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古人论文,非常注重立意,强调文章要“以立意为宗”,“意在笔先”。所谓立意,即立定题旨,也即确立文章所要集中表现的思想、观点,也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文章的主题。 立意,在文章写作中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和作用。如果说材料是文章的“血肉”,结构是文章的“骨骼”的话,那么,立意便是文章的“灵魂”了。一个人要是只有骨肉,四肢发达,但没有思想,没有灵魂,那岂不成了一个毫无智能的“躯壳”?文章的题旨,恰似人的“头  相似文献   

2.
古人论文,非常注重立意。凡历代有成就的文人墨客,都主张文章要“以立意为宗”、“意在笔先”。所谓立意,即立定题旨,也即确立文章所要集中表现的思想、观点,也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文章的主题。立意,在文章写作中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和作用。如果说材料是文章的“血肉”,结构是文章的“骨  相似文献   

3.
古人论文,非常注重立意.凡历代有成就的文人墨客,都主张文章要“以立意为宗”,”意在笔先”.所谓立意,即立定题旨,也即确立文章所要集中表现的思想、观点,也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文章的主题.  相似文献   

4.
王志 《新闻知识》2002,(6):25-26
在中国古典文论中,“立意”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立意即主题,它是一篇文章的灵魂。古人说:“意在笔先”,意思是在动笔之前应将文章的主题考虑清楚,否则写作就会迷失方向。对于新闻记者而言,辛辛苦苦将素材采访到手之后,整理成文,却又常感到文章  相似文献   

5.
所谓立意,是指在写作过程中,提炼和挖掘的主题思想,它是文章的灵魂和统帅。没有主题思想的文章,如同一堆杂乱无章的材料,读之无味,毫无一点战斗力和影响力可言。千古文章意最高,古人看重立意,不仅因为它是文章的灵魂,还是文章的第一亮点。新闻评论是媒体的旗帜与特色,其立意的高低好坏,直接关系到媒体的质量与形象。怎样才能提高言论立意的水平与质量呢?笔者认为,关键是要把握好三基本。  相似文献   

6.
一篇新闻报道提倡什么,反对什么,肯定什么,否定什么,颂扬什么,批评什么,主要是通过新闻作品的立意来表达和体现的。古人写文章很重视立意。唐代的杜牧说:“凡为文以意为主。”“无意”是不能“为文”的。清初的王夫之说:“意犹帅也。无帅之兵,谓之乌合。”新闻的立意(即我们常说的稿件的中心思想),也是如此。一篇新闻的价值如何,其立意十分重要。新颖、鲜明、深刻的立意,往往使读者、听众、观众象进入新的天地一样豁然开朗;  相似文献   

7.
什么叫主题,就是一篇文章的中心思想,古人叫“意”。提炼主题就叫“立意”或“炼意”。记者、通讯员收集好写作的素材之后,动笔写作之前,首先要提炼和确定所写新闻的主题,即中心思想。为什么要提炼主题为什么先要提炼和确定主题?我们写新闻不是为写作而写作,而是为了宣传政策,引导舆论,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每篇新闻就要宣传一种思想观点,就要有一个主题。另外,我们手边收集到的素材是杂乱无章的,需要从这些素材中理出一个头绪,由一种主导思想即主题来加以统率。也就是毛主席说的“用明确的观点去统率这些材料”。唐代诗人杜牧说“文以意为主”,也是这个意思。宋代  相似文献   

8.
记叙文是中学生阅读和写作训练的重点之一,它是写作训练的基础。如果记叙的基本功不扎实,就很难写好议论、抒情一类的文章。因此,本文着重从记叙文的角度谈谈立意和选材。先谈文章的立意。立意就是确立文章的中心思想,就是从具体的材料中提炼出有意义的主题,揭示出对人有所启示的道理。中心(或主题)是文章的灵魂,是作者的立场、爱憎、世界观在文章中的体现,是贯穿文章始终的一条红线,它是决定材料取舍、详略的标准。古人说:意在笔先。也就是说作者在执笔行文  相似文献   

9.
曾经听到一位文学编辑讲过:“我选稿的第一标准就是要有新意。”这话很有道理,也可能是许多编辑的共同感受. 凡是文艺创作,一个重要的标志就是要有新的东西.创作的含义就是“创新”,比如立意新、题材新、构思新、语言新等等.小说也好,诗歌也好,散文也好,都不例外.其中重要的是立意新. 新意,就是有新的见解.见解新,文章才有生气。老生常谈,人云亦云的文章,还有什么生命力?比如,一篇散文,都是别人写过的内容,或是人家讲过的道理,无论再怎么下功夫,也不会成为好作品.古人讲的“惟陈言之务去”,“文章切忌随人后”,都是这个意思。而古人提出的“领异标新”  相似文献   

10.
屈然 《青年记者》2013,(20):123
新闻评论因其鲜明的立场、高度的导向性和特殊的权威性,决定了它在报纸特别是党报中不可替代的"旗帜"地位和灵魂作用。增强评论的可读性,首先要注意评论的思想性。人们读评论,主要是领会其中的思想,缺乏思想,评论就没有灵魂。评论要针对时局,旗帜鲜明;要立意高远,评出新意。  相似文献   

