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在讨论马克思主义与德国古典哲学的关系时,发生了这样的争论: 甲:既然我们承认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而黑格尔的方法是辩证法,我们也就应当承认:黑格尔的方法是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乙:照您说,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法与黑格尔的辩证法是一个东西啰? 甲:照您说,辩证法难道还分马克思的辩证法,和黑格尔的辩证法?推而广之,难道还有赵钱孙李各不相同的辩证法,这样一来,辩证法岂不成了因人而异的纯粹主观的东西了?! 乙:您误解了我的意思。  相似文献   

2.
阿昆 《北京档案》2005,(7):42-42
开场白:也许您常看CCTV的<实话实说>,也许您偶尔也过目凤凰卫视的<时事辩论会>和<铿锵三人行>,"每期一辩"和这些栏目本有许多类同之处,有时甚至刻意学习其风格和手法.因此,我们希望您怎么想,就怎么写,不必雕琢,不必粉饰.当然您喜欢雕琢、粉饰,也没什么关系,"浓妆淡抹总相宜",这就是"每期一辩"的特色.若怕惹来麻烦,您就用个笔名.  相似文献   

3.
当前,在思想领域中,人们正在根据马克思主义观点,把在自由化思潮泛滥时期所颠倒的理论是非重新颠倒过来。与此同时,我们还应该从中总结经验教训,以便让马克思主义进一步占领、巩固舆论阵地。其中很重要一条,就是要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掌握辩证法,防止片面性。在文艺领域中,我们应该学点艺术辩证法。所谓艺术辩证法,我以为就是:运用当代最先进的思想方法——唯物主义的辩证法,指导我们的艺术思维活动。这虽  相似文献   

4.
姚劲松 《新闻实践》2006,(1):31-32,33-36
访:张老师,2005年您的几次讲座均强调媒体战略的两重性, 但还未形成论文,今天能否请您展开谈谈? 张:中国特色媒体战略,最基本的就是其两重性,它同时需要非市场战略与市场战略的配合。媒体不能在真空中做大做强, 要与建设中国小康社会一起成长访:通常说战略总是指市场战略,这“非市场战略”是什么意思?  相似文献   

5.
《图书馆杂志》2005,(Z1):43-45
康乔:在我们的访谈当中,不同的专家每次说的侧重点都不是很一样,所以那个大纲也仅供您参考.这次我通过电话对您进行访谈,主要是想了解三个方面的问题:第一个,就是从您的角度讲,您对国际竞争情报目前发展的现状做一个评价;第二个方面,对国内竞争情报发展做一个评价;第三个方面,也是您比较擅长的一个方面,就是国内的企业对竞争情报应用的现状,包括竞争情报从业人员在企业中的生存状态这方面做个评价,包括他们将来在企业里发展的一个趋势,也谈谈您的看法.主要就是这三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人们从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广播里时常能听到一个庄重、苍劲的声音,这个声音曾饱蘸深情,把欧阳海、王进喜、杨水才、雷雨顺等模范人物的事迹传送到千家万户。今天,这声音愈见醇厚,经常飘荡在五湖四海的天空。他就是方明。尽管人们早已熟悉了他那轻松自然,刚柔裕如的优美音质,但其人其事如何,也许还鲜为人知。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听说您刚到中央台是搞录音工作的,现在却成著名播音员了,请谈谈您的成才之道吧。”我开口就向方明提出了这个问题。他微笑着说:“这是历史的误会”。方明,本名崔明德。1956年,15岁的方明,初中毕业后,报名参加了中央广播事业局办的技术人员训练班。两年后他和另外七个同学提前毕业,来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当了录音员。由于工作上的需要,又  相似文献   

7.
记者:严教授,您是我国情报界知名专家,今天请您谈谈几十年来从事情报工作的一些情况和体会好吗? 严怡民:好。应该说,我只是国内情报战线上的一名老兵,有机会和贵刊读者朋友谈心、交换意见,我很高兴。 先谈谈我的简历。1951年,我从哈尔滨外语学院毕业后留校任教;1958年,从该院俄罗斯语言文学研究生班毕业;同年9月,调北京中国科技情报研究所负责情报理论方法组工  相似文献   

