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现代文学期刊界,"论语派"的刊物是一个奇迹.仅就销量来说,《论语》长期超过三万份;《宇宙风》创办不久销量即达四万五千份,仅次于《生活》周刊和《东方杂志》,名列全国第三;后期的翻译杂志《西风》,也平均"销售超过两万份".  相似文献   

2.
历史的哈哈镜——《论语》杂志的“专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语堂在20世纪30年代先后创办了三种幽默小品文刊物,依时间先后顺序为《论语》、《人间世》、《宇宙风》。《论语》创刊最早——1932年9月16日;停刊最晚——1949  相似文献   

3.
陶亢德是20世纪三四十年代文学期刊界的一位风云人物.他的办刊实践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生活>周刊时期;<论语><认间世><宇宙风>时期;<宇宙风乙刊>到抗战结束.其办刊思想集中于一句话,"办杂志则只能办杂志,取之于作者读者还之于作者读者",包含着三层意思:清晰的编辑角色意识,真诚的作者至上理念,细心的读者服务思想.  相似文献   

4.
<正>千里长江逶迤向东,浪花淘尽千古英雄。在苏皖交界的长江下游,林散之先生长于斯,眠于此。而立之年,他负笈沪上,师从黄宾虹。尔后,林散之于经年累月的朝研暮磨中,发乎至情,造就诗、书、画"当代三绝",被誉为"当代草圣"。1972年8月,为庆祝中日恢复邦交,《人民中国》杂志打算出版一期"特辑",计划在其中安排一项内容——《中国现代书法作品选》。时任《新华日报》编辑的田原先生被借调到《人民中国》编辑部工作,田原先生积极地向《人民中国》编  相似文献   

5.
《新闻界》2016,(15):26-30
日本新闻界于19世纪70年代晚期开始频繁使用汉语中的"记者"一词指代新闻人,大约十余年后,上海《申报》以及其他报刊的报人通过译报以及与日本文化人的交流得知这一术语,并将之载于华报之端。在报刊以及其他社会力量的推动下,"记者"在20世纪之初成为了中国新闻人的代名词。  相似文献   

6.
传媒链接     
《出版参考》2012,(28):5
《书摘》创刊20周年座谈会举行《书摘》杂志庆祝创刊20周年座谈会9月19日在京举行,《书摘》的作者、读者、编者等近百人参加座谈会,共同庆祝《书摘》20岁生日。《书摘》杂志是由光明日报报业集团主办的综合性大型书摘类刊物,曾连续三次被评为"中国百种社科期刊重点期刊"。20年来,《书摘》高目标、高品位、高质量要求自己,不仅做到杂志形式上的精益求精,也做到了所摘书籍内容上的精益求精。《书摘》在强调文章旨趣的同时,更关注和强调反映当今世界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变化与发  相似文献   

7.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中国人民八年的艰苦斗争终于获得辉煌胜利。抗战胜利后,上海的期刊迅速繁荣,很快又发展成为全国期刊业的中心。这有如下因素:1.从上海内迁到重庆的大出版社总部和杂志社先后复员回沪,恢复营业和复刊杂志,如商务印书馆的《东方杂志》、中华书局的《新中华》、开明书店的《中学生》,以及文摘社的《文摘》等。离沪的文化人也返回上海创办杂志如茅盾等主编的《文联》。  相似文献   

8.
1997年6月16日《出版参考》根据日本《出版指标年报》曾报道日本1996年全国出版杂志3257种,1998年6月16日《出版参考》又根据同一资料报道1997年日本全国出版杂志3318种。两年数字接近,大大低于1997年我国出版杂志7917种。《出版指标年报》系日本全国出版协会和出版科学研究所共同编辑出版,数据当然是可信的。最近收到日本朋友寄来日本出版新闻  相似文献   

