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20世纪下半期,苏联优秀作家在文学创作中均表现出追求一个共同的审美境界:和谐之美。即追求个体与群体、民族国家与人类世界的共生美;人与人的亲和美;人与自然的“谐振”美;自我心灵的崇高美。当代苏联文学的和谐美,具有全球性与未来性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试论法的美学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学与哲学、心理学、伦理学、教育学、语言学等科学具有密切的关系,但法学与美学的关系研究至今在我国尚属空白。而事实上,法学与美学也存在着密切的关系,法蕴涵着美的因素,体现出美的内容和价值。从法的内容中所蕴涵并体现出的正义、崇高、和谐、真善、力量等美学价值。法学与美学的关键研究,对于法学和美学的学科体系的完善或建立一个新的学科(法美学)具有积极意义,同时,有助于克服、消除人们在立法、守法、执法和司法以及法的监督过程中的异化现象。  相似文献   

3.
美是实践的产物 ,来源于生活又指向更高层次的生活。在历史的不同发展阶段 ,人在自然实践和认识的不同时期 ,美也相应地呈现出不同的形态。从古至今 ,人与自然的关系大致经过了原始的和谐统一、近代的对立分化、现代的辩证和谐三大阶段 ,相应的美从古至今也呈现出古代朴素的和谐美、近代对立的崇高、现代辩证的和谐美三大历史形态。和谐美是塑造当代新人的最高理想和现代人的精神家园与终极关怀  相似文献   

4.
在物理教学中,应该注重培养学生自然和谐的美——对称性思维方法。  相似文献   

5.
中国传统悲剧以“大团圆”结局为其主要特征,这与传统的宇宙观、人生观、价值观有密切的联系.“五四”时期,随着社会矛盾日趋尖锐化和外来思潮的不断涌入,在文艺思想上以反传统为主,以冲突美代替了和谐美,一大批以反“大团圆”为特征的作品出现,实现了悲剧观念的转变,悲剧人物与传统悲剧相比较有着明显的差异性.  相似文献   

6.
数学美是一种真实的美,是美的高级形式,是理论思维与审美意识交互的产物。数学积分中蕴藏着和谐美与对称美,有时表现为两者的和谐统一。  相似文献   

7.
马凯 《语文新圃》2009,(3):37-37
有人在享受着和谐.有人在追求着和谐。那么,和谐之美在哪里呢? 寻寻觅觅,我们一起到街市,到小区,到施工现场,……寻找你我心中的和谐美。  相似文献   

8.
中国古代神话塑造了鲧、禹、夸父、精卫、刑天等一系列神话英雄形象,表现了人与大自然的冲突和斗争,带有浓重的悲剧色彩,同时也体现了崇高的人格理想和坚强的生命意志。悲剧美和崇高美是这类神话共同的美学特征。  相似文献   

9.
鲁迅寓言故事具有重要的美学价值:高风亮节的崇高美,壮志难酬的悲剧美,幽默讽刺的喜剧美。  相似文献   

10.
解读《老人与海》的悲剧美与崇高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明威在《老人与海》中塑造的主人公圣地亚哥,是一个英勇奋战的失败者。他在大海上与厄运顽强搏斗,最后的战利品却是一副残剩的鱼骨,这种以失败而告终的结局将悲剧色彩推向高潮。悲剧艺术,实际上就是拿被毁灭的美给人看,美的规律就此产生,因而其感染力是强烈的、长久的。然而,圣地亚哥的自信、勇气、力量和尊严震撼人心、催人奋进,崇高美由此产生。悲剧通过丑对美的暂时的压倒,强烈地展示了美的最终的必然的胜利。《老人与海》特殊审美魅力就在于由悲剧美超越到了崇高美。  相似文献   

11.
春天来了,带着春暖花开的秘密,带着春江花月夜的温馨,带着阳春白雪的记忆,娉婷的脚步演绎着这个世界最动人的旋律……  相似文献   

12.
刘辰翁词中充满亡国之痛黍离之悲,这与他所处的南宋亡国宋元更替的时代背景有关,也与他忠诚爱国的秉性有关。同时,从词的发展上讲,这类抒发其黍离之悲的词作也使刘辰翁成为辛派词人最先辉的殿军,而且与同时的其他诸家词人相比,刘词中的亡国之悲尤为沉痛。  相似文献   

