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高校学生心理危机干预能力面临的挑战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章成斌 《教育探索》2005,(2):102-103
近年来,大学生的心理危机事件屡见报端,严重影响大学生成长成才。大学生心理危机的状况、高校要及时处理大学生的心理危机问题、大学生心理危机基础研究、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队伍的培养模式等五方面向高校心理危机干预能力提出了挑战。高校要充分认识到加强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工作的重要意义,切实提高高校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能力。  相似文献   

2.
重大疫情爆发容易引发大学生焦虑、愤怒与应激等心理。做好重大疫情下大学生的心理防护应该开展心理教育,优化大学生认知结构;开展心理训练,稳定大学生情绪心态;开展心理疏导,完善大学生内心追求;开展心理危机干预,提高大学生心理应激水平。通过四位一体的心理防护模式,帮助大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应对方式,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频发的大学生心理危机事件,表明做好大学生心理危机预警已经刻不容缓。在对大学生心理危机预警现状、造成大学生心理危机的主要原因、大学生心理危机特点及表现形式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做好大学生心理危机预警工作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关于构建大学生心理互助机制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心理互助是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形式。构建大学生心理互助机制可以充分实现学生的主体地位,符合大学生的心理特点,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助人品格和自助能力,可以增强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效。大学生心理互助机制包括组建大学生心理社团、设立大学生心理互助员、开展心理互助活动、开展心理课题研究、发挥非正式群体的心理互助作用等多种方式。学校要把构建大学生心理互助机制作为进一步完善或健全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体制和体系的重要内容,坚持以人为本、充分相信大学生、让大学生充分体验,要为大学生心理互助机制的建立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5.
张妍妍  赵帅 《高教论坛》2024,(2):120-124
大学生心理韧性研究是近年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领域新兴增长点。文章梳理了近20年来大学生心理韧性研究文献,就大学生心理韧性的内涵和结构、影响因素、作用机制等方面研究成果进行了梳理和分析。提出了未来研究走向,即探究大学生心理韧性的情境化定义、开发适用于中国大学生的心理韧性测量工具、加强对大学生心理韧性的形成机制研究、强化对大学生心理韧性的动态研究、细化大学生心理韧性研究对象。  相似文献   

6.
大学生的心理问题的成因及相应对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大学生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的成因进行分析,启发人们合理地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引导,并提出相应对策对大学生心理引导的创造性工作提供理论依据,提高大学生心理承受能力、心理适应能力和心理调控能力,从而使大学生能化解各种心理矛盾,获得健全的心理发展。  相似文献   

