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年来,随着国家大力推行农业政策,城镇化被视为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手段,然而社会的建设总是与文化密不可分的,所以文化建设的成与败对于城镇化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从而与三农问题的解决也干系甚大。文化前向支撑城镇化,后向包含着农文化,联系着三农,可谓是联系两者的枢纽。掌握文化在城镇化解决三农问题的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利用其优势,可以更好的促进城镇化,更优质地解决三农问题。  相似文献   

2.
郭海燕  杨斌 《焦作大学学报》2007,21(2):31-32,56
三农问题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西部地区赋存丰富的自然与人文旅游资源,但是经济发展相对落后,民俗旅游可以增加农民的收入,扩大农民的就业机会,拓宽产品销路,并且能够弘扬民族文化,因此如何通过开发西部地区的民俗旅游业来解决“三农”问题,成为当今旅游业界研究的重点内容。文章通过分析西部民俗旅游开发的现状,西部民俗旅游开发为“三农”带来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机遇,提出了开发西部民俗旅游对解决三农问题的对策与措施。  相似文献   

3.
学校主体性文化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学校主体性文化是培养创新型人才、教师专业发展、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强大精神动力,从学校组织内容的角度可分解为主体性德育文化、主体性教学文化、主体性学习文化、主体性管理文化和主体性发展文化。建设的基本思路是实施一体化建设策略,“以人为本,一以贯之,分项实施,转化生成,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4.
马进 《中学教育》2019,16(5):57-64
"格物"一词语出《礼记·大学》。格物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一,体现了先贤圣哲对宇宙万物、人事存在之道的追问和穷究的品格。其含蕴的原始、朴素的理性精神与知识论精神,绽露出一种质朴的自我意识与主体觉醒意识,体现了主体的向学性与自我完善性。在传统文化复兴与创造性转换、创新性发展的时代召唤下,"格物"的主体性意蕴融入现代教育,既是"格物"突破传统走向现代转化的自身吁求,也是现代主体性教育遭遇生存论困境所产生的文化寻根的教育吁请。在融入的可能方式上,一方面需积极探寻现代教育中的"格物"精神,在古今精神的共通中推进融入;另一方面需回归日常教育,在解决日常教育的难题中实现融入,最终实现学生生命的主体性生成。  相似文献   

5.
重视农业、农村、农民是我党的一贯的战略思想,为了解决三农问题。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从党和国家工作的全局出发,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任务.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离不开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文化建设为社会主义新农树建设提供了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也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有机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6.
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代解决"三农问题"的重大战略,乡村文化振兴可以为乡村振兴提供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民族地区特殊的民族结构、民族文化及经济社会发展状况使其乡村文化振兴的内生动力面临着主体缺失、内生动力流失等难题;要从坚持文化扶贫与扶志相结合,唤醒村民的主体意识和文化自信意识,植根传统加强培训等方面来构建民族地区乡村文化振...  相似文献   

7.
高雅艺术作为精神文化的集中展现和凝练升华,开拓了大学生价值观教育新的领域和路径,具有独特的教育功能。将高雅艺术引进校园,融入大学生价值观教育,可解决其中存在的问题,对于坚持教育的主体性,实现教育方式的多元性,增强教育的吸引力、感染力和渗透力,具有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吕峰 《河南教育》2022,(11):44-45
作为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历史源头和高度凝练,中国共产党伟大建党精神在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伟大建党精神传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升华。本研究从新形势、新情况出发,重点研究如何注重发挥青少年的主体性,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青少年伟大建党精神教育,实现青少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与时俱进。  相似文献   

9.
基于社区内部主体精神的失落,社区教育文化要承担起主体精神重塑的历史使命。社区教育文化的主体精神强调社区个体与群体的独立意志和人格,在于保持社区成员的主体性,形成社区群体意识,营造人性关怀的社区文化氛围。社区教育文化立足于社区个体与群体,以教育文化重构社区文化,改善社区生存状态,促使社区个体本位回归、群体认同归属,达成社区教育文化本身的主体性价值精神。  相似文献   

10.
为客观、全面、真实地了解乡镇政府作为我国三农问题解决的第一线如何才能充分发挥其职能和实现良好转变,笔者根据实际客观环境,政府客观职能,以及哈克镇的经济基础、运行情况等进行了分析和实地调研,探索其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前景与对策.  相似文献   

