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科幻小说源自西方,然而幻想小说的萌芽应在中国。中国科幻作家比外国科幻作家更关注科幻文学与主流文学的关系。在叙事机制上,西方科幻创作抓住科幻文本迷人之处,它的魅力并非那些“已经得到的知识”,也不是业已形成的“人生观念”或“人文信条”,它的哲学和美学功能远远比这要多得多。中国科幻小说继承了几千年丰厚的文化积淀,融化其中有益的成分,借鉴意识形态的风格而独树一帜。以往的理论认为,科幻小说是“以科学幻想为题材的小说”,其实科幻小说描述的不是一种小说,它是“利用科学的创作方法写未来的作品”。  相似文献   

2.
科幻小说是一种描写想象的科学或技术对社会或者个人的影响的虚构性文学作品.翻译在科幻小说的传播中起了重要的沟通作用.中国科幻作家刘慈欣的作品能够成功走向世界,其背后的译者功不可没.《流浪地球》是刘慈欣的中篇小说作品.该文采用Head of Zeus公司出版的《流浪地球》的英译本,从词汇、句子、段落三个层面着眼,探究译者如何灵活运用直译与意译的方式,实现译文的忠实.  相似文献   

3.
清末民初是近代汉语向现代汉语过渡的阶段,语言面貌纷繁复杂,词汇方面更是如此。借代造词属于汉语修辞造词中较为特殊的一类,这种造词法古已有之,它在此期得到了丰富和发展,虽然产生新词数量并不算多,但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对体现清末民初的词汇特点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4.
赫·乔·威尔斯是英国文坛上的一位杰出作家。也是具有世界意义的科幻小说大家。他的许多小说都已成为科幻界不朽经典。威尔斯的科学幻想小说借助他广博的自然科学知识,展开想象的翅膀,驰骋于空间与时间之中,从月球、太空、过去和未来等各个角度来观察生活,通过美人鱼、天使、巨人和外层天体上的生物的眼睛来观察人类;故事紧张,情节离奇。威尔斯用瑰丽的色彩描绘科学发明的巨大威力与贡献;用科学寓言的形式谴责资本主义制度下的种种荒唐、黑暗和丑恶。威尔斯的科学幻想小说既有娱乐作用,又有讽刺意义;既介绍了科学技术知识,又起到了针砭时弊的效能。威尔斯的科幻作品是现代科幻文学的雏形和模型,他本人也因此而被称为科学幻想小说之父、科幻小说奇才,甚至有人称他为科幻小说界的莎士比亚。威尔斯称他自己的作品则是“科幻传奇”, 是想象的产物,梦里感觉它是真,醒来即知全是  相似文献   

5.
刘慈欣,中国当代科幻小说代表作家之一,也被称为"中国科幻小说"第一人.其长篇科幻小说《三体》三部曲的横空出世,第一次将中国科幻带入了世界科幻文学的殿堂,让世界驻足于刘慈欣笔下宏伟辽阔的星际,流连往返于"三体"和当下两个世界,聚焦于文明背后的种种危机,惊叹于中国科幻作家奇特的想象力.通过全面梳理刘慈欣文学创作观念,以求找出刘慈欣文学观与文学实践的独到之处,以进一步引发中国科幻界对作家身份的认知以及对科幻文学归途与指向的理解.  相似文献   

6.
刘慈欣、王晋康、赵海虹……提起这些名字,旁人可能一头雾水,而我们这些中学生科幻迷们却是耳熟能详了。为什么这些作家能如此受欢迎?看过科幻小说的人都知道,刘慈欣的科幻小说超越时空神奇莫测,气势宏伟,想象丰富。王晋康的科幻小说观察入微,描写细腻逼真,扣人心弦。赵海虹的小说则是以一种特殊的角度来展现科幻细节,使读者在人性化的视角中感受科幻。科幻小说赖以生存的必要条件就是科学知识。没有足够的科学知识,科幻小说就不可能成为一篇好的科幻小说,更不能引人入胜。这也就是为什么  相似文献   

