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论因特网辅助大学生政治思想教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作为全球最大的计算机网络,因特网在给大学生带来多方面冲击的同时,也为优化高校政治思想教育环境带来了希望。本文阐述了因特网辅助大学生政治思想教育的特点以及应用,希望通过因特网辅助大学生政治思想教育,改变高校政治思想教育的被动局面,以利于大学生政治素质的提高。  相似文献   

2.
杨文富 《高教论坛》2010,(3):14-16,26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一直是高校教育工作的重点和难点。当前加强民族地区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首先要进一步弄清教育什么、谁来教育、怎样教育的问题,本文从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贯彻科学发展观三个方面来进行阐释,并就民族地区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深入开展的路径作一些探索。  相似文献   

3.
网络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面对当今社会日益迅猛的网络化大潮,“互联网”对高校大学生的行为模式、价值取向、政治素质、心理发展、道德观念等将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在网络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面临新的发展机遇和严峻挑战。认真研究网络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特点和规律,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就成为一个无法回避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4.
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要贴近学生实际,就必须研究学生的现实需要。当前大学生的就业形势严峻成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难点和热点问题。如何有针对性地开展思想政治工作,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必须面对的新课题。思想政治教育要借助就业指导这个载体,针对大学毕业生就业中常见问题及现状进行分析,来探讨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5.
新时代的到来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新机遇,也提出了新要求和新任务。高校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实现三全育人,就应将社会工作专业的价值理念和专业方法运用于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深入挖掘思政资源和育人元素,优化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和实践,着力构建一体化育人体系,以实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6.
网络文化对高校大学生的价值取向、道德观念等已产生巨大的影响,因特网已经成为重要的思想舆论阵地和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一个新领域。如何把握网络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特点和规律,加强和改进网络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已成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必须面对且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7.
关于改进和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遇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和考验。如何改进和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是高校面临的崭新课题。因此,必须充分认识这项工作在高校的重要地位,采取有效措施,将其真正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8.
"三谁"理论是党中央关于群众路线的最新表述,是党中央要求全体党员认真思考、践行群众路线的基本依据。高校辅导员肩负着数以万计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重任。将"三谁"理论落实到高校辅导员的工作中,回答好"为了谁""依靠谁"和"我是谁"的问题,即回答好高校辅导员的价值实现、力量来源、身份认知三个问题,是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前提和基础。  相似文献   

9.
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高校大学生在新时期所要承受的心理压力越来越大,心理健康教育也随之变得非常重要,这就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一个新要求.将心理咨询引入到高校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来,可以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素质,使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获得更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网络思想政治工作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互联网的迅速普及,因特网在我国也得到很大发展,这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既带来了机遇,又提出了挑战。笔者就如何做好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1.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移动互联网在国内迅速发展,智能手机、网络媒体等新兴技术不断崛起,移动互联网已经渗透到生活、工作的各个方面。随着移动互联网在大学生群体中迅速普及,高校辅导员的工作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辅导员必须结合新形势,提升自身的互联网素养,创新工作方法,更好地服务于学生工作。  相似文献   

12.
当互联网以一种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进入我们的生活时,青少年使用网络的人数日益增加,他们在享受网络的诸多便利的同时,其心理健康也受到严重影响。从自我同一性理论角度分析青少年网络戍瘾问题,会为我们提供一个新的视角。本文在简述艾里克森(E.H.Erikson)青少年自我同一性理论的基础上,分析了同一性与网络成瘾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网络语言是汉语在计算机网络技术发展环境下的变体,是汉语多样化发展的表现。它使用的词汇构成独特,受社会约定的程度较低,表达上口语化与简约化,应用上方便、快捷。随着网络语言进入日常生活和课堂,势必对语文教学产生影响。语文教育工作者对网络语言应有科学的认识并担负起引导学生运用网络语言的责任。  相似文献   

14.
网络英语的特点及构词特征探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覃敏 《哈尔滨学院学报》2005,26(12):127-129
网络英语是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而产生的。文章以出现网络英语的语言学理论为基础,浅析其通俗性、简约性和隐喻性的特点,分析了掌握网络英语的特点和规律,以利于更好地利用网络资源。  相似文献   

15.
随着社会的发展,网络已经成为了人们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大学生作为网络的主要使用者之一,网络成瘾的比例越来越高,本文阐述了网络成瘾的定义和分类,分析了网络成瘾的原因,提出了解决网络成瘾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6.
网络媒体作为人类传播史上一种新生事物,不仅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精神面貌,而且在其传播过程中也彰显出与传统媒介迥然相异的媒介特征,本文着重论述在以新媒介为主导的高速发展的信息化社会中,网络媒体所具有的传播特征.  相似文献   

17.
科学技术的发展把人们带入了网络无所不在而又不可或缺的时代,没有了网络这个巨大的信息库,人们也将失去多姿多彩的现代生活。而网络语言正是人们徜徉这个浩瀚世界的航船。随着国内外交流的不断加强,许多新词汇诞生并通过网络进入了人们的日常生活。文章归纳了网络上新词汇的特征,说明了熟悉网络语言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8.
互联网已经成为现代社会生活的一个部分,对互联网使用行为的心理机制研究日益成为心理学研究的热点问题。本文从人格、心理健康、自我概念及社会支持等心理因素与互联网使用行为的关系出发,分析和综合了已有的研究及存在的问题,并展望了该领域研究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9.
因特网成瘾障碍是过度使用因特网而导致明显的社会、心理和身体损害的一种综合症 ,包括网络色情成瘾、网络交际成瘾、网络强迫行为、信息超载和网络游戏成瘾 ,是由因特网的强大功能、网络的可获得性 ,现实生活问题以及人生理想和个性心理特征等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其对策有思想教育、环境控制、心理咨询与治疗等  相似文献   

20.
Abstract

Two case studies that describe individuals who use the Internet eight hours or more per day are presented. The first portrays and discusses the severe problems that occurred in a student's social, occupational and scholastic life as a result of his frequent Internet use. The second case study shows how the Internet has both improved and hindered a foreign exchange student's life. These cases illustrate how interactive technologies engage users psychologically, and may prompt both adaptive and maladaptive behaviors and consequences among college student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