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三顾茅庐》是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八册第三单元的一篇课文,出自古典长篇小说《三国演义》。课文记叙了刘备三顾茅庐,诚心诚意请诸葛亮出山,辅佐自己完成统一国家大业的故事,赞扬了刘备求贤若渴、礼贤下士的精神。  相似文献   

2.
[教材简解] 《三顾茅庐》这篇课文是根据《三国演义》中第三十八回内容改编而成的.课文以"拜访诸葛亮"为线索,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写刘备三次到隆中拜访、邀请诸葛亮出山辅助其实现统一中国大业之事.课文写刘备三顾茅庐,前两次写得简略,第三次拜访作者对刘备的言行进行了细致入微的刻画,突出刘备虚心求教、礼贤下士的精神.课文用张飞的莽撞、无礼,反衬刘备求贤若渴的态度;通过对人物的神态、动作、语言和环境描写,将刘备那尊重人才、求贤若渴的形象栩栩如生地刻画出来.  相似文献   

3.
在以上教学片段中,陈大伟老师让学生再读课文,提出不明白的问题来。当一学生提出“为什么刘备不让童子叫醒诸葛亮呢?假如诸葛亮一直在那里睡的话刘备会不会失去耐心,就走了呢”这一问题时,教师以“诸葛亮睡着了吗”进行了替代。笔者认为,教师的这一问是不该问的。  相似文献   

4.
(配合四年级下册第8课《三顾茅庐》)课文《三顾茅庐》,改编自罗贯中的著名古典历史小说《三国演义》中的第三十七回"司马徽再荐名士刘玄德三顾草庐"。课文通过写刘备三次亲自到隆中拜访诸葛亮,请其出山辅助自己实现统一大业,体现了刘备访求贤才的虔诚,以及诸葛亮的雄才大略。文中略写刘备的前两次拜访以及诸葛亮出山后的情形,  相似文献   

5.
张春燕 《快乐阅读》2013,(10):107-107
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八册有一篇课文《三顾茅庐》,是根据罗贯中的著名古典历史小说《三国演义》第三十七回"司马徽再荐名士刘玄德三顾茅庐"的内容改编而成的。课文写刘备三次亲自到隆中拜访诸葛亮,邀请他出山,辅助自己实现统一中国的大业。文章重点表现了刘备对贤才的虔诚和渴求,同时看出诸葛亮的的确确是一位旷世奇才。  相似文献   

6.
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八册有一篇课文《三顾茅庐》,是根据罗贯中的著名古典历史小说《三国演义》第三十七回"司马徽再荐名士刘玄德三顾茅庐"的内容改编而成的。课文写刘备三次亲自到隆中拜访诸葛亮,邀请他出山,辅助自己实现统一中国的大业。文章重点表现了刘备对贤才的虔诚和渴求,同时看出诸葛亮的的确确是一位旷世奇才。  相似文献   

7.
这是我校的一节语文教研课,执教的内容是小学语文第十二册ll课中的《草船借箭》。听课的有校长、教导主任、全校的语文教师。首先老师让学生交流收集的资料,让学生读懂课文。接着老师检查预习:师1 :昨天你们都预习了课文,说说通过预习你们都知道了什么?生1 :我知道。当时是东汉末年,曹操打败了刘备,又派兵进攻孙权,于是刘备和孙权联合起来抵抗曹操。刘备就派诸葛亮到孙权那里协助作战,周瑜嫉妒诸葛亮的才干,想出了“草船借箭”这个方法除掉诸葛亮。师2 :你知道了时代背景,真好。谁再接着说?生2 :他说的不对,不是周瑜想出“草船借箭”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感受与体悟     
<正>《三顾茅庐》这篇课文是根据我国四大古典名著之一《三国演义》第三十七回"司马徽再荐名士,刘玄德三顾茅庐"改写成的。课文讲述了刘备三次亲自到隆中拜访诸葛亮,诚心诚意地邀请他出山,辅助自己完成统一国家大业的故事。那么在那个战火纷飞、群雄割据的时代,具有经天纬地之才的诸葛亮为何会选择辅佐当时实力并不雄厚,甚至可以说是弱小的刘备呢?为什么是刘备得到了这位"兴周八百年之姜子牙,旺汉四百年之张  相似文献   

9.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温习巩固(一)导入课文师通过上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刘备两次前往隆中拜访诸葛亮,都没有见着,接下来,他又会怎么做呢?今天,老师与同学们一起随着刘备的兄弟们三顾茅庐,零距离地感受刘备求贤若渴的诚意。(二)温习课文,听写词语教师出示动画,并播放音乐。让学生在电视剧  相似文献   

10.
教材分析: 《三顾茅庐》是根据我国古典长篇小说《三国演义》第三十七回改写的。课文记叙了刘备三顾茅庐,诚心诚意请诸葛亮出山,辅佐他完成统一国家大业的故事,赞扬了刘备求贤若渴,礼贤下士的精神。  相似文献   

11.
教材分析:《三顾茅庐》是根据我国古典长篇小说《三国演义》第三十七回改写的。课文记叙了刘备三顾茅庐,诚心诚意请诸葛亮出山,辅佐他完成统一国家大业的故事,赞扬了刘备求贤若渴,礼贤下士的精神。  相似文献   

