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清代子弟书,兴于乾隆年间,衷于清末民初。是流行于北京及东北的一种鼓词。现存作品400余种,内容丰富,唱词典雅,句式灵活,韵律优美,是满汉民族的曲艺遗产。 清代北京蒙古车王府曾收藏大量小说、戏曲、曲艺的抄本与刻本,民国后散出,1925年北平孔德学校购得戏曲、曲艺1444种,经顾颉刚先生分类编目,1927年在《孔德月刊》上发表,引起了各界的重视。后来,傅借华先生又在《中法汉学研究所图书馆馆刊》上发表了《子弟书总目》(解放后出版了单行本),其中有车王府曲本近300种。这批子弟书,主要收藏在首都图书馆与北京大学图书馆。周恩来总理生前曾指示将车王府曲本整理出版,国内外学者多年来就盼望车王府曲本问世。最近北京市民族古籍整理规划小组辑校的《清车王府藏子弟书》由国际文化出版公司出版,分为上、下两卷,精装本。共收入子弟书297种(比《子弟书总目》所列车王府曲本多18种),其中,存目1种(《灯草和尚》)、原始资料编目时误收的连珠快书6种(《草  相似文献   

2.
继唐诗、宋词、元曲、明传奇之后,清代子弟书是又一个韵文创作的高峰。当代学者关德栋、启功都有上述看法。 现存清代子弟书约有四百余种, 1993年江苏古籍出版社出版了《清车王府钞藏曲本子弟书集》; 1994年国际文化出版公司出版了(清车王府藏子弟书》。前者为中山  相似文献   

3.
《出版参考》2013,(10):22
本刊讯(记者邸荣芬)3月21日,由中山大学黄仕忠教授等整理的国家出版基金项目《子弟书全集》新书发布会暨子弟书艺术研讨会在京举行。子弟书是由清代八旗人士创制的一种说唱艺术。大约在雍正、乾隆年间兴起于京城,至乾隆、嘉庆时期已经广为流行,清代后期,传至沈阳地区,被称作"清音子弟书",至天津地区的则别名为"卫子弟书",最后随清代的覆亡而消歇,前后流传时间将近二百年。子弟书取材十分广泛,不仅具有极高的文学艺术价值,而且具有重要的文化史价值,是了解清代中后  相似文献   

4.
车王府藏曲本是指清末民初从北京清蒙古车王府流散出来的大批戏曲曲艺文本,其中包括大宗小说戏曲中的曲本和大批俗抄曲本.中山大学车王府藏曲本为这批俗抄曲本之首个复抄本,具有重要的文献价值,然其复抄时间、经过、人员、曲目等一直诸多说法相抵牾.笔者考证出这批曲本复抄于1927年至1930年代初,主要依据顾颉刚《北京孔德学校图书馆所藏蒙古车王府曲本分类目录》复抄,得曲本1400余册;另有90余种曲本未见原抄本,是否为车王府藏曲本存疑,但确知其为早期京剧剧本,可弥补早期京剧剧本匮乏之不足.  相似文献   

5.
千年的风雨洗礼,造就了北京城独特的历史风貌,历史的痕迹将这个古城装扮得丰富多彩.谈起这座千年古城,更多为世人津津乐道的是堪称建筑奇迹的紫禁城,而如众星捧月般分散围绕在紫禁城周围的王府却鲜为人知.1911年辛亥革命后,北京城内的王府或被毁或被占,曾经显赫一时的权力象征最终湮灭在历史的进程之中.虽然今天的雍亲王府(雍和宫)和恭亲王府被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对象,但更多的王府却遭受了不同程度的破坏,有些已经面目全非,只剩下断壁残垣.  相似文献   

6.
那王府往事     
清朝定鼎中原后皇族宗室多居住于京城,其中重要成员被册封为王爵,其府邸被称为王府,星罗棋布的王府是北京建筑与文化特色的重要组成部分。一般来说,清代蒙古王公的府第在其游牧领地,京城只是其驻京的寓所。但乾隆朝以来,因清朝下嫁公主而令蒙古额驸在京居住并由后嗣承继,原来赏赐的公主府逐渐演变为蒙古王府。那王府即是北京现保存较好的蒙古王府之一,原主乃是清朝外藩蒙古喀尔喀赛音诺颜部扎萨克亲王那彦图,其修建过程与历代拥有者的经历都蕴含了丰富的历史信息,让我们来一探究竟。  相似文献   

7.
清王朝入关定鼎北京后,在内城陆续兴建了许多规模庞大的府邸,赏赐给成年后的宗室王公.有关王公府第的具体情况,以往史籍中记载不多,现从馆藏内务府全宗档案中,选出咸丰五年年底,内务府详查部分王公府第情况的史料予以刊布,其中较详细记载了当时一些王府的地址分布及建筑规模,对研究清代的王府具有重要参考价值.文件中对个别王府的呈报有所重复,但因其反映内容略有不同,故未作删节.  相似文献   

8.
"模仿趋同"是对还是错—对"模仿趋同"现象的多元解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婧 《编辑之友》2005,(5):17-19
近年来,我国大众传媒的迅速发展和激烈竞争引发了一种流行现象,这种现象在各个传媒领域虽表现各异,但实质相同,其基本特征是:一旦某个媒体的某种创意,如选题、形式、名称、装帧、风格等赢得了受众的接受认同,获得了市场竞争的优势,马上就有其他媒体蜂拥而上,竞相模仿,迅速形成一种大众传播的趋同化倾向,给人一种"似曾相识燕归来"的感觉.  相似文献   

