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苏联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美是一种“心灵体操”,它使我们精神正直,良心纯洁。情感和信念端正。而一堂好的音乐课,一首好的歌曲都是对学生一次美的熏陶。这是因为学生愉悦地进入构成音乐的两大要素——节奏和旋律的环境中,感受美、理解美,不仅可培养他们对音乐的鉴赏力及美的表现力和创造力,而且能提高其审美情趣,陶冶其情操。  相似文献   

2.
从审美教育的角度把握音乐教学活动,并进行卓有成效的教学实践,是当前《音乐课程标准》提出的核心教育理念。那么,如何在音乐教学中体现其审美的意义,如何优化音乐的审美效应,自然越来越引起老师们的关注。审美教育认为,美的实质是情感教育,因此,普通音乐教育则以培养和发展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和审美情感为内涵,以培养完善的人格,身心和谐发展为目标,应从“情”和“美”的视角切入,遵循教学规律和美学原则,创造性地应用各种教学手段和美的形象完成教学任务。一、创设情境,感受音乐美创设情境,是指教师根据教学内容与学生共创…  相似文献   

3.
课程改革是当前我国基础教育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和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工作。2001年6月,教育部印发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它规定了本次课程改革的目标、任务、内容及实施步骤,对今后一个时期内我国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作出了统一部署。音乐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受到了社会、学校、家长的重视。随着师资队伍不断扩大,教学水平不断提高,教科研有了长足的进步,教学手段逐步更新,我国中小学音乐教育在发展过程中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是在教学中一些负面的、甚至是阻碍素质教育发展的现象也越来越多地…  相似文献   

4.
本文针对《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中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以音乐审美体验为核心的基本精神。对如何落实新课程标准,怎样把“审美”贯穿唱歌教学全过程。本文提出了探讨式的教学建议。  相似文献   

5.
许多美学家认为,音乐是最富有情感的艺术,同时又是最讲究形式结构的艺术。对于儿童来说,音乐情感与形式几乎都能诱发其天然的审美冲击与兴趣,但是有的教师却在音乐教学中走入了误区,只为了上课而上课,音乐课上缺少了趣味性,只剩下了老师弹琴、教唱,学生学唱、练唱,老师讲、学生听。每节课如此,千篇一律。久而久之学生对音乐课失去了兴趣,不再与老师积极配合,音乐课就变成了一些孩子的“自玩儿”课。我们在音乐教学中如何能使儿童在充分的体验中既受到情感的熏陶,又获得形式、技能的领悟呢?一、师生情感交融,让爱温暖孩子的心我们是教师,是为…  相似文献   

6.
社会生活的信息化和经济的全球化,使英语的重要性日益突出。在英语教学这一双边活动中,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教师既要引导学生掌握语言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又得重视培养学生运用英语的能力,开发学生智力,让学生初步形成健全的人格。而和谐愉快的课堂气氛,师生双方的默契与配合,,则是顺利完成教学任务的必要条件。经过多年的教学实  相似文献   

7.
唱歌课是小学音乐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在教唱中,教师应充分运用歌曲的艺术特征直接感染学生,激发学生的兴趣与学唱新歌的欲望,帮助学生准确地感受歌曲的艺术形象,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1郾在唱歌课中挖掘歌词的深刻含义,让优美的歌词语言来激发学生的爱美情趣。在唱歌课教学中,教师应针对学生思想表现和年龄特点,紧紧抓住一个“美”字,突出音乐作品的思想性、艺术性,充分挖掘歌词的深刻含义,以激发学生爱美的情趣。例如:《山谷静悄悄》这首歌曲,歌词是:“山谷里,静悄悄,什么在飘飘,薄薄的雾,淡淡的烟,飘呀飘得高,……”但这对平原城镇里长…  相似文献   

8.
音乐蕴涵着丰富的美、情、趣。音乐教学中,除了感受和表现能力的培养。分析、欣赏、表现音乐作品时要尽量揭其“美”,绘其”情”,掘其“趣”,才能使学生在获得音乐基本知识的同时,创造力也得到发展。  相似文献   

9.
音乐最大的作用是给人以美的享受和感染。音乐教学,不能只满足于教学生唱会一两首歌,更重要的是要启发学生准确地表达歌曲的感情并感受艺术形象,进入歌曲的意境,让学生用自己的真情去演唱和体会。要做到这一点,首先要让学生充分理解歌曲的内容。对于理解、体会能力较低的低年级学生来说,仅用抽象的语言去引导其理解歌词是  相似文献   

