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浑圆按莲功     
浑圆按莲功亦称“玉女按莲功”,是峨嵋拳上乘内手功夫。练此功法,可将丹田之气疏达于身体四梢,即上稍百会,下梢涌泉,前梢劳宫或指端,后稍肘尖。四梢相撑,使身形处于无形的浑园圈内,形成浑圆之气,并以浑圆气之整力去习掌功。它不讲究丹田,可以说整个人体就是个大丹田,讲求浑圆之力,全身之整力集于一点。初始意念诱导方可求得,达到炉火纯青时,浑圆之力自然而来。一是要身体放松。“松而不懈、紧而不僵”,目自然前视,意随前手。二是要呼吸通畅。体内  相似文献   

2.
意守丹田多指意守下丹田而言。下丹田是指以脐下气海穴为中心的一定面积或体积而言。此处正值人身之中央,和命门穴相对。中医认为气海穴是生气之源,人身真气从此而生。意守此处,具有加强元气、协调脏腑、通经活络、调和气血、消除疾病、益寿延年等作用。其他意守部位虽都有各自的作用,但在作用的广泛性与重要性方面远不如下丹田。所以,锻炼中就以守下丹田为主。多种锻炼都要求腹式呼吸。腹式呼吸形成的开始要以意领气,其气由浅入深逐渐达到小腹(即气贯丹田)。每当呼吸出入时,思想即集中于呼吸的出入,并注意由呼吸而致的小腹鼓起和回缩,此即…  相似文献   

3.
什么是意守     
意守即意念集中于某一事物的活动。当意念注意于广阔的海洋,即称为意守海洋;意念注意于空中的皎月,即称为意守皎月;意念集中于自身小腹,即称为意守小腹(丹田)等。意守乃一念代万念之法,通过意守锻炼,可使思想集中,排除杂念,从而达到入静。意守内容繁多,通常概括为内守和外守两大类。所谓内守,是指思想集中于自身某一部位,如意守丹田、意守呼吸、意守涌泉等。外守,则指思想集中于自身以外的事物,如意守青山、意守浮云、意守鲜花或回忆某件得意事物,也可以意守幻景。外守内容要令人悦愉,但又不致引起高度兴奋为适宜。意守除能起到集中思想、排…  相似文献   

4.
神意上的入静、形体上的放松、呼吸上的调息,以及贯穿三者的自然法则,是武术气功中的基本要点。 放忪:筋骨、肌肉、韧带,节节放开,气机自然调顺,血液循环自然流畅,可逐步与周围自然大气融为一体。五脏六腑也处处松开,从而气自顺,意自宁,丹田  相似文献   

5.
(一)概要无思无虑静下来,平心静气沉丹田。立身当中正,头颅不宜偏。前后顶劲碰起,二目平视直前。神送前手头忌动,呼吸深沉自丹田。耳向后听心贴背,舌尖轻挑颚齿间,胸微含、肩里卷,屈臂泛  相似文献   

6.
储一恒 《武当》2006,(9):49-49
内功是传统的武功功法。今介绍之任督循环内功修炼,是道家内功紫阳金掌修炼达到一定层次,亲身验证的心得,操之效显。一、意守中宫(脐内丹田),阴阳升降,丹田聚气。第一步:站式(盘坐亦可)。初学者宜站式修炼,自然站立,两脚分开,左手掌心朝上,右手握拳,拳心朝上,拳背放于左手掌心,  相似文献   

7.
道门九转功     
朱春雨 《武当》2007,(6):19-19
一、静功1、太极混圆式:晨时择空气清新之地面东而立,双脚自然分开与肩同宽,双手手心向体内抱合在气海穴处,意注丹田,想像身处鸟语花香自然之境,周身内气混圆鼓荡。练功时间在15分钟以上为宜。  相似文献   

8.
《健身科学》2012,(4):39-40
丹田混元气功,是少林太祖门第一功,其以静为主,以动为辅,以求丹田内气,兼得腰力内劲。混元气是指在人体元气的基础上,通过练功获得的一种内气,首先产生于丹田,故称“丹田混元气”。  相似文献   

9.
“丹田”是武术、气功中最常见的一个名词。武术中讲究“内练丹田气,外练筋骨皮”,“养就丹田长命宝,万两黄金不给人”。气功中则认为“丹田”是生命的根蒂所在。“气沉丹田”是气功、武术最基本的要求、否则就会头重脚轻、气血上涌、胸闷气憋,或者动作僵滞,脚下无  相似文献   

10.
一、健丹田:形意拳内外兼修,首要是养气、练气、运气。于是就必先分健丹田。1、以意领先,气沉丹田。形意拳以心意为谋主,气意为元帅,力意为将士,就必须以意领先。气沉丹田,是使气沉于脐下三指(宽一寸二分范围)的丹田  相似文献   

11.
意念身体训练是将自己的注意力,高度集中,通过意念导引,调动本身的内气力量,作用于运动器官,使之意、气、力充分地发挥,来提高身体素质。训练时要做到:心静用意,始终保持心平气和,完全用“意念”来引导动作。要内外相合:外合是要求动作非常协调,左右上下前后配合得当,姿势自然、舒展。内合是要用心意来指导气与力的运用,意到何处,内气也随之运到:外形随之而动,力亦随之而至,达到内外合一,心身合一。在身体训练时,注意呼吸的深度,要求气从小腹(丹田)发出,掌握好发力的顺序。避免用气过猛,动作僵硬。开始训练时,动作可稍慢些,体会用意、运气、发力的过程,然后由慢到快,循序渐进,熟练地把意念应用到身体训练中去,使之提高运动  相似文献   

