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场车祸使3岁女孩钱虹艳高位截肢,成了残疾。有一次,爷爷去老乡家喝喜酒,看到一个破烂的篮球。爷爷琢磨着,篮球的大小跟孙女的身体差不多。爷爷把那个篮球捡回家后剪开了一个口子,往小虹艳身上一套,果真把她的下半身给套住了。小虹艳每向前挪动一步,都要使出全身的气力;尽管行  相似文献   

2.
百花园     
游戏说明: 桌子上排放40根火柴当“草”。儿歌声中,爸爸和孩子首先“锄草”,即捡火柴放至火柴盒中,每人一次只能捡一根。儿歌毕,看谁捡得火柴多。捡得少者再和妈妈仿前动作“锄草”,最后,“草”锄得多者胜。 注:将火柴放入盒中时。火柴头放置方向要一致,倒放者减去。小东和小明上学迟到了,老师问迟到的原因时,小东说:“我做梦乘飞机去外国旅游,所以晚了!”小明马上说:“我梦里到机场去接小东,所以迟到了!”最近,小猴子家里装了一部电话。小猴子可高兴了,它蹦蹦跳跳地围着电话转个不停,心想:这下可方便了,要让朋友来玩,打个电话就行了。 给谁…  相似文献   

3.
班队活动课上,冯老师给我们讲了个故事。从前,一群旅行者在漆黑的夜晚摸索着向前走。走着走着,他们听到一个声音说:“弯下腰去捡一点吧,它会对你们有用的。”大家弯下腰去一摸,原来地上有一颗颗小石子。有几个旅行者想:这小石子有什么用?我才不捡呢!还有些人想:既然已经弯下腰来了,那就捡几颗吧!只有少数几个人觉得听人的劝告总不会错,就多捡了几颗……天亮了,大家从口袋里拿出半夜捡的小石子——不!那不是小石子,而是钻石!大家都惊呆了,特别是那些不愿捡的旅行者,真是后悔莫及!他们转身朝回路跑去——只见一片茫茫沙漠,哪还有钻石的影子!冯…  相似文献   

4.
<正>一生物课上。当小东正沉浸在手机小说中的时候,我出现在了他面前。"把手机给我!"我拿着小东的手机向小帆走了过去,把手机放在小帆的桌上,转身走出了班级。课间。小东与小帆来到了我的办公室。小帆说:"老师,我回家几天?""这规矩是我定的吗,你问我,我问谁去?"  相似文献   

5.
曾听到这样一个故事:一个人觉得生活很沉重,便去见智,寻求解脱之法。智给他一个篓子背在肩上,指着一条石砾路说:“你每走一步路就捡一块石头放进去,看看有什么感觉。”那人照智说的去做了,智便到路的另一头等他。过了一会儿,那人走到了另一头,智问  相似文献   

6.
[送诊病例]有一天,我爸爸说晚上电站要闸水了,叫我和妈妈去捡鱼。我们十分高兴地去了。晚上7点钟,下闸了,水退下去了,可是没有鱼捡,我们三人就像是泄了气的皮球,望河滩叹气。后来,我们跟着爸爸来到坝下的河塘旁边,只撒了一网,就抓了二十斤石斑鱼。我们就高高兴兴地回家了。[病症分析]上例选自一篇题为《捡鱼》习作的主要情节。从题目和写的内容可以看出,情节所写的是小作者亲身经历捡鱼的事件。但是只交待了事件的梗概经过,没有写出细节,就好像是一棵树,只有干没有枝叶一样,显得不完善和健壮,犯了没有展开细节的毛病,内容干瘪,缺乏表达能力…  相似文献   

