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分别以表面活性剂PEG-400和PEG-600为分散剂,FeSO4.7H2O和Na2CO3室温下发生固相反应,得到纳米氧化铁前驱体FeCO3,热解后即可得到产品.经TG/DTA、IR、XRD对前驱体及其热解产物进行表征,表明前驱体FeCO3极易分解成纳米Fe2O3,550℃热解得到了纯晶相的三方Fe2O3,粒度分别约为48.2 nm,50.7 nm.  相似文献   

2.
在Na2CO3溶液中,采用微弧氧化方法制备了纳米晶TiO2薄膜。利用XRD和SEM分别对氧化膜的相组成和表面形貌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氧化膜主要含锐钛矿和金红石相TiO2,且表面布满了尺寸在160nm-60nm之间的柱状TiO2晶粒。  相似文献   

3.
正高分子组织再生材料的表界面设计及功能构筑项目围绕调控细胞在材料上的迁移行为、传递活性物质的微纳米粒子结构调控及与细胞相互作用、复合活性因子的三维多孔支架的制备等关键问题,开展了系统而深入的工作,取得了以下创新成果:1.提出了通过高分子梯度材料调控细胞迁移,从而促进组织再生的研究思想。2.微纳米粒子在组织再生过程中常用于活性物质传递,其微结构和性能影响与细胞的相互作用行为。3.针对组织再生材料的活性功能化问题,  相似文献   

4.
发现了PbS纳米微粒对溴化银乳剂的化学增感作用,对PbS和Na2S2O3对卤化银乳剂的增感作用进行了比较,研究了增感剂用量、增感温度和pAg值、溴化银的晶型等因素的影响,以及PbS纳米微粒与HAuCl4的协同增感效应.  相似文献   

5.
采用电沉积技术制备铋纳米线阵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电沉积技术 ,通过将铋沉积到氧化铝多孔膜的纳米级微孔内 ,制备铋纳米线阵列材料 .实验发现 ,温度对电沉积过程有显著影响 ,镀液中铋以简单 Bi3 离子形式存在有助于金属铋沉积到氧化铝多孔膜的纳米级微孔内 .由于 Bi3 离子在氧化铝模板的纳米级微孔内扩散困难 ,故采取脉冲电沉积工艺 .XRD分析显示 ,通过电沉积工艺制备出了 Bi纳米线材料  相似文献   

6.
以La2O3、Eu2O3、浓HNO3、氢氧化钠、Na VO3、无水乙醇、一缩二乙二醇为原料,采用聚乙烯吡咯烷酮(PVP)辅助水热法合成了La VO4:Eu3+纳米晶,并用X粉末衍射(XRD)、透射电镜(HRTEM)、红外光谱(IR)和荧光光谱(FL)对产品进行了表征和分析。测试结果表明,球状La VO4:Eu3+纳米晶在620nm处有较强的红光发射,溶液p H影响La VO4:Eu3+纳米晶的色纯度和发光强度,其中p H为5时样品的绿色纯度最好,而p H为8时的绿光发射最强。  相似文献   

7.
以乙酸钴、乙酸镍为前驱物,在络合剂乙二胺四乙酸二钠(EDTA)存在的条件下,加入表面活性剂聚丙烯酰胺,采用水热法制备出了面心立方晶型钴镍合金微球。使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能谱仪(EDS)、X射线衍射仪(XRD)对样品进行了表征。SEM照片显示该微球由众多纳米小球团聚而成,微球表面粗糙,充满了厚度为20nm的纳米片。研究发现表面活性剂对产物的形貌有显著的影响,当表面活性剂为油酸和聚乙二醇,分别得到椰菜花状微球和纳米板组成的三维微结构。  相似文献   

8.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系列Pr0.5Sr0.5MnO3纳米晶样品,用X射线衍射仪和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了材料的晶体结构和微结构,并用振动样品磁强计对其磁性和磁热效应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烧结温度的提高,材料颗粒尺寸也相应增大.当材料颗粒尺寸大于115nm时,材料表现出反铁磁到铁磁的一级相变和铁磁到顺磁的二级相变,而当颗粒尺寸小于115nm时,样品低温的反铁磁到铁磁相变消失,只剩下铁磁到顺磁一个相变.采用Maxell关系计算了材料在1T磁场下的磁熵变,在反铁磁到铁磁相变附近发现了正磁熵变,而在铁磁到顺磁相变附近具有负磁熵变.  相似文献   

9.
以发根农杆菌作为-种天然的生物模板,CaCl2为钙源,Na2CO3为碳酸根源,在细胞表面进行结晶,从而制得纳米级CaCO3.此方法开辟了利用简单的生物化学方法,以农杆茵为模板合成纳米级CaCO3的-种新途径.  相似文献   

10.
用低温水热法合成具有高电导率的Na2Ti3O7@CNT纳米复合材料,通过扫描电镜、XRD等手段表明Na2Ti3O7颗粒包覆在碳纳米管表面形成纳米复合材料.在电化学测试中Na2Ti3O7@CNT可逆容量达到210 mAh g-1,并在30C高倍率放电情况下,比容量仍然保持在50 mAh g-1,表明Na2Ti3O7@CNT作为钠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具有很好的容量和倍率性能.  相似文献   

11.
在Na2O-CaO-B2O3-Al2O3-H2O-R体系中(R代表有机胺),应用水热晶化法合成了两种具有新的骨架结构的微孔硼铝酸盐分子筛,结构中硼与氧配位的基本结构单元为平面三角形(三配位)和(四配位)。吸附性能的测定表明这类微孔材料的孔径大小在0.5-0.6nm之间。  相似文献   

