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今年2月14日,美国斯坦福大学胡佛研究所宣布,蒋介石和蒋经国的日记已由蒋家后人同意,存放于该研究所。据报道,根据契约。胡佛研究所并未取得两蒋日记手稿的所有权,蒋家只是以“暂存”名义将日记放入该研究所,  相似文献   

2.
2005年2月14日,美国斯坦福大学胡佛研究所宣布,蒋介石和蒋经国的日记档案已由蒋家后人同意.存放于该研究所。据报道,根据契约。胡佛研究所并未取得两蒋日记手稿的所有权,蒋家只是以“暂存”名义将日记放人该研究所,待两岸问题解决后,仍将由中国内地永久地收藏这批见证中国近代历史的档案资料。  相似文献   

3.
“2004年12月,蒋氏家人决定把两蒋日记‘暂存’于胡佛研究所并授权其保存、开放。这是目前最完整的两蒋日记原始手稿。蒋介石日记从1917年到1973年。即蒋离世前两年;蒋经国日记从1937年到1979年,时至台湾民主化之前。”2006年4月27日,《南方周末》做此新闻报道,章并称:“今年2月,胡佛研究所对外正式宣布接受蒋家委托,保管两蒋日记。台湾政界及学界普遍感到震惊。台湾总统府国史馆馆长张炎宪大为惊愕,‘国史馆是法定的物管理机构,不能容忍两蒋日记流往海外’。”而相对于台湾政界学界,胡佛研究所研究员郭岱君——该所近代中国档案及特藏馆的负责人之一则不以为然,她认为两蒋日记属私人物品,蒋氏后人有权做出选择。日记为“暂存”,其核心是两蒋日记暂存胡佛50年,且蒋家可随时撤回。作为蒋氏日记的保有蒋方智怡(蒋孝勇遗孀)的回应则是:“我一直为这些历史件寻找适当的保存地点,最重要的考量因素是档案保存能力及学术环境的公正与否。”  相似文献   

4.
概述新发现<张修府日记>手稿版本情况,揭示日记内容,并举例论证其文献价值.  相似文献   

5.
张嘉璈在民国金融、财政、外交、政治等领域均为举足轻重之人物,现留存可见日记主要有上海市图书馆藏张嘉璈手写日记和美国斯坦福大学胡佛研究所藏张嘉璈日记手稿本两部分。本文对张嘉璈日记典藏及利用情况进行介绍,以期推进学界对其进一步加以利用,为民国金融史、财政史、经济史、政治史、外交史等领域提供更多、更新的研究视角。  相似文献   

6.
近日,我县地方报上选登了两篇<民情日记>,看后深有感触.第一篇是某镇党委书记的<民情日记>.事由是某村财务未公开,新一届村委会主任认为村财务不明,拒接公章,村两委工作特别是村电网改造陷于停滞状态.  相似文献   

7.
从新公开的蒋介石日记谈张学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西安事变70周年之前,我有幸从业师覃兆刿教授处见到西安事变后蒋介石的一则日记手稿影印件。原件现藏于美国斯坦福大学胡佛研究所,2005年才首次向世人公开。  相似文献   

8.
音乐作品的原始手稿大多只有一部,而传世之作<黄河大合唱>的手稿却是两部,并且同时入选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名录.其中一部是1939年延安的简谱手稿,简称"延安手稿".另一部是1941年莫斯科的五线谱总谱手稿,又名"交响大合唱<黄河>"手稿,简称"莫斯科手稿".目前这两部手稿都收藏在中国艺术研究院图书馆.两个版本,充分展现了这部传世之作的全貌.但为什么会有两部手稿,其背后会有怎样的故事?  相似文献   

9.
李青枝 《兰台世界》2010,(10):63-64
概述新发现《张修府日记》手稿版本情况,揭示日记内容,并举例论证其文献价值。  相似文献   

10.
自1998年以来,嵊州市雅璜乡开展了以"串百家门,知百家情;解百家难,连百家心;办百家事,致百家富"为主题的<民情日记>活动.这一活动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推动了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其意义十分深远.正因为如此,得到了农民群众的欢迎和拥护,受到了市委和省委的充分肯定.目前,这一活动已在全省推开,引起了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在开展<民情日记>活动中,档案部门该怎么参与?如何在开展这一活动中加强农业和农村档案工作?围绕这一热点问题,谈谈自己的一些认识.  相似文献   