7.
2006年1月23日,东方少年小作家协会和东方少年俱乐部举办了“和科幻作家在一起”的联谊活动。青年科幻作家星河主要从事科幻小说及科普作品的创作,出版多部长篇科幻小说,作品曾获得多项国家级奖励。这次他不仅给我们的会员带来了他的新作,而且在怎样写好科幻作品、如何阅读欣赏  相似文献   

8.
"陌生化"理论与科幻文学有着某种天然的联系,是这种类型文学最突出的特征。但是放在世界科幻小说界,中国的科幻小说由于自身独特的发展历史,造成了中国科幻小说一直以来对民族国家复兴和发展的焦虑,因而很难仅仅做单纯的科学幻想。而且中国的科幻小说作家们也很清楚的认识到了这一点,并将自己设定为英美科幻文学中一种"陌生化"的存在。基于以上认识,本文选用刘慈欣的《流浪地球》作为分析的文本,来探讨其陌生化叙事下的民族性与世界性特征。  相似文献   

9.
科幻小说为人类提供了一个发挥想象力,对人类社会、对科技发展进行反思的平台。近年来,以刘慈欣、郝景芳等科幻作家为代表的中国科幻在海外逐步获得科幻界的认同。刘慈欣和郝景芳分别获得了科幻界"雨果奖",他们的作品也被翻译成多种语言,在美国、欧洲及其他国家出版发行。为了使情节更生动,同时让科幻小说中的描写更容易为读者所接受,中国本土科幻小说都会带有一定比例的文化负载词。如何将这些文化负载词译入目标语,使之能够为目的语读者接受,是科幻译者在翻译中面临的难题。但是,国内对科幻小说的文化负载词的翻译非常少见,而且多集中于研究刘慈欣的长篇小说《三体》。本文将以德国功能主义学派的目的论作为指导,在其观照下尝试探讨刘慈欣短篇科幻小说中的负载词的翻译。  相似文献   

10.
陈翔灵 《海外英语》2022,(19):23-24+31
《八十万年后之世界》是科幻小说The Time Machine清末民初的译本,在当时是否能起到开启明智的作用值得深究。从科幻新词和科学知识两方面探究这部译作,发现译作中科幻新词的翻译遵循了传统的译词规范,而科学知识遭到大幅删减,导致幻想缺失,科学性不足。可见译者杨心一没能突破当时社会现实对科学和幻想的局限。  相似文献   

11.
第一节 中国科幻小说 文体简说   科幻小说,顾名思义,既是科学,也是文学。它既要有科学的构思,也要有文学的华彩。科幻小说,是面向未来的小说。它将把人的目光牵向未来,引向宇宙,激发一代又一代人勇于探索,为科学献身。科幻小说,是展示想像力的小说。李约瑟认为:“科幻是科学之母。”   科幻小说中有注重科学设想、向往未来的“硬”科幻,也有富含哲理、蕴警世之意的“软”科幻;有的注重人物形象;有的情节生动,悬念迭起;有的歌颂生命,赞美爱情;有的鞭笞愚顽,颂扬科学;还有机器人、冷冻生命、外星探索、人与自然……题…  相似文献   

12.
归化和异化是翻译界长久以来争论的焦点,争论的是内容与形式如何处理的问题。科幻小说是文学和科学的统一体,翻译应该符合通俗文学的所有翻译标准,同时也要准确传达其中关于科学元素的描写。本文通过分析美国华裔科幻作家姜峰楠(Ted Chiang)的中篇名作《你一生的故事》译文中生造词和语言学词汇的翻译,指出科幻文学翻译应该灵活采取翻译策略,在处理科幻元素时还要保留陌生化特征。  相似文献   

13.
李万红 《现代语文》2006,(11):56-57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后,许多“科幻坛名家”的出现,给沉寂了近二十年的中国科幻坛创作带来了曙光,他们加强了现实关怀和人性观照,在主题、选材和艺术表现手法等方面都有极大突破,展现出与前期科幻小说截然不同的特异的一面,大大拉近了我国与世界科幻小说创作之间的差距。如果对这一时期的科幻小说做一整体观照,我们不难看出新生代科幻小说与西方现代主义思潮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由此说中国新生代科幻小说创作深受西方现代主义学思潮的影响是毫不过分的!这些影响在韩松作品中体现得尤为明显。特别是《地铁惊变》,从主题到艺术手法都体现了浓郁的现代性。  相似文献   