11.
在我国小康社会新农村建设中,农村体育文化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小康社会新农村体育文化建设作为三农问题中的一部分,其改善和探究不是一蹴而就的,要经过长时间不断地探索和实践才能取得根本性的成就。本文是从小康社会新农村的含义以及农村体育文化的内涵入手的,在阐释体育文化建设在新农村奔小康的重要意义以及分析我国新农村体育文化建设的制约因素的过程中,尝试发掘小康社会新农村中体育文化建设的发展对策的。  相似文献   

12.
班级文化建设中学生主体性缺失的外在表现主要体现在主体单一且固定、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不足等两个方面。导致学生主体性缺失的内在原因是受以教师为中心的固守观念的影响和教师对学生"不切实际"的想法视而不见。在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这三个层面的建设中彰显学生的主体性,是学生主体性回归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13.
刘超 《教书育人》2014,(7):75-75
班级文化是班级的灵魂所在,是班级生存与发展的动力和成功的关键。它是一门隐性课程,具有一种无形的教育力量。而班主任作为负责组织、教育、管理班级的核心人物,在班级文化建设中须抓好以下“三种文化”的建设:健康的精神文化,和谐的教室文化,独特的制度文化。 一、构建健康的精神文化 精神引领是营造班级文化的核心。班级精神的表述可以千差万别,但其核心内容是激励全班成员,发挥自觉性与主体性,明确责任感,改变学生的精神品质,再由精神落实到行动上来。  相似文献   

14.
如今,三农问题越来越得到国家的重视,在社会主义新农村要进行全面建设的现阶段,农村的具体建设需要具体对待.这种要求的具体体现就是要实现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共同建设,以社会的和谐稳定为基础,要在不断提高农民物质生活的基础上更多关注农民的精神生活的需要.作为提高农民精神生活的乡镇文化建设,在一定程度上就是农村提高农民精神文明的主战场.因此,乡镇文化建设工作的主要任务就是以农民的要求为基础不断丰富农民的精神文化领域的具体的日常生活.  相似文献   

15.
王芳 《华章》2012,(17)
现阶段的职工精神文化需求表现出在新时期中的不同特征,但在实践中存在着发展职工精神文化需求的障碍与误区.要解决职工精神文化需求的问题就要从现阶段职工精神文化需求特征出发,通过各种制度安排来形成对策.  相似文献   

16.
西方文化的主体性表现为自由创造性、开放性、个体性、批判性,这与西方哲学中的主体能动性、主体间性、解构具有深刻的关联。从哲学角度对西方文化主体性进行梳理,分析中国外语教育的教学机制并指出其中的不足。西方文化的主体性对中国外语教育的启示是改革西方文化教学,把主体性融入中国外语教学,求同存异,促进中国外语教育的良性发展。文章在对相关问题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一些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7.
论学生文化主体性与创新性人才培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创新是高等教育质量的生命线,高等学校人才质量的核心品质就是创新精神,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关键就是培养创新性人才。创新取决于学生文化主体性的存在、发挥和实现程度,学生文化主体性是创新人才培养的内在机制。因此,要确立学生文化主体观,倡导文化多元化。  相似文献   

18.
论学生文化主体性与创新性人才培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创新是高等教育质量的生命线,高等学校人才质量的核心品质就是创新精神,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关键就是培养创新性人才。创新取决于学生文化主体性的存在、发挥和实现程度,学生文化主体性是创新人才培养的内在机制。因此,要确立学生文化主体观,倡导文化多元化。  相似文献   

19.
毛泽东在中国革命时期形成的尊重农民、引导农民、组织农民、联合农民、依靠农民的根本态度及减轻农民负担、解放农民的各项政策。为我们选择解决三农问题的路径和确定解决三农问题的重心提供了启示:调查研究三农问题的真实情况、剖析三农问题的实质,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先决条件;立足三农问题的根本、尊重农民的自由选择、解除农民的束缚。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核心内容;适当地引导和组织农民、相信农民的智慧、依靠农民自己的力量,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最佳路径。  相似文献   

20.
何东燕 《学苑教育》2012,(23):80-81
三农问题直接关系到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全局。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问题,而农民问题的核心则是农民的收入问题。解决三农问题,关键在于增加农民的收入。作为一名职中教师,希望通过对“三农”问题的研究,能对中职学生毕业后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