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Daniele sallenave,Le don des Morts-Sur la literature,(Paris:Gallimard,2006)达妮艾尔·萨勒娜芙著,《逝者的馈赠——论文学》,巴黎:伽利玛出版社,2006不久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文艺处前处长玛德莱娜·戈贝伊·诺埃尔女士到南京大学访问。她是萨特和波伏瓦生前的好友,与法国文坛的不少作家都有密切的交往。四十年前,戈贝伊·诺埃尔女士曾对萨特和波伏瓦进行过专访,拍成记录片。访问期间,她就如何理解萨特与波伏瓦谈了自  相似文献   

2.
《偏爱原始性》是贡布里希(E.H.Gombrich)的最后一部著作。在写作此书时,作者已然步入风烛残年,却依然能用洋洋洒洒而又张弛有度的语言,阐释贯穿于艺术史中的一个现象,即不断回归原始、走向“倒退”的趣味倾向。在此之前,贡氏早有《艺术的故事》《艺术与错觉》《秩序感》等扛鼎之作,相比之下,他这部多少带有些“小品”意味的著作,在学术界并没有引发过多讨论。  相似文献   

3.
互联网产生的历史虽然并不久远,但是关于互联网话题的书可谓汗牛充栋,弗雷德·特纳的《数字乌托邦》就是其中很有独特见解的一本,其不同凡响和新创之处就落在该书的副标题上:从反主流文化到赛博文化。  相似文献   

4.
舒兹《蚱蜢:游戏、生命与乌托邦》是游戏哲学经典之作,它在写作风格上也独具一格,甚而可谓以“游戏”方法探究“游戏”定义。其以戏剧和寓言的形式书写哲学,实质上延续了古老的诗与哲学之争。对之进行批判性考察,旨在提示“哲学风格”对于哲学研究之价值。  相似文献   

5.
无论在海外汉学界,还是在国内现代文学研究界,中国现代文学中的现代主义都已不再是一个陌生的话题。美国的夏志清、李欧梵,大陆的杨义、解志熙等等,都曾对此论题或多或少、或深或浅地做过探讨。在这些著作中,“迄今为止对中国现代主义所做的最为彻底的研究”(刘禾语)当属洛杉矶加州大学比较文学系、亚洲语言文化系和美国亚裔研究中心合聘教授史书美的代表作《现代的诱惑:书写半殖民地中国的现代主义(1917—1937)》。  相似文献   

6.
本文试就现存《翰林论》之材料,结合李充“幼好刑名之学”的家学渊源与时代风气,重新辨析李充的学术思想及其《翰林论》在魏晋文论史之定位。  相似文献   

7.
台湾文学研究是近20年来新兴的文学研究领域,研究对象独特的历史和现实境遇蕴含着丰富的内容,其学术价值正随着文学研究领域的多极化拓展而日益受到重视。当然,在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整体中,台湾文学研究仍处于边缘的位置,其材料积累、研究深度和受关注程度还远远不够。事实上,台湾文学的独特文化经验和所处的历史与现实时空在整个中国文学范畴内均是独一无二的,它的特殊性、创作成就和学术意义还远未被充分认识,学界对台湾文学的隔膜和生疏的状态也未得到根本改变。在台湾和日本,甚至北美汉学界,这方面的研究正逐渐成为显学。它…  相似文献   

8.
知识社会学主要是研究思想、意识形态与社会群体、文化制度、历史情境、时代精神、民族文化心理等社会文化之间的联系,本文在对《意识形态与乌托邦》一书的评介中认为,我们应当试图以知识社会学的视角来看新闻传播学研究领域的一些现象.以此来证实曼海姆预言的历史——社会进程这一特征。  相似文献   

9.
《文心雕龙》是中国南朝文学理论家刘勰创作的一部文学理论著作,它以孔子美学思想为基础,详细展现了语言文学的审美本质及美学规律。文章从《文心雕龙》的文学美学思想入手,揭示了《文心雕龙》的哲学基础与基本文学美学观念。  相似文献   

10.
伊文思一夜之间名誉扫地,背上骗子、宣传家、荷兰的"里芬斯塔尔"等污名。他认为摄制组成员有意对他隐瞒了林彪事件,对他们大发脾气:你知道我们这些中国人的朋友在国外有多难吗  相似文献   

11.
《青年文学》创刊17年来,已经形成自己好的传统和特色。但在市场经济形势下,如何使刊物更有活力,更有分量,更贴近读者和现实,在如林的刊物中,突出自己的个性,这是每一个办刊人所面临的严峻挑战。当下的文学已经失去了往昔的轰动效应,而回位于它应有的位置,就是说,文学已经从原先的“中心地位”回到了多元的社会文化生活之一的实际中来。市场经济下人们的心态,呈现出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开放型的思维、开放型的吸收。人们的价值判断,是过去那种引导式的灌输式的方式所难以影响的,他们  相似文献   

