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可能性”一节课上,吴正宪老师先让学生摸了几次球以后,让学生预测下一个球可能是什么球,这时学生纷纷发言,情绪高涨。吴老师则把握好时机,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叙述这是什么现象,而不是直接把这一现象可能性告诉学生,使学生明白了什么叫“可能性”。再如,让学生分组做“摸球”游戏,通过游戏,使学生再次明白了“可能性”还有大有小,而且也明白了什么时候“可能性”大,什么时候“可能性”小,突破了难点。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老师只是参与指导,这样的学习给学生增添了情趣,学生学得轻松愉快。吴老师执教的课给我们这样的启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相似文献   

2.
一、让每个学生都积极“备答” ,切忌“一问即答”小学生有个特点 :他们的意向从思想准备到实际行动之间相隔的时间很短 ,“意”和“行”几乎是同时出现 ,缺乏深思熟虑是小学生的弱点。老师问题刚出 (要求甚至还没交代清楚 ) ,学生就举手 ,这并不意味着他们对问题已经考虑成熟 ,只能表明他们愿意或应该回答 ,也就是说只能看出他们争取回答的积极性 ,还没有正确回答的把握性。因此 ,笔者主张 ,教师每提出一个问题都要留给全体学生足够的思考时间 ,在这段时间里 ,使每个学生都沉浸在独立思考的情境中。人人都经过思考体验之后 ,回答起来才会有…  相似文献   

3.
让学生学会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学课的任何一项活动都建立在观察的基础上,然而生活中真正会科学观察的人却不多。如何通过科学课的学习,让学生掌握科学观察的方法,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呢﹖下面是我个人在苏教版《科学》教学中的一点体会。一、学会有目的地观察如何让学生学会有目的地观察呢﹖我们可以以课堂为契机,多让学生经历有目的的观察活动。上《观察蚂蚁》这一课时,我问学生:“蚂蚁在我们周围到处可见,你们知道蚂蚁是什么样子的吗﹖”这下可把他们难倒了,因为平时没有认真观察,所以大家只知道它是小小的,黑黑的,究竟是什么样的,一个学生也回答不出来,有的学生还偷…  相似文献   

4.
袁辉  刘柱石 《湖南教育》2005,(22):20-21
古代有这么一个故事,一个人得了怪病,去请教医生。医生问他病情如何,他回答“:每当我说话时,肚子里总有一个声音要重复这句话。”医生说:此乃应声虫在作怪。”在我们的课堂中,这种“应声虫”现象并不少见。当教师提出一个问题或让学生评价某个同学的发言时,总有一些学生不加思考,随口以“好”“对“”知道了”等简单词语作答,至于别人是不是真正答得好,是不是答对了,他对别人的回答是否真的听明白了,他们根本说不出个所以然来。这类学生他们也许没有听清老师的问题,他们的回答只是对教师问话的一种回应而已,这就是课堂中“应声虫”现象之一…  相似文献   

5.
古人云:“学贵有疑”。学生学习过程中有疑问,并能大胆的提出来,说明他们有强烈的求知欲,大脑在积极地思考,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这使我联想到,每次公开课时,我们的老师在课前一次又一次地动员学生上课要积极回答问题,尽管老师一再说:“即使回答错了也没关系”,到了真正上课时,学生的表现依然是“一潭沉寂的水”。其实,我们在平时如果能多夸奖学生,多给予学生微笑,多为学生提供表现自我的舞台,帮助学生创建竞技的机会,让每个学生在集体的场合勇于表现自己、勇于挑战,那么他们的学习主动性一定会充分发展…  相似文献   

6.
“鸡兔同笼”问题是一道数学名题:“鸡和免关在同一个笼子里,头有5个,腿有14条。问鸡有几只﹖兔有几只﹖”可是,这道题已经被我“换汤不换药”练习了三遍,仍有孩子不明所以:“为什么一会儿假设5只都是鸡,一会儿假设5只都是兔呢﹖”我真有些“黔驴技穷”了。前不久,我有幸听到了特级教师徐斌面向二年级学生开设的数学课,内容正是“鸡兔同笼”问题。■亮点一:画最简单的数学画在让学生充分估计了笼子里鸡、兔可能有的只数后,徐老师借助多媒体演示了色彩斑斓、栩栩如生的鸡和兔,然后说:“同学们一定画过鸡和兔吧,现在我们来画数学画,不过数学画…  相似文献   

