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躺下睡不着,坐着直打盹;近事记不得,远事忘不了。”这段对老年人的形象经典概括出自王炳照先生之口。提到王炳照先生,如果你是北京师范大学的,你一定知道。他身材魁伟,面容慈祥,就像一本厚重的书籍,即使不说不笑,也深刻绵长。我们有幸听过他的中国教育史课,他对经典教  相似文献   

2.
改革开放以来的三十年间,当代中国教育史研究,受到了学术界,尤其是教育理论界的关注,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先后出版了一批有重要影响的学术著作,如《中国教育思想通史》第八卷(王炳照、阎国华主编,湖南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共和国教育五十年(19491999)》(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中国教育制度通史》第八卷(李国钧、王炳照主编,  相似文献   

3.
<正>“寻找把教育学托上天空的彩云”是恩师王炳照先生在22年前《写在陈元晖先生〈中国教育学史遗稿〉出版之前》一文的主标题,现作为这篇书评的主标题,是想表达两个方面的情结。一是对“中国教育学史”研究的情结。正如王炳照先生将自己的文集同样定名为《寻找把教育学托上天空的彩云》(“中国当代教育论丛”之一,人民教育出版社2010年9月第1版)时所言:“将文集定名为《寻找把教育学托上天空的彩云》,实际上是我的老师陈元晖先生的一贯追求,  相似文献   

4.
田梦园 《音乐世界》2010,(22):78-81
被称为花美男的张根硕.这一次则决定要当回漫画中的白马王子。继《原来是英男啊》之后,《玛丽外宿中》作为张根硕的回归之作将展现不用于黄泰京的不同面。看惯了完美诠释角色的他,大家难免会想了解真实一面的他。现在就为你揭开关于张根硕那些你知道的不知道的26件事。  相似文献   

5.
曾子的故事     
1.你听说过曾(zeng)子吗?他是孔子喜爱的学生,也是儒(ru)家经典《大学》的作者。  相似文献   

6.
短篇小说是小说队列里的轻骑兵。因为短.写来不是很难;因为短.读来也快。相对于长篇,他似乎不需要宏大的骨架.也不需要精细的构思。但读晓苏先生的近作《吊带衫》.你会改变对短篇小说的成见。  相似文献   

7.
《荷塘月色》是朱自清先生的经典名篇,历来对他的解读.读者习惯于把眼光停留在“荷塘月色”的描写上.而对于作者提到的“江南采莲”则较为忽略甚至是不理解。笔者在此则认为,后者正是解读《荷塘月色》的重心所在。  相似文献   

8.
目前,不少青少年远离经典书籍而沉迷于网络学。名作家王蒙一直关注着青少年的阅读状况,借其自传《半生多事》面世之际,王蒙再次呼吁青少年要多读经典。王蒙说:“我并不排斥网络学中有意思的东西,但是过于方便的网络学就会廉价.甚至粗俗。内容肤浅的养分极其有限,负面影响却不少,不利于青少年的成长。”王蒙在自传第一部《半生多事》中.细数了少年时代的读书经历。他自幼喜欢读书,在家人的影响下阅读了大量的中外经典书籍。这些书不仅让王蒙受到了学的熏陶.更为他以后的学创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王蒙回忆.“童年时.我背诵《孝经》、《大学》、《苏辛词》、《花间词》;少年时,我背诵冰心与巴金,后来还有鲁迅的《野草》,汉语的平仄四声如歌咏,如唱赞美诗……”王蒙走上革命道路,也是读书产生的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9.
重读汪曾祺先生为摄影集《胡同之没》而写的序言《胡同文化》.忽觉文章中隐含一种对旧中国国民精神的思考.可与鲁迅先生《呐喊》里许多文章,如《阿Q正传》.对比起来读。两位大师写作风格不同.鲁迅先生直露,火药味浓些,他以刀作笔,直接解剖国民劣弱的心灵;而汪曾祺先生写的文章调侃味浓些,不愠不火,娓娓道来.殊途同归,也对旧中国国民精神进行了深沉思考。  相似文献   

10.
张霞云 《滁州学院学报》2013,(4):130-132,136
杨明照先生是我国著名的"龙学"专家,他的《文心雕龙》校注被誉为"研究《文心雕龙》的小百科全书"。他在《文心雕龙》校注上取得如此大的成就,是与他切实可行的校勘思想是分不开的。  相似文献   

