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文化社会学转向与大学文化研究范式变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伴随着文化社会学的转向,大学文化研究必须突破原有的学术话语和研究范式的局限,实现新的变革.从Cultural Sociology的视角出发,大学文化研究可以而且应当成为社会文化分析与批判的契入点,通过大学文化的研究与分析来把握我们身处其中的社会生活.  相似文献   

3.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物质生活越来越丰富,但大学文化却失去了其独立自主的精神,失去了开拓创新的精神,失去了一种安静、缜密思索的读书的文化氛围。  相似文献   

4.
科学主义范式下的大学管理的运作方式枯燥单一、程式刚性僵化,淡漠了大学人之间的情感交流与理解,扼杀了创造性;它以效率为标准规制了大学的运行方式与大学人的行为规范条件,以森严的权力等级以及物质化的奖惩方式影响着大学的工作方式、作风与环境。大学的文化本质、文化引领功能以及大学人生活方式的文化性等,客观要求大学管理从科学主义范式向文化范式转变。文化范式下的大学管理是在充分吸收理性主义与人本主义精华,并在超越两种范式基础上建构起的以大学人与大学组织和谐、尊重大学人学术尊严、兼顾效率为价值取向的管理。它以追求管理要素的和谐为旨归,以大学精神作为组织凝聚力的源泉,实现感性与理性、技术与价值的统一;同时,它也注重管理人员的管理文化素养提升。  相似文献   

5.
大学文化范式变革,就是指大学文化信念变革。当前大学文化范式变革的目标有:从"无视"个性文化向"重视"个性文化转变;从精英文化"独尊"向精英和大众文化"共存"转变;从学术和市场文化"失衡"向学术和市场文化"平衡"转变;从"后发跟随型"文化向"自主创新型"文化转变。大学校长和大学教师分别是大学文化范式变革的引领者和守护者。大学文化范式变革过程可能存在强烈和长久的冲突,应理性对待,不应该放弃对新文化范式的追求。  相似文献   

6.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通过语言得到传播,语言与文化相辅相成。文化的多元化要求英语教师不但要给学讲解语言知识,还要传授文化知识,将语言与文化融为一体。学生片面地接受西方文化,忽略了中国传统文化,语言文化的吸收流于表面形式,英语教学出现了文化“盲点”。文章阐述了大学英语教学中文化缺失原因,从而提出英语课堂教学要服务于实践,为社会培养既熟练掌握语言知识,又通晓中西文化的复合型人才,以满足时代和社会需求的教学理念。  相似文献   

7.
中国传统文化研究形成了以"和合"为范式的研究建制,忽略了"和合"的创新意蕴,需要一次范式的转换,即从和合范式转换到和谐创新范式。和合文化的本质是和谐创新文化。和谐创新是中国传统文化最深刻的底蕴和精髓。为此,中国传统文化需要一次价值再建。  相似文献   

8.
全球化作为当代人类生活的发展趋势,不仅影响着世界政治经济的发展,也影响着人类文化的发展。全球化时代人类文化发展呈现出以往所不具有的新特征和新趋势,也使传统的文化研究的弊端暴露无疑。全球化对传统文化研究中民族国家中心论的理论范式提出挑战,这要求我们开放研究视野,转换理论范式。  相似文献   

9.
校友问题是当前高等教育学界的研究热点,其研究已由"理论阐释"转向"行动建构"。借鉴国际理论,完善我国校友问题研究的范式,需建立起更具解释力和统合性的理论分析框架,与现代大学制度建设、高校内部治理结构优化以及人才培养品质的提升联系起来,与当前我国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战略目标联系起来。  相似文献   

10.
大学英语教材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对教学质量的提高和教学目标的实现都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影响。但是,现行大部分大学英语教材中有关中国文化方面的内容严重缺失,这种现象所带来的不良影响是多方面的,无论是对于教师的教学而言,还是对于学生自身素养与能力的提高以及中国文化的弘扬而言都是有百害而无一利的。  相似文献   

11.
大学文化研究从客观主义向解释主义范式与方法的转移,对于大学文化研究者和大学管理者具有重大的启示意义。结合马林诺斯基的文化静态论、文化动态论,以及我国学者对高校社会作用的描述的"适应说"与"引领说",大学文化在社会文化大环境包围之下,应当发挥其主观能动性,有所为有所不为,创造性应对社会文化带来的机遇与挑战。管理者还应当高度重视倾听广大师生的心声,凝聚共识,尊重差异,共同建构开放、包容、多元、和谐的大学文化。  相似文献   

