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英国爱丁堡卢斯林研究所培育出了世界上首只无性繁殖绵羊“多利”,被称为“克隆”。这一消息被新闻媒体竟相报道,并引起了各种争论和人们的好奇甚至恐惶,“克隆”也几乎成了“复制”的代名词。作为一个局外人,我本来对此无话可说,可是由“克隆”而引发的另一现象却让人不能议论一二。这种现象是什么呢?就是新闻流行语现象。“克隆”本是一个科技用语,可是因为它太时髦了,竟被某些“新闻异常敏感”的人借用了。手头有两份很有  相似文献   

2.
1957年——前苏联发射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卫星“斯普特尼克”1号;1958年——美国第一颗卫星“探索者”1号发射成功;1960年——一枚R-16火箭在位于苏联哈萨克斯坦共和国境内的拜科努尔航天中心爆炸,造成91人死亡;1961年4月12日——俄罗斯宇航员尤里·加加林成为进入太空第一人;1961年5月5日——美国首次成功进行亚轨道飞行,宇航员是艾伦·谢泼德;1961年5月25日——约翰·F·肯尼迪总统宣布在十年内将人类送上月球的目标;1962年——美国首次成功进行轨道飞行,宇航员是约翰·格伦;1967年1月——在卡纳维拉尔角进行模拟发射时,“阿波罗”1号飞船…  相似文献   

3.
由常州人民广播电台记者徐田军花近10年时间写作的专著——《新闻理论与写作实践》一书,已由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据悉,地市新闻单位记者写作新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专著,在江苏省尚属首次,在全国也不多见。全书包括“新闻篇”、“通讯篇”、  相似文献   

4.
活动     
《视听界》2013,(6):11-11
江苏广播举办“开放日”活动 日前,江苏广播迎来一批特殊的客人——由各个广播部通过报名、选拔组织的30名听众代表,在工作人员的带领下参加了首次“江苏广播开放日”活动。一个多小时的活动中,听众代表与主持人交流,填写调查问卷,参观电台直播区、台史陈列室,并合影留念。  相似文献   

5.
政经资讯     
《青年记者》2006,(6):4-5
话语“我们村民的牙齿都笑掉了!”——湖南衡阳乡官作假竟评上模范“我们跑啊跑啊,最终可能还是要回家结婚、生子,继续父母那样的生活。”——江西农民工阿庆说“死一个矿工让老板拿出120万”——重庆市长要让不法矿主死不起人“喝醉酒失手了,我以为是酒店女老板”——韩一高官摸女记者引咎辞职面孔“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首创者林毅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人力资本理论”和“穷人经济学”的提出者林毅夫,是温家宝总理智囊团成员之一。林毅夫1952年出生于台湾,在台军方任军官,1979年“逃”到大陆在北大攻读硕士,1982年赴美留学,1987年回…  相似文献   

6.
近读首都一报纸,见有一消息称,某军区“今年头11个月,全军区发案率比去年同期下降25%”呜呼!堂堂人民解放军减少发案率竟成了“成绩”,竟成了“新闻”!更何况减少并不明显,以25%计,如果去年为4人犯罪,今年为3人,只减少1人。即使减少得再多,我看也不必当新闻来报。这类把丑事当美事来说的“新闻”,我还见过  相似文献   

7.
63年前.一本法国人写的童话《小王子》在美国首次出版而法国人却只愿意记得它的法国出版日——1946年4月.并高调为它过这个“来历可疑“的60岁大寿.足见其用心之良苦  相似文献   

8.
今年北京市人大代表换届选举分外热闹。本来,人们已经习惯了这样的选举过程:每个有选举权的人去领一张选民证,然后听选举的组织者向他们介绍一下由“组织推荐”的若干候选人的情况,然后,在一个定好的日子,在这份名单划上几个钩,投进投票箱。 但是,今年的北京选区冒出了一些“自荐参选者”。先有舒可心——北京市第一个自荐物业管理委员会主任并成功当选的业主、打假专家王海等,后有北京市高校的一批学生。这种被称作“北京现象”的自荐参选潮,透出了民众一种从未  相似文献   

9.
近读首都报纸,见有一消息称,某军区“今年头11个月,全军区发案率比去年同期下降25%”。呜呼!堂堂人民解放军减少发案率竟成了“成绩”,竟成了“新闻”!更何况减少并不明显,以25%计,如果去年为4人犯罪,今年为3人,只减少1人.即使减少得再多,我看也不必当新闻来报。这类把丑事当美事来说的“新闻”,我还见过  相似文献   

10.
"认知元"的三维结构理论   总被引:9,自引:5,他引:9  
温有奎  徐国华 《情报学报》2004,23(2):242-246
本文首次提出“认知元”结构 ,并指出它是由信息、知识、文明构成的三维结构。这是对波普尔三个世界理论的补充。“认知元”结构对实现知识组织、知识检索、知识自由集成 (或重组 )有理论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新闻实践》2011,(7):29-29
由国家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国家工商总局共同组织实施的我国广告师“执业”资质考试日前首次举行。2万多名广告专业技术人员在全国同时参加考试。目前全国广告业从业人员超过130万人,相关专业在校生约10万人。中国广告协会负责人介绍,首次进行的职业水平考试包括“助理广告师”、“广告师”两级,  相似文献   

12.
据说尼安德特人在房屋烧塌时首次尝到了烤乳猪的美味,为了吃烤猪肉,后来不知点燃过多少间房屋……这就是“无法总结成功的法则”,为了再次成功,只有依样画葫芦重新做起。我认为新闻人应该像一架直升机,在高空(理论)与低空(实务)之间频频升降。  相似文献   

