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是习近平总书记对国际格局与发展趋势的重要论断,是我国制定新时期发展战略的重要依据,可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世界社会主义运动与世界历史发展三个向度把握其深刻内涵.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向度看,改革开放40多年来中国综合国力的快速提升,是形成大变局的重要推动力量;从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向度看,中国的快速发展与欧美...  相似文献   

2.
孟成全 《唐山学院学报》2022,35(5):10-16,76
在中华民族由"自在存在"到"自觉存在"的转变中,第一个拥有现代中华民族观念的人、第一个自觉而公开地标举现代中华民族旗帜的人是李大钊。李大钊的中华民族观念继承了立宪派、革命派的成果,强调中华民族是由中国各民族融合而成的、是各民族平等基础上的统一体、包括中国境内的所有国民,比较系统地提出了中华民族的概念并阐释了其深刻内涵。而李大钊的中华民族复兴理念则认为中华民族复兴的方法是变革,中华民族复兴的主体是人民群众、关键在于青年,中华民族复兴的道路为社会主义。李大钊的中华民族观念是中国共产党中华民族观的源头。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全党要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任务要求,我们要善于运用理论思维来深刻把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要做到胸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的"国之大者",就要明确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的最高利益、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是实现民族复兴的根本保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实现民...  相似文献   

4.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一系列重要论述,深刻回答了“实现什么样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怎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时代课题,堪称新时代“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论”。其核心要义包括四个方面:一是界定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科学内涵,即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二是指明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现路径,即必须走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三是明确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领导力量,即中国共产党。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在党;四是擘画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从大历史观揭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必然性,并从战略上全面部署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愿景目标。  相似文献   

5.
林家有 《历史教学》2005,1(8):15-19
中华民族到了19世纪中叶,遇到了西方列强的侵略和瓜分,造成中国社会和民族的危机.为了救亡图存,在1840年以后中国的仁人志士开始探索振兴中华、复兴中国的办法,产生了强大的爱国主义潮流.随着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民族危机的加深,民族主义思想勃然大兴,爱国主义思潮形成,"救亡图存"成为振荡全中国的话语.孙中山为中华民族的振兴和中国的复兴努力奋斗,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标志中国的民族觉醒和复兴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孙中山中华民族复兴思想是他遗留给中华民族的一笔重要的精神财富.  相似文献   

6.
2021年版《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材更加明确地展现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贯穿中国近现代史的主题,并提出了新的教学要求。"纲要"课教师要适应这一新要求,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主线设计教学,抓住百年党史这一关键内容讲好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征程,从领导力量、前进道路、理论武器、制度保障、民族信心、物质基础等方面讲清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这一重点问题,阐明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本规律,坚定学生做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决心与信心。  相似文献   

7.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有着密不可分的内在联系,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理论准备和理论指导。从总体上讲,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它把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事业和实现民族复兴的伟业融为一体,反映了当代世界和中国的发展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的新要求,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伟大旗帜。新中国成立60年来的历史证明,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是实现民族复兴、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社会和谐的根本保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是引领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伟大旗帜。  相似文献   

8.
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任务。社会主义现代化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基础、途径和动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国式现代化的目标指引和信念方向,两者相辅相成。中国式现代化有着鲜明的特质,其实质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指引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有效破解现代化进程中的种种难题;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在多个领域创造丰富多样的文明新形态,推动人类文明迈上新台阶。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也是中华民族自我改造和不断实现现代化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做出了重大贡献,主要体现在运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改造了民族思想和心理,运用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改造了民族思维方式,以马克思主义精神改造了中华民族精神,使之发生了质变,也使中华民族切实成为现代民族,并十分现实地推动了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  相似文献   

10.
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先进分子的不懈探索和追求;中国共产党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了根本保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唯一正确道路。  相似文献   

11.
中华民族到了19世纪中叶,遇到了西方列强的侵略和瓜分,造成中国社会和民族的危机。为了救亡图存,在1840年以后中国的仁人志士开始探索振兴中华、复兴中国的办法,产生了强大的爱国主义潮流。随着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民族危机的加深,民族主义思想勃然大兴,爱国主义思潮形成,“救亡图存”成为振荡全中国的话语。孙中山为中华民族的振兴和中国的复兴努力奋斗,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标志中国的民族觉醒和复兴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孙中山中华民族复兴思想是他遗留给中华民族的一笔重要的精神财富。  相似文献   

