便是家了.……  相似文献   

3.
林咏梅 《教师》2012,(15):12-13
李商隐曾经说过:"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崇尚勤俭,反对奢华,历来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然而,随着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勤俭节约的美德已被很多人所忽视,尤其是现在的小孩子,随意浪费的现象处处可见。如何透过品德课堂和少先队活动,  相似文献   

4.
小学阅读教学课堂效果不很理想,原因很多,其中,教师全面撒网的做法,直接导致课堂教学处处重点,结果处处皆非重点,想处处突破,结果处处皆未突破。而与这种"跑面"式教学相对应的"踩点"式阅读教学,强调做足语言训练点、能力增长点、方法习得点、语识渗透点、情感熏陶点上的功夫,能提高阅读教学的课堂效率。  相似文献   

5.
"孩子长大了,就得告别妈妈,四海为家。"世间万物都有生命,每一种生命都会以自己的方式来繁衍后代。牛马有脚,飞鸟有翅,那遍布世界的植物要到大地的各个角落安家落户,靠的是什么办法呢?众所周知,种子是植物传宗接代的重要角色,而且能凭它神奇的本领四处旅行,植物也就得以处处安家。植物繁衍自己后代的方法多种多样,可以说是  相似文献   

6.
陆秋琴 《成才之路》2012,(23):14-14
"处处留心皆语文。"在生活中学语文,这是现代教学的趋势。苏教版小学语文各单元练习中,第一部分就是"处处留心"。从生活中学习语文在新课程的实施过程中,语文课堂呼唤生活回归,语文教学渴望反璞归真。我们应充分利用教材,以课堂为中心,实施生活化的教学,加强课堂与生活的沟通,让教学贴近生活,联系实际。这样,才能引导学生学好语文。  相似文献   

7.
数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高于生活。在数学中我们应该努力让"数学与生活结伴同行",使数学知识生活化,生活世界数学化。我们的数学教学要尽量让学生认识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中处处有生活的道理,只有再现数学知识与自然科学、人类生活的联系,不断增加数学的信息量,让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成为"做数学"、"用数学"和"会生活"的过程,才能使学生的数学素养得到真正的提高。  相似文献   

8.
"家"是人们遮风避雨的地方,是供人住的。可是"家"字的外形却有些让人难以理解,它的上半部分是"宀",代表房子;而下半部分却是"豕(shǐ)"字,"豕"是"猪"的意思。这就奇怪了,"家"是人住的地方,又不是猪圈,怎么"宀"下没有"人",却有"猪"呢?其实,"家"的写法跟古人的生活习惯有关系。远古时代,  相似文献   

9.
特别家访     
阳春三月,校园里鲜花盛开,蜂飞蝶舞,暖融融的和风传送着琅琅书声:"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相似文献   

10.
创设情境,唤起情感,激发学习汉字兴趣;感受汉字的"形"美,体验汉字的魅力;编童谣区分形近、同音的汉字;处处是认识汉字之处,时时是认识汉字之时。  相似文献   

11.
教育是一门科学,来不得半点马虎,教育是一门艺术,有时也很讲天赋。但作为班主任,把整个班级搞好,需要我们处处用心,因"班"制宜,方能做好班主任这一职务。  相似文献   

12.
张晶煜 《时代教育》2010,(9):232-232
每到放假,孩子们总是兴奋不已,因为他们终于从高负荷的学习中解放出来了,可以尽情享受自己的个人空间了。而家长呢?往往叫苦不迭,觉得孩子不听话,不知道利用假期的时间来丰富、提升自己。面对这"几家欢喜几家愁"的场面,笔者想到了教育是一个长期的系统工程,父母是孩子成长的第一任老师,应该处处以身作则,做孩子的榜样与楷模;时时不忘教育与引领,让孩子在实践中提升自己。只要我们持之以恒地做教育的有心人,就能培育出未来社会所需要的优秀公民。  相似文献   

13.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是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所追求的一种境界。它能使学生做到不令而行,是一种"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教育。 一、身教之人格的力量 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会给学生以潜移默化的影响,教师应注重修养,注意言行,处处给学生做出表率,言教辅以身教,  相似文献   

14.
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儒家思想,数千年来一直是中国广大知识分子安身立命的精神食粮。时至今日,儒家思想中的"和"、"仁"等思想仍然处处影响着人们的生活习惯。文章从解释学中关于"前见"的概念,对作为中国传统文化典型代表的儒家思想进行论述,借以说明儒家思想的演化历程和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15.
写作与自我     
文章是自我的表现,文中即使不出现"我",也是处处有"我",就像巴金所说:"我的任何散文里都有我自己。"可是,现在许多人在文章里却丧失了自我。内容雷同、千人一面已成当下作文的顽疾。一次写《珍贵的礼物》,唯有一篇令我耳目一新。  相似文献   

16.
赵林 《中文自修》2006,(2):29-29
在我看来,家应该是一个能让心灵停泊的地方,而不该只是一个被几堵墙围起来的空间而已.或许你会说, 这艘巨轮就是1900的家.但事实是,他的灵魂需要一个出口,宣泄他对命运的呐喊,而当音乐出现在他的生命中,他拥有了自由,他才算获得了一个家.只要心灵是繁盛的,即使生活被命运无情操控,处处无家的1900依然能“处处为家”。  相似文献   

17.
风的话     
许乐水 《小读者》2011,(5):28-28
走遍天涯四海为家 高兴时 我在海上掀起一阵浪花 伤心时 我在湖中画出一圈涟漪 我去过春光荡漾的小院 去过黄沙满天的戈壁 我的心中没有孤独 因为 我有无数的家 我为小姑娘吹动手中的风车 我为老爷爷摘下树上的苹果 在我的抚摸下  相似文献   

18.
生活是语文教学的源泉,离开了生活,语文便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生活中处处有语文,语文中处处反映着生活,两者密不可分。从语文教学中挖掘生活的元素,对构建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堂,对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都大有裨益。该文围绕"生活化"这一核心,从内容和过程两方面论述了教学方式的生活化对提高语文课堂实效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出"教育家"难,这是不争的事实。实际上,出什么"家"都难。政治家、军事家、企业家、改革家……哪个"家"都不容易。容易了",家"就没有了含金量。比如军事家,不身经百战、屡建战功、九死一生,谁能承认你是军  相似文献   

20.
"幼儿园教学,游戏中的师幼互动"是这几年在幼儿教育中提出的一种教育观念,特别是在新《纲要》中更是处处体现出师幼互动的教育理念,如"建立良好的师生、同伴关系,让幼儿在集体生活中感到温暖,心情愉快,形成安全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