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文学作品集,其中产生了大量的成语,这些成语对今天我们解读《诗经》具有重要的价值。文章从远古社会的鸟图腾崇拜、农耕社会的生殖崇拜和婚恋风俗、上古社会的政治讽刺几个方面分析,阐释《诗经》成语中的动植物文化。  相似文献   

2.
作为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的《诗经》,不仅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而且对汉语史的研究也有重要的文献价值。《诗经》的语音状况反映了上古的语音状况。《诗经》中有许多特殊的韵字,它们的语音与后世有比较大的区别。文章主要分析上古之部、文部的部分韵字在《诗经》及相同、相近时代文献中的用韵状况,略与中古比较。  相似文献   

3.
浅议《邶风·柏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概述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共305首诗.原名《诗》或《诗三百》,至汉代奉为经典,故称《诗经》,这一名称一直沿用至今.《诗经》所反映的是距今二千五百年至三千年的上古社会生活.  相似文献   

4.
陈楠 《广西教育》2010,(18):67-68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也是一部文化典籍,它形成于西周初期至春秋中叶。但事实上,《诗经》中相当一部分诗歌有更久远的历史源头,这种情况在十五国风中最为明显。各地的土乐当中应当有一部分诗歌是上古歌谣的遗留。它们经过人们的口耳相传与损益变形,到了周代社会逐渐定型而被收录在诗集中,因而它们传达出了更早的社会生活信息。《诗经》中为数众多的燕飨诗,即充分表现了上古礼制习俗。  相似文献   

5.
《诗经》写作时限跨两千余年,以真实可靠的文本呈现了上古三代中华写作文化的真相。中国型写作文化也正是奠基于《诗经》时代。从写作活动的起源、社会环境、动机、功能、主题、语言媒介、传播与接受等环节对《诗经》文本系统地加以考察,是中国写作史研究的一项基础性工作。  相似文献   

6.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它反映了先秦时期的语言面貌。本文主要通过对《诗经》中通假本字和借字的语音关系的分析,为上古语音的研究提供一个依据。  相似文献   

7.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在文学史上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从语言学角度看,《诗经》为后人保留了大量珍贵的上古语言资料,为语言史的研究提供了极大方便。从古以来,对《诗经》的研究也大致可以分为文学和语言两大类。对《诗经》思想、艺术的探讨可归之于文学,对《诗经》文字读音的探求,对虚字实字的训释,对句式的分析,则属于语言  相似文献   

8.
《诗经》写作时限跨两千余年,以真实可靠的文本呈现了上古三代中华写作文化的真相。中国型写作文化也正是奠基于《诗经》时代。从写作活动的起源、社会环境、动机、功能、主题、语言媒介、传播与接受等环节对《诗经》文本系统地加以考察,是中国写作史研究的一项基础性工作。  相似文献   

9.
《诗经》是我国最古的一部诗集。很多刚上初中的同学大概还没有读过《诗经》,可是也许听说过《诗经》。读了这简短的一篇,就可以知道《诗经》是怎么来的了。朱自清先生“《诗经》的源起”,从上古论起探求任何事物的来历是很有趣的,探求到了家,就是一种真知识。探求须有凭证——书本上的凭证,再加上合理的想像。  相似文献   

10.
从引特征入手将《诗经》中其它诗句与《七月》一诗析出的上古农谚进行对比,判断,并从谚语自身特征加以进一步辩析,论证,确立其为上古农谚。  相似文献   

11.
《诗经》幽会诗蠡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幽期密约是上古恋人两心交融的方式之一,蕴含着丰富的社会文化内容。《诗经》的幽会诗的发展和变迁,也体现爱欲和社会生产关系、原始巫术和伦理意识的相互影响和相互消溶的历程。  相似文献   

12.
《诗经·国风》中的婚恋诗是历代研究者研究的焦点。时至今日,它依然是《诗经》研究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通过对《诗经.国风》婚恋诗中赠物定情习俗的分析考证,可以看到赠物是上古先民纯朴、自然的求爱方式。花草子实,儷皮美玉皆是他们传情的媒介。这一习俗的渊源应归之于此期的社会分工特点和上古的生殖崇拜。同时,也可以看到上古民间男女自由、平等、和谐的两性关系。  相似文献   

