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正>近日,四川省档案馆利用处迎来了一位外国老朋友,她就是美国加州理工大学人文科学系副教授戴史翠。六年前,正在攻读哈佛大学博士学位的戴史翠第一次来四川省档案馆查阅档案的情形仍让工作人员记忆犹新。当时的她看清代巴县档案每页只能读懂几句,遇到不认识的字就向工作人员请教,然后再把自己感兴趣的  相似文献   

2.
3.
现藏于四川省档案馆的清代巴县档案,是我国目前保存比较完整的清代地方政权档案,它比较全面地反映了清代巴县地区的政治、军事、司法、经济等各方面的情况,具有珍贵的史料价值。其中的司法档案不仅为我们了解清代的司法制度、司法实践提供了翔实的实例,也为我们了解清代的司法书制度提供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  相似文献   

4.
文章介绍了四川省档案馆馆藏清代巴县档案的缩微拍摄情况,总结了缩微拍摄中的一些经验和做法。  相似文献   

5.
张晓霞 《兰台世界》2013,(19):143-144
<正>巴县婚姻档案是清代巴县衙门在行政管理和诉讼处理过程中保存下来的真实的历史记录,共计6000余卷。这些档案是当时当事直接形成的,并不是事后根据记忆或者传言编写的,具有图书、报刊和其他各种文献不能代替的特殊地位,价值珍贵,绝不亚于清代中央国家机关档案和私家档案。它不仅是清代社会生活的生动写照,还是清代地  相似文献   

6.
7.
四川巴县档案是我国现存时间较长(1751—1911年)、内容较为完整.涉及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方面卷帙最为浩繁(共计113000多卷)的清代县级政权档案.因此,自从50年代该档案被发现以来,一直受到各级领导和学术界的重视与关注.特别是十一届三中全会开放历史档案以来,四川省档案馆利用现有条件,较为充分地开发了这部分档案.当然,由于各种原因的限制,也存在不尽人意之处,下面拟就清代巴县档案利用、编辑、研究的现状作一概述.  相似文献   

8.
改嫁是妇女在婚姻中重新选择配偶的重要形式。中国古代妇女由于受到种种约束,改嫁和初婚一样,往往并不能完全由自己做主,但清代四川妇女的改嫁却呈现了不同方式。巴县档案中收存了大量关于四川妇女改嫁所引发的诉讼档案,从中可以看出四川妇女改嫁的特点,从而发现一些值得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巴县档案中的民俗档案文献,于2010年2月22日入选第三批《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名录》.在现有的巴县档案分类中并没有专门的民俗类档案,有关的民风民俗材料夹杂在各大类档案中,以司法类为最.巴县档案数量庞大,以全部巴县档案作为一个整体项目申报中国档案文献遗产难度太大,所以申报工作开展之初,四川省档案局就决定以专题作为项目来逐一申报.先是选择将"巴县档案中的土地租佃档案"作为项目申报,很快被否;接着选择了民风民俗专题,在巴县档案中共找到相关档案287件,2002年初以《巴县档案中的民俗档案文献》为题申报中国档案文献遗产.笔者也于那时起与之结缘近十年.对于民俗这个大课题和巴县民俗档案这个小课题,笔者均无精深的研究,但十年频繁的接触,巴县那些民俗档案和档案中的那些人、那些事倒也时常浮现脑际,亲切如故旧.  相似文献   

10.
<正>在中国,"里正"这一职务由来已久,其源于传统的"里甲"制度:按照一定的户数编为一里的原则,由交粮最多的10户户主轮流担任"里正",负责日常治安等工作。清末,巴县"里甲"制度已名存实亡,各场"里正"之职多处于空缺状态。光绪十二年,时任巴县正堂拟定札文颁布"今本县因地制宜拟定数场添委里正一二人督办以专责成而取实效(见下图,现存于四川省档案馆)"政策,即推选出老成稳重、明辨事理之人,担任数场"里正"一职,负责监督四到五个场的  相似文献   

11.
巴县档案中保存了不少清代乾嘉道时期与农业灌溉用水相关的材料,根据这些档案文献可以看到相关的水事纠纷,看到规定用水的水利执照等,充分反映出巴县地方政府对水利的有效管理和官民互动。  相似文献   

12.
清代巴县档案,是研究巴县地方史的第一手资料,因为其数量庞大,内容丰富,价值珍贵,深为中外学者所重视,掀起了研究巴县档案的热潮。但是,目前对巴县档案的已有研究尚不能完全令人满意,史料汇编和开发利用档案的力度还需进一步加大,研究者的研究热情还需进一步调动,研究内容的深度和广度还需进一步拓展。  相似文献   

