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中国现代化的意识产生于鸦片战争之后。自魏源要求“师夷之长技以制夷”始,至今日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国人追求现代化的意识,大致经历了资本主义现代化意识、新民主主义现代化意识和社会主义现代化意识三个不同的发展阶段。不同的现代化意识反映在实践层面上,即形成了如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运动、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改革开放等一系列现代化的实践活动。对中国近代以来不同内涵、方向的现代化意识和实践的考察,不仅有助于我们对中国现代化历史的认识和了解,而且有助于我们重新认识中国近现代社会历史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孙海芳 《都江学刊》2002,14(2):32-36
本以中西女性在人类历史中曾经受制于男权社会的相同化境遇为切入点,指出中国和英国女性学发展中女性意识的体现,女性学在不同时期反映的主题虽有不同,但始终没有偏离女性意识这一主题,中英女性学在表现女性意识这一内容上表现出了相似性。  相似文献   

3.
五四“人的发现”之后,一些中国现代作家由对个体自我的自省自觉上升为对本阶级的理性观照,浓重的历史宿命式的“原罪”意识随之诞生。作家的“原罪”意识有一个较稳固的动态系统。其稳固性表现于,负载者的阶级构成一律是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人格构成一律是现代与传统的二重组合,精神构成一律具有清醒理智的自我意识,行为构成一律是苦难无奈的生命消耗。其动态性表现于,不同的历史阶段有着不同的性质和内涵。其现实效应表现为,作家在对外在理念信仰痴迷与加固的基础上产生的真诚的嗜苦受难意识和梦幻般自我飞升的渴望,最终导致作品中知识青形象强烈的自我批判色彩。中国现代作家的原罪”意识对其人民化、时代化进程是有益的。  相似文献   

4.
伴随着全球化趋势的日益增强,教育的国际化趋势亦愈加明显,这就要求学校教育培养具有国际意识的人才以适应未来社会的需求。历史作为一门人意蕴十分丰富的学科,在培养学生国际意识方面具有其他学科不可替代的优越性。国际意识亦即世界意识,是指站在世界的高度看待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历史的发展,客观评价本国(中国)在世界历史中的地位和作用,  相似文献   

5.
中国音乐传播史的构建意义早在音乐传播学科成立之初就已彰显。媒介发展模式以鲜明的媒介意识观照中国音乐历史的发展和衍进,其以媒介科技的发展为期划线索,进而统划中国历史中的音乐活动;传统断代模式则是以传统的政权更迭为期划线索,秉持了经典的历史梳理模式,将音乐发展的媒介特征涵盖于政治图景的阐述中。两种模式的视角不同,其所囊括的史学信息亦有差异,在学科交互中也应有不同取舍。  相似文献   

6.
中国宪法意识具有外来性和非自觉性的历史特征。公民权利意识的普遍缺乏性,党政权力意识的习惯固守性,是中国宪法意识主体发展的主要特征。中国宪法意识在国家政治法律意识中理应具有主导性地位,但是目前所处的地位却相当尴尬。  相似文献   

7.
读者在不同的历史时代呈现出不同的面貌,读者意识在不同的时代也会有不同的形态特征。中国当代的文学读者意识在整体上呈现为一个不断发展变化的动态过程。一方面,社会时代的发展和文学自身的发展影响着读者意识的发展变化,另一方面,它也强有力地影响着中国当代文学总体的发展趋势。从文学读者意识的发展流变来看,当代中国文学读者意识经历了从政治形态的读者意识到审美形态的读者意识再到消费意识为主导的多元化的流变过程。  相似文献   

8.
《中国21世纪议程》明确指出:"加强对受教育者的可持续发展思想的灌输……将可持续发展思想贯穿于从初等到高等的整个教育过程中。"这样,培养具有可持续发展意识的人就成为当代学科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中国历史教材中有很多进行可持续发展教育的素材,教师可以通过历史教学激发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意识,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本文从三个方面对中国历史教学中对学生可持续发展意识的培养作以初步探讨。一、经济可持续发展意识的培养经济可持续发展是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之一,是一种以保持生态平衡为绝对前提的理性化经济增长,是一种…  相似文献   

9.
论邓小平的历史机遇意识与改革开放李含琳中国的现代化建设虽然是中国社会主义发展的必然趋势,然而必须通过历史机遇才能实现,只有把握住时机才有可能。邓小平在中国历史发展的关键时期,以其远见卓识和雄才大略,准确地把握住了中国历史机遇选择的时期,提出了改革开放...  相似文献   

10.
立足于现代意义上的不同时代、不同历史时期中国女性文学的流变与发展,考察和探究中国女性文学中的女性意识,揭示中国女性文学中女性意识的觉醒与升华,从一个侧面透视出中国女性特有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1.
论中青年女性主体意识薄弱对其子女教育的不良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体意识是作为主体的人对自己在客观世界中的地位、作用和价值即主体地位主体作用、主体价值的自觉意识。自然的人并不等同于主体,因此,个人并不天然具备主体意识,而是只有主体——有目的有意识地进行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的人,具备主体性——人作为主体所特有的能动性、创造理、自主性等一系列特性,才具备主体意识。主体意识对主体和主体性有能动作用,明确的主体意识是主体充分发挥作用的前提和依据,是人对自身价值认可和追求的理性起点与支持力量。人类主体意识的发展是一个渐进的过程,随人类认识与改造自然与社会的实践发展而诞生和增强。在不同的历史阶段,人类总体的主体意识发展程度不同,在同一历史阶段,不同群体和个体的主体意识发展程度也不同。总的说来,  相似文献   

