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非洲狮家族     
亲爱的“咖啡”们,看到我们,你脑海里是不是立刻出现了“河东狮吼”四个字?没错,傍晚时分,走在幽静的重庆动物园内,你一定会被我们阵阵雄壮威武的吼声吸引,我们可是一个快乐威武的家族——非洲狮家族!什么?想知道威武勇敢的我们为什么会被送到动物园?我们吃什么……别急,我们就是乐乐姐姐请来的“动物园那些事”本月特约“主讲狮”。  相似文献   

2.
《太原大学学报》2015,(4):85-90
铁凝作为一个复杂、独特、不可忽视的女性作家,始终保持旺盛的创作热情并以其别具一格的视角塑造了一系列敢于袒露内心、勇于打破世俗的女性形象。她立足于女性自身生存体验,描述女性生存困境,解读其身陷囹圄的病症之源,探寻女性重获新生的可能性,在无望的沼泽中走出一条铁凝式的女性救赎之途。  相似文献   

3.
张承志曾提出“以笔为旗”的创作口号,以此给当代文学增添了新的元素。他的小说多塑造强大的个人意志,在战胜自我后,皈依精神信仰,实现既定追求,从而完成了个体和集体的救赎。本文选择了个体救赎、集体救赎两大点详细阐述,力图用文字勾勒出张承志小说清晰的救赎路线图。  相似文献   

4.
救赎     
《招生考试通讯》2012,(10):I0002-I0002
我曾长久地伫立在祖父的中药房门外,贪婪地闻着浓浓的药香,灵魂仿佛也在这一刻得到救赎。 那是祖父的中药房,病人们亲切地称它是:“杏林”,我仿佛能感受到这中药房后有一片杏林,在阳光的照耀下,发出明媚的光芒。  相似文献   

5.
吴星华 《现代语文》2006,(10):66-66,50
海子有这样一首诗: 在夜色中 我有三次受难:流浪、爱情、生存 我有三种幸福:诗歌、王位、太阳二 ——《夜色》(1)  相似文献   

6.
影片《肖申克的救赎》是一部经典的关于救赎的电影。影片中因为诸多象征手段的运用,才赋予了"救赎"以深刻意义。主人公安迪的隐忍、睿智和坚忍不拔不仅救赎了自己,也救赎了狱友、监狱乃至社会。"救赎"的主题在影片中贯穿始终,是热爱生活,永不放弃的一种人格的体现。  相似文献   

7.
救赎     
那是1988年5月,我刚过18岁,离高中毕业还剩一个月。那天我开着车,右手前方有一个骑车的女孩。马路上有四条车道,我在最左,她在最右。我记得我打开了收音机。嘿,这是什么歌?把音量调大。  相似文献   

8.
村上春树是日本当代著名作家。他的小说形象地揭示了现代城市青年无聊、孤独和绝望的精神状态,引起强烈的共鸣。但是村上春树作品的价值并不仅仅体现在这儿,它更多地体现在为陷入现实困境的人们探索某种生活模式和人生态度,而且这种探索体现出明显的阶段性和倾向性。  相似文献   

9.
《肖申克的救赎》一直被誉为电影史上最成功、最有代表性的励志影片之一,是一部揭露美国司法黑幕的巨片,一幅用友谊和希望描绘的生命画卷,一部蕴涵人生哲理的警示之作。影片以诸多成功的艺术手法描述了一个极富哲学和宗教意味的故事,宣扬主人公在腐败的司法体制下追寻自由、自我救赎的精神。  相似文献   

10.
北村作为先锋派作家,自20世纪90年代以后逐渐进入人类精神领域的探索。北村的文本往往从现实婚姻和爱情的角度进入人的心灵腹地,通过将人推向生活的边缘向人发出生存的诘问,逼视人类的生存困境,并力图为人类寻找精神的救赎之途。  相似文献   

11.
电影《肖申克的救赎》讲述了年轻银行家安迪含冤入狱二十年后成功越狱的故事,展现了影片主角安迪近乎完美地在体制化社会下对自己、对狱友甚至对社会的种种救赎,警示人们要不断反观早已习惯适应的生活,坚守对美好人生的希望和追求,感悟灵魂自由的无限魅力。  相似文献   