12.
《三顾茅庐》这篇课文着重写了刘备第三次前往隆中拜访诸葛亮的经过,表现了刘备尊重人才、求贤若渴、诚心诚意的思想品格,同时体现了诸葛亮的雄才大略。细节描写是本文的重要特色。作者着力刻画了刘备的动作、语言、神态等,写出了刘备访求贤才的虔诚。另外,环境描写和对比、比喻等修辞手法的恰当使用也是本文的一个亮点。因此,教学《三顾茅庐》要紧紧抓住“读”、“品”、“背”、“扩”四个字。  相似文献   

13.
何荣 《考试周刊》2013,(66):37-38
<正>【教材简解】苏教版国标本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中《三顾茅庐》是根据历史小说《三国演义》第三十八回内容改编的,讲述了刘备三次亲自到隆中拜访、诚心诚意地邀请诸葛亮出山辅佐自己的故事。课文以"拜访诸葛亮"为线索,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行文,重点突出刘备虚心求教和对贤才虔诚渴求的精神,表现诸葛亮位旷世奇才的形象。课文通过人物的神态、动作、语言和环境描写刻画人物。本课语言通俗易懂,学习重点鲜明,使学生通过环境描写、人物对比和比喻等修辞方法的学习积累语言,提高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  相似文献   

14.
<正>【案例】"恭恭敬敬"一词出现在苏教版语文第八册第三单元一组历史故事课文《三顾茅庐》中,课文写刘备三次亲自到隆中拜访诸葛亮,诚心诚意邀请他出山,辅助自己实现统一中国的大业的故事。课文片段:刘备让童子不要惊醒先生,吩咐关羽、张飞在门口休息,自己轻轻地走进去,恭恭敬敬地站在草堂的台阶下等候。师:"恭恭敬敬"在字典中有两种意思:(多媒体出示)(1)对长辈、贵宾谦恭而有礼貌。(2)对别人很有礼貌、很尊敬。同学们联系上下文,想一想文中"恭恭敬敬"应选择哪一种解释?生:我选择第二种解释。因为诸葛亮并不是刘备的  相似文献   

15.
“隆中对”这个故事家喻户晓,众所皆知。当年,刘备拜访诸葛亮,诸葛亮都把他拒之门外,刘备又来了多次,诸葛亮才答应出山。故事体现出刘备求贤若渴的态度和诸葛亮“择主而事”的智慧。为什么诸葛亮要让刘备多次请他呢?他是想考验刘备看他是否有诚心,是否是真正识得人才的伯乐,是否是自己值得效忠的明君。  相似文献   

16.
罗文华 《读写月报》2022,(24):38-44
<正>[教材分析]《三顾茅庐》是部编本语文教材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第三篇课文,节选自元末明初小说家罗贯中的长篇历史小说《三国演义》第三十八回《定三分隆中决策战长江孙氏报仇》。课文把笔墨集中在刘备第三次拜访诸葛亮这件事上,赞美刘备求贤若渴、礼贤下士的精神。诸葛亮在隆中定计,运筹帷幄,极富战略眼光。这一回的故事在《三国演义》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其后的许多故事都是诸葛亮“隆中定计三分”的具体展开。  相似文献   

17.
《三顾茅庐》(苏教版小语教材第八册)一课的第三节中描写了刘备第三次拜访诸葛亮的情景: 离诸葛亮的住处还有半里多路,刘备就下马步行。到了诸葛亮的家,刘备上前轻轻敲门。出来开门的童子告诉刘备,诸葛先生正在草堂午睡。刘备让童子不要惊醒先生,吩咐关羽、张飞在门口休息,自己轻轻地走进去,恭恭敬敬地站在草堂的台阶下等候。等了半晌工夫,诸葛亮翻了一个身,又朝里睡着了。又等了一个时辰,诸葛亮才悠然醒来。刘备快步走进草堂,同诸葛亮见面。  相似文献   

18.
曹操坐飞机     
《甘肃教育》2008,(19):33-33
一日,曹操、诸葛亮、刘备、孙权坐飞机,出了事故,飞机上只有三个伞包。诸葛亮摇摇羽扇,对大家说:“让亮来出题;答不出的就自己跳下去;可否?”大家一致同意。于是诸葛亮羽扇一摇,问刘备:“天上有几个太阳?”刘备回道:  相似文献   

19.
刘备与诸葛亮之间的关系,并不十分和谐,本文想从以下三方面来阐明这个问题:即刘备对“隆中决策”的态度、刘备入蜀后的用人政策及诸葛亮对此的反应。我们知道,刘备与诸葛亮君臣之间相契得是否天衣无缝,很大程度上是取决于刘备是否能够认真采纳贯彻“隆中决策”。在《隆中对》里,诸葛亮为刘备所制定的战略决策是:  相似文献   

20.
刘备、孙权、曹操、诸葛亮四人某日乘飞机出游。突然,飞机出了故障,而机上只有三个降落伞,于是诸葛亮提议:“我问问题大家答,答对者得一个降落伞。”提议全体通过。诸葛亮首先问刘备:“天上有几个太阳?”刘备答:“一个。”于是刘备分得一个降落伞。诸葛亮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