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 毫秒
1.
目的:观察并比较按摩配合针灸与单纯按摩或针灸治疗肱骨外上髁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90例运动员患者随机分为3组,每组30人,治疗组采用按摩配合针灸疗法治疗,按摩组采用单纯按摩治疗,针灸组采用单纯针灸治疗,各组治疗均为每日1次,10天为1疗程,1疗程结束后暂停治疗2天,2个疗程后观察并比较3组之间的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将结果经统计学分析后得出,治疗组有效率高于按摩组及针灸组,按摩组与针灸组之间有效率无明显差异。结论:按摩配合针灸治疗肱骨外上髁炎疗效确切,优于单纯按摩或针灸治疗,且无不良反应,适合应用于运动员治疗。  相似文献   

2.
1一般资料2005-2006年共收治18例急性软组织损伤的重竞技项目运动员(不包括轻度及重度软组织损伤运动员),年龄最大25岁,最小16岁。所收治的病例中股四头肌损伤7例绳肌损伤6例,小腿三头肌损伤5例。2研究方法患者伤后48 h后开始每日一次的综合治疗,包括加密针灸,电针,电烤灯,火罐  相似文献   

3.
针灸对消除大强度运动性疲劳的效果观察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8  
为了研究大强度运动性疲劳的消除 ,以评定量表的方法测定了 2 2名受试者的主观体力感觉及运动心情的变化 ,观察了针灸对疲劳消除的效果。结果发现 :受试者在大强度运动持续 7天后针灸组的疲劳消除明显提高 ,进一步分析表明 ,针灸组的主观体力感觉 (RPE)、运动心情评价 (DDS)、肌肉疼痛感觉 (SR)和小腿肌肉最大收缩力量 (PT/BW)与补充营养的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在后面 1周的恢复期 ,针灸组以上各值的恢复远快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4.
中医针灸推拿对促进短道速滑优秀运动员体能恢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中医针灸推拿对促进吉林省优秀短道速度滑冰运动员运动后体能恢复的实验研究,结果表明推拿结合针灸对促进优秀短道速度滑冰运动员体能恢复具有明显的效果。结论:中医针灸推拿,通过良好的物理刺激,可对短道速滑运动员较快恢复体能。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针灸对长时间进行运动训练的中长跑运动员(青少年)半程马拉松比赛后Th1与Th2特征自发性细胞因子γ-干扰素(IFN-γ),白介素-10(IL-10),白介素-4(IL-4)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上海体育学院附属竞技学校18~22岁中长跑运动员6名,测试其在不训练、两次半程马拉松赛后4 h、28 h,外周血白细胞IFN-γ,IL-10,IL-4基因表达的变化,两次赛程间隔1个月,后一次比赛后给予针灸.结果:(1)两次赛后4 h IFN-γmRNA表达比不训练时有显著下降(P<0.05),赛后28 h表达升高,经针灸干预的明显高于未经针灸干预的(P<0.05),针灸组基本恢复至不训练时水平.(2)IL-10两次赛后4 h mRNA表达比不训练时增高,赛后28 h,未经针灸干预的mRNA表达升高,经针灸干预的mRNA表达下降,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3)IL-4两次赛后4 h mRNA表达比不训练时有显著下降(P<0.05),赛后28 h表达均升高,基本恢复至不训练时水平,经针灸干预的较未经针灸干预的略有增高,但变化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本项研究显示免疫系统在强烈运动或耐力跑例如马拉松比赛后可以出现短暂的压抑,针灸干预的效果以IFN-γ、IL-lO的mRNA表达反应明显,可使Thl/Th2免疫平衡向Th1方向漂移,表明针灸具有正向调节机体免疫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并比较按摩配合针灸与单纯按摩或针灸治疗肱骨外上髁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90例 运动员患者随机分为3组,每组30人,治疗组采用按摩配合针灸疗法治疗,按摩组采用单纯按摩治疗,针 灸组采用单纯针灸治疗,各组治疗均为每日1次,10天为1疗程,1疗程结束后暂停治疗2天,2个疗程后观 察并比较3组之间的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将结果经统计学分析后得出,治疗组有效率高于按摩组及针 灸组,按摩组与针灸组之间有效率无明显差异。结论:按摩配合针灸治疗肱骨外上髁炎疗效确切,优于单 纯按摩或针灸治疗,且无不良反应,适合应用于运动员治疗。  相似文献   

7.
温针灸治疗运动员腰肌劳损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实验对照法,对比温针灸和单纯电针治疗运动员腰肌劳损的治疗效果,为推广温针灸治疗运动损伤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运动性疲劳是运动过程中常见的生理现象,是限制继续训练的因素之一,因此尽快消除疲劳成为运动训练中的重要问题。研究表明,针灸在消除运动性疲劳中具有很大的潜力和优势。在分析运动性疲劳中医学病因病机的基础上,总结了针灸在消除疲劳中的多方面作用,探讨了其中的医学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9.
从物理角度阐述了电流变液机制,分析了作用于电流变液内悬浮颗粒上的力,并综述了电流变液物理模型和电流变液的发展概况.  相似文献   