12.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国家统一之基、民族团结之本,源于中国几千年各民族的交往交流交融,是新中国国家构建的思想意识基础。新中国建立后,党不断推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深化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继承发展的最新成果,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们开展民族工作的行动指南。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各种风险挑战,我们必须坚持从中国国情出发,坚持不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相似文献   

13.
民族圣地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中华传统文化的复兴和文化圣地密切相关, 民族圣地是民族情感的重要载体,有利于民族团结与国家统一.以洛阳为中心的河洛地区是中华民族的"圣地":河洛地区是古中国的地理中心,具有优越的自然环境;河洛地区是炎黄文化遗存的核心区域;在文化方面,中华民族的文化之根也在河洛地区;从姓氏看,华人姓氏都直接或间接起源于河洛地区;"根在河洛"一词有更广泛的内涵,汉文化圈内的日本、韩国等文化之根也在河洛地区; 以洛阳为"天下之中"的观念根深蒂固,这种观念对于中华民族凝聚力形成和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坚持正确的中华民族历史观需要依靠教育来培根铸魂、深入人心,从而更好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动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助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华民族历史观是时代的产物,它源自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与发展,在当下,这一史观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中华民族历史观教育是时代的任务,其推进有着三重进路,一是把握人民主体性的民族历史认同,以唯物史观阐明中华民族的“人民”本质;二是抓住统一延续性的国家发展脉络,以平衡的历史立场明晰“中国”国家性质与疆域变迁;三是激扬历史共融性的共同体建设情怀,以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为出发点构建多学科协作下的中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史。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时代的大势,而历史在其中起着理解过去、感知现在、激扬未来的关键作用,只有让中华民族历史回应各族人民的根本问题,才能鼓舞中华民族迸发出更为磅礴的前进动力。  相似文献   

15.
李大钊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提出了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基本构想:"既反帝又反军阀",扫除"这二重障碍",是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前提;"民众势力是现代社会上一切构造的基础",实现中华民族复兴"必须假手于其社会内的多数人";社会主义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社会主义之实行"是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必由之路;"成立一个强固的精密的组织",即建立坚强的无产阶级政党,是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根本保证。这些构想为中国人民指明了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正确方向,谱写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初篇章。  相似文献   

16.
国外各界人士高度赞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年来取得的伟大成就,他们纷纷探讨中华民族迎来伟大复兴的秘诀。他们认为,无论时代如何变化,马克思主义的灵魂仍然在中国;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奇迹"出现的唯一原因;中国成功故事的一大法宝是中国人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符合中国国情的道路,是正确的道路;制度变革是中国释放生产力的主要因素。上述结论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新中国70年来寻求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辉历程,也为国内的相关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7.
正近代以来,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广大留学人员一直是一支重要力量。素有中国"留学第一人"之称的容闳认为,留学的目的就是"使中国日趋于文明富强之境"。一代又一代留学人员以自己的爱国之情、强国之志、报国之行,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做出了彪炳史册的贡献。今天,广大留学人员依然是推动我国发展的独特资源。习近平同志指  相似文献   

18.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是中国共产党立足新阶段对国内国际发展大势的科学研判和精辟概括.把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深刻内涵,要从中国与世界相交融、历史与现实相比较、应变与求变相统一、信心与能力相结合等四个维度加以全面认识和深入解读.中国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发...  相似文献   

19.
民族复兴信念的逐渐形成推动了近代以来民族复兴实践的不断发展。中国共产党使民族复兴有了新的领导力量并带领中国人民为实现民族复兴进行不断的探索和努力,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中国梦"的提出是对中华民族复兴的昨天、今天和明天最精辟的概括,不仅对中华民族复兴的明天有着重大的指导意义,而且有着维护世界和平发展的世界意义。  相似文献   

20.
20世纪是中华民族复兴的世纪。世纪之初,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结束了长达2000多年的封建帝制,为中华民族复兴开了个好头。世纪之中,以毛泽东为核心的中国共党领导党和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革命和社会主义改造的伟大胜利,为中华民族复兴奠定了决定性的基础。邓小平为这一辉煌事业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世纪之末,邓小平和中央领导集体一起,领导全党总结建国以来的历史经验,纠正“文化大革命”的错误,正确地评价了毛泽东的历史地位和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他领导中国共产党人创立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科学地把握了社会主义本质,第一次系统地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找到了中国自己的建设道路,为中华民族的全面复兴开辟了一条崭新的航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