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6 毫秒
1.
德育工作是我国高校教育的关键任务和主要环节,也是大学生身心发展和人格养成的重要影响因素.而在德育工作中贯彻和落实以人为本思想不仅可以优化教育效果、提升大学生素质,更关乎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和民族复兴的大局,是我国教育事业发展以及精神文明建设的必然要求.因此,高校、教育者及相关部门应该从以人为本观念的树立、心理和情感教育的加强、校园文化环境的优化、教育与自我教育的结合等多方面发力,使大学生德育工作在以人为本的思想和方法指导下得到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2.
以素质教育为宗旨的今天,德育工作是我国高等教育事业中非常重要的一项任务.以人为本的德育工作是精神文明建设的基础性工程,是落实党的科学发展观的体现,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大局.切实做好高校以人为本的德育工作,具有促进社会政治、经济发展和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功能.  相似文献   

3.
德育在学校教育中起着主导作用.因此,必须坚持德育创新,建立以人为本的德育观念,发挥教育对象的主体性,打好终身道德修养的基础.同时要改革德育工作的方法,坚持民主原则,关心学生利益.  相似文献   

4.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高校教师应与时俱进,积极探讨切实的途径和方法,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做好大学生的德育工作,培养合格的建设者和可靠的接班人。  相似文献   

5.
新时期,面对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和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崭新态势,我们需要重视并发展德育的政治功能,加强以人为本的德育观。  相似文献   

6.
以人为本对高校德育工作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深刻理解以人为本的德育内涵,构建以人为本的德育工作理念,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理解、尊重、信任学生,注重大学生的个性的发展和培养等,将会对加强和改进高校德育工作,增强高校德育工作的实效性,克服传统德育工作中的不足有着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7.
科学发展观对高校的德育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成为高校的重要任务,人既是教育的出发点,也是教育的归宿,必须把“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贯穿于学校德育的全过程。  相似文献   

8.
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德育工作 ,必须坚持继承和创新的统一 ,灌输和渗透的统一 ,校内教育和校外教育的统一 ,外在约束和自我教育的统一 ,技术教育与人文教育的统一 ,着眼于德育工作的时代性、多样性、系统性、针对性和延展性  相似文献   

9.
文中在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诸多新情况、新矛盾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应当以人为本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理念,并进而探讨了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坚持以人为本 增强高校德育工作实效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增强德育工作实效性,必须坚持以人为本,解决三个关键性问题。一是要纠正高校德育功二重结构下的本位失衡,做到社会本位与个体本位的辩证统一;二是要明确学生在高校德育工作中的二重身份,实现其从德育客体到实践主体地位的跃升;三是要深刻把握“知”“性”“行”三纬,明确增强高校德育工作实效性的三条途径。  相似文献   

11.
在我国传统道德建设中,很多学校德育工作只重视个别榜样的作用,忽视制度建设,即使有德育制度也大都忽视学生在德育制度建设中的主体地位。导致德育工作不能深入人心,难以见成效。要改变学校德育工作被动的局面,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应该在德育制度建设上坚持“以人为本”原则。一学生参与的原则即通过团委、学生会、班委会等民主管理形式,组织学生广泛参与学校德育制度的选择或制定。学校德育管理部门通过组织学生问卷调查、“金点子”有奖活动、德育热点讨论、各种科学理论宣传等等德育活动,充分实现学生自我管理、自我约束的能力和…  相似文献   

12.
高校德育工作要着眼于学生发展,从成长、成才和成功三个层面,分别围绕学生的不同发展需求设计相应的主题教育内容,逐步构建以“成长、成才、成功”为核心的主题教育,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以主题教育为载体的教育模式,可以推进高校德育工作的创新,增强高校德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3.
学科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的。管理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客体都是人,以人为中心。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不仅需要本学科的理论指导,还需要借鉴和运用其他相关学科的知识。管理学中的人本原理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非常重要的启示,有助于推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创新和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4.
提高高校德育实效性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等教育国际化对德育提出的新要求,包括德育要实现国际化,德育要为培养国际化人才服务,教育方式要更加平等民主,教育载体要多样化以及要拓展大学生的现代意识。文章从提高德育目标、德育内容、德育方法的实效性以及完善德育保障体系几方面进行了深入探讨,以使大学德育更具针对性和实效性。  相似文献   

15.
当代社会一部分人把物质和经济水平看成衡量个人社会地位的重要标准,只看重眼前利益而忽视社会责任和对他人的承诺,导致了个人道德陷入困境。大学生个人道德困境表现为个人的身份认同困难,社会道德失范现象严重。部分大学生因缺乏社会责任感和公民道德,生命意识淡薄,生命异化现象不断加剧。以生命的视角反观公民道德,为大学生生命教育提供崭新的思路。基于公民道德的大学生生命教育目标是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培养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主要内容包括责任生命教育、理想信念生命教育和幸福观教育。  相似文献   

16.
以人为本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人为本作为现代思想政治教育最根本的价值原则和核心理念,具有丰富的科学内涵。以人为本理念从价值目标、工作方式、动力机制、育人环境、评估体系等方面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新要求。贯彻以人为本理念,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必须继续解放思想,确立以人为本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目标;转变工作方式,建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因材施教工作体系;创新动力机制,建立健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保障制度和激励机制;形成教育合力,优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环境;围绕培养目标,更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评估体系。  相似文献   

17.
高等学校道德教育存在的问题探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文章对我国高等学校道德教育进行了考察和分析,认为我国高等学校道德教育目标过于泛化,针对性不强;内容过于古板陈旧,与时代的发展和大学生的思想实际相脱节;教育方式以单纯说教为主,影响了大学生的学习兴趣;教育评价方式不利于大学生的道德养成,缺乏实践性已成为高校德育缺乏实效的焦点。  相似文献   

18.
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是培养未来合格人才的工作,这项任务的特殊性要求遵循以人为本的基本原则。确立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以人为本基本原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科学发展观的中心内容,具有丰富的实践基础和理论依据。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遵循以人为本原则必须革新传统认识,真正做到尊重大学生的权利和尊严,启发他们的自觉性;关心大学生的切身利益,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开发大学生的自身能力和人生价值,完善其个性,激发他们的创造力。  相似文献   

19.
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科学教育发展观的核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二ОО三年,《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正式提出了指导我国社会发展的“五个统筹”重要思想,在此基础上今年的“两会”期间又明确提出了以统筹协调、以人为本和可持续发展为中心的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不仅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思想,也将是我国教育发展的指南。众所周知,长期以来,我国的教育发展中还存在着种种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如盲目追求“教育GDP”问题.城乡之间、区域之间、群体之问教育发展的差距问题,各级各类教育之间、学科之间发展不平衡问题,规模与质量的协调问题等等,这些问题的解决都有赖于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为此,我们于今年三月组织北京地区相关研究机构的学者就“科学发展观与教育”这一主题进行了专门的研讨,本刊选择其中若干有代表性的论文予以发表,以飨读者。会议的具体情况可参见本专栏的综述文章“科学发展观及其教育意义”。  相似文献   

20.
社会公德是社会全体公民修养的反映,是基础文明修养的重要内容,重视和培养学生的社会公德是学校教育的应有内容。良好的校园公德环境对大学生的成长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