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一、铜与浓、稀硝酸反应的演示实验铜与浓、稀硝酸反应的演示实验是中学化学教材中的基本实验。按教材上在两支放有铜片的试管中 ,分别加入少量浓、稀硝酸后 ,让学生观察实验现象时 ,由于前者反应剧烈 ,有大量的红棕色有毒气体NO2 产生 ,污染了环境 ,影响师生身体健康 ;后者由于反应中所用稀硝酸的浓度比较小 ,反应较缓慢 ,难于使学生观察到铜片表面的气泡 ,以及反应中产生的无色气体NO。总之该试管实验 ,由于反应容器太小 ,要让全班学生观察到实验中溶液颜色的变化、铜片表面产生的气泡以及产生气体的颜色等现象 ,是十分困难的 ,而实验…  相似文献   

2.
定量测量色度学实验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一种基于颜色传感器的定量测量色度学实验设计,实验可定量测量色光、物体表面、液体和有色玻片的颜色信息.该实验作为综合设计性实验内容已在教学中应用.  相似文献   

3.
幼儿园中班常识课安排有“会变的颜色”小实验。按照教材,这一实验是用红、黄、蓝三种颜料,通过适当的混合来改变颜色,获得三原色以外的颜色。由于混合调色较难掌握,  相似文献   

4.
在高中生物实验中常涉及到一些颜色反应和具面是关于生物教材中与颜色有关的实验归纳总结,有特殊颜色的物质,学生在记忆过程中容易混淆,下以方便对比理解和记忆.  相似文献   

5.
环保型氢气在氯气中燃烧实验演示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现行高中化学教材[1]中,氧气在氯气中燃烧实验是一个重要的经典课堂演示实验,一般的中等化学教材中都是沿用一种方法,即将大量筒收集满氯气以后,将燃烧的氢气火焰放在盛有氯气的大量筒内,观察火焰的颜色及其实验现象(如图1所示).  相似文献   

6.
《怎样得到更多的光和热》一课中有不同颜色物体吸收辐射热强弱的实验(如图1所示),通过长期的教学实践,发现教材中设计的实验有两个不足:一是实验利用的是太阳辐射热,必须在有阳光时才能做,碰上阴雨天气无法进行,实验受天气条件限制;二是实验时把几个不同颜色的纸袋套在温度计玻璃泡上,  相似文献   

7.
说明土壤中有腐殖质的实验是进行土壤成分分析的重要步骤,实际教学中发现,许多时候学生实验观察到的现象与教材所述有较大的偏差,我们对此进行了研究。 一、意外出现的实验现象 根据教材所述,说明土壤中有腐殖质的实验步骤是:把晒干的土壤放在铁盘里用火烧。实验现象:冒烟,有气味,颜色变浅。实验原理:土壤中的动植物残体及  相似文献   

8.
王霞 《化学教与学》2012,(6):97+70-97,70
上教版有葡萄糖的检测实验,教材对葡萄糖的使用量没有明确规定。作者在实验中发现葡萄糖的使用量不同。出现的沉淀颜色及静置后上清液颜色有明显差异。文章旨在探讨葡萄糖溶液的适宜使用量。  相似文献   

9.
在人教版物理教材中"光的色散"实验受天气影响较大。可自制实验装置,采用红、绿、蓝3个单色光源代替阳光,将光源放入暗箱,光屏放在暗箱前,通过观察不同颜色色光混合所成的颜色,观察不同颜色的光线照射透明物体和不透明物体发生的颜色变化,帮助学生理解颜色形成的原理。  相似文献   

10.
笔者在平时的教研工作中,经常有教师询问生物学实验中各种颜色反应的原理,本文总结归纳了高中教材中涉及的各种颜色反应及其原理,供教师教学时参考。  相似文献   

11.
正1问题的提出在中学化学教材中,乙醇催化氧化的实验通常采用的方法是,将弯成螺旋状的铜丝放在酒精灯上加热,使铜丝生成一薄层黑色的氧化铜后,趁热插入盛有乙醇的试管中。这样反复操作几次后,通过让学生感知铜丝表面颜色"受热变黑,插入变红"的交替变化以及闻生成物的气味,说明有了新物质的生成。但是,实际实验中由于生成的氧化铜很少,导致乙醛的生成量也是很少的,又与大量的乙  相似文献   