13.
清代四川巴县档案是我国现存时间最长、最完整的一部分地方历史档案。这一部分珍贵的历史档案已为国内外有关专家、学者所关注。这部分档案比较完整、系统地反映了清代巴县从康熙九年(1670年)到宣统三年(1911年)共二百四十余年各朝代的内政、外交、财政、经济、军事、文化、司法等各方面的情况,不仅是研究巴县历史的第一手资料,也是研究清代重庆、四川和我国西南地区历史的重要史料。这批档案已经对我国历史研究、学术交流、  相似文献   

14.
15.
清代嘉庆年间,政治腐败愈演愈烈,吏制、司法积弊深重,士民军丁怨声载道,四川民间市井出现对联、新戏、民谣,尽其嘻笑怒骂之能事,揭露、鞭挞滥官狡吏酷役的丑恶行径,清代巴县档案留下了真实记录,下面是其中的几则故事。若要子孙能结果除非贼案不开花嘉庆二十二年,陕西道监察御史程伯銮回川休假,在某县城刻字铺中见一对联,联语云:“若人子孙能结果,除非贼案不开花。”询知为鲁典史所刻堂联,用以自警的。程伯銮不解“开花”二字之义,即留心访察,始知由于官府有“缉贼追赃,严究窝户”的法令,民间遇有被窃案件呈报之后,扑厅差役就将被窃事主邻近…  相似文献   

16.
中国封建社会对乡村社会的管理主要是通过县级官府得以实现,县官为完成考成之责而依法施政治民。近年来,乡村管理成为清史研究的热点之一,学界对村落内部的家族、绅耆、约保、盗贼、团练、乡地、讼师等的研究可谓蔚然大观,对村落外部作为政治国家象征的县官的研究则尚显薄弱。乾隆朝《清代巴县档案汇编》主要以司法档案的形式,记载巴县的内政、经济、文教、卫生、军事、社会等情况。本文在初步解读各种案例的基础上,有别于学界以往研究,探讨巴县知县对乡村的管理,以增进人们对传统县官乡村管理的了解,反思目前研究方法中的"上下结合"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陈倩 《兰台世界》2020,(4):156-160
档案资料是盐业史研究的重要参考物,也是厘清盐业史相关问题的重要佐证物。在食盐专卖的古代中国社会,私盐处于地下交易状态,大多官方史料对事件本身记载有限,重点从宏观层面讲述贩私的原因以及惩治贩私行为的国家与地方法规等,而档案资料则详细记录了贩私案件本身,是十分有价值的研究对象。《清代巴县衙门档案》作为我国清代档案中价值珍贵的县衙门档案,保存了大量盐业记录,其中包括诸多有关私盐的记录。通过梳理这些档案,可以在总结清代巴县私盐特点的同时窥见四川私盐问题并佐证相关史料。此外,《清代巴县衙门档案》还有研究盐商缉私、丁宝桢改革盐务、贩私惯犯等问题的价值。  相似文献   

18.
《四川档案》2010,(2):36-36
2010年2月22日,“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工程”国家咨询委员会会议评定通过了《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名录》第三批入选项目,全国一共有30件(组)档案文献入选,其中,四川省有“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毕摩文献”和“清代四川巴县档案中的民俗档案文献”两组档案文献入选。  相似文献   

19.
说到清代四川巴县档案的发现 ,还有一段有趣的故事。那是1953年的一天 ,时任西南博物馆馆长的著名考古学家、四川大学历史系教授冯汉骥偶然来到重庆樵坪场的一座关帝庙里 ,发现满屋故纸 ,无人照管 ,抽出一看 ,乃是清代巴县衙门的档案 ,他粗略翻阅几卷 ,认为很有学术价值 ,即迅速运回西南博物馆 ,并进行了初步的整理。1955年 ,该馆改为重庆博物馆 ,冯先生向四川大学历史系主任、著名史学家徐中舒教授介绍了巴县档案的情况 ,徐中舒建议由川大历史系专门主持整理。1964年 ,中央规定所有旧政权档案集中统一交档案馆保存 ,四川省档案…  相似文献   

20.
"归档"是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档案学术语,在我国传统档案学理论中被赋予特别意义,即把归档作为划定文件与档案的界限,归档前不能称为档案,归档后也不存在文件.这种观点在我国档案事业建立之初,档案学研究起步之初,对认识档案这一新事物有重要作用.因为,档案工作创建时利用"归档"将文件与档案区分开来,建立自己的工作体系,确定自己的研究管理对象,是有利于人们把握"档案"这一新事物的.正如列宁所说:如果不把不间断的东西割裂,不使活生生的东西简单化,不加以割碎,不使之僵化,那么我们就不能想象、表述、测量、描述运动,不仅思维是这样,而且感觉也是这样,不仅运动是这样,而且对任何概念也都是这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