12.
《阿凡达》全球范围内的胜利,有其各种各样的理由。本文通过对《阿凡达》进行符号学的解读,从中分析出四个被构建起来的乌托邦世界,并从理论上论证了影片成为一种文化现象,取得巨大成功的深层次因素。  相似文献   

13.
歌德在《浮士德》里借魔鬼靡菲斯特之口说:“理论是灰色的,而生命之树长青。”确实,因为理论是对现象的抽象阐释,抽象层次越高,思辩力度越强,语词和逻辑也愈趋向艰深玄奥。在这种二难处境之中,恐怕文艺学研究陷得更深,因为比起它所面对的文学现象的形象,生动和丰富性来,它的理论语词备加让人感觉不亲切。  相似文献   

14.
《文学》月刊由生活书店出版,创刊于1933年。《文学》月刊的诞生曾轰动上海,它是左翼文艺阵营的重要的话语管道,是由鲁迅和左联直接促成的。早期的书刊通常不会署上封面设计者的姓名,出版实物也因年代与时局的变迁残缺不全,为封面图像寻根溯源往往只能依靠设计师本人留下的资料与当时参与者回忆录中的只言片语寻得。文章从《文学》月刊创刊号的封面图像入手,试结合出版文献史料、图像设计元素与风格在郑川谷与陈之佛之间考证当时轰动一时的《文学》月刊的创刊号封面设计者。  相似文献   

15.
现代主义生长于麦克卢汉所说的电力时代到来的19世纪末期,也可以说,现代主义与电力时代同步到来。麦克卢汉在《媒介理论》一书中认为,电力时代指的是新发明的发电机、地下电缆等应用到工业,电话电报等系列产品在商业与生活中被推广应用的时期。新的电力产品引发了生产组织方式与社会组织结构的变化,其连通与整合的空间,甚至突破了过去民族国别的边界,大规模的国际交往成为现实。  相似文献   

16.
由台湾中文研究所研究生发起的 《文学经典与台湾文学》刊物日前举办新刊发表会,第一期以“文学经典与台湾文学”为主题,主要以年轻研究者的角度发表意见,计划每半年出刊一次。  相似文献   

17.
<正>1944年,著名美学家、文学评论家傅雷写了《论张爱玲的小说》,开创了中国近代文学史对张爱玲小说创作的接受历史,更是成为张学的奠基作品。在《论张爱玲的小说》中,傅雷措辞尖锐,评论观点犀利,全篇以批评的视角对张爱玲小说进行了解读,引发了张爱玲的直接回应,也是张爱玲对自己的文学创作观点进行第一次全面陈述。长期以来,关于傅雷和张爱玲的关系探讨,更  相似文献   

18.
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 ,由于新文学期刊的出现 ,逐渐形成了新文学迅速冲击旧文学的浪潮 ,一些文学团体从此也有了自己的文学阵地 ,。其中影响最大者 ,当属与文学研究会有着密切关系、被称为二十年代文坛第一刊的《小说月报》。同时 ,文学研究会也通过该刊 ,在新文学运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小说月报》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重要的大型文学月刊。 1910年 8月 2 9日创刊于上海 ,由商务印书馆发行。 1932年 ,因商务印书馆遭“一·二八”战火而停刊 ,最后一期是 1931年 12月 10日出版的第二十二卷第十二期 ,历时 2 1年有余 ,共出 2 5 8期 ,又另外 3…  相似文献   

19.
精神分析学进入文学领域,如果从弗洛伊德的《创作家与白日梦》(1908年)算起的话,至今已有80年的历史,该是总结的时候了。E.库兹韦尔和W.菲利浦斯编选的这部论文集,便带有一定程度的总结性。  相似文献   

20.
哪个时代都有自己的文学骄子,都有自己的文学大潮。80年代,这个充满创新、突变、动荡的年代,锤炼着人们粗犷、奔放的文学气质。人们的文学鉴赏力迅速地展向两极,一极是粗糙坚厚若橡皮一般,没有千钧力度难以穿透;一极是精巧细腻如蜂翅,稍一波动便有所感。这两极往往是共时性的互补。这种两极化状况呼唤着适宜的文学形式与内容。于是,西部文学便脱颖而出了,它如滔滔黄河水,充满了激越的活力;它是猎猎西北风,无遮无挡地席卷了全国。它终于聚成了一股气势磅礴的时代文学大潮。西部是神秘的,西部文学同样是神秘的。人们捧读着西部文学作品,同时就产生出一百个一千个疑问:它从何处来?它向何处去?它缘何而凝重,缘何而深邃?它的叩击心弦的力量是什么?它的穿透力为何如此巨大?它的文学史意义何在?这匹黑马会变成惊绝世界的神驹吗?……问题太多了,答案又太难求了。千呼万唤,千企万盼,终于,一部《中国西部文学论》赫然推出,它大胆地向这文学百慕大扫描,把理性之笔探向这谜团的纵深。别的且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