9.
赵国忠 《出版史料》2009,(2):64-64,65,66
上世纪30年代,相继创办《论语》《人间世》杂志的林语堂,1935年9月又与陶亢德合作在上海创办了《宇宙风》半月刊。越年8月,林语堂举家去国,即把办刊的权利交给了其兄林憾庐,但陶、林协作的并不愉快。据前几年出版的《〈宇宙风〉萃编》,周黎庵在“前言”中提到过林憾庐,说他为人忠厚老实,但很古怪,不大会处理事务,这样的性格便和颇有办事能力的陶亢德格格不入。双方合作一段时间后,只好协议分家,《宇宙风》的牌子给了林氏,陶另办了《宇宙风乙刊》,不过名义上二者仍是一家。  相似文献   

10.
《宇宙风》获得读者青睐的原因在于编者对市场化办刊策略的坚持.在现代都市文化背景下,他们审时度势,根据读者的需要对刊物进行定位;尊重读者,搭建作者、读者、编者的对话平台;讲究诚信,利用名家创立品牌;注重营销策略,加大广告刊登比重,这些措施使得《宇宙风》在20世纪30年代读者市场上风行一时,成为文学刊物的成功典范.  相似文献   

11.
马场  公彦 《现代出版》2014,(2):66-69
2014年1月13日,"日本出版人交流代表团"一行抵达中国传媒大学,与新闻传播学部传播研究院、中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相关专家学者进行学术交流。代表团成员之一、日本岩波书店总编辑马场公彦在研讨会上就"如何认识中日文化交流现状"主题作了发言。马场公彦出版从业已三十年,同时为中日文化研究学者,著有《战后日本人的中国观:从日本败战至中日复交》(日本新曜社,2010年)等,其视角融学术研究与出版实践于一体,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等层面。兹将马场公彦在研讨会上所论要点及其所著岩波书店发展历史相关文章整理为文,以飨读者。在马场公彦的论述中不难看出,促进中日文化交流,既需要人文社科的精神与学理支撑,也离不开出版人自身的努力。  相似文献   

12.
《中国新闻周刊》正式发行日文版《中国新闻周刊》的日文版——《月刊中国新闻》已于5月26日在日本正式出版发行。5月23日,日本前首相羽田孜在东京会见了《月刊中国新闻》的主编张一帆和副主编赵允,对这本进入日本主流社会的首家中国时政杂志寄予厚望。张一帆介绍说,虽然目前日本各大媒体不乏有关中国的  相似文献   

13.
<正>甲午中日战争,清政府被迫与日本签订不平等的《马关条约》,割地赔款。"九·一八事变"后,日寇对中国虎视眈眈,"国难日亟,甲午惨剧重现目前"。1931年底,为警示世人,上海良友图书印刷有限公司编辑、出版了《甲午中日战事摄影集》,该《摄影集》由梁得所先生主编。梁得所先生于1926年被上海《良友》画报月刊聘为第三任主编。一次偶然的机会,梁先生在收藏家雨青先生那里,"获睹此项写真,因请公之于世"。该《摄  相似文献   

14.
囊括中国人半个世纪的记忆拼图在全国范围内刮起一阵剧烈的年代风开启了综艺节目发展的新模式成为2011中国电视的最大黑马稳居全国综艺节目第一阵营2012年《年代秀》全新看点1.更强大的明星阵容:全年邀请超过300位明星参与,刷新国内综艺节目明星数量之最。2.更炫3D舞台:《年代秀》中采用创新式全景投放技术,营造三个以上不同氛围的现场布景,比利时原班制作团队,创新性打造3D"时光隧道"主题舞台。3.更强的现场观众评分团:现场观众将成为决定胜负的关键,不再是单纯的"秀",而是实实在在  相似文献   

