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元代散曲家乔吉在总结今乐府亦即散曲作法时曰:“作乐府亦有法,日凤头、猪肚、豹尾是也”。后来,我们将乔吉总结的作乐府之法推而广之,扩大泛化为带有普遍意义的作文之法。乔吉所说的“凤头,猪肚、豹尾”作文法,按照陶宗仪的解释就是“起要美丽,中要浩荡,结要响亮。”而陶宗仪所说的“中要浩荡”,指的是一篇文章的中间部分要丰富充实;一篇文章的主体部分内容充实丰厚,就能给人以沉实厚重的质感,给人以丰腴饱满的审美感觉。  相似文献   

2.
《考试周刊》2016,(28):50-51
<正>元代文学家乔吉、陶宗仪在讨论戏曲理论时,提出"凤头豹尾"之说,后人在创作中奉之为金科玉律,足见开头和结尾在文章中的重要性。陶宗仪《南村辍耕录》卷八云:"作今乐府法乔孟符(吉),博学多能,以乐府称。尝云‘作乐府亦有法,曰凤头猪肚豹尾六字是也。’大概起要美丽,中要浩荡,结要响亮。尤贵在首尾贯穿,意思清新。苟能若是,斯可以言乐府矣。"好的开头和结尾可以彰显文章主旨,杜绝文不对题;可以严谨  相似文献   

3.
乔吉是元代文人中"沉屈下僚,志不得伸"的典型。在传统理想与现实生活中艰难跋涉的他,将其有志难酬的感愤、枉作笑谈的凄凉与家道中落的悲酸交织着宣泄在怀古散曲中,本文着重探讨乔吉散曲中的兴怀之吟与共鸣之悲。  相似文献   

4.
元散曲家乔吉提出了“凤头、猪肚、豹尾”的创作理论,在基本遵循和部分突破自己创作理论的基础上,乔氏创作了大量具有清丽、新奇风格的散曲作品。将乔吉的创作理论和散曲作品结合起来考察,是研究这位作家创作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5.
乔吉是元代散曲大家。乔吉散曲的主要内容是感叹世态炎凉、怀念先贤遗风,歌咏自然、倾述爱慕等,而艺术成就表现在引用典故、化用诗句、讲求对仗以及运用叠字法、联珠格、俚俗语等方面,有为艺术而艺术的唯美倾向。  相似文献   

6.
张可久(约1270—1348后),字小山(一作名伯远,字可久,号小山),庆元路(今浙江宁波)人。因仕途失意,曾游历江南各地,晚年居杭州。他与乔吉并称为元散曲两大家,是元散曲中文采派作家的代表人物。毕生专作散曲,尤致力于小令,他的《小山乐府》集存小令855首,套数9篇,为元人中最多者。所作多写景言情,感怀不遇,间有不满现实之作。《[越调]天净沙·江上》是他的一首描写江南风光的小令。  相似文献   

7.
元代散曲家乔吉曾说过:“作乐府有法,曰凤头,猪肚,豹尾六字是也。”这就为我们怎样处理文章的开头、行文和结尾提供了方向。所谓豹尾,就是遒劲有力,意尽声绵,戛然而止。纵观古今中外文学大家,无不十分重视文章的结尾。近代学者林纾说:“为人重晚节,行文看结穴。”(《春觉斋论文》)李绂说的“文章精神全在结束”(《秋山论文》)更是将文章结尾看成文章的灵魂之所在。文学创作难在创新,优秀的文学作品其结尾各有千秋。文艺理论家总结归纳出“以诗结尾”、“以歌结尾”、“以景结尾”、“以情结尾”、“以声结尾”、“以议结尾”…  相似文献   

8.
李白和乔吉的作品在将自我刻画成具有道家精神的儒者形象、豪放的诗风及用语新奇等方面有着相似之处。但由于时代的不同以及各自生平遭际、创作心态等的不一样,二人作品又有不同之处——乔吉的散曲中"我"在悖离文人传统价值理念的道路上更为彻底;李诗狂放执著飘逸俊美,乔曲豪放之中多有愤激抗争之音;李白善于运用丰富而奇诡的想象,与夸张、比喻等手法相结合,而乔吉则善于化俗为雅,造语新奇。  相似文献   

9.
刘英波 《重庆师专学报》2013,(1):115-118,132
金銮是明代中后期一位独具特点的散曲家。关西的生活经历、南京的特殊环境、任侠喜谑的个性使他的散曲创作呈现出清爽、谑讽、俗朴之风。其曲风既有别于元代散曲家张可久、乔吉辈,也与明代散曲家王磐多有不同,有其可称之处。  相似文献   

