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没有情感,就没有文学。对于整个文学创作是这样,对于学生写作文也是这样。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我们同样可以说,没有情感,就没有中学生的作文。情感在中学生作文中,不仅对某一篇作文的质量起着关键性的作用,而且对学生以后的“为人”和“作文”也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因此,在中学语文教学和作文教学中,我们万万不可忽视这个重要的因素,忽视了情感在作文中的地位和作用,我们的作文教学就是舍本求末、其效果就会南辕北辙。  相似文献   

2.
禹旭红 《现代语文》2007,(2):100-102
一、模仿在中小学作文教学改革中境遇尴尬 众所周知,作文教学的效率不高是世界各国母语教学所面临的共同问题,也是我国目前中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老大难”问题。它严重制约着基础教育语文课程改革的进程,这是不争的事实。近年来,学生作文中出现了抄袭、照搬他人文章的可怕现象,再一次引起人们对作文教学的极大关注和深切忧虑。参加中考、高考作文阅卷的老师们经常被一些老练的漂亮文章困扰着:给它打高分吧,怕以后被证明系抄袭之作而引来非议,甚至是版权官司:不给高分吧——又怕错判而误人子弟。例如2001年江苏省高考阅卷时,曾宪一老师所在的第六组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发现了两篇佳作,请“伯乐”读给全组的老师一听,结果有人说见过,让她拿出证据~时又拿不出来,致使当年江苏省近30万考生仅批出一篇满分作文(《赤兔之死》)。更为可怕的是学生在作文中说假话和套话已经蔚然成风。如对1998年某省的高考作文试卷的抽样调查显示,竟然有40%的作文都出现在“父母双亡”的“考验”下“战胜脆弱”的假话。这种现象引起了全社会的震惊和批评。更有甚者,学生作文模式化严重,连说假话和套话也是异口同声、千人一腔。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不胜枚举。从许多孩子的作文中,我们几乎感受不到他们的灵性与活力,观察不到少年特有的稚气与眼光,察觉不到他们敏感的情思与丰富的想象力,阅读不到鲜活灵动的语言与独特的表达方式。学生的作文中已经没有稚气,没有灵魂,没有个性,没有真情实感,有的只是成人化、社会化的东西,有的只是脱离了精神的躯壳,有的只是千人一面的“装在套子里的人”,有的只是急功近利和近乎轻浮的文字游戏。这种模式化倾向也是作文教学改革难以深入下去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3.
找“灵感”     
你相信吗?我正在写作文,不,确切地说我在找灵感。 语文老师要求我们在二十分钟内写好一篇记叙文,天!这是怎样的一个概念?二十分钟,二十分钟啊!怎么办?我一点思路都没有,  相似文献   

4.
红木门     
一个角落里 红木门 自己嘲笑着自己 十年二十年或许更久了 都没有人打开它 它像一个废物 说得好听点是一个装饰品  相似文献   

5.
朱玲 《现代语文》2006,(12):113-114
作文教学解不开的结到底在哪里?恐怕不全是学生的写作态度、知识、方法方面的原因,也许,我们忽略了一个很重要的问题:作文与数理化及其他语文内容的学习有着很大的不同,不是仅仅掌握了知识与技法就能做好,它还需要一点“灵犀”,一些感悟。没有悟性,学生面对题目,无从下笔,或有理无文,能意会却难以言传,自然视作文为畏途。这些作文写不好的学生并不笨,十几年的生活积累,不能说完全没有可写的素材。他们谈天说地时,伶牙俐齿,反应敏捷,为什么一碰到作文就一点悟性都没有了呢?我们应尝试寻找解决这一问题的办法。  相似文献   

6.
叶圣陶先生在《语文教学二十韵》中说:"作者思有路,寻路识斯真。"尽管叶老是从阅读教学的角度说的,但是我们同样能将其引到作文写作上来。如果这样,这里的作者就是学生,也就是说学生写作文应该是有路子的。关键在于我们语文教师要帮助他们找准路子,领上路子。其实,从某种意义上说,写作的路子  相似文献   

7.
时间:1999年5月19日年级:初一(1)课时:一课时师:作文评改是作文教学中不可缺少的环节,也是自能作文实验中的薄弱环节。今天,我们就以习作《从来没有这样烦恼》为例专门研讨一下如何评改一篇作文。请同学们拿出习作。(板书:《从来没有这样烦恼》作文评改)(生打开习作)师:如何评改一篇作文呢?(稍停顿,让学生思考片刻后自答)可分三步走:一是审清题意,二是分析习作,三是写总评旁批。(板书)现在我们一起来看第一步。(手指题目)知道可以用什么方法快速审题么?生:因为题目的中心词是“烦恼”,修饰限制中心词的…  相似文献   

8.
赵海云 《农村教育》2005,(7):122-122
个性化作文是指具有写作主体鲜明个性的学生习作,也说是说个性化的作文就要文文相异,各不相同。思想感情不同、文章立意不同、篇章结构不同、语言风格不同、表达习惯不同等等。教学中,常发现学生所写的作文立意平淡,没有真情实感,所以我们的作文教学的着眼点就应该放在培养学生的个性化写作上。唯有如此,才能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那么,如何指导学生写出个性化的作文呢?  相似文献   