12.
新中国成立后,大学英语教学几起几落,从价值取向观之,经历了苏联经验为本、政治意识为本、经济建设为本、应试教育为本等不同时期。这一历史发展昭示大学英语教学发展的道路崎岖起伏,断续交接,往复向前;工具理性植根于中国的大学英语教学中。  相似文献   

13.
强调历史意识与历史方法是新中国学理论与批评最醒目的主导倾向之一。但是它的涵主义到底是什么,却一直没有明言,论界在有意无意之间把它同历史主义或社会学方法混为一谈。本以巴赫金对话思想为立足点,认为现代性的历史意识、历史方法和这二不是一回事。历史方法首先意指批评拥有经验现实的他意识,认识到审美对象是具有应答能力的历史性个体,而要尊重他的主体性,先得对自己的预设前提具有自觉的反省和自我批判意识,认识到自己也是一个历史性个体,这样,批评才能成为双主体的对话。其次指历史方法即然是学的,就应内在于学的学理性,能揭示对象的美学意义和价值。本尝试从审美直观、语言美学和体裁三方面立秋其内在性。最后,通过讨论中国思维中的他意识,本试图探索古代论中可与现代性历史方法接轨的部分因素。  相似文献   

14.
大学生主体性的生成不是从无开始,而是从有开始;大学生主体性的发展不是无开始,也是从有开始。准确地说,是从有待生成的起点开始,历史的延续是大学生主体性不断生成的前提。20世纪中国社会发生了五件大事,分别对大学生主体意识的觉醒、主体性发展产生不同程度的历史影响,大学生主体意识表现出不同历史阶段的时代烙印。  相似文献   

15.
注重培养学生的世界意识,拓宽学生的国际视野,让学生既从中国看世界,也从世界看中国,不但有利于学生全面客观地认识世界与中国,而且也有利于学生形成国际合作与竞争的价值观念,以适应未来社会对人才的要求。因此,世界意识走进历史课堂教学改革中已显得尤为重要。一、渗透世界意识的必要性首先,学生具备世界意识是时代发展的要求。21世纪的到来,全球化、世界化趋势正在不断加强,每个国家都不可能独立于世界体系而存在。近年来,世界发达国家都反复强调世界意识,要求合格的公民必须具备世界性眼光。如,英国提出的“全球历史观”…  相似文献   

16.
在当代中国国家与社会关系的不同时空中,一方面,公共意识呈现萌动与异化、觉醒与混沌、理性与勃发的历史嬗变;另一方面,公共意识促进着“国家-社会”关系的新型重构、公共生活参与的主体互动体系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共领域的形成,从而推动当代中国社会发展。基于当代中国社会结构的演进,国家与社会关系不仅可视为一种历史的解释范式,也可视为一种实体建构的规范范式,从而得出公平正义的社会结构是公共意识生长的轴心空间。  相似文献   

17.
从文化构成的角度,对中国历史文化村落的“心理空间”的形成与特点进行研究,认为构成中国历史文化村落“心理空间”的主导因子是宗族观念,其次是宗教意识;并引入“心理场”的概念,对村落的“心理生活空间”的情形进行了分析。从而指出,中国历史文化村落的“心理空间”,从整体上来说.是一种包括宗族观念和宗教意识等因素在内的、多位一体的复合型“心理空间”。  相似文献   

18.
神话是人类先祖解释自然、征服自然的心理的外在表现形式,其又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民族的特征,蕴涵了不同的文化精神。中国神话更多地走向了历史化的方向。本文从先民的意识形式、历史观念、统治者的神化等几个方面来分析中国神话历史化的原因。  相似文献   

19.
2002年秋季,历史课程改革已在全国全面铺开。综观《历史课程标准》,其中有四处明确提到“国际意识”,此外还有多处用了不同的表述,都明确表达了同一个意思,即在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中,一定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国际意识。一、对“国际意识”的理解国际意识是一个很宽泛的概念,目前还没有人对它做出明确的定义。通过参加国内课程专家组织的通识培训,并结合自己的理解,我认为国际意识是一种思想意识,是人们情感态度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起码包含以下四层意思。第一,国际意识必须是全人类基本认同、理解并尊重的道德标准。不同国家…  相似文献   

20.
鲁迅小说死亡意识的出现与中国传统文化、近代历史、鲁迅的国民性研究、西方文化思潮的引入等有着密切的联系。鲁迅小说死亡意识不仅表现了中国文化直面死亡的勇气,也使中国生命结构的组合出现了某种转折,是现代中国重建新的生命观的标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