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剪纸有着特有的文化和审美内涵,是最能体现中国传统民间艺术的一种艺术形式。它具有悠久的历史,独特的艺术魅力。陈鹤琴说过:"小孩子应有剪纸的机会。"他认为剪纸活动能使孩子安静下来,会专心致志地干一件事;可以锻炼幼儿的手部肌肉,让他们小手灵活起来,促进大脑开发。结合课题《民族传统艺术在幼儿园的运用与开发》,我们开展了剪纸活动。一、抛砖引玉:激发幼儿的剪纸兴趣兴趣是幼儿学习的动力,是求知和成才的起点,要使幼儿的剪纸技巧得到发展,就要激发幼儿的剪纸兴趣。如果幼儿  相似文献   

2.
张艳玲 《考试周刊》2014,(1):196-196
<正>兴趣是孩子们不断探究他们所生存的这个"未知"世界的动力源泉,是开展各项活动的前提和保障。孩子正处于人生最重要的启蒙时期,仅有老师与家长的言传身教、以身作则是不够的。更主要的是要看孩子的兴趣,这决定了孩子学习的积极性。兴趣可分成直接兴趣和间接兴趣。在实际活动当中,幼儿的直接兴趣和间接兴趣是可相互转换的,有时甚至是互为一体的。不管是为发现和满足幼儿的直接兴趣"生成"的活动,还是培养激发幼儿间接兴趣"预设"的活动,都是受幼儿欢迎的,  相似文献   

3.
要想提高幼儿美术课堂教学效率,首先要激发幼儿学习美术的兴趣,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其次要以孩子为主体,让他们主动参与到学习的活动中来,尊重他们在学习中的独体表现,既注重研究教学过程,还要分析幼儿的学习情况,让他们在学习中感受到生活、学习的美好,认识到美术能够给人们带来艺术熏陶和美好享受,从中感受到美术创作的快乐。  相似文献   

4.
常言到:兴趣是第一位老师。在幼儿学习活动中老师扮演着很重要的角色。根据《幼儿教育的纲要》精神,数学教学活动应从激发、诱导幼儿的学习兴趣为主,启发孩子的天真想像和思维,开发孩子的智力,启迪孩子的心灵,为孩子今后学习数学奠定良好的基础。笔者在幼儿教学实践活动中摸索出激励孩子学习兴趣的几点经验,愿与同行共同探讨。  相似文献   

5.
幼儿天生活泼好动,在小班幼儿的音乐活动中,利用幼儿的天性,在音乐活动中培养他们的想象力,对于孩子未来智力的开发很有好处。用丰富多彩的音乐活动吸引幼儿,同时激发他们对音乐的兴趣,让他们自主展开想象力,投入音乐的学习中去。  相似文献   

6.
幼儿的学习兴趣是学习的最佳动力。有了学习兴趣,就会激发他们的情感,使感知清晰,思维活跃,想像丰富,记忆深刻,学习就会成为自觉追求的乐事。这样既减轻了孩子的心理负担,又能减轻父母的思想负担。下面介绍几种培养幼儿学习兴趣的方法。(一) 诱发兴趣幼儿对某些学习活动没有兴趣,  相似文献   

7.
黄亚栋 《家教世界》2013,(10):14-15
幼儿文学是审美形态的语言艺术,对幼儿具有重要而丰富的功能价值。当前在幼儿园的文学欣赏活动中,还存在着传统的教师高控制、重传授的现状,使幼儿对活动被动接受,失去兴趣。幼儿是文学欣赏活动的主体,活动中教师应充分挖掘幼儿的主体地位,让幼儿学会主动的学习,提高语言水平,提高审美力。本文就集体教学中的精心设计、多种形式表现及注重欣赏延伸三环节,阐述了幼儿文学欣赏活动中应如何有效发挥幼儿的主体性。  相似文献   

8.
幼儿对英语的兴趣、态度对他们的英语学习有重要影响,幼儿能不能在英语活动中获得成功与快乐,直接体现在他们学习英语的效果上。一、成功和快乐的体验对幼儿英语活动的意义成功和快乐的体验能够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我国的英语教育是在小学阶段开始实施的,国家没有规定在幼儿教育阶段必须开设英语课,所以在幼儿阶段的英语教学是没有压力的,教师可以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幼儿们可以轻轻松松地学  相似文献   

9.
音乐是一门艺术.有它特殊的艺术表现手段.是构成人类灿烂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幼儿生活、学习和成长中不可缺少的领域.对其成长和发展都具有重要的不容忽视的影响。兴趣是幼儿学习音乐的原动力.幼儿有了兴趣才能产生主动学习主动探索的愿望。培养对幼儿音乐活动的兴趣.首先是要发现孩子的兴趣.其次并在活动中激发其兴趣.使其产生积极愉快的情绪。充分发挥想象,表现出他们不同的感受力和创造力。  相似文献   

10.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明确指出:艺术领域作为提高幼儿素质的一方面,是对幼儿进行美育的重要手段,对陶冶孩子的情操、培养孩子的心灵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幼儿园的艺术领域教育内容丰富,是显露孩子个性、爱好、能力的最好途径。在艺术领域的教育活动中,应该让幼儿多听、多讲、多动,以多种丰富的活动为载体,充分调动幼儿学习的积极性,培养他们对艺术的兴趣和爱好。  相似文献   

