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传统的体育教学大纲是以学科体系为中心,表述本学科的知识点与技能要求,而体育课必须面向全体学生,把健康教育落到实处.体育新课标应以健身为目标,选择激发和保护学生体育兴趣的教学内容,采用开放的教学模式,以促进体育课程健身功能的正反馈.  相似文献   

2.
论高校体育创新教学模式的构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校体育创新教学模式构建的理论,是建立在“全面发展”的教育理论、“三个面向”的教育思想、“以人为本”和“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基础之上的一种教学模式;其基本内容包括确立创新教育观、优化体育课程结构、构建多维互动的体育课堂教学模式、建立体育课堂教学与校园体育活动的互动机制、建立符合创新教育思想的体育教学质量评价体系与体育教学管理模式;其主要措施包括修订体育教学计划、柔化培养方向、建立高校体育课程创新体系、创新体育教学方法和手段、改革教学管理体制、培养创新型体育师资队伍等。  相似文献   

3.
体育在素质教育中具有重要地位。学校体育教学模式构建应当服务于素质教育,应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面向全体学生,重视学生生存意识教育。体育教师要适应体育教育改革的需要提高素养。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高职院校体育课程师资队伍、场馆设施条件、课程体系、教学、学生学习态度等方面分析,提出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培养学生职业体育能力和终身体育观念的观点,树立“健康第一,终身体育”的指导思想,以就业为导向构建具有高职特色的体育课程体系。  相似文献   

5.
我校体育课程结构构建的基本原则是坚持体育课程教学的中心地位,在依托自身实际和传统的基础上,构建富有特色和实效的体育课程结构。新型体育课程结构设计的指导思想是坚持“健康第一”,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以体育课堂教学为中心发力点,全面带动学生课外体育、运动训练等有序、高效开展。总体目标是切实形成符合自身实际并具有特色的体育课程结构,充分发挥体育课堂教学的辐射带动作用,使体育课堂教学与课外体育、运动训练等有机衔接,良性互动。依据上述基本原则、指导思想和总体目标,我们设计了由大学一、二年级开设的必修体育选项课,大学一年级第二学期起始开设的面向全体学生的选修体育课,大学一、二年级开设的运动项目教学俱乐部锻炼指导课,校级运动代表队队员开设的运动训练课,社团体育活动,校内体育竞赛活动,“达标”锻炼活动,有组织的阳光体育锻炼活动,有组织的校外体育实践9个紧密联系部分组成的新型体育课程结构。我校在新型体育课程结构基础上实施体育课程教学计划,树立“大体育课程观”,教学组织与评价体系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相关配套管理制度、物质基础建设、教学管理人员培训等必须与之相适应。  相似文献   

6.
关注个体差异实行分层教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新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关注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确保每一个学生受益”,分层教学正是一种能满足新课程的一种教学模式。它的核心是面向全体学生,正视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学生的个性差异实行分层递进教学,使每个学生得到完全、自由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在新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关注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确保每一个学生受益”,分层教学正是一种能满足新课程的一种教学模式。它的核心是面向全体学生,正视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学生的个性差异实行分层递进教学,使每个学生得到完全、自由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对高职学院体育课程体系的师资队伍、体育场馆设施条件、体育课程的开设、体育教学、学生的学习态度等方面进行了调查与分析;提出面向全体学生,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的体育能力和终身体育观为出发点,根据高职教育的特点,树立“健康第一,终身体育”的指导思想,以就业为导向构建具有高职特色的体育课程体系。  相似文献   

9.
要搞好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体育教学大纲、教材的试验工作,首先必须认真地改革体育课程教学,加强对学生现代体育意识教育,从转变学生体育学习的心态入手,坚持面向全体学生,充分发挥体育的健身功能,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身体锻炼,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提高学校体育素质教育水平  相似文献   

10.
梁国栋 《成才之路》2009,(29):I0008-I0008
《体育与健康》课程根据21世纪人才素质的需要,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面向全体学生。以学生为主体构建。它指出了体育教学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和特殊功能,提出了学校体育改革的方向,突出显示了体育教学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给学校体育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拓展了教师的创新思维和创造性实践的思路,导向学生全面兼具特长发展。因此,准确地把握《课程标准》的实质内容和实施要点,设计符合《课程标准》要求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选择合适学生发展需要和《课程标准》要求的教材内容,是促进课程目标达成的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11.
多年来,我校坚持“为学生创造更多的快乐”的宗旨,从关注学生的健康着手,面向全体学生,构建相关课程。在培养目标方面,我校制订了具体、明确、可操作性强的“15会”,把“会游戏”列为目标之首,传递出鲜明的学校办学方向以及学校重视体育活动的决心。在课程理念方面,我校确立了三个“全”的理念:“全面发展”,体育、艺术、科技全面开花,体育成为学生成长中的一部分;“全体参与”,所设计的活动  相似文献   