8.
《民主与法制》的记者江耀春问刘宾雁:“您从事的事业,看来是充满风险的,但您还是干得这样乐观,信心来自何方?”刘宾雁回答说:“开始我也没有很大信心,——同时既没料到会招来强烈的反对,也没想到会有那么多读者欢迎。你说“充满风险”,是不是过重了一点?我看只能说有很多困难和阻力。当然,风险也不是一  相似文献   

9.
我做过多年记者工作,深深感受到在采访中学习、掌握辩证法的重要和乐趣。世界上的一切都是辩证地而不是形而上学地发生的,生活中充满辩证法,采访中时时会遇到辩证法,我们需要经常运用辩证法进行观察和思考。例一:那是刚刚实行开放的年份,我到某市采访,路过一道口,火车还在老远的地方,扳道工就把横杆放下来了。当时听到很多人抱怨:在这里,横杆老是挂着的,耽误多少时间,真讨厌!我仔细一看,只见横杆上挂着一块牌,上面写道:“宁肯多关十分,不可错开一秒”。这不是碰到了辩证法么?!面对这块牌,我想了很多;这位扳道工似乎很稳,但他不懂得“开”与“关”的辩证关系。不要以为只有错开才会出同题,久关就安然无恙。错开当然不好,但久关也会带来祸害。做任何工作都一样,一味求稳并不稳,怕乱反而招来乱。这就是辩证法。尤其是在改革开放的今天,不要老是想着关,而不愿意开。  相似文献   

10.
真正的闺蜜     
前几天去朋友家吃鸳鸯火锅,朋友说抓到老公偷腥,过几天要去找那小三一顿暴辄。我说问题首先出在你老公身上,要打也该首先打他,所谓苍蝇不叮无缝的蛋——当然我这个比方也许并不恰当。但我话还没说完,朋友就不高兴了,说:"你知道现在的女人多凶猛吗?那蛋就是没缝儿,也经不起她们使劲儿敲啊。"我也不退  相似文献   

11.
问:听老师讲课,都说学理论重要。可我一埋头写稿就把理论学习扔在一边,该怎么办? 答:这恐怕还是对学理论的重要性缺乏认识。要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使自己不断进步,需要从多方面加强学习。记者应该精通马列主义,至少要熟悉它。应该读读政治经济学,懂得什么是社会主义,什么是封建主义、资本主义?不懂这些,就难以搞清方向问题。要学点哲学,区别形而上学和辩证法!还应该懂得中国历史、地理等等。问:既然学理论这么重要,你开始学写作时是怎样抓紧理论学习的? 答:回想我初学写作时,理论水平低得好笑。我那时不懂哲学,也不晓得什么叫辩证法。记得有一次,我给《山西日报》投寄一篇采写左权县城关供销社收购员尹太富的稿子,编辑同志很快来信,说这篇通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国家通过"东风工程"等项目对新疆出版业给予大力支持和资助,各出版社也翻译出版了大量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作品。翻译作品的编校不同于原创作品的编校工作,编辑在把握文字编辑加工的同时还要把握翻译的准确度。笔者结合这几年的编辑工作实际,谈谈在编辑翻译作品的工作中应注意的事项。一、把好政治关是首要责任翻译作品的编辑工作是政治性、思想性很强的工作。也许很多编辑认为,翻译作品的编辑工作就是策划选题和对文稿的审读、加工整理并使语言文字等规范化。这当然是编辑翻译作品工作的重要内容,必须要认真做好。但是,贯穿这些工作有一条主线,就是要注意其中的政治性和思想性。  相似文献   

13.
记者的名字应该写在哪里?有人也许会说,这是一个再简单不过的问题了,记者的名字当然要写在自己的作品上面。是的,作品是记者的身份证,作为一个记者,无论在哪里,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要让自己的作品说话。我是记者,我写故我在。但我觉得记者的名字仅仅写在自己的作品上还远远不够  相似文献   

