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南京零距离》是江苏电视台城市频道2002年1月开播的一档新闻资讯直播节目,每天晚上6点50分首播,栏目总长一个小时。栏目开播不久,收视率就一路看好,AC尼尔森收视调查平均收视率为8个点左右,最高有近18个点,可以说这是江苏乃至华东地区最火的电视新  相似文献   

2.
《声屏世界》2009,(6):67-67
5月1日,江苏广播电视总台电视地面频道——城市频道《南京零距离》正式改版升级,栏目名称改为《零距离》。升级后的《零距离》提出“民生新闻3.0”的概念,并把民生新闻的历程大致分为三大阶段:1.0时代,  相似文献   

3.
《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6,(12):I0006-I0007
2002年1月1日《南京零距离》盛大开播,江苏城市频道由此掀起了中国电视民生新闻的新浪潮。  相似文献   

4.
张建赓 《视听界》2002,(3):24-24
《南京零距离》,在短短的三个月时间内,迅速取得了较高的社会认知度和较高的收视率,引起了国内电视界的瞩目。如何实现节目的可持续发展,是目前节目主创人员应该认真对待、理性思考的问题。笔者建议:  相似文献   

5.
2003年11月18日,当中央电视台广告竞拍以超过44亿天价成交的时候,《南京零距离》也拍得1亿零88万!《南京零距离》既不是综艺节目,也不是电视剧,而是一档新闻直播节目。2002年元旦,《南京零距离》在江苏电视台城市频道正式开播,在每晚的黄金时  相似文献   

6.
曹伟峰 《视听界》2009,(4):35-36
如今的新闻节目中,SNG连线呈现常态化趋势。作为一种节目形态,一项技术手段,凭借最为突出的现场感、悬念感和真实感,以其迅速快捷、形式新颖、大信息量,以及充分调动观众积极性等特点,受到观众喜爱。《南京零距离》升级为《零距离》后,江苏城市频道SNG工作也基本完或了升级。  相似文献   

7.
汪娟 《传媒观察》2003,(7):49-50
去年初,江苏电视台新推出一档新闻节目《南京零距离》(以下简称《南》),该节目以全新的播出方式、全新的制作理念,旨在打造南京人的“电视新闻晚报”,为南京人提供零距离的互动服务、丰富的生活资讯、及时的投诉反馈等等,努力突出节目的人性化,使节目具有新鲜感,拥有固定的收视群体。笔者撰写此文,归纳《南》人性化节目制作的一些特点,这些特点实际也展示了地方电视新闻改进的方向。  相似文献   

8.
时统宇 《视听界》2009,(4):23-25
为适应传播多元化的发展趋势,避免同质化竞争以及电视节目内容低端化倾向,2009年5月1日,江苏广播电视总台城市频道《南京零距离》正式改版升级为《零距离》。  相似文献   

9.
李响 《视听界》2002,(4):32-32
在四月份召开的“《南京零距离》及中国都市电视新闻战略研讨会”上,与会的专家均对《南京零距离》栏目给予了充分肯定。但也有领导和专家指出:“一般而言,一个栏目在三个月到半年后将进入平台期,此时观众对其新鲜感逐渐丧失。栏目主创人  相似文献   

10.
孙海英 《传媒观察》2003,(12):49-50
《南京零距离》是江苏广播电视总台下属的城市频道的一档新闻栏目,2002年元旦正式开播,第2周就进入AC尼尔森南京地区电视榜;开播第28周进入AC尼尔森南京地区排行榜前5名;从第36周开始,名列AC尼尔森南京地区电视节目排行榜第一名至今,而其最高点收视率达到惊人的17.7%。在电视新闻节目运作理念上的创新,是《南京零距离》栏目在短时间内取得成功的主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1.
孔昭巍  许政 《视听界》2002,(3):26-27
“传媒”竞争的实质是什么?30多年前,加拿大著名传播学者麦克卢汉在谈到传媒“传播”的非单向性时指出。传媒一直在悄无声息地“租用”受众的眼睛和耳朵,通过隐性收费——受众在不知不觉中以其对节目的关注来“交费”——而获取最大的注意力资源,然后将这个资源以不菲的价格卖给需要这一资源的人们——需要做广  相似文献   

12.
景志刚 《视听界》2002,(3):20-20
《南京零距离》开播100天了。回想当初:选什么样的内容,用什么样的形式,推什么样的主持人,多大的体量是合理的,摆在什么时段是恰当的……这些都是我们必须面临的选择。一、内容选择。作为一档“面向南京、宣传南京、服务南京”的新闻栏目,与南京市民的“零距离”是我们孜孜追求的目标。因  相似文献   

13.
作为民生新闻的典型栏目,作为本地化新闻的优秀品牌代表.《南京零距离》的可持续发展成了近年来业内和理论界人士关注和探索的话题。  相似文献   

14.
新闻是地方电视台的眼睛,《南京零距离》勇于创新,选择正确的定位标准,坚持群众路线,做出了自己的特色。归根到底,它的成功表明:地方电视台必须坚持从地方出发,选择平民化视角,反映者百姓身边的事;关注者百姓关注的,就会被者百姓关注。  相似文献   

15.
霍梅 《视听界》2002,(4):88-88
当代中国,电视台林林总总,为数众多。电视节目“上星落地”,争先恐后涌到观众面前。人们锁定频道,就好像超市购物,有极大的选择余地。而央视关于收视率的调查,又毫不容情地将  相似文献   

16.
我们改变了什么?——《南京零距离》及其民生新闻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景志刚 《视听界》2004,(1):8-10
本文从《南京零距离》栏目制作的心路历程,以及栏目、内容、长度、时段、主持人、播报形式等运作理念的突破,感知新闻改革,阐述《南京零距离》与民生新闻的关系及中国电视新闻的新趋向、新理念、新思路。文章认为,民生新闻的巨大生命力在于它体现了平民时代新闻中须具有的精神品质。平民化的视角奠定了民生新闻空前的亲和力和贴近性。民生新闻表现的不仅是百姓的生存状态和心灵状态,更是他们的生活追求和心灵渴望。  相似文献   

17.
李鹏 《青年记者》2007,(12):12-13
和向青约了很久,但是她一直很忙,甚至不能抽出整块的时间与笔者交谈,终于在晚上9点多,在结束了一天的工作后,还没顾上吃晚饭,向青与笔者就民生新闻的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未来的走向等开始了热烈的讨论。[第一段]  相似文献   

18.
自从江苏广电总台城市频道的《南京零距离》创办以来,民生新闻栏目在地方电视台顿时风生水起,渐有燎原之势。《南京零距离》作为一档地方新闻节目如何跻身全国十强,如何在短短两年成为"公共利益"的代言人,如何催生出一种新的电视新闻语态?  相似文献   

19.
李鹏 《青年记者》2007,(12):12-13
和向青约了很久,但是她一直很忙,甚至不能抽出整块的时间与笔者交谈,终于在晚上9点多,在结束了一天的工作后,还没顾上吃晚饭,向青与笔者就民生新闻的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未来的走向等开始了热烈的讨论。  相似文献   

20.
邹晶 《青年记者》2006,(6):64-66
以2002年元月江苏广播电视总台城市频道开播直播栏目《南京零距离》为标志,一些地方电视台的非上星频道开始寻求新闻突破之路,更多地将报道视野对准当地社区事务,用关怀“民生”的方式来体现对“国计”的关注和参与,“民生新闻”已成为许多地方电视频道的自觉选择,并成为业界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