11.
顾霞 《成才之路》2013,(12):67-68
作为教师,我们应努力为孩子营造一个良好的语言学习的的良好氛围,创造语言学习的机会,在各种活动中发展幼儿语言学习的能力,使他们长大后成为国家有用的人才。那么如何在游戏活动中发展幼儿的语言能力呢?一、根据年龄特点选择游戏内容,提高游戏兴趣大班孩子具有一定的思维能力,他们的语言往往富  相似文献   

12.
<正>幼儿在自主状态下主动建构知识和经验进行学习,是充分展示智慧和个性的学习,是一种真正有意义的、有价值的学习。因此,如果教师们希望幼儿能成为有智慧的问题的解决者,最好的方法即是给他们大量做自己感兴趣的活动机会,让他们自己在探索中来解决所面临的各种问题,即让幼儿在探索活动中主动学习、发展。一、诱导幼儿的好奇心,激发探索兴趣,开启主动学习之路好奇是人的天性,求知是人的本能。幼小的孩子可以说个个好奇、好问、好探究。好奇心和探究欲是学习的原动力和内驱力,它不仅能提高认识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还能使认识活动成为一件快乐的事情。因而,它是幼儿进行探索活动的重要来源。活动中,教师要根据幼儿的兴趣变化善于随机应变,进行灵活调整,以幼儿的兴趣点为活动中心内容,以幼儿的兴趣发展为活动的发展阶梯。有了这样多  相似文献   

13.
兴趣是孩子最好的老师,是孩子学习的动力源泉。在幼儿园体育活动中。激发幼儿对活动的兴趣是重要目标之一,也是引导孩子主动参与活动的前提。笔者认为,通过以下几种途径,可以让体育活动更具吸引力,有效地激发幼儿活动的积极性和热情,使幼儿真正成为活动的主体。  相似文献   

14.
章一兰 《考试周刊》2013,(65):181-182
<正>培养幼儿的科学素质,使他们获得一定的科学知识,形成浓厚的科学兴趣,是幼儿园素质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学习的动力依赖于兴趣,成功的教学不是填鸭式的,而是注重激发孩子的兴趣,所以,在科学探索活动中,如何培养孩子的兴趣是关键性的问题。一、以幼儿的兴趣为出发点选择科学活动内容你一定会觉得"科学"是深奥的,是科学家们研究的专利。但科学来自生活,科学也是通俗的,离开生活的"科学"没有生命力。科学活动内容的选择很关键,它是激发幼儿探索兴趣的  相似文献   

15.
让幼儿从小了解中国传统文化,提高文化素质、品德修养,融合西方文化精华,重塑中华文化精神是当今幼儿园课程中十分重要的一部分。"二十四节气"是极具传统代表性的中国文化元素之一,以之作为切入点,在多途径丰富知识经验的基础上,充分利用本土及家长等资源,以主题活动形式开展节气活动,将传统文化渗透在幼儿的一日学习生活当中,让他们学礼仪、行礼仪,能激发幼儿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从而萌发民族自豪感。  相似文献   

16.
精神环境是人的生活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幼儿教育从本质上讲就是一种环境的创造。由于幼儿的年龄特点,他们有自己的需要、兴趣、愿望,有自己的主观意志,这是他们自身发展与活动的主体。教师要打破传统的教育观念,树立正确的儿童观,理解和信任孩子,让孩子以自己喜欢的形式,主动地参与表现,获得成功感。只有这样,幼儿才能积极主动地活动、学习、探索、创造,从而获得最佳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英语对幼儿来说是一门新的语言,孩子要从零开始学起,在学习知识的同时兴趣是最重要的,不仅要让孩子把单词和句子记住,还要激发他们对英语学习的热情,这就需要教师不断创新。对于3~6岁的幼儿来说,感知觉在他们的认知活动中占主导地位,充分利用幼儿感知觉的主导地位,使幼儿可以更好、更快地接受新知识,并能掌握得更加牢固。电子信息技术恰能让幼儿在感知觉方面得到很大的满足。  相似文献   

18.
马银叶 《陕西教育》2007,(11):56-57
兴趣是孩子不断探究他们所生存的这个"未知"世界的动力源泉,是开展好学前教育活动的前提和保障。如何培养幼儿的学习  相似文献   

19.
一、活动的产生及意义 新年是幼儿们最喜欢的节日之一,而苗族过新年时的习俗及他们的特色服饰更具有丰富的民族传统文化特点.幼儿通过对苗族新年的认识,从而对苗族产生浓烈的兴趣,想更深入地了解苗族的特色文化.选择其主题也可提高幼儿对传统的民族特色文化的认知和兴趣,并能在民族工艺制作活动中掌握一定的技能知识.  相似文献   

20.
林丹凤 《考试周刊》2014,(42):195-195
随着《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颁布和实施,教师重新认识了美术活动的教育价值,树立幼儿是活动主体的意识,培养幼儿对美术活动的兴趣,使幼儿在美术活动中获得积极、愉快的情绪体验。实际上每个孩子天生喜欢涂涂画画,且都具有艺术潜能。教育要呵护孩子的天性,保护他们的"喜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