7.
心理求助是大学生向专业的心理咨询人员求助,解决心理困扰的专业途径。本文通过对大学生心理求助状况的研究分析,旨在为高校心理教育工作者做好大学生的心理教育和辅导工作,引导大学生充分利用专业的心理求助,促进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提供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8.
随机抽选421名大学生作为研究样本,发放调查问卷以了解学生的心理资本与就业质量,分析大学生心理资本与就业质量的相关性,评估心理资本对大学生就业质量的影响。结果显示:心理资本与大学生就业质量之间呈现出正相关关系,即心理资本高的大学生,普遍就业质量越高;心理资本中的自信、韧性等指标对大学生的就业质量水平具有正向预测作用。为高校高度注重大学生心理资本的累积,培养大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稳步提高大学生的就业质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培养大学生心理自助能力,有助于大学生发掘自我潜能、培养积极品质、达成自我实现。大学生心理自助能力包含心理健康维护能力、心理问题调节能力、心理危机应对能力。培养心理自助动机、掌握心理自助知识、发展心理自助行为是大学生心理自助能力形成的基本路径。构建大学生心理自助能力培养机制,高校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挖掘大学文化的心育功能,构建培养大学生心理自助能力的导向激励机制;统合高校学生心理健康评估与教育系统,构建培养大学生心理自助能力的协同联动机制;提升高校学生心理服务与援助质量,构建培养大学生心理自助能力的支持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10.
社会转型期社会的紧张、焦虑、浮躁和冲动心理影响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易造成大学生的心理失衡,影响社会的安全稳定。要解决大学生心理安全问题,消除心理安全隐患,必须定期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安全普查,适时进行心理干预;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道德观的建设;帮助大学生建立有力的社会支持系统;建立高校四级心理安全预防和危机干预体系;加强大学生国情、民情、社情及心理健康教育,扩大大学生的心理场域;建构大学生心理自助体系,充分发挥大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心理暴力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方法:运用自行设计的大学生心理暴力问卷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478名大学生进行施测,对大学生心理暴力与心理健康各因子进行描述统计、相关分析和逐步回归分析。结果:(1)被试大学生心理健康各因子得分高于全国常模,其中强迫、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和精神病性因子与全国常模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0.001)。(2)大学生心理暴力及各因子与心理健康及各因子之间存在一定程度的相关(r=0.117~0.491,p<0.05~0.01)。(3)回归分析表明,心理暴力对心理健康各因子的回归效应均达到显著(β=0.148~0.485,p<0.01),是预测个体心理健康水平的良好指标之一。结论:心理暴力与大学生心理健康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2.
体育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已成为学生、家长、高校乃至社会普遍关心的问题.如何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改善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已经成为当前高校教育的热点.本文分析了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论述了体育运动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促进作用,并提出了一些有效利用体育促进心理健康的方法和途径.  相似文献   

13.
大学生是国家未来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他们的素质直接影响到国家政治经济建设的发展速度和质量。心理健康程度是衡量大学生质量高低的一个重要指标。本文从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几个常见的问题入手,有针对性的提出了关于大学生心理问题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4.
阐述了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以及标志,并通过分析体育教学调适大学生心理平衡,促进高校体育教学目标与学生心理健康目标统一,使学生在校学习期间,身心都能得到健康成长,成为社会主义合格的建设者,从而提出了体育教学如何积极调适学生心理平衡的思考。  相似文献   

15.
超重肥胖大学生的健心效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探讨维护超重肥胖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有效途径.我们得出:超重肥胖大学生心理问题高于一般大学生,实施健身运动处方有助于提高超重肥胖大学生的心身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6.
高校贫困生心理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逸萍 《莆田学院学报》2006,13(6):36-38,50
高校贫困生的心理问题已成为高校大学生思想工作和心理健康工作的重要内容。在分析高校贫困生存在的心理问题的表现和导致原因的基础上,阐述对贫困生心理问题应该采取的各项积极措施。  相似文献   

17.
本研究的目的是探讨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校园生活因素及其相互关系。自编大学生校园生活事件量表,对787名大学生进行了测试。结果显示:(1)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枝目因素主要包括:资源和环境、学业压力、负性事件和适应;(2)资源和环境因素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最大;(3)不同年级、性别的学生在各因素上表现出较显著的差异,不同住址学生在各因素上差异不显著;(4)适应始终影响大学生时期的心理健康。  相似文献   

18.
浅谈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通过研究大学生心理问题的表现,根据大学生的心理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从而帮助大学生树立心理健康意识,培养大学生良好的个性心理,促进身体心理素质、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业务素质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9.
高职学生就业心理辅导模式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高职学生就业心理的调查,分析了当前高职学生的就业心理问题,结合高职学生就业心理辅导现状,提出高职学生就业心理辅导模式,帮助高职学生形成良好的择业心态、就业理念和职业理想,同时促进高职院校自身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有效预防心理咨询侵犯大学生隐私权行为的发生和对侵权损害进行有效的法律救济,切实保护大学生的隐私权,对于充分发挥心理咨询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文章主要论述了心理咨询中保护大学生隐私权的重要意义、心理咨询侵犯大学生隐私权的主要表现及原因,并提出了有效预防心理咨询侵犯大学生隐私权行为的发生和对侵权损害进行有效的法律救济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