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赶考     
《中国基础教育》2005,(4):16-16
有位秀才第三次进京赶考,住在一个经常住的旅店里。考试前两天他做了2个梦:第一个梦是梦到自己在墙上种白菜;第二个梦是梦到下雨天,他带了斗笠还打伞。秀才第二天找算命的解梦。算命的一听,连拍大腿说:“你还是回家吧,你想想,高墙上种莱不是白费劲吗?戴斗笠打雨伞不是多此一举吗?”  相似文献   

2.
有位举于第二次进京赶考.住在一个经常住的旅馆里。考试前两天他做了两个梦:第一个梦是梦到了自己在墙上种白菜,第二个是梦到了下雨天,他带了斗笠还打伞。这两个梦似乎有些深意,举子第二天就赶紧去找算命的解梦。算命的一听,连拍大腿说:“你还是回家吧,你想想,高墙上种菜不是白费劲吗?戴斗笠打雨伞不是多此一举吗?”举子一听,心灰意冷,回旅店收拾包袱准备回家。店老板非常奇怪,问:“不是明天才考试吗?你怎么今天就要回乡了?”举子如此这般说了一番。店老板乐了:“啊,我也会解梦的。我倒觉得,你这次一定要留下来,你想想,墙上种菜不是高(中)吗?戴斗笠打伞不是说明你这次有备无患吗?”举子一听,觉得此人说得更有道理。于是精神振奋地参加考试,居然中了个探花。  相似文献   

3.
秀才赶考     
清代乾隆年间,江南有三个秀才千里迢迢,跋山涉水,去京城赶考。一次,他们路过苏北一村庄时,见一位农民正在池河边车水浇地。一位秀才触景生情,吟出了上联:池河无水也可另外两位秀才听了,思来想去,却始终没有对出下联来。当晚,他们来到一个小镇上住宿,  相似文献   

4.
罗兰 《良师》2010,(9):55-55
有个皇帝,梦见他所有的牙齿都掉光了。醒来后他立刻召来一个解梦家,问他这个梦具有什么意义。  相似文献   

5.
《甘肃教育》2007,(1X):32-33
朱元璋做皇帝后,爱好吟诗作对,但他对文人墨客由心存戒备到厌恨,常常无事生非,在文人的文章,奏折或表札内挑剔毛病,鸡蛋里找骨头,稍有不恭犯了大忌,轻则罢官,重则杀头,弄不好还株连九族。因此,朱元璋在位期间,尤其是到了后期,朝廷内“文字狱”让那些平日咬文嚼字的老夫子个个提心吊胆,据说朱元璋曾生气地骂刘伯温是“文屁冲天的家伙”。他对文人如此忌恨,据说是从小开始的。  相似文献   

6.
为阿Q解梦     
师:同学们,大家对解梦有兴趣吗?生:(兴奋)有!师:根据解梦大师弗洛伊德的理论,人在白天的思维活动总是受到理智的自我压抑,在梦里这种审查机制相对松懈,于是许多欲望得以显现。这些梦中欲望通常能够反映出比较深层的内在心理。今天,老师打算和大家一道给一个著名人物解梦,他就是鲁迅笔下的阿Q。  相似文献   

7.
"完形疗法"(Gestalt Therapy),又称格式塔疗法,是西方现代心理学的主要流派之一,1912年在德国诞生,后来在美国得到进一步发展.完形的功能在于帮助当事人增强觉察能力和接触能力,通过觉察了解环境,了解自我,接纳自我,达到人格统整.  相似文献   

8.
文非 《语文知识》2000,(3):50-51
复习课上,一位同学指着高中语文第五册《阿 Q 正传》中“茂才”一词的注释问道:“东汉时还没有科举考试,哪来的秀才?”我当时一脸的茫然,一时语塞。为了让读者明白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不妨将“茂才”的注释和有关科举知识的内容(高语五册第五单元的基础知识《学点古代文化常  相似文献   

