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叶圣陶是我国现代名的作家、教育家。钱杏邨曾评价他的教育小说的成就在他的创作中是最好的。从一九一二年开始,叶圣陶连任十年小学教师,又曾在五所中学和二所大学任教。他从一开始就把执教与创作结合起来,将学家的生涯与教育家的生涯合而为一,这在我国现代学史上,是最典型的代表。长年的教员生涯使他对中国现代教育界的情形了解得深切详明,对学校生活的各个侧面观察得细致入微,对教员和学生的思想状态、希望欲求、心理活动了如指掌。他以教育界、以学校生活为题材创作的“教育小说”,在他全部的小说创作中约占三分之一,而目.他的描写是那样全面、深刻、精细,这存现代学史上无人可与之匹敌。本拟就其教育小说的时代意义和思想意义作一些粗浅探讨,意在说明叶圣陶教育小说的学价值。  相似文献   

2.
叶圣陶写下的近百篇短篇小说,代表文学研究会“为人生”的现实主义文艺的主要特色。从“五四”到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是他创作的旺盛期。而且以写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灰色生活见长。在谈到五四运动以后中国新文学创作时,茅盾曾经这样评论说:“冷静地谛视人生,客观的地、写实的地,描写着卑琐人生的,是叶绍钧。”(《<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一集>导言》)这是对叶圣陶小说特色最早的权威性的评论,长期以来,许多评论都以茅盾这一著名论点为基础,就叶圣陶小说在题材的选择、主题思想的开掘和艺术表现的方法等方面,作了大胆的探索  相似文献   

3.
<正>1979年第5期《文艺报》发表了一篇《忆“五四”,访叶老》,老作家叶圣陶畅谈了五四时期新文学运动以及他本人创作活动的一些情况,特别介绍了自己在辛亥革命以后、五四运动以前从事文言小说创作的一段经历。为我们了解当时文艺界概貌,提供了宝贵的资料。如果从发表于1914年的第一篇文言小说《穷愁》算起,叶圣陶的文学创作活动至今已六十七个年头了。在漫长的年代里,作家创作了大量小说、童话、散文等作品,奠定了自己在新文学史上的地位。叶圣陶不仅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有成就的作家,而且,他创作的文言小说在旧民主主义文学中留下了踪迹,给辛亥革命以后荒芜的文坛增添了一丝生意。他是从近代文学转向现代文学创作的一位有代表性的作家。与五四同时代的一些老作家相比,叶圣陶  相似文献   

4.
文章以高满堂的新世纪工业题材电视剧为个案,通过对人物所承载的价值理念剖析当下工业题材创作在价值理念上的变迁,即在后工业精神的观照下,工业题材创作对以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社会主义工业文学为代表的旧工业精神和以新时期改革文学为代表的新工业精神的承袭和反思。  相似文献   

5.
文章以高满堂的新世纪工业题材电视剧为个案,通过对人物所承载的价值理念剖析当下工业题材创作在价值理念上的变迁,即在后工业精神的观照下,工业题材创作对以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社会主义工业文学为代表的旧工业精神和以新时期改革文学为代表的新工业精神的承袭和反思。  相似文献   

6.
井上靖是日本当代著名作家,擅长撰写历史题材小说。他的小说被日本文学评论家称之为"中间小说"。以井上靖的中国历史题材小说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对他的中国历史题材小说代表作品的剖析,探寻井上靖创作中国历史题材小说过程中形成的独特的历史小说史观、鲜明的文学特色、精巧的艺术风格和高度的美学意义,对日本当代文学发展的贡献以及在中日文化交流中的地位和意义。  相似文献   

7.
叶圣陶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代有多方面贡献的文学研究会作家,女性是他早期小说的重要题材。他描绘了多种层次女性的生活与心灵,挖掘了女性的爱心,展示了女性心灵的美与善;并以之作为救治中国当时社会弊端的“药方”。既包含了“问题小说”作家的共性,也表现了他独特的视角与女性观念。其中不乏对传统审美的继承,也有明显的背逆。他早期女性题材小说富有“中国”的、时代的特征,也富有叶圣陶个人的特征。  相似文献   

8.
叶圣陶为少年创作的散文──纪念叶圣陶老人诞辰百周年吴继路在20世纪的中国,为造就一代代民族新人,矢志不移地将教育与文学两项事业融汇结合,忠恳谨严地劳作了七八十年,成就卓著光耀人心的,叶圣陶老人该是公认的第一家。今年是老人诞辰百周年,回顾老人的高尚品格...  相似文献   

9.
在文学革命中,罗家伦以人本主义文学观为指导,对传统旧文学和文言文进行了猛烈的抨击,对旧文学的特质、近代中国文学思想的变迁、新文学的涵义及存在的危机和解决办法等诸多理论问题都进行了大胆的探索,并且积极地参与白话小说和新诗的创作,因此他不愧为文学革命的健将。  相似文献   

10.
叶圣陶早年投身“五四”新文化运动,之后,即开始写作新诗并大力倡导和推动我国新诗歌运动。他同朱自清、刘延陵、俞平伯等创办了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第一个诗刊《诗》(月刊);当时的商务印书馆曾出版了他与周作人、朱自清、俞平伯、刘延陵、郑振铎、郭绍虞、徐玉诺的新诗合辑《雪朝》(内收叶圣陶新诗15首),显示了文学研究会在新诗创作上的业绩。叶圣陶对旧体诗词十分喜爱,他从读书、作诗中得到无穷的乐趣。可以说他的一生同诗词创作结下了不解之缘。1908年,14岁的叶圣陶在苏州草桥中学读二  相似文献   