11.
丁海宴 《现代传播》2002,(6):114-115
立意 ,习惯地理解为作品的中心意义。或者叫作品的主旨、主体思想。这种解释基于一种“名词化思维”。即 :立意是什么。或者什么是立意 ?“……是……” ,产生的一定是关于对象的解释 ,一种逻辑的认知结果。其结果可以是一种精神 ,一种境界 ,一种品质 ,一种个性 ,甚至是一种心态 ,而实际上 ,立意是动词性的。意义是什么 ?这只是立意的一个条件。立意的另一层含义 ,则是意义的形成、制造和构建。即 :意义的造型。意义没有形成意义 ,还不是意义的全部。换句话说 ,意义的造型不是意义之外的操作 ,而是意义本身的动作。是立意概念中重要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12.
立意是申论文章写作的灵魂,一个好的立意,要做到正确、明确、唯一、深刻.而在考试中,由于对题干要求和给定资料的理解不到位,考生很难提炼和选择出好立意.针对这些问题,创造性地提出“三步立意法”,增强立意选择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3.
《桐乡粪桶畅销留给我们的启示》这篇评论好在什么地方?我琢磨的结果是:它立意深刻、新颖,明晰,在表现手法上有电视评论的特色。先说这篇评论的立意。立意,就是选择主题,确立中心思想,这是一篇评论的灵魂、生命。清代的叶燮在《原诗》中说:“志高则言洁,志大则辞宏,意远则旨永。”也是说的文章立意高远对统领全篇、遣词造句和文章流传久远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纲举目张     
给报刊写稿,不论是写新闻、通讯、文章、言论,都会遇到一个主题的问题。主题,就是作者在作品中提出的主要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中心思想。可以说,主题是作品的灵魂。有人把主题比作“纲”,把题材比作“目”,这个比喻是有一定道理的。唐朝人杜牧说:“凡为文以意为主,以气为辅,以辞彩章句为之兵卫。”(《答庄充书》)明末王夫之也说:“意犹帅也;无帅之兵,谓之乌合。”(《夕堂永日绪论》)。古人说的“意”,就是我们今天说的主题。这些话的意思是明白的:主题是统帅,材料、辞句都是兵,没有帅的兵是乌合之众,自然不能算军队,是  相似文献   

15.
古人写文章很重视立意。唐代文学家杜牧在《答庄充书》中说过:“凡为文以意为主”。“无意”是不能“为文”的。清初学者王夫之在他所撰的《姜斋诗话》中又这样说:“无论诗歌与长行文字,俱以意为主。意犹帅也。无帅之兵,谓之乌合.”意思是说,一篇诗文没有明确的立意,就好比军中失去了主帅,没有主帅的军队,只不过是一  相似文献   

16.
姜海燕 《新闻三昧》2000,(11):44-45
所谓“散文式”新闻,就是提倡新闻报道的形式和结构向散文式方向发展,要求“新闻要像散文那样讲究‘立意’,努力创造出深邃的‘意境’,尽量使用白描手法,结构要像散文那样富于变化,语言要像散文那样生动凝练……”本文试就“散文式”新闻在立意、意境方面作一探索式的诠释。散文式新闻贵在立意.以意取胜。所谓立意、即一篇新闻的中心思想。中心思想也称为主题思想,它是新闻的主体和核心。立意是新闻记者在  相似文献   

17.
文风与形象     
文风体现作品的形象,作品反映作者的形象,所以,古人曰:“文如其人”。文风是作者使用文字、语言的作风,它是作者立场观点、思想方法、品德作风以及文化修养、语言能力等诸方面因素的综合反映。可见,文风也是作者形象的显现。所以,古人又云:“文品即人品”。我们读杜甫的诗作即能感受到一个满腔悲愤,忧国忧民的作者形象;读李白的诗作则能感受  相似文献   

18.
古人说的“辞章”或者“词章”,就是文章;“辞章之学”,就是文章之学。“文”“辞”“文辞”“文章”“辞章”,这些字眼,古人常常交互使用。在古人的笔下,这几个字眼有时候有些区别,此如用“文”或者“文章”指写成的作品,用“辞”“文辞”或者“辞章”指写作的方法和技巧;也有时候没有区别,既用它们指作品,也用它们指方法技巧。  相似文献   

19.
知心须洗心   实际上,能不能“知心”,不只是有方法的因素,更重要的还有心灵修养的因素。有的人采访就事论事,写报道也是就事论事,因而出自于他手下的文章只见其事不见其心,虽然写到了人,但正如《谁是最可爱的人》的作者魏巍所说的:“不像一个活的人,而煞像一个投手榴弹的机器。这就是写了战士的一层皮,没有写出英雄的灵魂。”这种只写外表不写灵魂的不乏其例。不是不想写,遗憾的是他看到的是些外表的东西,没有看到灵魂的东西。法国文学巨匠雨果说过,人有两种眼睛,一种是生理上的眼睛,一种是心灵上的眼睛。如果没有心灵的…  相似文献   

20.
装帧设计中的“意”(一)刘丰杰装帧艺术设计的第一个步骤,就是立意。唐人张彦远的《历代名画记》中有一句名言就叫作“意存笔先”。立意是中国传统美学和中国绘画理论中极真重要的概念。对于包括装帧艺术在内的一切艺术作品来说,“意”,都是它们的灵魂和核心。立意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