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七七事变”后,日本帝国主义向中国发动了大规模的侵略战争。在华北,以山西为重点,沿平绥、平汉路进军,夹击山西。在危难之际,中共中央军委副主席周恩来肩负党中央重托,来到山西抗战前线,对山西的政治、军事、统一战线等工作做出了重大贡献。为了“使已发动的抗战发展为全面的、全民族的抗战”,周恩来一到山西,便赶往设在代县雁门关下太和岭口的第二战区长官司令部,会见阎锡山。共商抗战大计。会谈中周恩来指出:“日军之所以横行华北,时局之所以发展到今日危急,究其根源,就在于‘不抵抗’  相似文献   

2.
一部颇具特色的抗战史专著——评《中国共产党与山西抗战》刘子学由山西省史志研究院师文华、牛崇辉等主编的《中国共产党与山西抗战》一书,最近由山西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这部书全面、系统而又高度概括地论述了共产党领导山西人民进行八年抗战的战斗历程,深刻地总结了...  相似文献   

3.
山西抗日战场在全民族的抗日战争中有着突出的地位和重大作用。抗战初期,山西抗日战略支点的形成,开创了全国抗战的新局面;抗战中期,山西战场的发展和扩大,对坚持全国抗战发挥了重要作用,山西抗日根据地成为全国抗战的坚强堡垒;抗战后期,山西战场主动出击,实施反攻,加速了抗日战争胜利的进程。同时,山西特殊形式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在全国具有先导和典范意义。  相似文献   

4.
抗战的严峻态势促使战时文艺工作者抛却成见,广泛汲取一切有益因子,最大程度地进行抗日宣传。于是通俗文艺被纳入“抗战”叙事的洪流,并创生出崭新的“抗战通俗”类“复合模式”,此种“复合”模式既推动了抗战文艺的想象力,又有力地展现了抗战文艺的多样风姿。  相似文献   

5.
抗日战争胜利以后,山西出现了日俘“残留”的局面,这种局面的出现有其深刻的渊源.整个抗日战争期间,阎锡山是唯一没有离开固有“地盘”的军阀,但在抗战中,龟缩在吉县一带的晋军面临诸多的困难,财政拮据、交通不便.尽管采取了一系列的应对措施,但收效甚微.此时的共产党却在山西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八路军力量不断壮大,敌后抗日根据地蓬勃发展.这一切使阎锡山感到极度的恐慌,也促成了阎锡山同日军的合作.抗战期间,阎日双方即有多次接触,达成了一系列协议,但大都停留在了书面阶段.日本投降后,面对共军在山西的咄咄态势,阎锡山“寄存武力于中国”的想法同以城野宏为代表的日军高层不谋而合.双方很快达成协议,三万余名日俘“残留”在了山西,成为阎锡山“剿共”的力量.  相似文献   

6.
太原会战后,山西几近被日军所占,仅剩晋南中条山等零星地带继续掌控在国民政府手中。面对此种情况,国民政府于1938年春开辟了中条山游击区,意在实行敌后游击战,由第二战区副司令长官卫立煌统辖。中条山游击区在一定程度上对山西日军形成了牵制之势,配合了正面战场的作战。然而由于国民政府坚持片面的抗战路线,同时内部派系斗争激烈,又处处提防中共的“扩张”,因此中条山游击区在日军的打击下日趋萎缩以致最后消亡,中条山一役亦被称为是抗战期间“最大的耻辱”,标志着国民政府在山西境内的游击战进入颓势。  相似文献   

7.
对于抗日战争,我们年轻一代知之不多。但我知道中国是东方的主战场,山西是抗战的大本营,八路军总部曾在太行山坚守了八年。当我在为排练抗战歌曲合唱精心挑选曲目时,惊喜地发现,不少广为传唱、流传至今的抗战歌曲,是在我的家乡山西这片红色老区诞生的。  相似文献   

8.
在中共中央北方局的领导下,1936年8月,薄一波等开始在山西开展“特殊“形式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工作,取得了显著成就,而抗战初期成就尤为明显。它不仅推动了华北抗战的进程,而且对全国抗战都发挥了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9.
在抗日战争时期,阎锡山扮演何种角色,是正面还是反面,抑或二者兼而有之?在多数人的心目中,他“联日”“反共”,充当了反面角色。这是一方面的事实,但不是全部事实。本文认为,不仅要看到他有消极反动的一面,还要看到他值得肯定的积极的一面。实事求是评价其功与过,将有助于我们正确全面地认识地方实力派在抗战中的地位和作用,反映山西乃至全国军民的抗战热忱以及我党提出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强大威力。  相似文献   

10.
司马文森“粤北散记”系列散文以其丰富的内容和强烈的纪实特点,真实而生动地反映了粤北地区的抗战现实,具有浓郁的地方色彩;不仅激发了中国军民的抗战“斗志”,同时也引发了抗战“反思”,强调了对“人”的命运的关注,诠释了“文人”与“抗战”的关系,具有“文学”价值的同时,还具有珍贵的“史料”价值;不仅丰富了抗战文学的内容,清算了抗战文学的“二元对立”模式,同时也继承和发展了五四散文“人的文学”特征,在当时的抗战散文中具有特殊的地位,有着重要的文学史意义。  相似文献   