12.
现代大学的内部治理急需开展基于文化治理的体系构建。大学治理和文化治理在建设目标和治理内容上高度契合,可以协同发展。当前,我国大学在文化治理嵌入大学治理方面,仍面临文化本质缺失、文化自信不足等问题。只有将以人为中心的文化治理嵌入大学治理,才能为解决我国大学内部治理问题找到新路径,形成中国大学内部治理的鲜明特色。  相似文献   

13.
文化教学是英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长期以来大学英语文化教学将重点过多的放在英语国家社会文化上,忽视了中国文化教学,学生极度匮乏相关知识.通过多种手段加强中国文化教学,不仅能够提升学生英语语言水平,更重要的是能够帮助学生掌握更多的有关中国文化的英语知识,从而促进中国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相似文献   

14.
为深入研究大学英语教育中中国文化缺失的深层次成因,并探索中国文化教育在英语教学中的突破,实现英语教学与中国文化的科学结合,课题组针对湖北第二师范学院的非英语专业学生与英语专业学生共计185人展开抽样调查,结果显示造成中国文化缺失的主要原因为高校教育体制与内部环境问题,我们认为目前高校需要从中国文化英语教学内容、英语文化与中国文化的比较和英语教学过程中中国文化的主动反思等方面切入,实现大学英语教学的中国文化渗透与教育提升。  相似文献   

15.
大学文化反映了一所大学的价值理念,决定了大学的发展定位与人才培养质量.理念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视觉文化构成了大学文化全部,是一所大学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与灵魂.民办高校由于文化缺失,在大学治理结构、办学理念、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暴露出许多不足,成为影响办学治校效率的关键因素.因此,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升办学治校水平就应从“理顺大学治理结构,塑造专家办学的理念文化;加强教学管理工作,塑造管理严明的制度文化;强化师生行为规范,塑造文明得体的行为文化;注重和谐校园建设,塑造高尚文雅的视觉文化”等方面入手,赋予民办高校更加旺盛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16.
文中所指村落文化范式,是在现代化进程中和瓯越文化背景下的温州村落总的文化运行模式。当代温州村落文化要成为农村现代化的推动力量,就必须进行村落文化范式转换与创新。其途径主要有积极传播先进文化,提高农民文化生活质量,不断克服旧文化范式的缺陷,发掘和利用村落文化资源等。  相似文献   

17.
大学英语教学中本土文化缺失现象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玲玲  陈素萍 《考试周刊》2009,(41):102-103
文化渗透在跨文化交流中的作用越来越受到英语教育工作者的关注,而目前在英语教学中,文化渗透存在“一边倒”的现象.很多教师非常重视指导学生学习地道的英语.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传统,而对用英语介绍和传播本土文化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本文通过案例分析现状并就如何挖掘教材资源、课堂渗透、课外活动方面对大学英语教学中本土文化缺失现象提出一些对策.  相似文献   

18.
徐星玉 《考试周刊》2011,(36):103-104
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是目前外语教学的重要目标。而跨文化交际的双向性决定我们不能只偏重目的语国家的文化输入。作为母语文化背景的中国文化,也应该引起重视。多种因素导致了中国文化在大学英语教材及教学实践中的缺失。要在真正意义上提高学生的文化交际能力,应从教材、教师和教学实践多方面入手,积极融入中国文化,培养学生双向文化交流的意识。  相似文献   

19.
教材是教与学的中介,也是教与学的主要依据。在教材中适当体现中国传统文化,有利于培育学生的民族认同感、自豪感与自信心。当前,我国传统文化在大学英语教材中的缺失现象较为普遍。因此,应在注重民族文化的精髓、力求科学性与实用性相结合的原则下加紧重建。重建的基本策略是丰富民族特色传统文化、注重传统文化的现代化及增加传统文化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相似文献   

20.
每一种语言都有自己本民族的文化,对文化的了解和积累,有助于我们更好的学习这门语言。作为中国学生学习英语,我们在学习过程中也要关注它的文化,但是在现实的大学英语教学中,英语文化的淡漠,让学生对英语的学习兴趣有所降低,这是由很多因素来决定的,那么,我们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所遇到的英语文化的缺失成因和应对策略等问题自然就摆在我们面前了。本文所要探讨的就是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