12.
目的:在解读“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提出背景的基础上,结合淮南高校“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实践,从教学内容体系、教学组织形式、教学管理和运行机制、教学评价体系等方面对“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进行了构建,分析了实施“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影响因素,提出建议,为改进“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下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教学提供参考。结论:《公共体育》课程“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构建必须以“健康第一”、“素质教育”、“终身体育”等教学指导思想为依据,着力解决场馆器材设施的缺乏、教师的教学理念没有及时转变、课外体育活动管理的合力形成不够、其它学科和课外体育活动产生冲突等问题。建议:加强体育设施经费的投入;以学习研讨方式促进教师改变教学理念;加强课外体育活动管理合力的形成;课程安排时需要给学生预留课外体育活动时间。  相似文献   

13.
在新一轮体育课程教学改革中,倡导体育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树立面向全体学生、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和不同需求的意识。那么,针对当前存在小学体育教学中优等生“吃不饱”与学困生“吃不了”的现象,我认为开展分层教学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4.
姚星钢 《现代教学》2014,(11):16-16
多年来,我校坚持"为学生创造更多的快乐"的宗旨,从关注学生的健康着手,面向全体学生,构建相关课程。在培养目标方面,我校制订了具体、明确、可操作性强的"15会",把"会游戏"列为目标之首,传递出鲜明的学校办学方向以及学校重视体育活动的决心。在课程理念方面,我校确立了三个"全"的理念:"全面发展",体育、艺术、科技全面开花,体育成为学生成长中的一部分;"全体参与",所设计的活动面向全体学生,每个学生都参加;“全程关注”,在活动的整个过程中,在增加知识,提高技能的同时,关注评价,关注人际交往,关注积极的情感体验。在实践中,我校做实两项课程,即普及围棋课程和足球课程;做新三项课程,即雨天课程、单杠课程、篮球课程;做大一项常规项目,即大课间活动。  相似文献   

15.
随着二十一世纪的到来,学校体育教学改革不断深化,在大学体育教学中实施了以俱乐部制进行体育教学管理与组织,探讨并提出普通高校应当构建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的改革给大学体育带来了生机与活力,激发学生的兴趣,树立“健康第一”和“终身体育”的指导思想。  相似文献   

16.
学校专门开设体育课程,面向全体学生,教育和引导学生有计划地学习体育知识和技能,进行体育锻炼,增进、增强学生体质,这是体育教学的主要目标之一。体育课程是中小学教育和教学的组成部分,是学校进行素质教育的主要渠道之一。体育课程教学的目标,承担着对学生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任务?是学校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一项重要教育内容,  相似文献   

17.
面向新的世纪 ,体育教学须围绕素质教育进行 ,将学生的良好体魄 ,健康心理 ,完美个性的培养融入教学中 ,要实现这样的目标 ,就必须从多方面入手优化体育教学过程。一、优化体育教学模式现行的体育教学模式经常导致这样的结果 ,即学生从小学起就学习某些项目 ,但到了中学仍不能掌握其基本技术 ,既不能参加有关比赛 ,也不会用这些方法健身 ,直接影响了学校体育目标的实现。基于这样的现状 ,尝试在学校体育中构建“必修” “专修”的体育教学模式就很有必要 ,即在原有必修课的基础上 ,为学生增设专修课 ,让学生对感兴趣或有特长的一至两项运动…  相似文献   

18.
陈晓春 《教育探索》2003,(12):74-75
实施《全民健身计划纲要》,是增强民族体质、提高民族素质与健康水平的重大举措。学校体育在实施全民健身计划中,具有推进全民健身计划实施的作用。具体表现为:对社会成员的健身意识和行为有驱动作用,确保全民健身计划的远期效应,补充全民健身的物质条件,指导全民健身活动。解决学校体育存在问题的措施是:学校体育要面向全体学生,要加强学校体育教师的全民健身教育业务培训,要重视对学生进行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19.
就制约体育方向的“学科中心论”、“手段论”、“目的论”、“素质教育论”等中外体育观念进行异同比较,在比较中将体育改革定位于人的发展,坚持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体育素质的指导思想,在这一观念引导下,对传统知识和现代知识观进行比较,阐述了体育知识、能力、素质内涵的新变化:当代体育知识,不仅是力量,它首先是;身体素质内涵全面扩展,除了生理素质外,还应向心理素质、科学化素质、思想道德素质和职业素质扩展。  相似文献   

20.
根据素质教育的要求,体育教学应贯彻“面向全体学生,改变统一教学模式,使每一个学生都能有适合自身特点的发展方式”教学思想,尝试分层次体育教学,实施有针对性的教学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