9.
作文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一向是最难、最令人困惑的事。笔者通过近二十年的教学实践,积累了一些经验,认为小学作文教学重在指导,多渠道激发学生说、演、读、写是全面提高小学生作文水平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0.
记得几十年前巴金就对当时的年轻记者萧乾说过“只有写,你才会写。”鲁迅先生在谈到自己的写作经验时也说:无他,唯多做而已。叶圣陶在《略谈学习国文》一文中指出“写作的历练在乎多做,应用从阅读得到的写作知识,认真地做。写作和阅读比较起来,尤其偏重于技术方面。凡是技术,没有不反复历练的。”以上几位大家的经验和论述,充分说明了学生作文能力的形成和提高要靠多做、要靠历练。但在科学主义泛滥的今天,或在理论操弄者面前,我们一线的老师总是怕说多读、多写;总是忌讳这些不知机理但又谁也推翻不了的经验。追溯其原因,一是我们自己愿意从科学的角度找出学生写作多快好省的有序的致胜法宝:二是担心既然学生的作文能力靠多读、多写,而淡化了我们老师的作用,三是怕理论家们的聒噪。其实多写的前提是愿写,愿意写是学生写好作文的前提和基础,“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而让学生愿写便是很值得探讨的学问。现在不少学生怕作文,不愿写作文。这原因一是作文前的指导之故:二是作文的评改所导致。比较两者的作用,评改大概更甚,因此把握好作文评改的导向成了作文教学的重要一环。  相似文献   

11.
    
我们班有一位女同学。她,叫夏箐,优点很多,她很棒而且与众不同。 她是我们班带早读的同学。每天尽职尽责,早早地来到学校,天天都是她来得最早。班里还没有人,她就再把作业拿出来看一看有没有错。  相似文献   

12.
作文内容的创新。可多让学生写假想作文,如《假如我当爸爸》《二十年后的我》《在没有大人的日子里、》等,还可将多种题材引入习作练习中,如童话、寓言等。一次,我让学生根据几个简单的图形展开联想,学生兴致很高,写出了许多绘声绘色的童话故事。  相似文献   

13.
苌鹏 《考试周刊》2011,(7):55-55
作文训练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综合运用语言文字能力的具体体现。学生的作文水平,会直接影响他们将来的发展,也关系到未来国民素质的问题。然而,学生一提到写作文.往往会出现两种情况:一是说写作文就头疼,没的可说:二是东抄西凑,胡编乱造,因而学生的作文大多没有真情实感,而是假话、空话连篇。针对学生母语水平低下、笔头无语的现象,我们意识到:写作材料的枯竭,阅读资源的匮乏,  相似文献   

14.
林碧真 《广西教育》2005,(7A):74-74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同时“要求学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可以说,每一位教师真的到了革新观念的时候了,因为没有创造性的教师就没有创造性的学生。在课程标准的指导下,教师要创造性地开发写作资源,用多元的评价手段引导学生在灵活多样的习作实践中自由表达,张扬个性.  相似文献   

15.
兼容并包     
说到“包容”,我们自然就会想到北京大学校长蔡云培先生提出的“兼容并包,思想自由”的主张。这几年,我们颇有点谈“自由”色变,所以,这“兼容并包”也就不怎么提了。  相似文献   

16.
经常听到同行说这样的话:学生的随笔或小练笔写得不错,但课堂作文写得不好。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问题呢?笔者认为这是作文教学中的“自由”与“规矩”造成的。随笔、小练笔没有条条框框的束缚,真正做到了“我手写我口,我口说我心”,没有造作的成分,文中主人公的嬉笑怒骂在字里行间表现出来,使人仿佛置身于当时的情景,  相似文献   

17.
蒋大光 《教育家》2004,(6):52-53
作文教学历来是语文教学系统中的重要组块,它对提高学生的整体语文素养起着极为重要的甚至可以说是决定性的作用,但是,对于作文教学中的一项重要工程——作文批改,我们的语文教育工作者和语文老师,却没有做应有的研究,或者即使作了一些研究工作,也是少之又少,尤其是对“作文  相似文献   

18.
我们可以毫不夸大地说,世界上从来没有哪一件事是因为埋怨而成功的。埋怨只能使本来很好的事变得很糟,使本来很糟的事变得更糟。可是不幸得很,偏偏在我们的作教学领域中,埋怨之声简直是此起彼伏、不绝于耳。我们怨学习的重压切断了学生的写作之源,因为在重压之下学生失去了亲近自然、走进社会的机会;怨现代传媒挤占了学生的写作时间,因为现代传媒的诱惑性简直不亚于那个可怕的海妖的歌声;我们还怨道德意识的蜕化,怨价值观念的薄弱。  相似文献   

19.
记得一位考上大学的学生给我的来信中说:“我至今还保留着高中三年的作。虽然看到自己过去那幼稚的章不免脸红,但是,回想起您批改时的情况和您的批语,仍有新的启迪,因为您教给我们的不仅是写作知识和技巧,更重要的是如何做人的道理。”  相似文献   

20.
老班:终于开学了,分别了二十多天的同学们又聚在一起了。你们听,大家叽叽喳喳地在说些什么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