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深度报道可以发挥报纸的内在的文化优势,集思辩性、认知性、文献性等长处于一身,具有不可代替的独立地位。高校校报要在看似平静的校园中寻找采写受读者欢迎的深度稿件,不能离开科学策划。在这个过程中,树立宏观意识,精心选题,坚持系统性显得特别重要。  相似文献   

3.
出版周期长、读者特殊的高校校报要在与广播、电视、网络等校内新闻媒介的竞争中站稳脚跟、发挥作用,就应当加强新闻报道的深度。加强深度报道不仅要遵循一定原则,而且还须采取一些特殊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高校校报深度报道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第四媒体的出现和校园网络的建设给高校校报的生存和发展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只有把握高校校报的根本属性,锐意创新,对校园内热点、难点和疑点等问题进行深度报道,才能使校园新闻以深刻的思想内容和新颖独特的形式赢得受众的关注。  相似文献   

5.
在英语教学中,教师要不断地通过提高自身素质、广用教学手段、注重教学策略等创设丰富的教学情景,活跃课堂气氛,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来提高英语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6.
报业市场竞争的本质是新闻质量的竞争。新闻深度报道促进了报纸新闻向深层次发展,并具有良好的发展势头。本对深度报道的发展趋势、高校报深度报道的可行性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7.
网络时代,如何拓展自己的发展空间,是当前高校校报必须直面的问题。高校校报只有改变以往单纯的动态报道为深度报道,挖掘出新闻背后的新闻,才能赋予校报新的生命力,为校报发展提供新的方向和思路。  相似文献   

8.
《嘉应学院学报》2015,(6):97-100
在深度报道产生和形成的过程中,校报编辑不是简单的"来料加工",而是要进行精心的"再创造。"从近三年广东高校校报"好新闻"相关获奖作品出发,通过分析与编辑工作相关的影响因素,探讨编辑创新对枝报深度报道的作用及相关路径,从而更好地指导校报发展,活跃校园文化。  相似文献   

9.
10.
深度报道从理念的萌芽到今天的兴盛,已经走过了八十年的历程,在我国新闻界从实务运用到理论的研究仍然方兴未艾。本拟从客观报道及其缺陷、深度报道的产生与源流、我国深度报道的历史状况等三个方面,全面梳理深度报道的源流以及我国深度报道的发展历程,以助于深度报道的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1.
孙传亚 《华章》2007,(11):244
都市报纸的深度报道之所以吸引人们关注的目光、打动人心,是因为它自身在选题、述事角度、市场定位和细节写作等方面巧妙处理的结果.  相似文献   

12.
深度报道是通过作者在新闻事件上深入的剖析,追本溯源,通过旁征博引,揭示事实的真相,征服受众.深入报道不是长篇大论,不仅体现在对经济、政策分析上,也与老百姓生活中的油盐酱醋、煤气水电等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3.
新闻深度报道作为一种传媒“方式”,在国内外的新闻媒体竞争中,以积极的态势促进了各媒体新闻向深层次发展,并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4.
辛亥革命前后,我国已经出现了深度报道。但是由于历史的原因,深度报道一直被划分在通讯的范围之内。1980年代以后,特别是1987年以后,深度报道开始兴盛。但是文体划分标准的不同以及文体和报道方式之争,使得深度报道与通讯的界限一直模糊不清。深度报道作为一种文体长期未被实务界和理论界重视.应以新的文体划分标准来重新确立深度报道的文体地位。以期能划清深度报道和通讯界限。  相似文献   

15.
深度报道本是报纸的强项,但电视媒体为了抢夺受众市场,通过种种形式和手段将触角深入深度报道领域,近十几年来取得了明显成效。但随着现实和形势的不断变化,电视新闻深度报道也面临着一定的改革与创新,如何做好这一领域的深度报道?如何让电视新闻的软肋变成强项?如何发挥这种特有的报道方式的优势,让电视台在众多媒体尤其是在新媒体的强烈冲击下立足并切到应有的蛋糕?  相似文献   

16.
20世纪80年代兴起于中国的深度报道既是西方新闻理论与实践影响的产物,也是中国报纸文体本身继承与发展的结果。其中19世纪70年代《申报》对杨乃武与小白菜案件的报道是我国深度报道的源头;黄远生的解释性通讯是我国解释性报道的开端;20世纪20、30年代的调查性报告是我国调查性报道的滥觞。  相似文献   

17.
随着都市报的飞速发展,新闻低俗、煽情主义、同质化严重等许多问题也逐渐凸显出来.都市报在转型过程中开始运用深度报道来解释新闻和诠释社会现象,塑造读者深层价值观念,创造市民现代化思想建构的话语空间.文章结合都市报转型和市民社会的背景,总结归纳出都市报深度报道的特色:在内容上具有选题坚持公共利益、报道视角平民化、叙事模式具体化的特点;在报道方式上敢于创新,灵活性强.  相似文献   

18.
19.
报纸作为一种平面载体,它的外在形象是由视觉性符号构造出来的,而且视觉性非语言符号要比文字语言符号在视觉上给读者的视觉冲击更大,也更能加深读者对报纸的认识和记忆。时代的发展,社会的变革,科技的进步,观念的转变,已经给高校大众传媒之一的校报版式改革提出了不可避免的要求。本文对我国高校校报重文字语言符号轻视觉性非语言符号的情况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并结合国内外优秀报纸加以分析,指出高校校报要根据自身特点,在版面设计中要重视视觉性非语言符号,并根据不同的分栏,灵活运用视觉性非语言符号,使高校校报进入读图时代。  相似文献   

20.
报纸深度报道源于西方,引入我国后,经过多年的发展,不仅在报道数量上占据一定比例,而且报道主题、报道题材、报道形式等方面日趋成熟。在激烈的新闻竞争中,深度报道一方面帮助报纸在竞争中稳定一席之地,另一方面,由于报纸自身在报道力量、报道质量等方面存在着缺陷,面对新兴媒体、新兴报道方式的挑战,亦受到严峻的威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