11.
叶圣陶是20世纪中国文学史上一位始终情系教育、献身教育的著名小说家,他写于20年代的著名长篇小说《倪焕之》不仅成为中国现代长篇小说走向成功的重要信号,而且也是他的教育情结和历史感受的艺术释放。本文探索了叶圣陶的教育情结与主人公倪焕之的心灵变迁的关系,着力透视了主人公的精神典型意义,并揭示了小说在艺术上的成败得失。  相似文献   

12.
略论叶圣陶的文学道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叶圣陶是新文学战线上著名的老战士,优秀的现实主义作家。几十年来,他在文学运动、特别是文学创作方面,作出了巨大的成绩,有着不可磨灭的贡献。他的创作道路是不断探索、实践和坚持现实主义文学的道路。他的创作始终同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步调相一致。步入文学领域以前的教师生活叶圣陶,本名叶绍钧,江苏苏州人。一八九四年十月二十八日生。一九一一年中学毕业  相似文献   

13.
清纯自然:叶圣陶的审美追求万陆在我国现当代社会生活中,叶圣陶先生初因文学名世,继以社会活动家享誉,后则致力于教育与出版事业,尤其在语文教育方面赢得口碑。综观他的一生,我们会明晰地看到:不论是他那“为人生”的文学,或是他不惜身家性命为之奋斗的“光明世界...  相似文献   

14.
叶圣陶是我国最早的儿童文学作家,也是著名的教育家。他为孩子们创作了童话、小说、歌谣、剧本、寓言等大量作品,更为中小学生编写了多种语文课本。他对儿童文学的概念、界定,他创作儿童文学的态度、情趣与表现方法,都折射着一位教育家的观念感情,贯穿着一位教育工作者的责任感与思想方法。他的儿童文学作品是时代的投影,显示出他的文学观,更透视出他的教育观。  相似文献   

15.
以诗人、杂文家而兼语文教育家的刘国正先生,是继朱自清、夏丐尊、叶圣陶等诸大家之后的又一人。圈内人都知道国正先生在语文教育方面的高深造诣,较少关注到语文教育家的角色早已掩映了他作为诗人和杂文家的又一面。而正是刘先生文学与教育的多重角色,才构成了刘先生毕生从事语文教育研究的一块厚重的基石。一、新诗与旧诗:体兼新旧更无匹刘国正,笔名刘征。1926年,北京市人。刘征是他从事文学活动而用的专名。刘先生既是语文教育家,更是成就卓著的诗人。刘先生的诗,还不是一般的口占吟哦,相反,他是以毕生的经历和全副的身心在…  相似文献   

16.
井上靖是日本当代素负盛名的作家 ,他的文学成就是多方面的。本文以他的小说创作为主要研讨对象 ,试图通过对他的现代题材小说和历史题材小说的部分代表作品的分析 ,探寻作家的创作个性、美学追求、创新精神、艺术风格 ,以及对日本当代文学发展的贡献  相似文献   

17.
叶圣陶先生笔耕逾半个多世纪,创作了大量的以教育界、学校生活为题材的教育小说,被钱杏邨称为是现代中国文坛上的教育小说作家。他描写教育界知识分子的生活境况,塑造了一大批真实多元的知识分子形象。这些人物中,有面临经济困顿、理想泯灭、对社会无奈的教员,更有具有反抗精神,为改变自身的生存处境、为实现自己的理想而不断奋斗的知识分子。这些知识分子人生价值观的选择对我们当下教育工作者仍具有参照意义。  相似文献   

18.
作为现代教育家的叶圣陶同志,在教育园地辛勤耕耘七十余年,有着丰富、具体的教育实践经验,对教育工作中的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做过大量的调查研究和艰苦的探索,发表了好多精辟的见解。我阅读《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以及他散见于旧报刊上的教育文章,觉得他的教育理论犹如他的文学创作一样,也具有鲜明的特色。可贵的实践性,这是叶圣陶教育理论的第一个特色。叶圣陶认为,教育理论应该从  相似文献   

19.
提起梁金广,人们未必知道,但说到浩然,熟悉的人就多了。的确,在中国当代文坛上,浩然曾经拥有众多的读者,他以“写农民,给农民写”为创作的宗旨,写出了许多以农村生活为题材的小说,引起了读者的共鸣。他的创作硕果累累,但从创作道路来看,和同时代的作家相比,有其特殊性。评论家们纵观浩然的创作生涯,认为他是“当代文学崎岖道路上汇聚了诸多历史痛苦负担和文学自身矛盾的作家。”本文仅通过返观他在文学道路上所走过的脚印,探析他的成功,他的失败,以期人们对浩然进行全面、公正的评价。  相似文献   

20.
日本当代著名作家伴野朗的创作起步于中国,创作灵感也来自中国生活的体验.他以中国帝王将相、刺客、侠士、"反骨"、谋臣等为题材的作品,表现了中国历史人物的魅力;以活跃于古代国际舞台的英雄为主人公的历史小说,展现了中华文化的包容性和影响力.历史小说与历史题材推理小说齐头并进,古代题材与现代题材双管齐下,使伴野朗在古今中国历史文化的广阔天地中挥洒自如,在战后日本的中国题材的文学创作中承前启后、独具一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