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目前的语文课堂教学中,出现了一些有悖于新课改的“变异”现象。一种是“种他人田,荒自家园”。新课标中指出语文要加强综合性,加强与其他学科的联系,但在实践中,“荒自家园”的现象却屡见不鲜。如一位教师在教古诗《赠汪伦》时,让学生表演当时的情境,喜欢绘画的可以绘图画,喜欢音乐的可以到网上搜索表现送别的乐曲,最后全班合唱  相似文献   

2.
李本华 《教学月刊》2006,(12):10-11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学习内容也变得开放、灵活起来,教学手段开始先进、多样,学生也有了更多自主选择的机会。然而在新旧教学模式交替变革的过程中,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深深感到一些矫枉过正的倾向,出现了一些有悖于新课改的“变异”现象。“种他人田,荒自家园”新课标中指出语文要加强综合性,沟通与其他学科的联系,沟通与生活的联系,但在实践中,“荒自家园”的现象却屡见不鲜。如一位教师在教古诗《赠汪伦》时,让学生表演当时的情境,喜欢绘画的可以绘制图画,喜欢音乐的到电脑中点击表现送别的乐曲,最后全班合唱《朋友…  相似文献   

3.
上《荷塘月色》时,有学生提出这样的问题:“老师,《荷塘月色》抒发的是一种淡淡的忧愁、淡淡的喜悦,虽然语言优美,但我不喜欢。相对来说,我更喜欢《语文读本》中季羡林先生的《清塘荷韵》,抒发的是那种顽强惊人的生命力,带有着浓烈的期盼、希望和欣慰,使我读后感觉内心蕴含着无穷的力量。”  相似文献   

4.
巴丹在《阅读改变人生》一书中说:“阅读不能改变人生的长度,但可以改变人生的宽度;阅读不能改变人生的起点,但可以改变人生的终点。”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对其一生都会有重要的影响。作为一线的语文教师,我们需要很认真地思考:怎样让学生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让一个个鲜活的生命充满阅读的喜悦呢?  相似文献   

5.
顾贤芳 《语文知识》2014,(12):52-54
“语文综合性学习”自2001年被提出以来,颇受重视。《语文课程标准》中“课程的基本理念”是这样说的:“语文综合性学习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应该积极提倡。”在《课程标准的设计思路》中,阶段目标除了“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四个方面,课程标准还提出了“综合性学习”的要求,以加强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以及与生活的联系,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推进和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6.
赵徐洲 《宁夏教育》2009,(11):43-44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要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体验和理解。”这可以晚是语文阅读教学的大解放和新突破。但应承认,由于对课标的曲解和文本不当解读,语史教学出现了“种他人田、荒自己园”和“在人文熏陶的忽悠下迷失了人文性”的新问题。  相似文献   

7.
《语文设计理念》把“喜欢阅读”放在(1-2年级)阅读教学阶段目标的第一条。一年级的教学应把“让学生朗读课文并感受阅读的兴趣”作为起步阶段阅读教学的第一要求,采取多种手段让每一个学生都喜欢读书、主动地读书,视读书为一种乐趣、一种享受。让学生通过读书实践,“向往美好的情  相似文献   

8.
语文是一门“自觉”的艺术。许慎《说文解字》言:“觉,寤也。从见,学省声。”段玉裁《说文解字注》:“寤,寐觉而有言日寤。”这里的“自觉”,是指“自能感觉、自会察觉、自主品觉、自行悟觉、自可醒觉”等意思。语文学习实质上就是一种“自觉”的心理认知与实践活动。语文教学只有引领学生走进“自觉”的语文,放手让学生“自感自悟”“自品自觉”,学生才能亲身体验、切身体悟到语文的无限魅力,才能获取语文学习的成功与幸福。  相似文献   

9.
在中职语文教学中加强对学生进行“法”的教育,这是语文学科教学原则的要求,即思想教育和语文教育相统一的原则的要求。传统的语文教学,十分重视“道”的教育,而对“法”的教育则不太重视。随着社会的发展,语文教学也应与时俱进,适应社会形势发展的要求,不仅仅对学生进行“道”的教育,而且应加强对学生进行“法”的教育。这里举几个教学中的例子。笔者讲解汉乐府《孔雀东南飞》时,就从道德和法律两个角度进行讲解,尤其是联系我国新修订的《婚姻法》的一些内容。  相似文献   

10.
《山海经》地图包括《山经》地图和“海荒经”地图。《山经》地图为山川名物考察图,是调查路线图而非职方图,“海荒经”地图为“全域图”或“四裔图”、“四域图”,似有职方图性质。《山海经》地图图标出自“海荒经”图画,来于实地采风。  相似文献   