12.
新型铁磁性材料的结构电磁特性及在配电变压器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系统地论述了新型铁磁性材料--铁基非晶、铁基大块非晶、铁基纳米晶、铁基大块纳米晶合金的结构、电磁性能及它们作为变压器铁芯使用的优点和缺点;论述了发展大块铁基纳米晶合金对于优化变压器性能的重要性以及配电变压器铁芯材料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3.
采用共沉淀合成法,制备了纳米MgO:Eu3+发光材料.通过X射线衍射(XRD)、激发光谱和荧光发射光谱等手段,对所合成样品的相结构、发光特性等进行了表征,探讨了激发光波长对样品光致发光性能的影响.XRD表征结果显示,所合成的纳米MgO:Eu3+材料具有立方晶相结构,颗粒平均尺寸在50nm~60 nm.通过激发光谱和荧光发射光谱的测量,研究了纳米MgO:Eu3+发光材料在不同发射波长下的激发谱特性,以及不同激发波长激发时,样品的荧光发射特性,讨论了激发波长对MgO:Eu3+样品发光特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本文采用简单的化学合成方法在水溶液中以巯基乙酸为稳定剂制备了硒化镉(CdSe)纳米晶。它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和发射光谱证实了CdSe纳米晶是纳米尺度,并且量子限域效应明显。以CdSe纳米晶为主要的发光材料制备了两种多层结构的电致发光器件,并对它们的光致发光和电致发光特性进行了研究比较。发现在电致发光光谱中得到了强的CdSe纳米晶的电致发光,而在光致发光中发光很强的poly(N-vinylcarbazole)(PVK)在电致发光中它的发光却被抑制了,另外在电致发光光谱中出现了一个新的发光峰值,把它归因于CdSe/BCP界面处的电致发光激基复合物的发光。  相似文献   

15.
微波合成CdS纳米棒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硬脂酸的丁醇溶液中,以Cd(NO3)2和TAA为源材料,通过微波辐射加热合成了立方晶相CdS半导体纳米棒,并用XRD和TEM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16.
《商洛学院学报》2017,(4):28-32
采用微孔纳米碳球为硬模板,KMn O4为锰源,制备了具有核壳结构的纳米复合材料C@MnO_2。首先以八苯基倍半硅氧烷为前驱体制得微孔含硅碳球xph-C-Si,除硅后得到微孔碳球xph-C。其次将所得微孔碳球xph-C在0.5 mol·L(-1)KMnO4溶液中进行氧化锰壳层包覆反应,最终制得C@MnO_2复合材料。该复合材料为球形颗粒,尺寸约为200 nm左右。材料具有良好的分散性,其内部呈现出有序的微孔结构。采用三电极体系,在1 mol·L(-1)KMnO4溶液中进行氧化锰壳层包覆反应,最终制得C@MnO_2复合材料。该复合材料为球形颗粒,尺寸约为200 nm左右。材料具有良好的分散性,其内部呈现出有序的微孔结构。采用三电极体系,在1 mol·L(-1)硫酸钠电解液中对C@MnO_2电极材料进行循环伏安测试,该材料表现出较高的比电容值,在5 m V·s(-1)硫酸钠电解液中对C@MnO_2电极材料进行循环伏安测试,该材料表现出较高的比电容值,在5 m V·s(-1)的扫速下,C@MnO_2电极材料的电容值为286 F·g(-1)的扫速下,C@MnO_2电极材料的电容值为286 F·g(-1)。  相似文献   

17.
采用电化学法合成钛酸锶纳米晶,研究了反应电流对结晶状况、形貌、尺寸和光催化性能的影响。X射线衍射仪、透射电镜和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测试结果表明:室温条件下,反应电流3A时可以得到结晶良好、粒径60nm、最大光吸收边380nm的钛酸锶纳米晶,100min内对甲基橙溶液的降解效率可达93%。该实验路线简单易行,涵盖知识点多,有利于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进行科学研究的能力,可以作为材料化学专业的综合性实验项目。  相似文献   

18.
用凝胶自燃烧法合成Bi0.5Na0.5TiO3纳米粉体,表征了粉体的晶相结构。测试表明应用凝胶自燃工艺合成的Bi0.5Na0.5TiO3粉体材料的粒子大小均匀,晶相单一,不需要经高温处理便能直接形成钙钛矿结构超细粉末。用所合成的粉末压片,1125℃烧结2h即可获得致密的烧结体,其相对密度为98.1%。用SEM观察烧结样品的平均粒径为2μm。  相似文献   

19.
通过Fe与C4H4O6Na2溶液在140---220℃水热反应12h,可控合成了α-Fe2O3纳米材料.通过控制C4H4O6Na2的加入量可控合成了纳米球、纳米棒和纳米带等纳米结构单元.采用x射线衍射仪和扫描电镜对产物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在140--220℃反应得到的产物纯净,没有任何杂质峰,均为菱方相结构.  相似文献   

20.
活性炭是具有许多微孔的碳微晶结构的材料,因显著的活性、尤其是超常的吸附作用而有广泛的应用。目前对活性炭的研究仍停留在对普通材料的研究上面,然而笔者在对活性炭进行深入研究后的结论表明:活性炭是具有纳米结构和纳米特性的材料,从纳米技术的角度来研究活性炭可能将会有新的突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