11.
海外抗战档案文献主要集中典藏于中国台湾地区和美、英、日、俄罗斯等国家的不同机构;它们具有数量庞大、种类繁多、语种多元、载体多样等特征.其中,台湾地区的“国史馆”、“中国国民党党史馆”及“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美国国家档案馆、国会图书馆、斯坦福大学胡佛研究所及罗斯福总统图书馆等是海外抗战文献重点典藏机构;它们典藏的中、英、日文抗战版档案、报纸、杂志、日记、手稿、纪录片、地图等文献,蕴涵丰富的历史信息.  相似文献   

12.
吉路 《北京档案》2005,(10):43-43
蒋经国的日记从1941年写到1979年,前后历时38年。据看过蒋经国日记的研究人员说,这些日记除了偶有几天中断外,大体说来,是很连贯的。由于蒋经国日记只写到1979年,所以小蒋在1984年2月挑李登辉而不是林洋港担当他的副手之谜,至今难解。当然,1975年到1988年两位蒋先生先后过世,台湾经历了重大改变,包括解除“戒严”、开放赴大陆探亲、政治改革等,看来无从在小蒋日记中得到佐证。同样在这段时间里,发生了江南(刘宜良)案,外界指蒋家人涉及其间,又指蒋经国为此痛责其子。真相如何,恐怕也只能留待推测或是猜测了。在这段“日记空白”的岁月里还,有…  相似文献   

13.
宋子文保存在美国斯坦福大学胡佛研究所档案馆的1万多件资料,是宋家最后的秘密。宋美龄去世之后,胡佛研究所终于在近日公布了这批材料。这批档案中最引人关注的是宋子文亲历西安事变时记下的日记。  相似文献   

14.
专家点评: 中国近现代史上的风云人物蒋介石、蒋经国的日记在美国斯坦福大学胡佛研究所档案馆被施以世界一流的档案保管和处理技术.  相似文献   

15.
九月二十一日 星三 闰月二十九日 晴 微热入夕雷雨 疝较愈,饭量复常.晨九时,往哈佛燕京社开会.阅<涧于日记>(张佩纶作)毕,亦有一二轶事可采.涧于以万金得其妻父朱学勤藏书一百八十二箱(艺风云:款未交足,书亦未全交),集部钞本最多,宋本以<周礼>、<晋书>、<两汉会要>为甲观.  相似文献   

16.
《云南档案》2005,(2):23-23
包括蒋介石、蒋经国日记在内的一些史料,将在斯坦福大学胡佛研究所对外公布。国民党副主席江丙坤将代表出席揭幕仪式。  相似文献   

17.
最近,美国斯坦福大学胡佛研究所正式宣布向公众开放中国近代史上的风云人物蒋介石写于1917-1931年的日记内容.此珍贵档案的披露无疑将有助世人从一个独特的角度了解近代中国风雷激荡的社会变迁及诸多扑朔迷离的历史事件.  相似文献   

18.
1991年10月10日,著名作家、中国作家协会顾问陈学昭同志在杭州逝世,终年八十五岁.在她逝世后浙江省档案馆想方设法与其家属取得联系,经过努力终于将她的部分创作手稿征集进馆.遗憾的是,所有征集进馆的手稿都已经残缺.在征集进馆的手稿中具有时代影响力的是长篇小说<工作着是美丽的>一书中的第三部手稿17页,<我是怎么写〈工作着是美丽的〉>手稿4页.尽管手稿非常残缺,但在十余年以后,当我们看到这些保存在省档案馆里的手稿时,就如同看到她所经历的时代、事件和她本人在生命之路上所留下的脚印.  相似文献   

19.
虞坤林先生整理编辑的《徐志摩未刊日记(外四种)》,丰富了中国现代文学史资料,对研究徐志摩更是一个贡献,由于徐志摩早期日记的面世,对徐志摩的研究和评价,有重新审定的必要。日记是研究作家最直接的第一手资料,而徐志摩在他人生的转折点或紧要关头都留下了日记。1911年他第一次离开家乡去杭州府中求学,写了《府中日记》,1918年他赴  相似文献   

20.
蒋介石日记中的宋美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7年4月,美国斯坦福大学胡佛研究所又向公众开放了新一批次的蒋介石日记(本批日记撰写1932年至1945年,研究所保存的1931年前的蒋介石日记已开放)。本文作者当时正在美国做访问学者。闻知此消息后,即前往查阅档案进行研究,回国后撰写了此文,向大家披露了蒋介石日记中的宋美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