13.
20世纪二三十年代兴起的以顾颉刚为代表的著名历史学派——古史辨以还原上古真史为目的,解构传统《诗经》学,清除历代《诗经》学萌生的伪史并查证真史。其诗学取向与价值在于,直面《诗经》本文,解除《诗经》的经典光晕,还原《诗经》的文学面目,因而对《诗经》学作了深度刷新。但是也因游走于历史与文学之间,遗失了更为细腻的历史文化密码,也对《诗经》造成了漏解、无解、误解的阐释缺失。  相似文献   

14.
上古时期人们通过口耳相传的方式而传授的知识可分为“叙事”、“言论”两大类。中华民族进入文明社会之后,在“崇信务实”的文化背景下,人们逐渐开始尊崇“言论类”知识。《诗经》无论是从内容还是从形式上看,都具有“言论类”知识的特征。《诗经》岛流传、采集、编纂与这一传统观念有着某种程度的内在联系。春秋战国时期人们大量称引《诗经》来论事说理,也是基于这一传统观念。  相似文献   

15.
作为战争产物的兵器,自从诞生之日起就和文学紧密联系在一起,《诗经》《左传》等上古文学作品中都可见兵器的身影。而作为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的《史记》在记载了无数次战争的同时,也记载了大量的兵器,分析其中的兵器既可以帮助我们深入了解上古战争活动真实状况,又可以真实地反映先秦到西汉时期军事科技的进步和兵器学的发展,对此问题的研究也是《史记》研究的一个新领域。  相似文献   

16.
《诗经》最后成书大约在春秋中叶,当属上古中期,它基本能反映上古汉语的语法特点。现就《诗经》一书中出现的人称代词从其数量、称数和句法功能方面做一简单的平面研究。  相似文献   

17.
《论语》中载有孔子与弟子子夏关于《诗经》的对话,称赞子夏"可与言诗"。所谓"言诗",历来理解为对《诗经》义的讨论,从而把子夏言诗作为他通晓《诗经》之本义并写作《毛诗序》的证据。其实,孔子的"言诗"是"赋诗言志"的意思,它在春秋时代是从属于礼乐仪式的说话方法,与后来直接讲解《诗经》的《毛诗序》没有关系。孔子对于《诗经》的所有论述,都是围绕"赋诗"而展开的,而并没有阐释《诗经》之本义。战国以后,社会意识形态的载体由礼乐仪式转为经典,才产生了企图诸首解释《诗经》的《毛诗序》。但因为释《诗经》者仍未脱离上古以礼乐为治的时代所形成的隐喻思维模式,仍然用发微索隐的方式去理解《诗经》,故使《诗经》的本义长期被掩埋。  相似文献   

18.
通过深入研究江有诰的《诗经韵读》发现,其中得中有失,失中有得,失误中还包含着某些合理的因素。其成就主要表现在六个方面:1.首次以韵读形式系统地展示出《诗经》的用韵情况;2.对《诗经》用韵研究多有发明;3.在处理《诗经》“合韵”上成就颇多;4.订正了段玉裁、王念孙等研究《诗经》用韵的诸多纰缪;5.能以音变理论审视《诗经》的韵脚字;6.分古韵为二十一部.对上古韵部体系的建构贡献良多。其不足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1.对某些篇章用韵体例的理解错误;2.在《诗经》“合韵”处理上有缺失;3.韵字注音理论认识上有缺失;4.早期对上古声调的认识错误。  相似文献   

19.
《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中有一篇讨论《诗经》的文字,被题为《孔子诗论》。《孔子诗论》中有大量的通假字。文中对《孔子诗论》中的通假字进行了较为深入全面的分析,指出了这些通假字在声、韵、调三方面所反映出的上古汉语语音的特点;同时也指出,《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这篇讨论《诗经》的文字,在没有弄清它的真正作者之前,题为《诗论》最为确切。  相似文献   

20.
在汉语发展史上,先秦西周时期是汉语词汇由以单音节为主向以双音节为主开始过渡的重要发展阶段。《诗经》中由单音节重叠而构成的双音节叠字的大量使用正可以体现这一特点。《诗经》的叠字具有鲜明的特色,不仅为作品传情达意起到很大作用,也反映出我国上古时期汉语词汇运用灵活、意蕴丰富的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