10.
元人陶宗仪在《南村辍耕录》中收录了元代杂剧家、散曲作家乔梦符对乐府创作章法的见解:“作乐府亦有法,曰:凤头、猪肚、豹尾六字是也.”并阐释其义曰:“大概起要美丽,中要浩荡,结要响亮.尤其贵在首尾贯穿,意思清新.”高考作文如果能做到“凤头、猪肚、豹尾”,那就是一篇好文章了.“凤头”其实就是孔雀的头,孔雀的头,小巧、灵活、俏丽.所以,作文的“凤头”,首先要短,长则不小巧;其次,要么有内涵,要么有哲理,要么要感人,否则不灵活;最后,语言要精彩,要抓人眼球,否则不俏丽.  相似文献   

11.
张可久和乔吉的寻梅小令不但代表了二人作品的风格,而且也体现出散曲在后期雅化的趋势。二者异曲同工却又自抒个性。  相似文献   

12.
乔吉是元杂剧创作的中后期代表,他目前所留存的杂剧从内容到形式都有自己的独特之处。从语言、内容与结构等不同方面来探讨他的杂剧特点,并结合他的散曲,梳理他在作品中附着的自我形象,从而揭示乔吉在特殊的环境中,满怀期冀、失落、悲愤与自我安慰真实的心态  相似文献   

13.
元代散曲家。如繁星满天,乔吉便是其中一颗璀璨的明星,被后世论者推为元散曲“清丽派”的杰出代表。他一生与官场无缘,流寓杭州约四十年,寄情诗酒,放浪不羁,自称是“不应举江湖状元,不思凡风月神仙”。曲作中既有以风流才子的自况,也有对离情别绪的感伤,更有散诞不平的嘲谑,故有人将他比作唐诗人杜牧、宋词人柳永。其散曲风格并不拘于“清丽”一格。而是趋向多样化。故王骥德、胡应麟等人又将其比作唐代的“鬼才”诗人李贺。若要探讨乔吉在元散曲史上的地位,这首看似怪诞的[折桂令]《荆溪即事》是不可忽视的作品之一。  相似文献   

14.
乔吉是元杂剧创作的中后期代表,他目前所留存的杂剧从内容到形式都有自己的独特之处。从语言、内容与结构等不同方面来探讨他的杂剧特点,并结合他的散曲,梳理他在作品中附着的自我形象,从而揭示乔吉在特殊的环境中,满怀期冀、失落、悲愤与自我安慰真实的心态  相似文献   

15.
杨升庵的散曲卓有成就,其《陶‘情乐府》、《陶情乐府续集》、《玲珑唱和》等散曲专集盛传于世,“流脍人口”,对明清两代的散曲产生了较大的影响。这些散曲集中地抒发了他对滴戍滇南的愤懑和不平,描绘了祖国西南边睡的名山胜水、奇风异俗,表现了他对妻子黄峨的刻骨铭心的思恋,反映了他愁闷绝望的痛苦心情,是他谪戍滇南30余年苦难历程的真实写照。  相似文献   

16.
莺莺燕燕春春,花花柳柳真真。事事风风韵韵,娇娇嫩嫩,停停当当人人。——乔吉【越调】《天净沙&#183;即事》乔吉,这位客居江南的文人,以其华美、工丽的语言,抒写了许多富有情趣的散曲小令,其中《天净沙&#183;即事》便运用叠字,简洁生动描绘了景物、人物,画面精美,含义深刻,具有气韵无穷的魅力。  相似文献   

17.
散曲是继词之后兴起的一种新的歌曲.它起于金、元之间流行的民间小调,又叫“清唱.”魏良辅《曲律》说:“清唱,俗语谓之冷板凳,不比戏场借锣鼓之势.全要闲雅整肃,清俊温润.”燕南芝庵《唱论》说;“成文曰乐府,有尾声名套数,时行小令唤叶儿.”龙榆生《词曲概论》里讲得最为明确:“一般分散曲为小令和套数两种.单作一支小曲,叫作小令.联用若  相似文献   

18.
散曲一目,早在六朝的齐时已经出现(见郭茂倩《乐府诗集》第五十六卷《舞曲歌》第五),只不过那是杂舞中的一支曲子,与后世散曲无涉。后世散曲是金、元时代产生的又一种新的音乐文艺。其体制有二:  相似文献   

19.
从目录学的角度,主要采用举例说明的方法,初步探究郑樵对《通志.乐略第一》中乐府曲调类例既分的分类方法,从他的"部伍之法"和"核实之法"这两方面进行论述,以考察郑樵编写《通志.乐略第一》的分类思想。  相似文献   

20.
张爱华 《成才之路》2009,(22):84-85
元散曲保留着乐府民歌那种强烈的人民性和现实主义精神,其自然本色的艺术风格与民歌息息相通。但元散曲作为文人诗歌,有其不同于民歌的特点,受社会环境的影响,有其时代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