15.
王新 《新闻前哨》2007,(2):14-16
20世纪80年代初,《吉林日报》、《人民日报》上刊登出自吉林省某局一名业余作者之手的假新闻——《钱被风刮跑以后》,当年还被评为全国好新闻,90年代被认定是一篇彻头彻尾的假新闻。2003年12月,知识出版社出版的《新闻采访写作——自学考试指导与题解》中,曾将其作为优秀新闻作品范文收入。2004年,北师大出版社出版的小学四年级教材竟然选它作课文。2005年6月8日至9日,中宣部等在京召开了“坚决制止虚假新闻报道座谈会”,7月6日,造假者“顶风作案”,出现了虚假新闻《山西左权县将建“新闻烈士陵园”》。《新闻记者》杂志从2001年起每年评选中国十大假新闻,泼杂志2006年中国十大假新闻新鲜出炉,包括小孩被肢解加上生姜等调料煮熟等等荒诞假闻榜上有名,过去的一年又是一个假新闻的“丰收年”。假新闻满天飞,令人防不胜防,稍不注意,受众就会上当受骗。由此可见:虚假新闻谬传之远。贻害之烈,人们决不可掉以轻心。  相似文献   

16.
<正>BKW:后期创作可以改变作品形态作品:《我是歌手》《快乐男声》《爸爸去哪儿》《花儿与少年》"一个好的后期创作者可以改变整个作品的形态,只要有素材。"徐冰对记者说。徐冰,BKW Studio创始人。他和他的团队在电视圈里有个更为人熟知的名字——红森林。事实上,红森林2012年已撤出中国内地,徐冰和团队创建了BKW。尽管不乏低调神秘,但围绕着他们的一些传奇故事却在电视江湖上广为流传,例如在《爸爸去哪儿》第一季冠名商撤资的情况下临危受命,BKW的加入最终让节目焕发出不一样  相似文献   

17.
2010年年末《三体3:死神永生》的出版已然成为中国科幻历史上一个重要分水岭。在此之前,无论《科幻世界》发行量有多高(巅峰期曾达到40万份),科幻依然是一个小众化的通俗文学类型,它也依然徘徊在受众有限的"杂志时代"。而进入"后三体时代",似乎"科幻"一下子进入了大众视野,整个科幻呈现出一种多元产业化发展的态势。先是图书出版业的迅速跟进——自2011年起,"科幻"成为出版界的热词,最多时每年有近200种科幻新书出版。随后是影视、动漫、游戏业的热情  相似文献   

18.
徐庆颖  徐庆群 《传媒》2021,(18):37-39
《国际人才交流》杂志在讲好中国共产党与外国专家的故事,以及构建讲好中国故事的外宣话语体系等方面发挥了独特而重要的作用.本文重在探索该杂志行之有效的报道策略和传播经验,以期对今后中国共产党的对外交流工作提供借鉴.杂志在积极践行习近平总书记"聚天下英才而用之"重要论述、讲好外国专家中国故事方面,已积累了以下三方面的研究价值:一是策略上构建外国人讲述中国故事的话语和叙事体系;二是在历史与现代的交织中凝聚以文化人的传播经验;三是拓展中国共产党对外交往能力建设的宏大图景.  相似文献   

19.
一、引言纵观中日发展史,早在两千多年前,就有中日两国人民友好往来的文字记载。公元57年日本曾派使者来中国取经。汉武帝时曾予以印绶于日本使者。三世纪末陈寿写的《三国志·魏志》中谈到二世纪末至三世纪初的日本经济和中日关系。四至六世纪大量中国人移居日本,传走了中国的农业、手工业、雕刻、绘画、刺绣、造纸和印刷等技艺。与此同时,汉字也传入了日本。唐初编写的第一部中国药典《新修本草》,时隔五十年的713年,在日本出现了该书的手抄本。八世纪后,每次来中国的日本遣唐使和学僧达五百多人。九世纪末,日本所藏汉文书籍  相似文献   

20.
杂志书,也称为Mook,自上世纪90年代传入中国大陆后,在出版界引起强烈关注。最近几年,青春文学类杂志书的发展势头更是非常迅猛。本文将以《最小说》、《最女生》、《鲤》等畅销杂志书为例,分析其特点及存在的问题,以期对青春文学杂志书有更全面的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