7.
“因势利导”属老生常谈,但行之有效。由于教育情境相当复杂,每一件事所发生的时间、 地点、牵涉到的人和当时的氛围,都相当特殊,由所有这些因素形成的“势”,也就带有 偶 然性,故因什么“势”,如何“导”,实在难以具体分析。只是每当一件事情发生时, 教师 若能因势利导,必有成效,所以它才成为一种值得提倡的教育艺术。如何“因势利导”?上海市打虎山路第一小学魏凤萍老师借2分硬币做足文章,便是好例。 在教室里,有一个学生丢了2分硬币却不去捡,其他同学也没有想到去捡。这本身算不上什 么事件,学生也自然地把它看成“小事…  相似文献   

8.
代洪霞 《山东教育》2004,(10):15-15
我刚考上师范时,心理学老师在第一节课讲了这样一个故事:海边,无数条小鱼被海浪冲上岸。一个孩子不时弯下腰,捡起一条条小鱼,扔向大海。鱼儿在空中划一条优美的弧线,落入海中,快乐地游走了。有人见孩子太辛苦,就去劝他:“这么多鱼你捡得过来吗?再说了,费这么大力气,谁在乎呢?”孩子头也不抬,边捡鱼边说:“这  相似文献   

9.
出现小东这样的事件是让人心寒的,头发长不符合学校的要求并不是一件大事,但由此引发的后果却十分会人忧虑,因为按照作者的说法,“小东有抵触情绪,课也不上了”。作为教师都明白这样的事实,不上课是比留长发更严重的问题,无论对小东还是对学校来说。  相似文献   

10.
今天是“五一”劳动节,爸爸带我去体验劳动的快乐——捡垃圾。大家看了一定非常惊讶,李嘉欣怎么捡垃圾?可其中的快乐只有自己亲身体验才知道。早晨,爸爸突发奇想地说:“斐儿,爸爸带你去捡垃圾吧!”我听了特别惊讶,就说:“爸,咱们家也不算穷,为什么带我去捡垃圾呀?”爸爸说:“怎么,不想去?等你捡完就会明白的。”说着,爸爸开始行动了。我心想:脏兮兮的,捡什么垃圾呀。但看到爸爸那么坚决,我也只好不情愿地跟着去了。爸爸在前面走着,我在后面懒洋洋地跟着。来到垃圾点,爸爸就像寻宝似的在垃圾箱里翻着臭哄哄的垃圾。我东张西望,生怕碰到同学或…  相似文献   

11.
一位小学教师在上课,学生正在专心听讲。尖然,一个乒乓球从外面滚进教室。其他同学都没理会,唯独班上的一个差生弯腰去捡。教师心想:这孩子老毛病又犯了,应狠狠批评他一下。当她走近这个差生,才发现他是捡掉在地上的铅笔……  相似文献   

12.
万玮 《班主任之友》2013,(12):23-23
我初当班主任时,带了一个调皮学生众多的班级,小说小动的孩子无数。一名男生上课貌似在听讲,请他起来回答问题永远是答非所问;一名男生总喜欢捉弄身边的同学,你以为他低下身去捡笔,他却将同桌的鞋带系在了一起;还有一名男生,上课时双手总是放在抽屉里,你去检查,那里面简直就是一个工作坊,螺丝、剪刀、钳子、电线、钢丝等应有尽有……  相似文献   

13.
一提起“灌篮高手”,大家马上就会不约而同地想到陈洁。陈洁长得非常漂亮,她那白皙的脸上总是挂着恬静的微笑。提起她的球技,同学们都会拍手叫好。因为她不仅在班上,而且在全年级都是数一数二的。在上个学期的一节体育课上,陈洁就让我们领略到了她那“篮球尖子”的风采。那天,严老师让我们去打篮球。其他组的同学打得异常激烈,而我们组的同学却提不起劲来。原来,我组的同学不是投得太高,就是太远;不是用力太大,就是太小。最好的一次,篮球沿着篮筐潇洒地跳了一圈“华尔兹”,又不听话地滚了出来。正当我们唉声叹气、相互埋怨时,…  相似文献   