14.
<正>谈起向初中生推荐科幻小说,我更倾向于从科幻作家说起。NO.1儒勒·凡尔纳【法国】(1828~1905)首先,躲不开的人是儒勒·凡尔纳,他也是国内很多读者提起科幻作家时唯一会想起的名字。在小说创作方面,凡尔纳师承大仲马,喜欢写地理探险小说。在凡尔纳生活的年代,科学开始昌盛,于是科幻元素不可避免地融入了他的作品中,他也成了法国"科幻之父"。跟更早的旅行和地理探险故事比较,  相似文献   

15.
《小学生时空》2010,(3):54-55
《小灵通漫游未来》是这些想象的源头之一。这本1978年出版的科幻小说,发行量至今仍雄踞中国科幻小说第一名。书中对未来科技生活美好而灿烂的想象,在当年风靡一时。每个读者心中都梦想着“小灵通”的奇遇:坐上“原子能气垫船”,穿越时空,去“未来市”看看奇妙的新世界。  相似文献   

16.
清末民初中国妇女的政治意识主要表现为一种爱国意识和民族意识。在戊戌辛亥年间,其主要表现为知识女性“天下兴亡,匹妇有责”的爱国意识和“驱逐鞑虏”的革命意识;在五四运动期间,主要表现为一种强烈的民族意识和反帝爱国意识。清末民初妇女的政治表现和要求体现了她们政治参与上的醒悟自觉。  相似文献   

17.
科学幻想小说,简称“科幻小说”,是最能吸引和感动小读者的小说类别之一。最早使“科学”与“幻想”结缘的,是美国第一家专门刊登科幻作品的杂志《惊奇的故事》的出版家雨果·根斯巴克在1926年的创造发明。从此,“科学幻想”便由两个词并为一个词。科幻小说是随着近代科学技术的蓬勃发展而产生的一种文学样式,通常将“科学”、“幻想”、“小说”视为其三要素。但它首先关注的是我们的现实生活,作者将自己要描写的现实生活投射到一面变形的镜子中,以便更好地突出其怪诞。于是,这种出神入化的怪诞,便成了科幻小说的力量! 法国的儒勒·凡尔纳和英国的赫·乔·威尔斯,分别代表西方现代科幻小说的两个不同流派——前者的作品强调科学发展的“实际可能性”,后者的作品则属于“科幻传奇”,是想象的产物。本刊在本期和下期将这两位科幻小说大家介绍给喜欢科幻作品的小读者,你会发现,读他们的作品,就像“站在脚凳上一样站在地球上笑着把手伸向星际之间”(威尔斯语)。  相似文献   

18.
刊于清末的白话短篇小说《无线电话》,以对话体结篇,借科幻写人鬼情缘,摹世态人情,可谓是小说版的《人鬼情未了》。它创造性地将传统小说中的鬼狐传奇同近代软性科幻叙事进行了嫁接,以其丰富的想象力成就了中国最早的"手机"科幻叙事。在某种程度上,它的发现对我们重估晚清科幻小说潮的文学史价值,重构中国20世纪科幻小说史都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9.
科幻小说,顾名思义,是以科学幻想为主的小说,它不等于科学知识,一味地迷恋科幻作品,把幻想当作科学,会误导学生。一句话,科幻小说不是科学课本,科幻作家也不等于科学家,他们的作  相似文献   

20.
在"女权"与"爱国"之间——清末民初文学中的"新女性"想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救亡图存和现代民族国家的想望是清末民初倡导女权的主要驱动力。男性主导的事实,"强国"、"保种"的目标,都决定了女权运动从一开始就运行于民族国家现代化的宏大叙事轨道中的命运。与此相应,文学作为女权倡导和"民族共同体"最主要的想象方式,也得到了一种同质性的理解和运作。于此语境,清末民初,"文治武功 女权 爱国"的"新女性"构型在文学想象中应运而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