10.
动态观察电针对长时间进行运动训练的中长跑运动员(青少年)半程马拉松比赛后机能恢复的影响.选取上海体育学院附属竞技学校18-22岁中长跑运动员6名,采用生化检测及放射免疫法,测试其在不训练、两次半程马拉松赛后4h、28h,外周血尿素氮BUN,肌酸激酶CK,血睾酮T、皮质醇C的变化,两次比赛间隔正好1个月,其中一次赛后给予针灸.结果:两次半程马拉松比赛后4h血清BUN、CK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T值下降,提示机体的运动能力有所下降,产生了运动性疲劳,电针可帮助其指标恢复,以T/C比值反应更加敏感.结论:电针可对其赛后机能的恢复起到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电流变液作为工作介质应用于电流变液换向阀.阐述了电流变液阀的工作原理,设计了一种ER桥武的电流变液换向阀,介绍了其结构型武,分析了其动态特性及其性能特点.  相似文献   

12.
在2006--2008年,我院对四川省针灸推拿专业人才现状及市场需求情况作为院级科研课题,由医学系承担进行深入调查研究,发现该专业社会需量大,就业范围广,该专业人员目前不能满足全省医药卫生机构和其他行业对高素质针灸推拿人才的需要。我院有五十多年医卫类专业教育的历史,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究对颈椎病患者实施针灸治疗的疗效以及对其疼痛的影响。方法 将96例于某院接受治疗的颈椎病患者纳入研究,对其基本资料分析后确认患者符合入组标准,伴有不同程度的疼痛症状,为保障研究顺利实施,对患者随机分组,即对照组、观察组,对照组使用常规治疗方法,观察组则在常规治疗方法基础上增加针灸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 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VAS评分、治疗总有效率和生活质量评分,结果显示在治疗后应用针灸治疗的观察组患者其疼痛感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总有效率和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观察组,(P<0.01)。结论 对颈椎病患者增加针灸治疗可以达到比较理想的疗效,能够有效减轻疼痛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4.
中医药改善运动性低血睾酮水平的研究现状及展望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血睾酮是评价人体机能的重要参考指标,中医药在改善血睾酮水平、消除运动性疲劳方面有良好的效果;深入探索中医药的作用机理,是当前体育科学工作者们面临的重要课题。中医针灸方法简便有效,无毒副作用,探索针灸调节神经内分泌系统的作用机理,是体育科学工作者应深入研究的课题。  相似文献   

15.
循经感传激发内关穴对运动后心脏功能恢复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穴位针灸对心率、心功能和心脏本身的营养过程的调整作用,在人体试验与动物实验中,已经做了广泛的研究和观察,尤其是循经感传激发以促使"气至病所"提高针刺疗效,已广泛地被应用于临床治疗.我国传统的穴位针灸方法是否对运动员训练和比赛时生理应激过程起到积极的调整、改善和加速其恢复过程的作用,是非常值得研究与探讨的.  相似文献   

16.
笔者以郑氏手法为主,辅以中药针灸等其他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102例,收到了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17.
针灸三阴交穴对小白鼠运动能力与某些免疫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许多研究已经证实:中医药对提高运动能力,消除疲劳有一定效果。然而,有关针灸抗运动性疲劳的实验研究报道尚少。为此,我们通过采用小白鼠游泳训练模型,观察针灸三阴交穴在提高小白鼠运动能力,减少或延缓运动性疲劳的发生,纠正运动小白鼠神经-内分泌-免疫调节紊乱等方面作用,以期为针灸在体育训练和运动保健中的实际应用提供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8.
本文基于俘获效应,研究了电流变液在电-力-流-热等多场耦合载荷环境下的运动规律,推导出在多场作用下考虑颗粒旋转效应的电流变液的结构-力耦合方程(即修正的多偶极矩模型),并利用多偶极矩模型对电流变液进行了动力学仿真分析;同时通过可视化实验观察了多场作用下电流变悬浮液结构的变化过程。通过理论仿真和实验分析,验证了修正的多偶极矩模型的可行性和精确性,为对准确诠释电流变效应机理以及电流变液的配方设计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9.
本文在《孤立粒子荷电机理探讨》的基础上,讨论了静电除尘器中大量粉尘粒子在已荷电情况下,其空间电荷引起的电流衰减、电场畸变和尘层压降及其对粒子荷电的影响。同时,推导出了反映粒子荷电状态的重要方程。  相似文献   

20.
孤立粒子荷电机理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电场理论出发,讨论了静电除尘器中粉尘粒子的荷电机理,给出了反映粒子荷电状态的基本方程,指出了粒子大小、外加电压和电场结构等因素对粒子荷电施加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