14.
是“捡”还是“拣”?江西省遂川县二中郭世绮初中语文课本第一册《同志的信任》一文里的第一节的第一句“灯下,他郑重地打开纸包,按照那封信里的指明的记号,把右角上用墨笔点了两点的一张毛边纸捡出来”中的“捡”字,是个错别字,应改为“拣”。据《说文》的诠释,“...  相似文献   

15.
我刚考上师范时,心理课老师在第一节课讲了这样一个故事:海边,无数条小鱼被海浪冲上岸。一个孩子不时弯下腰,捡起一条条小鱼,扔向大海。鱼儿在空中划一条优美的弧线,落入海中,快乐地游走了。有人见孩子太辛苦,就去劝他:“这么多鱼你捡得过来吗?再说了,费这么大力气,谁在乎呢”孩子头也不抬,边捡鱼边说:“这一条小鱼在乎,这一条也在乎,还有这一条、这一条、这一条……”讲完故事后,老师说:“不论是从事什么职业,都不能拯救所有的人。  相似文献   

16.
雷锋,一个多么熟悉的名字,一个多么令人感动的名字。连毛泽东爷爷也曾亲自为他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今天是双休日,我也来做一回雷锋。做什么呢?有了!街上这么脏,纸屑、垃圾到处都是,我去捡一捡吧!这样既服务了社会,又为环保作出了贡献,不是一举两得吗!说干就干,吃过饭,我早  相似文献   

17.
小品《前后桌》(小明和小东是前后桌 ,有一天到校 ,小明发现自己的位置很窄 ,就向在后面看书的小东大声说 :“喂 ,把桌子向后移一些。”小东瞧他一眼不理他。小明生气地把小东的桌子向后推 ,小东又推回来。来回几次 ,小明抡起拳头 ,向小东挥去……)主持人 :这是前几天发生在我们班级中的一件真人真事。对小明用拳头去解决问题的方式大家认同吗?小明他真得能用拳头解决问题吗?那用拳头说话会造成什么后果?我来做个现场采访。(同学们接受采访 ,并各抒己见。)主持人 :小明用拳头伤害了同学 ,也破坏了同学间的友谊 ,可还是没有解决问题。那结果…  相似文献   

18.
校园里.时不时有人落下一些果皮、纸屑、方便袋,屡禁不止、屡教不改。校长为此伤透了脑筋。一口,校长突发奇想.不再三令五申要学生不乱丢垃圾.只吩咐老师们见到垃圾就捡。不久,校园里就很难再找到垃圾了。是老师捡完了吗?不是!是学生也学着老师——见到垃圾就捡。  相似文献   

19.
“采蘑菇”     
早上到幼儿园,发现几个孩子把积木撒了一地。我说:“小朋友,快把地上的积木拾起来,你们想玩什么积木就取什么积木,不要都翻出来。”可是,他们谁也没有去捡。我看到玩具柜上大大小小的塑料篮子,灵机一动。拿了一个小篮子说:“地上有这么多的蘑菇。你们想去采蘑菇吗?”这个办法还真灵,孩子们都放下手里的积木,到柜上拿了一个塑料篮子,提着捡积木。  相似文献   

20.
“我在马路边捡到一分钱,把它交到警察叔叔手里面。”这是一首陪伴着很多人成长起来的歌曲。幼儿园的老师在教小朋友唱完这首歌后经常会问:“小朋友,捡到东西应该怎么办啊?”“还给别人!”孩子们异口同声。在回家的路上,奇奇看到地上有一个一毛钱的硬币,正当他要去捡的时候,妈妈却对他说:“不要捡,脏!”奇奇只能作罢。一毛两毛钱的确是个很小的数目,除了那些天真的孩子,成人大概都不屑于将它们从地上捡起来。所以孩子捡钱的举动非但得不到成人的赞许,反而会引来批评。当然,家长们可能没有意识到“不要捡,脏!”禁止的不仅仅是孩子去捡钱这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