12.
醇分为伯、仲、叔三种类型,根据教材介绍,伯、仲醇具有还原性,可使强氧化剂高锰酸钾、重铬酸钾颜色消失,此法用于区分伯仲醇和叔醇,但在学生实验过程中,出现两种异常现象,一是颜色不褪;二是颜色全褪。为此我们组织学生重新设计实验,对醇氧化反应条件进行了新的探索,实验结果表明:在醇过量和氧化剂浓度一定时,氧化剂选择、反应液温度和酸度是实验成败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3.
巧用粉笔改进化学演示实验是一种新的尝试.笔者现介绍经过改进的两则实验. 一、焰色反应 1.教材实验.把装在玻璃棒上的铂丝放在酒精灯火焰(最好用煤气灯,它的火焰颜色较浅)上灼烧,直到与原来的火焰颜色相同为止.  相似文献   

14.
本文的起因是一位教师询问的问题。在新世纪(版)数学教材三年级上册的“可能性”单元中,为了使学生体会到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有大有小,教材安排了一个摸球游戏:盒内放了9个白球,1个黄球,这些球除颜色外完全相同。让学生先猜一猜,摸到的球可能是哪几种颜色,摸到哪种颜色的球的可能性大;摇然后实际摸20次记录实验结果;最后汇总并分析实验数据,得出摸到哪种颜色的球的次数多,验证自己开始的想法是否正确。这位教师存在着这样的疑问:学生凭经验完全能判断出摸到白球的可能性大,为什么还要进行实验?是不是有点“低估”了学生,或者是为了让学生动手…  相似文献   

15.
人教版高中物理教材《选修3-5》第十七章第二节"光的粒子性",在光电效应的实验规律一段中有这样一句话:"实验表明,在光的颜色不变的情况下,入射光越强,饱和电流越大.这表明对于一定颜色的光,入射光越强,单位时间内发射的光电子数越多."此处教材只说明了光的频率不变时,饱和电流与光照强度的关系,却常有命题人过度挖掘教材,围绕...  相似文献   

16.
中学阶段,我们通常以NO_2与N_2O_4之间建立的化学平衡为基础,来研究压强对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在苏教版高中化学教材选修6《实验化学》及山东科技版高中化学教材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中均引入了利用注射器来完成该实验(如图1所示)。实验预期现象是压缩活塞,观察到气体颜色先变深,后逐渐变浅。经过反复实验,我们发现能看到气体颜色明显变深、随后气体颜色变浅的变化过程并不明显,学生难以观察到。因此学生在压强对平衡的影响的认识上没有真实感和认同感。对此,我利用传感技术重新设计了实验,实验效果很好。  相似文献   

17.
全国中等卫生学校《生物化学》第三版教材实验三“温度对酶促反应的影响”,笔者在多年的实验教学过程中发现,按教材要求的时间制备煮沸唾液,不能使酶完全变性;在实验过程中,由于实验条件不易准确控制等原因,实验结果不够理想,出现与预期结果不符的多种颜色变化。现对本实验进行如下改进:  相似文献   

18.
何世顺 《生物学教学》2010,35(12):40-40
现行高中生物学教材中设置了“探索淀粉酶对淀粉和蔗糖的作用”的实验。该实验探索的是酶的专一性。笔者在多年的实验教学过程中发现,如按教材推荐,以工业用α-淀粉酶配制溶液进行实验,由于该酶溶液本身有颜色,且黏附性较强,再加上实验条件不易准确控制等原因,实验结果不够理想。现对本实验进行如下改进:  相似文献   

19.
现行高中化学教材“铜和稀硝酸反应”的演示实验中,NO 是用透明塑料袋收集,并观察 NO 与 O_2反应的颜色变化。利用教材上的装置和方法演示实验,一是试管内空气没排尽,NO 很快被氧化成 NO_2,NO 的无色很难观察到;二是实验完成后,气体不方便回收,NO会部分逸出,污染环境。针对教材演示实验中存在的不足,笔者对此实验进行了改进,发现用如下装置制取NO 和验证 NO 的性质,现象明显且不污染环境,效果较好,如图1所示。1 实验装置  相似文献   

20.
高考实验题所占分值大,题材广泛,但都直接或间接来源于教材.本文以实验材料、实验试剂、颜色反应、实验流程等为线索,举例分析“以线串点”的教材实验专题复习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