7.
对于正处在儿童时期的孩子来讲,一切的顺利与得到都是应该的,他们不会更深刻地思考为什么,所以一切的得到与顺利不会给他们留下什么印象,更不会使他们有什么感触和体会。如果他们反复遭到失败,感到焦急,一旦成功那便会给他们留下深刻的印象。在教学苏教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中的探究“混合物体重量”实验时,我要求同学们准备大米、绿豆和白纸。在实验前我让同学们举了一些实际生活中经常把固体混在一起的实例,一位同学说:“过春节时妈妈先买了2 kg 水果糖,又买了3 kg 奶糖,都放在了一个袋子里,这个袋子里一共有5 kg 糖。”类似的例子举了很多,同学们也没有什么异  相似文献   

8.
我们时常会发现这样两种情景:教师提问后,学生们举起了一只只小手,当一位学生没有回答好老师提出的问题时,老师马上把脸一板,送给学生一个寒心的“冷笑”,学生不如所措,灰溜溜地坐了下来,这是一种情景。而另一种情景是学生没有回答好老师的问题,老师却送给学生一个温暖的“微笑”,让他坐下来再好好思考。  相似文献   

9.
如此回答吴老师的数学课像一位巧手大厨精心调制的佳肴,或辛辣或酸甜,总让你“百吃不厌”。同学们都爱上他的课。吴老师上课很少占用课堂时间批评学生,但是你得用心听讲,不留心准让你吃个“哑巴亏”。“沈游,请起来回答问题。”此时,可不要认为沈游的脸上写有什么答案。这会儿的沈游可能是触景生情想起了什么心事,正走神。老师的突然发问,弄得他一头雾水,茫然无措。吴老师这时的问题任你孔明再世也难以回答,因为老师还没说是什么问题。他也不强人所难,准会及时让你坐下,并给以小小的“鼓励”:“刚才的问题沈游已经回答,但声音…  相似文献   

10.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沉默”成了课堂教学中必须打破的状态,于是,在课前的教学设计中,许多老师精心设计如何让学生“动”起来;而很少思考让学生“静”下来的策略。在课堂上,许多老师经常发出的教学指令是请同学们“踊跃回答”、“积极讨论”,而很少要求学生在回答和讨论之前静静地“沉思”,想一想为什么要这样回答、这样讨论。在课后反思时,经常听到老师自责地说“这节课气氛还不够活跃,学生的讨论还不够热烈”,而很少听到老师说这节课留给学生深入思考的时间如果再充裕些就更好了。  相似文献   

11.
常常可见这样的情形:几位学生为了某一问题争辩,只要其中有人说句“这是某老师说的,你怎么能怀疑呢﹖”对方便认为持之有据,言之有理,不再争辩。 学生毫无主见,对老师的话近乎有点儿迷信的做法,引发了许多人的感叹:中国的孩子太缺乏个性。这种观点,我不赞同。孩子原本是有求知创新勇气的,他们天真烂漫,毫无顾忌,更不懂什么权威,只是由于缺乏生存的沃土,孩子们的个性之花才难以绽放,敢想、敢问、敢说、敢做的精神受到不同程度的压抑。举一个真实的例子,一位老师问全班学生:“雪化做了什么﹖”一个学生回答:“雪化做了春天…  相似文献   

12.
师:现在咱们上课。知道学哪篇课文吗﹖生:齐《圆明园的毁灭》。师:课前同学们读了几遍﹖生:两遍。师:有读三遍的吗﹖生:我。三五个举手师:好,请放下手。有超过他们的吗﹖一生举手回答:四遍你读了四遍,很好。读一遍两遍就不错了,读四遍更不得了。请同学们把右手抬起来,咱们一起写课题好不好﹖边板书边指导。学生书空“圆”,写得潇洒一点;“的”,上齐下不齐;“毁”,注意笔顺;“灭”,上面一横长一点。请大家读一读。生齐读课题师:大家打开书本把课文默读一遍。读书要学会做记号,留下你思考的痕迹。写得特别好的地方,感受特别深的地方,还有不懂…  相似文献   

13.
在我校六(一)班,“自己设计趣味自然作业”正有滋有味地进行着。那是六年级第一学期的一天,我刚讲完《动物和环境》一课,捧着塑料袋中的蚯蚓往外走,被几个学生拦住了。一个学生说:“老师,给我们几条蚯蚓让我们玩一玩,我们想了好多办法也没捉到它。”我笑着说:“现在给你们不行,别的班讲课还得用呢”这个学生不吱声了。另一个眼珠一转,理直气壮地说:“老师,您不是老说我们观察不仔细,不善于发现吗﹖可我们没有蚯蚓怎么观察,怎么能有发现呢﹖”我心想:这一军将得好,看样子蚯蚓非得给他们不可了。于是我说:“蚯蚓可以拿走,但不能白拿呀”那个学…  相似文献   