13.
公开的力量     
相传几百年前有一个叫马可·波罗的意大利人,在目睹了蒙古骑兵的强悍以及中华文明的灿烂之后,给当时还相对落后的欧洲人带回两样东西:一个是著名的《马可·波罗游记》;而另一个,则是一种开东西方饮食文化交流之先河的食品———馅儿饼。只可惜当年的“马”先生并不是什么合格的厨师,所以在朋友们面前炫耀时,竟无论如何也无法将馅儿“整”到面里去。情急之下,他只得将“馅儿”贴在“面儿”上弄熟了事。不想上桌后竟也赢得满堂喝彩。几百年后,这种“馅儿饼”几经改良竟然风靡全球,并且还漂洋过海又回到了它的老家———中国。不过留洋之后它有…  相似文献   

14.
2005年6月1日至12日,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书业商会首次与美国驻华使馆商务处共同组织的“2005美国书展参观采购团”赴美观展,并专程拜访了蓝登书屋、巴诺书店和鲍德斯书店等世界知名的书业企业以及在美的华人书店——常青书局。亲身经历了这10余天的旅美生活,相信每一个人都和  相似文献   

15.
由王知津教授等人编著的《知识组织理论与方法》在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全面、系统、深入地分析了知识组织的理论、方法及其技术应用。该著作脉络清晰,体系完善;理论、方法与应用有机结合,深化学科理念;首次对知识组织的环境因素进行考究,并结合实例进行深入探讨;为构建知识组织学科理论体系做出了有益尝试。  相似文献   

16.
本刊讯“向解放军学习”,在中国曾是非常流行的口号。现在重提,主要源于这样的思考——与汗牛充栋的国外管理理论相比,也许,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管理思想、管理方式,对中国企业启迪更大。基于此,北京出版社出版集团2005年初隆重推出《向解放军学习——最有效率组织的管理之道》。这是第一部倡导向解放军学习管理以提高工作效率的本土经管著作。它借鉴解放军的组织规范管理经验,阐释了中国最有效率组织的成功秘诀——高效率是根本。并提出了11条纯粹中国本土化的管理新概念,如从解放军“关心士兵生活”,推导出要“让成员分享组织成长的果实”;从…  相似文献   

17.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文学家都是语言大师。 有大师说:“文学的第一个要素是语言。语言是文学的主要工具。”(高尔基:《论散文》)车是工具,船是工具,语言是“车”,是“船”,感情和思想搭乘语言这辆“车”,这只“船”,就可以由甲人而乙人,由此岸到达彼岸,将一种感情表达,将一种精神发扬,将一种思想光大。“语言是一切事物和思想的衣裳。”高尔基说“文学的根本材料,是语言——是给我们的一切印象、感情、思想等以形态的语言,文学是借语言来作雕型描写的艺术。”(《论散文》)平凹在《语言——人道与文道杂说之一》中说:“一部好作品,使多少人笑之忘我,悲之落泪,究其竟,不过是一堆互不相连的方块字呢。然而,这些方块字,凑起来,有的是至情至美的,有的却味如嚼蜡:这是什么样的魔术啊!”  相似文献   

18.
在1957年的大鸣大放中,有些人提出自己那里的工作应该由内行来管,后来反“右派”风起,这些人大多落马,被打成了反党的“右派分子”。从那以后,好长时间,“外行领导内行”就绝对化起来,竟成了天经地义的“真理”。有的领导人甚至以自己老是当外行为荣。1959年8月,我从山西平陆县的茅津渡沿着黄河北岸向西走到太阳渡去采访。这一路让我大吃一惊。前几天黄河刚发过一场大水,水退后,岸边长的高粱被泥沙淤得只剩下穗头露在地面上。我当时想,一场大水就把这些高粱淤得只剩下一个穗头,将来下游的三门峡水库建成了,不是很快会…  相似文献   

19.
与网络文学亲密接触——蔡智恒系列作品营销策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蔡智恒成功了。这位台湾成功大学的水利系博士生怎么也没想到他“信笔”在 BBS上涂抹的半自传性质的爱情小说竟成了华语网络文学的扛鼎之作。他怎么也没想到在台湾岛销售平平的纸质图书在海峡对岸竟卖得“热火朝天”。《第一次的亲密接触》连续22周位居全国文学类优秀畅销书榜首,《雨衣》、《爱尔兰咖啡》甫一出版,即入排行榜。这位在台南市每天睡懒觉到“日上三竿”的在校研究生怎么也没想到在大陆他竟受到明星一样的拥戴,他的作品能在被称为“文学大师的殿堂”的北京人艺演出……蔡智恒的“横空出世”和其作品的成功推出,自有其特定的环境、时  相似文献   

20.
近日从武汉地区一家报纸上,读到一则字数不到二百,报道未来三天有雨的气象消息。读后尝到一种“挨训”的苦涩滋味。消息只两段,开头一段,竟没有新闻信息,纯系训人。现将这一段抄录如下: 绵绵一天的雨给武汉市民好好“上了一课”,什么叫梅雨。如果对此“认识”不够的市民在这三天里仍可以“继续学习”。(抄录完) 这一段训的不是一人,而是一大片——武汉市民。不说武汉人,就是长江中、下游广大地区的群众,只要成年,大概没有不知道什么是梅雨的。在新闻的开头,发这样训人式的议论,有什么必要?有什么新闻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