10.
爱因斯坦在科学领域中带给人类的巨大贡献是为人们所熟知的。但是你知道吗?他在成名以后却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如果我在早年没有接受音乐教育的话,那么,在什么事业上我都将一事无成。”他还说“在我的科学思维中,永远有着音乐的因素。真正的科学和音乐要求有同样的思维过程。”  相似文献   

11.
李新莉 《山东教育》2003,(32):48-48
音乐体验,是指通过实践性的音乐活动,使音乐与人的生理、心理相互作用而产生的内在的音乐感受。这种感受能激发出人们精神的火花,拨动人的心弦。在音乐教学中,只有让学生拥有丰富的音乐体验,才能使他们对音乐作品有深层次的理解和产生情感上的共鸣,并从中获得审美满足,促进个性和谐发展。新课程标准对音乐体验活动高度重视,倡导学生在获得愉快的感受与体验下,充分展开想像,富有独立见解,把学生的体验置于课程的中心位置。那么我们如何才能让学生在音乐教学中拥有丰富的体验呢?1.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入手音乐具有重要的社会功能,了解音乐在生活…  相似文献   

12.
音乐欣赏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感受美、认识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音乐欣赏教学也是一个感知和提高的过程,主要通过听和唱米完成。听是前提、基础,唱是延续和升华。  相似文献   

13.
王丽虹 《湖南教育》2002,(21):44-44
近几年来,一些音乐欣赏课形成了“不是教师讲,就是学生听”的局面,形式单调乏味,使本来可以成为生动活泼的美的享受的音乐课,变成了一种枯燥无味的精神折磨,从而使学生对音乐课失去了兴趣。音乐欣赏课应充分发挥音乐艺术特有的魅力,运用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营造愉快的音乐课堂氛围,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一、布置优美的教学场景,激发学生的音乐兴趣。教育家杜威指出:“为了激发学生的思维,必须由一个适宜的经验环境,作为思维的开始阶段。”因此,教师在欣赏课之前根据教学内容,布置一个优美的教学场景是很有必要的。教师…  相似文献   

14.
15.
长期以来,我们对音乐课程的价值与目标的理解产生了严重的偏差,表现为:只关注音乐课程的外在价值,而忽视音乐课程的内在和本质价值———审美价值;只注重非审美的体验(知识、技术等),而忽视审美体验(联想、想像、创造、情感);漠视音乐教育在开发潜能、培养创造力、完善人格、美化人生等诸多方面的独特作用;只习惯于把其他课程的教育目标简单地移植为音乐课程的目标,而忽视音乐教育自身的审美育人目标等等,导致了在音乐教育教学实践中音乐课程审美性的严重丧失。因而,国家教育部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让音乐课程正本清…  相似文献   

16.
唱歌是中小学音乐课中重要内容之一,在整个音乐教育中占有显著的位置。笔者在音乐教学实践中,学习和借鉴国外音乐教学法,采用多种教学途径,在唱歌教学中对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方面,做了一些尝试。一、优化课堂教学方法创新精神的课堂教学必须使课堂教学优质化。优质化的唱歌课堂必须是使学生懂得声乐艺术的规律,以及声乐技能掌握的方法。笔者在教学歌唱呼吸方法时,开始时先请几位学生凭着自己的经验做歌唱呼吸练习,当学生出现吸气时腹部往里紧缩,呼气时腹部往外鼓起来的时候,笔者问学生这种呼吸方法是否正确时?学生都认为是对的。于…  相似文献   

17.
小学音乐课的音乐作品,作为学生感知音乐内容的一种媒体,通过这一媒体要达到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的目的,引发学生的审美感受,让学生在主体心灵中自由构建起音乐形象,进而理解、表达音乐内容。因此,在小学音乐课中,无论是教师的语言设计,对艺术作品形象的挖掘,还是教学手段以及教学方法的运用,形象性的音乐教学是小学音乐教育的重要研究课题。  相似文献   

18.
歌曲作为一种独特的艺术,通过词与曲的结合来抒发人们对祖国、对生活的热爱和赞美之情。一首高质量的优秀歌曲,就是一部生动的爱国主义教材。孟子曾说:“仁言不如仁声之人人深也。”音乐具有震撼人心、感人肺腑的力量,因此,可以通过愉快的音乐活动,借助鲜明的音乐形象,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培养学生的审美观,提高其明辨是非的能力。  相似文献   

19.
20.
现代美育提倡有机地把知识性、趣味性、审美性和道德性融合起来,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心境中全面掌握知识、开启智慧、陶冶心灵、培养高尚人格、得到美与善的滋养。从审美教育的角度把握音乐教学活动,并进行卓有成效的教学实践,已成为学校当前音乐教学改革的热门课题和必然趋势。审美教学认为,美的实质是情感教育。音乐教学中,教师要为学生创设一个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