11.
作文在中考语文学科中历来具有突出的地位,而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是语文新课程的核心理念之一——“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生发展的基础。”在教学中,如何瞄准《语文课程标准》规定的写作目标,有序而扎实地组织学生进行写作训练,切实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在中考中“达标”——真正做到喜欢写什么,就能写好什么,喜欢用什么方式写,就能用好什么方式,从而实现“以不变应万变”的写作应考境界。  相似文献   

12.
子瑜 《教育文汇》2014,(10):32-32
一位语文老师在《散步》一课拓展环节中,要求学生说说“平时都喜欢和哪些人一起散步。”几名学生抢着回答:“和爷爷奶奶散步”;“和爸爸妈妈散步”。老师又问:“还有不同的散步方式吗?”一位学生回答:“我喜欢一个人散步。”  相似文献   

13.
《新教育(海南)》2005,(5):47-47,36
黑格尔在其《哲学史讲演录》中说:“一提到希腊这个名字,在有教养的欧洲人心中,尤其在我们德国人心中,自然会引起一种家园之感。”在古代希腊这个欧洲人的精神家园中,一提到柏拉图的名字,就会使人想到他的顶峰之作:《理想国》。套用黑格尔的话,可以说,柏拉图的《理想国》是西方教育思想的“家园”。  相似文献   

14.
“人性”在沈从文心目中一直占据着至高无上的位置。在《边城》中,我们可以从字里行间看到作家一砖一瓦地堆砌他的理想家园,看到他对人生、社会的深沉思考和探索。《边城》深刻表现了作家对“美的人性”的赞美,对生命理想的倾心追求以及对于潜隐的人性悲哀的揭露,而这一切无不植根于其对理想家园的建构。  相似文献   

15.
2001年,教育部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标准》)中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从此,“文本”这一新理念在广大师生的头脑中生根、发芽、茁壮成长。然而,由于“文本”是从西方文艺美学中借用过来的术语,许多语文教师对“文本”的内涵及特征把握不准确,语文教学中一度出现文本失落的现象。本文试从分析文本的内涵及特征入手,剖析当今语文教学中处理文本的失误,并进一步指出解决之对策。  相似文献   

16.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中小学各个年级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朗读既是一种重要的语言能力,也是一种重要的智力活动。经常朗读可以加强记忆、丰富词汇。读是语文教学中不可或缺的部分,然而在实际的语文教学中,普遍存在的现象是以讲代读、...  相似文献   

17.
案例背景说明 当了二十余年的语文老师,也听过不少的公开课、示范课,但我还是经常感到困惑:语文,到底该让学生学些什么?语文课,到底该怎么上?在第二轮上到七年级《语文》第四单元课文《月亮上的足迹》的时候,我作了一次比较大胆的尝试:让学生当了一回“电视台记者”,通过想像,作了一次虚拟的“现场直播”,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突然间,我好像有了一种顿悟的感觉。  相似文献   

18.
一次七年级(下)语文期末考试,文言文阅读材料出自脱脱的《包拯》。学生答题情况很不理想,某校教师对命题者颇有微词,纷纷指责其脱离中考考试实际:“《包拯》既非经典课文,也非中考命题范围,选择这样的课文来考试,毫无针对性。”对此言论,笔者不敢苟同。语文版七年级(下)《语文》的文言文有《黔之驴》《陋室铭》《爱莲说》《口技》《强项令》《包拯》《岳飞》《杞人忧天》《杨布打狗》,照他们说来,《陋室铭》《爱莲说》《口技》是泉州市中考的命题范围,平时考试只能从这三篇课文中选择,至于其他课文,教师教与不教,学生学与不学,似乎无关紧要。对于这种现象,我们可以根据2011年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以下简称《课标》),从三个方面来解读:  相似文献   

19.
常海英 《考试周刊》2011,(59):60-60
《老子》中有“积累”的原始意义:“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积累”,《现代汉语词典》释:(事物)逐渐聚集;《辞海》释:聚集增多,都取渐进“聚集”义。但就语文“积累”而言,就有什么是语文的“聚集”,语文“聚集”什么,以及怎样进行语文“聚集”的问题。长期以来,教师从多方面调动学生积累的积极性.以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相似文献   

20.
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下册课文《谈生命》是冰心极富代表性的散文佳作。其文清新典雅,其理娓娓人心.涵泳吟读.如品香茗。该文属精读课文,引导学生深入文本.细品语言是本课的一个教学重点。但在一般的散文教学中,品味语言容易出现程式化现象,通常是学生先找出可品之处,加以揣摩,教师点评.然后读一读。这种方式不能说没有效果,但时间一长,学生可能会“审美疲劳”,流于形式。因此.换一种方式,有别于常规,成为我设计本课教学的思考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