12.
韦伯认为世俗化是信仰消解的内驱力。当下,质感的、非理性的审美世俗化倾向使"审美的乌托邦"濒临危机,在宗教伦理没落的地方,人类的精神当归属何处?康德说:"我们的时代是真正的批判的时代,一切事物都必须接受批判。"那么,我们对时代是否也应该进行反思了。  相似文献   

13.
现代恐怖大师斯蒂芬·金出版与恐怖几乎无关的中篇小说合集《四季奇谭》(Different Seasons),其中"丽塔·海华丝与肖申克的救赎"被改编拍摄成电影——肖申克的救赎,导演在保留作者风格的基础上融入个人见解,打造出"斯蒂芬·金式的监狱片",以希望、救赎和毁灭为主题展现出斯蒂芬·金在惊悚题材之外的过人功力。  相似文献   

14.
史铁生的创作可大体分为前后两个阶段,其中一以贯之的是面对困境人的精神何以自救的命题,后期小说特别是《务虚笔记》体现出与传统的小说截然不同的旨趣,传统小说关注的是“现实”的范畴,史铁生的后期小说关注的是“可能”的范畴,是对人的命运的可能性的揭示及对人的困境的认识与探究。  相似文献   

15.
尼采和本雅明都被不同时代的人所理解,本文力图从他们自自的悲剧观和救赎论为出发点来探讨他们各自的不同点和相通之处。  相似文献   

16.
岳峰 《文教资料》2011,(34):28-30
英国作家约瑟夫·康拉德在以《黑暗的心》、《进步前哨》为代表的非洲题材小说中对被传统殖民冒险小说描写为“棒小子”、“精神饱满、干劲十足”的帝国优秀青年进行了意识形态上的颠覆和“陌生化”的艺术处理,这些灵魂与肉体分离的欧洲文明传播者也成了批评家笔下的“空心人”.他们在非洲丛林里所遭遇的种种内心考验的心路历程.成为康拉德的主要叙事中心。他企盼“有野性的生气”的原始非洲丛林为爱德华时代身染沉疴的英国人开出一剂道德拯救的良药.力挽英国人在工业文明进程中失落了的人的自然本性。然而文化身份的嬗变最终使得这种“道德拯救”在表层上是非政治的、乌托邦式的.本质上则是一种资产阶级自由主义和人道主义者对工业文明带来的种种不“和谐”进行补救的方法,最终折射出英国中心论、欧洲中心论。  相似文献   

17.
一部优秀的电影对大众的吸引力和影响力在其透漏出的主题。电影《肖申克的救赎》虽讲述了蒙冤入狱的银行家在度过漫漫19年的牢狱生活后成功越狱的故事,但却反映出信念、希望、民主人权、体制化等多个主题,令人深思,使其成为20世纪最伟大的电影。  相似文献   

18.
一部优秀的电影对大众的吸引力和影响力在其透漏出的主题。电影《肖申克的救赎》虽讲述了蒙冤入狱的银行家在度过漫漫19年的牢狱生活后成功越狱的故事,但却反映出信念、希望、民主人权、体制化等多个主题,令人深思,使其成为20世纪最伟大的电影。  相似文献   

19.
我国70年代末以来的新时期报告文学继承了批判性、战斗性传统,以大无畏精神和全新视角直面苦难,痛挞时弊,显示了博大而深沉的历史反思和现实忧患,表现出坚毅的超越性品格。本文立足新时期文化反思型报告文学优秀文本,从自然、社会、文化三个基本层面论述了新时期报告文学的现代救赎主题  相似文献   

20.
斯蒂芬·克莱恩一直被公认为美国自然主义的代表作家,对其短篇代表作品《海上扁舟》的解读也大多局限在对其中自然主义思想的挖掘与创作技巧的分析上。论文试图跳出自然主义视角的拘囿,联系美国清教主义的历史大背景,探讨《海上扁舟》中的神话原型与其潜在的救赎主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