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学科问题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学科问题是近年来国内外研究的热点之一,但是学科的定义却众说纷纭.在文献综述的基础上,文章认为,学科有三个内涵:知识分支和教学科目;知识生产与传播的学术组织;知识和知识者遵循的制度性机制.学科的基本要素是独特的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和研究领域,这三者展开的物理空间是学术组织.学科的基本特征是知识性、规约性和开放性等.国内外对于学科问题的研究实践不断丰富和完善了我们对学科的认识.  相似文献   

2.
藏语言文学(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作为青海师范大学传统优势学科之一,学术积累雄厚,学术声誉较高。经过多年的建设与发展,加上此学科所具有的地方性、民族性、师范性特点,在国内同类院校中具有一定的学科特色和专业优势,尤其在师资队伍的建设、人才培养、民族文化传承、社会服务等方面成效显著。本学科设有藏学研究中心、藏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研究中心、藏学文献资料信息中心等教学科研机构,有文学、语言、综合3个教学研究室,设有“师大藏学论坛”等学术交流平台。  相似文献   

3.
任何一门学科之所以能够相对独立存在,其首要条件是必须有自己的排他性的研究对象,这是区分不同学科的主要标志.研究对象的界定往往决定着学科的研究内容、范围、性质、学科体系等,因而对于学科发展和相关问题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而学科对象的界定往往也与学科知识分类密切相关,这为我们确定职业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4.
比较教育学定义问题浅议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近十几年来我国比较教育学有了长足的进步,但是对于一门学科的建立与发展来说,十几年毕竟是太短暂了。我们大量地介绍和描述了外国的教育实践与理论,但比较和分析不足,我们还缺少清晰的理论框架,在研究方法上也没有明显的突破。如果要使比较教育学在我国有一个质的飞跃,就必须对比较教育学科自身的一些理论和实际问题展开研究和讨论。我想我们首先应对什么是比较教育,比较教育研究的目标是什么,也就是说比较教育学的定义是什么展开讨论和研究。当前比较教育学学科中的理论和实际问题几乎无不与定义问题相关,搞清定义问题无疑会促进比较教育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把“比较文学”在字面的意义上误读为“文学比较” ,这不仅存在于当下中国汉语比较文学界 ,即使在国际比较文学界也是一种由来以久的现象。为了准确地定义比较文学 ,我们还可以把比较文学与其他四种相关学科概念进行参照从而明确这一点。讨论民族文学、国别文学、总体文学与世界文学这四个学科概念的外延与内涵 ,这对于进一步明确比较文学的学科特征、学科意识和学科界限有着重要的学理意义。  相似文献   

6.
比较文学是一门多元动态发展的学科,在学科定义、研究方法、研究对象等方面都没有定论,这给教师在教学上带来了极大的困难.文章对比较文学概论的教学中遇到的一些问题,如学科定义问题、方法对象问题、影响研究问题以及实践运用问题,提出了一些看法以及具体解决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邓小平同志是我们党的第二代领导人,他在发展毛泽东思想和创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过程中,对民族理论的发展也作出了杰出贡献.我们研究这个问题,对于自觉地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正确处理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民族问题,做好民族工作,发展民族地区的经济和文化事业,有着极其重要的指导意义.邓小平同志对民族理论的贡献是多方面的,最基本的有以下几个方面:一、关于民族问题和民族工作重要性的理论  相似文献   

8.
藏语言文学(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专业作为青海师范大学传统优势学科之一,学术积累雄厚,学术声誉较高。经过多年的建设与发展,加上这一学科所具有的地方性、民族性、师范性特点,在国内同类院校中具有自己的学科特色和专业优势,尤其在师资队伍建设、人才培养、民族文化传承、社会服务等方面成效显著。本学科设有藏学研究中心、藏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研究中心、藏学文献信息资料中心等教学科研机构,有文学、语言、综合3个教研室,设有"师大藏学论坛"等学术交流平台。  相似文献   

9.
“肯定多样性”是“肯定性行动”与“多元文化主义”相结合的产物,是美国族群政治与民族高等教育发展的第三阶段.它既是美国少数族群与主体族群之间政治和法律博弈的结果,也有着深刻的文化、教育和经济意蕴.其核心观点是:多样性不是问题,而是资源.这对于我们理解和处理民族及其文化多样性问题、发展民族教育都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对于内地高等教育民族班(校)教育而言,我们应努力促进各民族大学生在教室内外的正式与非正式互动和交流.  相似文献   

10.
任何一门学科都要有自己特定的研究对象,否则,就不能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社会学的研究对象问题,自它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以来,在国内外的社会学界一直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据有关资料介绍,在国内的社会学界有24种定义,在国际社会学界中有30种定义。而且直至今日,还没有任何一种定义能够为所有社会学者所公认,但也没有任何一种定义受到所有社会学者的批评。正如英国社会学家布鲁姆所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