11.
1937年7月卢沟桥事变,爆发了中华民族的伟大抗日战争.在抗战之前和抗战之初,中国共产党在华北地区坚决贯彻执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团结一切可以抗日的党派和阶级,准备和推动了平津抗战和华北抗战.八路军开赴山西前线,坚持独立自主的山地游击战,有力地配合了正面战场的作战,严重地打击了日本侵略者.11月上旬忻口、太原失陷后,以国民党军队为主体的正规战争基本结束.中国共产党坚持全面抗战路线和持久作战的正确方针,推动了敌后抗日游击战争的发展,开创了华北抗战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12.
牺盟会是山西牺牲救国同盟会的简称,是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地方实力派阎锡山抗日联盟的一种特殊的组织形式。它在名义上由阎锡山领导。实质上则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群众抗日组织。共产党人根据全国抗日斗争形势和山西具体情况。把统一战线政策灵活地贯彻于牺盟会的实践之中,使“这一组织不仅在山西的民众运动中曾起领导作用,并且已进入到政府和军队中间,开始了政治机构的改革,创立了新军,在推动山西进步和发展统一战线,坚持山西以至华北抗战上曾起其光辉作用。”因此,完全可以说,牺盟会是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政策成功的一个典范。  相似文献   

13.
在抗日战争史研究中,对国民党一向是偏重于对其正面战场的研究。对于其敌后抗战,直到上世纪80年代后才有人提及,目前研究仍很薄弱。国民党军队在山西沦陷后一直坚持敌后抗战,而卫立煌作为当时第一战区总司令兼第二战区副总司令,是国军山西敌后抗战的主要领导者。所以,对于卫立煌与山西敌后抗战这一个案进行具体研究,可以深化对国民党敌后抗战整体的认识。  相似文献   

14.
在抗日战争史研究中,对国民党一向是偏重于对其正面战场的研究。对于其敌后抗战,直到上世纪80年代后才有人提及,目前研究仍很薄弱。国民党军队在山西沦陷后一直坚持敌后抗战,而卫立煌作为当时第一战区总司令兼第二战区副总司令,是国军山西敌后抗战的主要领导者。所以,对于卫立煌与山西敌后抗战这一个案进行具体研究,可以深化对国民党敌后抗战整体的认识。  相似文献   

15.
在全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以前,山西是在一个省的范围内实现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唯一的一个省。它的形成,对山西抗战、华北抗战以及全国抗战都起了巨大的促进作用。山西抗日民族统一战线除了具有全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特点外,又具有其自身的特点。它创造的牺盟会、决死队以及战地动员委员会的形式在全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独一无二,其辉煌战果在中国抗战历史上是不可磨灭的。  相似文献   

16.
抗日战争中,由于山西特殊的地理位置、军事和政治地位以及经济条件,因此处于全国抗战的战略重心地位,并成为敌我双方争夺的主要战场,许多影响抗战全局的重大历史事件都发生在山西。山西是领导和指挥华北抗战的中共中央北方局和八路军总部的所在地,是我党领导的敌后抗日游击战和抗日根据地的策源地,是实行全面抗战的支撑点和出发地,因此山西在推动抗日战争的胜利中发挥了重要的历史作用。  相似文献   

17.
抗战爆发前20年是民国政权频繁更迭时期,而阎锡山在山西的统治却依然稳固,“处变而不倒”,其秘诀在于阎一向标榜并奉行“中的哲学”思想。“中的哲学”思想是阎锡山统治山西的根本指导思想,其特点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1)自存自固是其出发点和归宿;(2)不偏不倚,保持中立,见风使舵,从中渔利;(3)制造矛盾,利用矛盾,巩固统治;(4)追附形势,标新立异,独立特群,彰显个性。这些特点在山西近现代历史发展中得到充分体现。  相似文献   

18.
张欢 《学习之友》2011,(9):49-52
1937年,“七七事变”后,抗战全面爆发。自此,“地无分南北,年无分老幼,无论何人,皆有守土抗战之责,皆应抱定牺牲一切之决心”。除了国民党的正面抗战和共产党的敌后斗争外,隐蔽战线上,国共两党也和口本侵略者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  相似文献   

19.
国民党办的桂林版《扫荡报》,发表了大量为抗战救亡服务的有关歌曲、诗歌、戏剧、漫画等方面的文论,宣传进步和团结,使得桂林抗战文艺在中国的抗战宣传中起到了巨大的作用。本文用“中国化”话语简明地分析了桂林版《扫荡报》抗战文艺的立场和态度,对该报“化字格”分3个层次进行归纳,对每个层次分别就“谁来化、化什么、怎么化”进行了阐释。  相似文献   

20.
丁玲是位追随时代脚步的作家。青年时代,她怀着被“五四”运动燃起的热情,先后跑到长沙、北京、上海寻求知识和真理;抗战前夕,她从黑暗的国统区来到光明自由的延安,投身于伟大的民族解放战争;抗战期间,她曾率领西北战地服务团亲临山西前线,为党的抗战文艺工作做出了卓越的贡献;抗战胜利后,大片沦陷区回到人民怀抱,急需大批干部前去开辟工作。面对新的召唤,1945年9月,丁玲同杨朔、邵子南、萧三、陈明等同志发起组织了延安文艺通讯团,奔赴东北解放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