9.
吴趼人(1866—1910年),原名沃尧,字小允,又字茧人,佛山人。笔名有偈、佛、茧叟、茧翁、野史氏、岭南将叟、中国少年、我  相似文献   

10.
在词语家族中,“而”秀才发现许多孩子不懂“而”字的用法。他决定周游四方,寻找诊治的妙药。  相似文献   

11.
很久很久以前,一座古老的城堡(bǎo)里住着一位美丽端(duān)庄的公主。有一天,公主无意中在一本典籍里发现了城堡的秘密,惹(rě)怒了魔王,被魔王逼(bī)着饮(yǐn)下了"千年之毒"——"梦中草",从此昏迷不醒,要沉睡一千年。  相似文献   

12.
一叶 《历史学习》2006,(11):45-47
在《在历史图画中汲取信息》(见本刊2006年4期)中,我们曾经谈到命题应当利用史料,但不能因此而擅改史料。古人所画的图画,其本身就是一种历史遗存,应当按照史学的基本准则尊重其本来面目。由于命题的需要,可以作适当的裁减或组合,并在试题中作必要的说明,但不能随意修改。以下“秀才看榜图”刊载于近代画报,原名“南闱放榜”:  相似文献   

13.
读陕西旅游出版社出版的《浅近录》一书,其将“杨震举荆州茂才,王密为昌邑令,谒见,怀金十斤以遗震”中的“杨震举荆州茂才”译为“杨震考中荆州的秀才”。这个翻译有问题。  相似文献   

14.
秀才拆字     
古时候,江南某县城有个穷秀才摆了个拆字摊,他在所有的纸卷上都写了个"林"字。头一个来的是位农民。秀才想:农民定是为温饱而来,于是说:"‘林’字拆开两个‘木’,东边木长柴,西边木长米。"说完,就在一个"木"字上加了个"此",便成了"柴"字;又在另一个"木"字上加两点,便成了"米"字。"回去吧,三天后你  相似文献   

15.
北朝后期秀才选举重视文才,是社会重视士人文才的大环境下的必然现象.秀才对策偏重于文采,尽管是对察举制度本身的反动,却在客观上对北朝的文学风气起到了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6.
秀才吃包子     
从前有个秀才,不论写什么文章,都是空话连篇,写得很长很长。别人提意见,他不但不听,还说别人不懂文学。他老婆看不惯,就想找机会教训他。有一天,秀才想吃豆沙包,就叫老婆给他做。她老婆就给他包了一个很大很大的包子。秀才见了,十分高兴,心想:包子里一定有很多豆沙馅。豆沙包熟了以后,秀才拿来  相似文献   

17.
秀才藏珠     
1、秀才乐逍遥,路过小石桥。意外拾珍珠,欣喜财运交。2、回家柜里藏,恐怕人偷跑。放在枕头下,还觉不牢靠。  相似文献   

18.
那年春节,七大姑八大姨全拥到我们家来了。其中有七岁的“眼镜”老弟,还有六年级的姐姐。 午饭后,大人们喝茶聊天,姐姐则在我的电脑上痴迷地忙活着“开心农场”,我就准备写寒假作业了。刚翻开作业本,弟弟跑了过来。装模作样地拿了把椅子坐下来,笑嘻嘻地说:  相似文献   

19.
秀才猜字     
《辅导员》2012,(29):28+55
古时候,有一酒家店主非常喜欢与文人打交道,有一天店里来了一位秀才,店主一时兴起便笑着对秀才说:我出个字谜,你若猜中,今日酒钱分文不取;若猜不中,则加倍  相似文献   

20.
伊泽美绪 《文教资料》2010,(12):108-110
古代日本所举行的贡举考试科目中最为隆盛的是秀才科。日本秀才科被设定为文学之科,其考试试题方略策的特征为考察美文与博学。虽然据研究者的推测,日本的方略策与唐代方略策是不同的,但其特征的形成与初唐时期时务策的影响,以及日本时务策的存在之间的关系是不可否认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