14.
现在课堂总会看到这样的场面:当一个学生回答问题精彩时,老师总是面带笑容地“一声令下”:“鼓励他一下!”或“表扬他一下!”随即便是学生有节奏地3次拍掌,并伸出大拇指:“棒、棒、你真棒!”老师的这种做法无可非议是为了鼓励学生,让他们学会欣赏别人。但这精彩由谁说了算?是老师。有没有顾及其他同学的思维呢?也许其他同学还有不同的回答或是更精彩的妙语,可被我们的老师这一声令下给止住了,他们就认为那位同学的回答很好,自己的没有他好。无形中封死了其他同学的思维。  相似文献   

15.
作为一名教师,你是否有过或者听过这样的抱怨:现在的学生不想学数学。上课没精打采,课后不愿做数学作业由此导致数学考试成绩不好……不知从何时起,数学成了学生们心中抹不去的痛谁敢放弃数学﹖因为放弃数学从某种程度上讲,就是放弃升学。在众多学子的求学生涯中,他们最怕的是数学。为什么学生们对数学退避三舍﹖小学数学真的就那么恐怖﹖带着这些疑惑,我对几个声称不喜欢数学的学生进行了访谈。让我们听听他们的心声:“数学么,总是算、算、算,一点也不好玩。”“数学课,一定是老师先讲几个例子,然后我们就去做题目;或者是我们一直做题,书上…  相似文献   

16.
爱因斯坦说 :“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 ,因为知识是有限的 ,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 ,推动着进步 ,并且是知识的源泉。严格地说 ,想象力是科学研究中的实在因素。”现在的学生不是缺乏想象力 ,而是现行的教学模式制约着他们发挥想象力。把他们解放出来 ,让他们重新张开想象的翅膀 ,站在教学第一线的老师 (特别是我们语文老师 ) ,负有义不容辞的责任。有一则材料说 :“有一个小学老师问学生 :‘雪化后是什么 ?’有学生回答化成水 ,有学生回答变成水汽 ,他们都得到了老师的肯定 ;但当有一位学生回答雪化后是明媚的春天时 ,却被老师否定了 !”…  相似文献   

17.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个性化行为”。这揭示了阅读活动的本质:阅读是一种创造性活动,它不应以教师的讲解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而应该让学生自读自悟,通过个性化的思考、选择、质疑、积累、表达,使学生的个性在阅读教学中得到发展和张扬。一、个性化的思考一位教师在教《成语故事三则》一课时,问学生“:滥竽充数”是什么意思?学生回答“:不会吹竽的人也混在会吹竽的里面吹“”把不好的东西放在好的东西里充数”……老师都说不正确,叫了好多学生,最后有一个回答出老师所期望的成语词典上的意思,老师这才松了口气。在这样的例子中,…  相似文献   

18.
课堂权益一:允许学生随时提问记忆中的小学课堂,是老师站在高高的讲台上,不时地抛出一个个问题,点名让台下正襟危坐的学生回答,一问一答的权利严格地分配给老师和学生。小班化教学把提问的权利还给学生,学生碰到问题不用举手,随时都可以站起来发问。课堂权益二:允许学生插嘴“发言先举手”,这是课堂上的老规矩。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常常会出现这样的景象:学生都把小手举到老师跟前了,老师还是只点了一名学生回答问题。事实上,学生自我表现、自我满足的欲望非常强,为了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让他们插嘴很有必要。课堂权益三:允许学生质疑老师老…  相似文献   

19.
正刚入小学的低年级学生很多已经有了从众的思维定势。我们常常可以发现,在课堂上当老师提出一个略有难度的问题时,学生们的目光总会不由自主地集中到几个成绩优秀的学生身上,等着听他们回答,不愿有自己的思考,不敢标新立异,总而言之,缺乏自信。久而久之,这些孩子独立思考的能力将无可挽回地萎缩掉。为了改变这一现状,在教学实践中,我做了以下的尝试。一、闭眼举手示意法鼓励学生独立思考,鼓励学生将自己的思考结果告诉他人。在低年级语文教学中,老师常常会让学生数一数课文有几小  相似文献   

20.
听了很多低年级语文课,我感到“搭桥”工作十分重要。所谓“搭桥”,就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为回答问题不准确、不完整的学生做诱导,启发工作,以逐步提高学生的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调动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有的老师在课堂教学中,比较注意做“搭桥”工作,使教学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例如教学《小猴子下山》一课,在学习“掰”这个生字时,老师让一个学生说说怎么记“掰”字,那个学生说:“掰”字是左中右结构,左边是手字变形,右边是个手字,中间是个分字,合起来就念掰’把一个东西掰成几半几的掰。老师又问:“书上说小猴子看见玉米结得又大又多,就顺手掰了一个。掰字在这里是什么意思呢?”这个学生回答不上来了。老师没有马上让他坐下,而是启发说:“在这里还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