11.
《学科教育》2010,(5):95-95
2010年9月28日,在我国著名教育史学家、北京师范大学资深教授、原《教育学报》主编王炳照先生逝世一周年之际,由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主办、教育历史与文化研究院承办的王炳照与教育史学科建设研讨会在北京师范大学举行,出席会议有学校领导、兄弟学术单位专家、王先生生前老同学、老同事、王先生的弟子、学部教师、研究生等约130人。  相似文献   

12.
白岩松在《痛并快乐着》一书中记载了这样一件事。有一次,黄集伟先生问他,你将走进一个孤岛,衣食无忧,但只许带一本书,请问你最想带哪一本书?他说:“我将带上一本厚厚的《鲁迅全集》。”如果让我也来回答这个问题,我会与白岩松作出同样的选择。  相似文献   

13.
风雪叩门人     
江乙 《当代电大》2006,(3):36-37
1933年深秋的一个下午,燕京大学新闻系学生萧乾照例到阅报栏去看报.忽然在《大公报》上看到了小说《蚕》和自己的名字。小说是他寄给沈从文先生请予以指教的.没想到就这样登了出来。看到自己的创作第一次变成铅字.萧乾真是喜出望外。更令人兴奋的事还在后面。  相似文献   

14.
《教育史研究》2009,(5):1-2
王炳照先生一直给《教育史研究》杂志审稿。我们编辑今年第四期时,还将稿件送王先生审阅。不久获悉王先生住院。先生手术后,我们曾去医院探视,王先生躺在病床上还在关心杂志的工作。  相似文献   

15.
对于《陈涉世家》中“与皆来会计事”一句,苏教版初中语文教材、北大中文系《古代汉语》、王伯祥先生的《史记选》都翻译为“一起来集会议事”。“皆”指“一起”,那么“与”是什么意思?对此,苏教版初中语文教材略而不提,《古代汉语》认为“与’’迢‘举”,是全部的意思。对于此类注释,汪义华先生提出质疑。他认为“与皆来会计事”是“皆来与(之)会计事”的非常规词序省略句。窃以为将“与”看作介词是合理的,本文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论述之。  相似文献   

16.
经典永恒,永远说不完,说不透。沈从文先生的《边城》自然在经典之列。在选入中学语文教材之后,《边城》成为语文教育的一个焦点,对它的解读更为师生瞩目。曹文轩先生既是著名作家,又为著名学者,  相似文献   

17.
作为一名同行,我读了《现代师范教育论》(耿文侠、耿彦君著,河北教育出版社出版),有许多感想,现将片断追述如下: 1.“教育是人类社会中永恒的事业,教师是人类社会中永恒的职业,培养和培训教师的工作也将是永恒的。”读着这段话,似乎有一种“名人名言”的感觉。读完后才知道,这是北京师范大学教育与心理科学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王炳照先生为该书所作“序言”中的话。这恐怕是作为从事教师职业的人最喜欢听的话,类似于“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但不管怎么说,这话是事实。 2.读完全书,实感到该书内容的系统和丰厚…  相似文献   

18.
由王炳照先生主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简明中国教育史》是一部广受学员欢迎的教育管理专业的自考教材。它对历代教育制度和教育思想作了全面的介绍和明确的评析,史实裁剪妥贴精要,理论阐释深入浅出,体系完整,结构严谨,线索清晰,重点突出,文字简明。它既充分体现了教育史的专史特点,又便于学员自学阅读,因此被誉为。近年来出版的同类书籍中质量最好、使用最方便的“自考教材。但是,因为教育史这门课程涉及中国古代文化制度、政治制度与思想史方面的内容较多,  相似文献   

19.
不可能先生     
不可能先生能做许多令人惊奇的事。 比如.不可能先生能跳过一栋房子。你也试试看.不可能吧!  相似文献   

20.
韩静霆的《听泉》是一篇介绍不朽的传世之作《二泉映月》的散文。(见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鄂教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作者首先从演奏《二泉映月)先声夺人的感受说起,是音乐天才阿炳用自己对自然的热爱.对生命的感悟,创造了这不朽的经典.音乐的“清泉”;是音乐理论家杨荫浏先生发现了它.听懂了它,记录了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