12.
关永年 《武当》2004,(11):43-43
丹田内壮功由武当剑术大师李景林所传,该功法简单易学,上功快。其法如下: 1、姿式:自然而站,横开步,与肩同宽,扣合双掌于丹田处。俯首,蓄神于丹田处,收视返观,心意合住丹田,双手扣贴,抱气归丹(丹田又  相似文献   

13.
马雷石 《精武》2006,(4):28-29
心意六合拳六艺之雷声,必须在前五艺鸡腿、龙身、熊膀、鹰捉、虎抱头的基础上,以身法的高度统一、贯为一气为总体法则,可打通人体经脉,加强人体的新陈代谢,养五脏六腑之气,产生丹田之气,在心意的作用下,丹田滚动鼓荡于肺,震之于喉, 发之于口而成雷声。心意门内,闻声可知其内外五行顺否,丹田内劲充  相似文献   

14.
四、八卦风火轮各式动作图解(一)预备式双手持轮,手心向内,下垂于两大腿外侧,面南背北,自然站立。气沉丹田,周身骨节放松,下颌微收,舌抵上颚,目平视远前方,要有头融天、脚融地、胸融空、天人合一之气势(图5—1)。  相似文献   

15.
龟息功     
周颂南 《武当》2008,(5):49-49
龟息功,是属于所谓仿生气功之一的吐纳气纳气功。《脉望》载:“牛虽有耳,而息之以鼻;龟虽有鼻,而息之以耳。凡言龟息者,发以耳言也。”意思是说,龟息导引,要以听息为之。《芝田录》亦言:“睡则气以耳出,名龟息,必大龟寿。”  相似文献   

16.
孔德 《武当》2007,(2):40-41
盖阴气发动,令人恣情纵欲,而生交嬉之心。若不以正念主之,使后升前降,战退群阴,未有不自败其功修者。故当炼至阴消情灭而后已也。此外,只用虚心静守功夫,但不可着意紧守,使丹田骤然发热,要轻轻守视,绵绵存养,使丹田内真气发现,先温后热,渐渐大热,如火烧,似汤煎。虽隆冬数九,而上衣下裳亦皆脱尽,即裹脚亦要解去。此时要用道侣护持,紧闭房门,深居帐内,切莫惊动,只用一味静守,自然渐入混沌。  相似文献   

17.
鹰形滚丹田功是心意六合拳十大行功中的一大重要功法,该功法为行桩走势,主练身形之起落劲,丹田之松沉劲,其动作沉雄彪悍,气势雄阔,集形意气劲于一体。通过习练鹰形滚丹田功,能有效强化人体筋骨的伸拔与开合力,培养和提升丹田之元气与内力,在散手搏击中有很强的实用价值,现介绍如下:一、习练方法预备式:全身放松,自然站立,两眼平视前方,意守丹田。左脚向左移半步,两脚间距与肩同宽,双手由两侧(掌心向上)慢慢向上至头顶,  相似文献   

18.
一、图解第一小节(路)拳诀:躬蹬攉挑势为高,左右弯弓似射雕;开弓蹲意千斤重,剪纵踵步理裆腰;提膀吊点悬猴势,击打虚抽扎连锤。1、立身起势(图1~4),是中架子套路起始动作,要求平心静气,目正身端,忘掉一切杂念,立起拳意,同大气环境自然融合在一起,全心投入,自是天罡正气,塞地冲天,头顶虚领,目光内敛,耳润凝听,唇微合,齿轻叩,舌抵上腭,频频咽津,意气下沉,上虚下实,身桩稳固,两掌背合,指尖朝下,提手高至胸前,双掌外翻,变两拳背合向内拧,朝下按置于腹前,上左步,双手掏腋,单腿跪膝,即摆开了肢体的三轴六面,是传统的三体式功架;接下来双手托月,虚步推掌,白鹤亮翅,云鼍沉舟。作完这几个动作后,往下做才是躬蹬攉挑中架子拳路正题。就以上几个小小的动意,也各有它自己的名称和劲诀。即"束身掏腋倒  相似文献   

19.
孔德 《武当》2007,(2):0-41
【原文】盖阴气发动,令人恣情纵欲,而生交嬉之心。若不以正念主之,使后升前降,战退群阴,未有不自败其功修者。故当炼至阴消情灭而后已也。此外,只用虚心静守功夫,但不可着意紧守,使丹田骤然发热,要轻轻守视,绵绵存养,使丹田内真气发现,先温后热,渐渐大热,如火烧,似汤煎。虽隆冬数九,而上衣下裳亦皆脱尽,即裹脚亦要解去。此时要用道侣护持,紧闭房门,深居帐内,切莫惊动,只用一味静守,自然渐入混沌。  相似文献   

20.
太极拳讲究“外练筋骨皮,内练精气神”,修炼太极拳应“以意领行、松静安舒、导引经络、通畅气血、神形合一”,究竟“精气神”具体指的是什么?中国科学院武术协会经过多方面的测试研究,对“人脑神经系统”(所谓“上丹田”的主导作用1、血液循环系统(所谓“中丹田”的主导作用)和肺腑呼吸系统(所谓“下丹田”的主导作用),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