14.
编辑之愚     
房向东(以下简称"房"):明德兄,你我都干了二三十年的编辑工作,同时又都扮演了作者的角色,我们来谈谈编辑的愚蠢,应该是有发言权的吧? 龚明德(以下简称"龚"):是的,这个话题,你我都有话说.用不是人话的学院派论文语言来说,就是我们都拥有话语权.我愿意以具体的事实来说,不准备蹈空地虚说.  相似文献   

15.
首届范长江新闻奖公布的那天,我打电话给艾丰。“祝贺您获奖”“谢谢。”“我觉得您具有两代人的优势,很想采访您,请您谈谈这个问题。”“这评价太高了。不过这题目非常好,勾起了许多我想说的话。”艾丰论“两代人” 1938年出生的艾丰参评时52岁。他说要不是把评奖的年龄延长到55岁,自己将被排除在圈外,而现  相似文献   

16.
张娟:赵老师您好,抱歉在您最忙的时刻来打扰您.2012年10月11日,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这一事件意义重大影响深远.您和北大世界文学研究所为中国作家与诺奖评委的沟通做过有效的努力,知根知底.尽管您一再婉言谢绝,还是想让您谈谈,可以吗? 赵白生:因为我马上要去巴黎大学讲学,还去葡萄牙的里斯本、丹麦的阿湖思等大学演说,走前自然有些忙乱不堪.那我就简要说一下吧,2005年,我邀请了3位诺奖评委来北大,同时请了4位中国作家,搞了一个星期的活动,让中国作家与诺奖评委面对面,知己知彼,做了一次零距离、有深度的交流.当时,媒体报道很多.有的媒体说,一次邀请3位重量级的评委来中国,是史无前例的.不过,没做无用功.  相似文献   

17.
台湾去复还     
父亲大人,当您看到这封信的时候,轮船已经载着我穿过台湾海峡,到达上海了!而此刻,在展纸给您老人家写信话别时,我还在基隆港的一家小旅店里.我现在心情是复杂的,我将要离开您和家人,远走他乡,不知何时才能重聚,也许一生都没有机会了,想到此,心里很不是滋味但回内地,我是下定决心.爸爸,一年前当我告别大陆亲友随您老人家来台时,亲友们都很羡慕我,说台湾就像世外桃源,没有战争、没有贫困,是一片乐土.  相似文献   

18.
这是一个庞杂的时代 这是一本庞杂的小说 闫文盛(以下简称"闫"):邱先生您好,早在10年前,我就读过关于您的访谈,此后一直留意您的创作,所以对我而言,您早就不陌生了.不久前看到刘震云先生为您的新长篇<教授>作的序,中间有一句话,"也许,他要的就是浑浊和新生",读过后印象很深.那么,我们就从您的这部著作谈起吧,为什么会想到写<教授>?这是您写作的一个自然延伸吗?  相似文献   

19.
很多编辑喜欢逛书店,这也许是职业的爱好.倘若我们看到一本政治理论书配上一幅山水画的封面,此刻,编辑心里总有一点不自然的感觉。因为这本书缺乏整体感,内容与形式脱节。这种整体感正是系统论的观念.但是谁也不会说,我在书店是在用系统论看书。正象恩格斯所说,当人们还没有学会辩证法时,已经在进行辩证思维一样,当我们还没有自觉地运用系统论方法时,已经有了系统论观念。“系统”在编辑工作中的意义系统论是现代科学方法论中的一种。当初,它  相似文献   

20.
记者:贝塔斯曼、培生、汤姆森学习三大出版集团是您经常举的例子,这可否说也是您的奋斗目标?您觉得这个目标在国内能实现吗? 李朋义:这应该说也是我的奋斗目标。但实事求是地说,我们的规模在我看得见的时间里还赶不上人家,它们现在的销售额是上百亿美元,我们在发展,它们也在发展,我们赶上不容易,但赶不上就不做,也是不行的。国际出版和传媒集团的发展历程和发展经验,我们是可以借鉴的。而且在中国目前的体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