13.
“秋”对于多愁善感的中国古代文人而言,无疑是抒写无奈、伤感之情的最佳物象。本文试将以秋为主题的、成就较为突出的赋作进行比较研究。通过对同一景物,两种态度的比较,以及对自魏晋以来,历朝历代赋作艺术特点的梳理比较,以期对“悲秋”这一文人笔下常见之题做出更细致的理解,同时窥探历代文人不同的创作心态与心境。  相似文献   

14.
在元代的统治下,知识分子沦入了介于娼妓和乞丐的社会地位,他们的价值理念和精神体系也随之崩溃瓦解。这个被历史和社会遗弃的特殊人群的孤独、凄凉、悲伤、愁苦在马致远的戏曲中有了充分的表现。其悲情意蕴不仅是他个人的,也是整个元代知识分子的,同具典型性和普遍性。  相似文献   

15.
从形式和内核两个方面界定悲剧概念的基本含义,从外在的、外在与内在相结合的以及内在的三个层面对屈赋的悲剧价值进行具体论述.屈赋的悲剧价值在于既是时代、社会的悲剧,又是性格的悲剧和精神的悲剧.屈赋继承和开拓了《诗经》的悲剧意识;屈赋的悲剧精神对我国文学有着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孙鸿  冯丰收 《安康学院学报》2004,16(5):66-67,82
周长圆的西部诗以独特的西部经验和真正的西部视角,在诗坛奏响了一曲曲西部之歌.它以广阔的空间感、厚重的历史感和鲜明的时代感撞击着读者的心灵.周长圆的西部诗体现了诗人对现实人生的关怀,追求着一种丰厚和升华.  相似文献   

17.
中国古典诗歌意境当中普遍存在一种哀感,表现对生命永恒等问题的哲学思考;对人生苦短、命运无常的喟叹;对个人遭际的不平和感伤;对离别相思、春秋代序等况味的浅吟低唱。究其原因则主要与我们的深层文化心理和审美倾向有关。  相似文献   

18.
本从本解读入手,探讨晚年孙犁创作所蕴涵的化意味以及给予人们的启示。认为复出后的孙犁首先是从个人的记忆中搜寻美好的人性与人情,追觅革命的情怀和情操,进而观照现实,鞭策来。为了进行更高层面的思考,晚年孙犁还走进历史的隧道,在与古人的对话中探寻社会的规律和人生的哲理;此说是对于现实的理性思考和批判。但是晚年孙犁的内心隐藏着深深的困惑、感伤和绝望;由于难于适应社会转型所带来的生活方式和坛时尚的急剧变化终于导致他愤然搁笔。晚年孙犁的被迫搁笔与他中年时的自觉边缘化截然不同,它反映了不同化价值观念的对立与碰撞,表明了现代中国人的某种传统的终结。  相似文献   

19.
“和谐”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髓之一。我国春秋战国时期,处于社会动荡而四处奔走的众多思想家,对此多有精要论述。自秦以后,提倡社会和谐的思想有所弱化,但其思想一直得以延续,直至近代。西方文明中的“和谐”理念以古希腊为盛,后来文艺复兴时期及至近代出现过两次高潮,宗教看到了现实世界的苦难与不公,但它不是去建构现实中的和谐,而是到现实世界的彼岸,求得幸福与安宁。“和谐”在本质上是矛盾同一性的具体体现,是驱动自然、社会持续协调发展的动力源。中国共产党要成功的构建社会主义的和谐社会就必须身体力行“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宗旨,消除党内日盛的腐败。  相似文献   

20.
李清照是中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女作家,也是世界文学史上最杰出的女诗人之一。她才思卓绝,著作丰富,作品优美。她突出的才华和成就备受世人的关注和称赞。她前期的诗词大都在描绘她的生活感受,清新明丽,意境优美,处处体现出她独特感受的真情人生,而后期的作品则渗透出她深沉的故园之思和浓厚的爱国主义悲伤情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