9.
文奎堂轶事     
文奎堂是解放前北京规模比较大的一家书店,设在当时北京古旧书业的另一中心隆福寺。文奎堂的开业颇具传奇色彩。清光绪二十六年,八国联军入侵北京,王公贵族纷纷逃亡。有个河北束鹿人在王府做仆役,留守王府,替主人保住了家产,主人奖赏了许多银子。这个仆役就用这笔银子开了文奎堂、带经堂两家书店,请的老板都是自己的叔伯兄弟。因为有这层关系,所以文奎堂做各个王府的买卖比较多。启功先生年轻时,就经常读文奎堂的书,当时他们家与文奎堂关系非常密切。  相似文献   

10.
车王府藏曲本是清代蒙古王车登巴咱尔及其子孙收集的俗文学手抄本及刊刻本,其大部分藏于北京大学图书馆、首都图书馆,另有一些藏本散见于中山大学图书馆、日本京都大学双红堂文库等地.经过初期和深入整理阶段,目前车王府藏曲本研究已具备编纂其曲本总目的条件,应从整理曲本全集、编写曲本解题、编纂综合目录等几方面入手,进一步研究车王府藏曲本之版本、存藏状况及全貌.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伴随着微博客的流行,一种新的传媒现象渐渐进入了人们的视野。微电影、微小说、微访谈等如连锁反应般接连出现,传媒界牵一发而动全身,各种传播形式纷纷触"微",俨然已经进入了微时代。本文试图从微传播的源起入手,通过探究其表征、特质以及利弊两面,寻找一种行业规范之道。所谓微时代,我认为是数字时代发展的一种初级形  相似文献   

12.
吴正格 《北京档案》2002,(11):56-56
清代及民国期间,北京饮食市场上流行一些奶品小吃,如奶酪、奶卷、奶饽饽、奶乌他等,很是风行一阵子.然今确有失传之势.  相似文献   

13.
刘兴东 《文化遗产》2014,(1):98-102
广西南丹八圩古歌是流行在桂西北山区的一种汉族民间歌唱形式.它以桂西北山区为其生活域和传承场,以活态化的形式和充满人情、人性的内容贯穿于当地民众的情感与生活,尤其是在情爱的问询与探索方面,更是表现出了别样的特色与风采.  相似文献   

14.
流行语根据流行媒介的不同可分为书面流行语、网络流行语和口头流行语。书面流行语主要流行于主流媒体,具有庄重、简明、严谨、规范的语体特点;网络流行语盛行于网络,具有非规范性和新颖性等语体特点。除此之外,两者的区别还在于书面流行语流行的往往是事件和现象本身,其形式和意义都很稳定;网络流行语流行的往往是一种情绪,其语义和形式都会发生变异。  相似文献   

15.
目前,我国出版业中出现的合作出版,形式已呈多样化,并且规模越来越大.仅20世纪80年代末在出版界悄然兴起的一种民营性质的出版群体,如"XX工作室"、"XX策划室"、"XX设计室"等等,现已迅速发展起来.但目前这类工作室无法准确说出有多少家,它多分布在北京、四川、湖南等文化出版较为发达的省市,其中北京近有千家,其资金从十万到上千万元不等.  相似文献   

16.
李新乐 《北京档案》2002,(12):45-45
明代的王爷坟以"府"相称.石景山区八大处附近的雍王府,就是明代诸王爷坟之一.雍王府因雍靖王朱祐枟而得名.<明史>说雍靖王是宪宗第八子.雍王府出土的<雍靖王圹志>却说雍靖王是"宪宗皇帝第六子".一说第六子,一说第八子,这便是本文所说的雍靖王身世之谜.其实,此谜并不难解,让我们从皇长子谈起.  相似文献   

17.
车王府藏曲本是指清末民初从北京蒙古车王府流散出来的大批戏曲曲艺文本,可谓俗文学渊薮。这批曲本自1925年孔德学校率先购入后便引起学界关注,至今已在整理、编目、出版及论述论著等方面颇有建树。但期间因多次购藏、复抄,版本繁多,在购藏史实、曲本真伪、发掘新曲本等方面都留下一定开拓空间。本文即以研究车王府藏曲本相关文献为基础,依据新近发现之资料,对车王府藏曲本研究作前瞻性探讨,主要包括刊刻本小说戏曲的发掘、弹词研究及俗抄本真伪考证及曲本全貌、系统研究等。  相似文献   

18.
正京韵大鼓,形成于清末,主要流行在京津一带,又名"卫调"、"京音大鼓"、"小口大鼓"。它由木板——鼓、民间小调和清音子弟书合流发展而成。京韵大鼓曲调丰富,调子高亢,既以细腻刻画见长,又有浓郁的抒情色彩。  相似文献   

19.
目耕园的第一位主人杨珍元末明初人王逢写过一首题为《目耕轩》的诗,其中有“身耕劳百骸,目耕劳两瞳”的诗句。“目耕”二字用农夫躬耕田亩为比喻,形象地道出读书人笔耕不辍的辛劳。今日北京台基厂二条中间路北,北抵东长安街,在清代是一座规制颇高的王府。王府的东北...  相似文献   

20.
时下中国,流行很多种“圈”。可我还是第一次惊闻:在偌大的北京城里,不显山不露水不叫叫嚷嚷却暗香浮动着一个狂追热逐国际名牌儿的豪奢消费族群“富婆协会”。在高档时装经营圈子里,“协会中人”凝成一股喜新厌旧、呼风唤雨、厚此薄彼的消费势力,彼此影响力巨大,时不时会在“王府”或“国贸”的精品店中轮番拥趸某个品牌,继之形成“抱团儿”畅购。而我还听说,大多是些年时装消费额都在100万元的贵妇,她们曾不止一次地抱怨“追名牌已追到无名牌可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